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杜鹃绽放 徐光惠 多年前的那个春天,是我生命中最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杜鹃绽放

徐光惠

多年前的那个春天,是我生命中最难熬也最难忘却的一段记忆。

那年,我所在的单位改制技员,我成了下岗工人。半月后,父亲又突患疾病猝然离世。意外的双重打击折磨得我憔悴不堪。

朋友说:“小惠,咱们去全佛山走走吧!”我却提不起兴致,但她们不由分说,将我架上车。

车子进入南川境内,在狭窄的山路上婉蜒前行,一路颠簸,终于来到金佛山“生态石林”。它造型奇特,规模庞大,如一片浩瀚的石海。坚硬的石头上生长着一棵棵鲜活的树木,根须深深扎进石头缝顽强地生长。“树缠石、石抱树”,树与石相依相存,远看是树近看是石,分不清是林海还是石海,冰冷的石头变得温情灵动,充满活力。

幕春的金佛山风有些凉、太阳光斑驳地撒在小路上。山间雾气氤氲,脚下溪流淙淙,耳边不时传来小鸟“啾嗽”的欢叫。走着走着,不经意地抬头,竟是漫山遍野的杜鹃花海,刹那间迷了双眼。

家乡的杜鹃花为灌木,这里一丛那里一簇,而金佛山的杜鹃花则灌木与乔木并存,高低不一,错落有致。低处的杜鹃于草丛间温婉绽放,高处的杜鹃冲破丛林傲然挺立。一朵朵花儿缤纷多姿,密密匝匝地缀满枝头,层层叠叠,有的含苞待放,有的热烈绽放,洁白若雪,粉红似玉,红艳如霞。站在山巅,云海缭绕起伏,山间苍峦叠翠,满山杜鹃如天然锦缎,摄人心魄。

我们在山脚下一处叫“如霞人家”的小院住下,房间不大,用木头修葺而成,干净、整洁。一个三十多岁的女子接待了我们,她说:“我叫如霞,有事就叫我,我准备晚饭。”

四周很静,厨房顶上炊烟袅袅。院子墙角处,一大簇杜鹃花开得正艳,红彤形的,无拘无束热烈奔放。(1)一朵朵花儿铆足了劲儿,争先恐后向上攀爬,挤挤挨挨,交头接耳,显现出自然、朴素的美。

“这花开得真艳,好养活吗?”我问如霞。“金佛山的杜娟花生命力特别旺盛,年年常开不败,象征着爱与幸福。”如霞笑着说。杜鹃花不与百花争艳,默默开在山间、角落,顽强生长,认真地开出灿烂的花朵,给人们带来爱与幸福,一股暖流在心中充溢。

晚饭后,我们散步回来,如霞邀我们去她的小屋坐坐,并泡上温热的金佛山蜂蜜茶,喝下后顿觉暖了许多。“就你一个人打理这个旅店吗?”我问她。

“我家在山上,丈夫瘫痪在床,家里有个儿子五岁,年迈的婆婆身体不好,每年旺季我就来这里挣点钱,冬天就回山上。”

“一个人忙得过来吗?”“小旅店挣不了多少钱,不敢请人帮忙,不过我还扛得住,丈夫治病要花钱,儿子大了,我想让他走出大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我相信一切会好起不来的。”她笑着说,看不到半点忧伤。

(2)我点点头:“嗯,会好起来的,一定会。”我对她说,也对自己说。

第二天一早,我又来到那簇杜鹃花跟前,每朵花儿都昂着头,迎着初升的太阳神气得不得了。一缕风过,散发出淡淡芬芳。

我们向如霞告别,车子开动,我回头,她披一身霞光朝我们挥动双手,依旧一脸笑容,自然、淳朴,如同她身后那簇盛开的杜鹃花,让人心生温暖与感动。

愿做一簇杜鹃花,坦然面对人生中的苦难。我的心中已是春意融触,温暖而明亮。

(选自《思维与智慧》2019年19期有改动)

1.文章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有什么表达效果?

2.请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分析最后一段的作用。

3.理解赏析文中画线句。

1)一朵朵花铆足了劲儿,争先恐后向上攀爬,挤挤挨挨,交头接耳,显现出自然、朴素的美。(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进行赏析。)

2)我点点头:“嗯,会好起来的,一定会。”我对她说,也对自己说。(怎样理解“我对她说,也对自己说。”这句话。)

4.文章以《牡鹃绽放》为题,有何含义?

 

1.倒叙;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引出下文看杜鹃花的所见所闻。 2.内容:点明主旨,抒发作者内心的温暖和感动。结构:总结全文,照应题目和上文,使文章结构严谨。 3.(1)拟人;赋予一朵朵花以人的感情特征,生动形象写出花的活泼可爱和充满生机,表达了作者对杜鹃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2)首先是对如霞的肯定和鼓励,其次作者看到杜鹃花旺盛的生命力,看到如霞的坚韧顽强,内心受到感染,也是对自己的鼓励期许。 4.金佛山的杜鹃花默默开放,生命力旺盛顽强,自然朴素;面对人生中的苦难,我们也要杜鹃花一样,相信自己,坦然面对,以积极的乐观的心态,绽放生命的光彩。 【解析】 1.这道题考查对记叙文顺序的理解。记叙文的顺序主要有:顺序、倒叙和插叙。倒叙的作用:使叙述有波澜;造成悬念,引人入胜。根据“多年前的那个春天”“那年”可知,本文由现在引出回忆,这是运用了倒叙。“是我生命中最难熬也最难忘却的一段记忆”既激发了读者阅读兴趣,又引出下文到南川金佛山看杜鹃花的所见所闻。 2.这道题考查对文章段落作用的理解。结尾段的作用有:总结全文,画龙点睛,点明(强调)中心,深化(升华)主题,照应题目,首尾呼应,使结构完整等。回答时要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来考虑。内容上,“我的心中已是春意融触,温暖而明亮”,点明主旨,抒发作者内心的温暖和感动。结构上,“愿做一簇杜鹃花,坦然面对人生中的苦难”总结全文;“愿做一簇杜鹃花”照应题目“杜鹃绽放”和上文“如同她身后那簇盛开的杜鹃花”,使文章结构严谨。 3.(1)这道题考查赏析语句的能力。记叙文语句的赏析可以从修辞手法,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写作手法,句式结构等入手。答案一般包括赏析角度+写出了什么内容+表现了什么特点(情感)。从“铆足了劲儿”“交头接耳”可以看出,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赋予一朵朵花以人的感情特征。“争先恐后向上攀爬,挤挤挨挨,交头接耳”生动形象写出花的活泼可爱和充满生机;“自然、朴素的美”表达了作者对杜鹃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这道题考查对语句含义的理解。理解句子的含义,首先抓住句子的中心词语,明白句子的表层含义,再结合上下文或主旨,并联系句子的修辞、表现手法等,用通顺、明白的语言把深层含义诠释出来。根据文章内容可知,如霞的丈夫瘫痪在床,家里有个儿子五岁,年迈的婆婆身体不好,全家就靠她一个人挣钱,她却“看不到半点忧伤”。因此,“我对她说”首先是对如霞的肯定和鼓励;其次,“我”因为遭遇下岗和父亲的突然去世,“双重打击折磨得我憔悴不堪”,看到杜鹃花旺盛的生命力,看到如霞的坚韧顽强,“我”内心受到感染。因此,“也对自己说”也是对自己的鼓励期许。 4.这道题考查对文章题目含义的理解。理解题目含义,从表面义和深层义入手。表层含义即标题的字面含义;深层含义即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根据“杜鹃花不与百花争艳,默默开在山间、角落,顽强生长,认真地开出灿烂的花朵,给人们带来爱与幸福”可知,题目“杜鹃绽放”的表层含义是:金佛山的杜鹃花默默开放,生命力旺盛顽强,自然朴素;根据“她披一身霞光朝我们挥动双手,依旧一脸笑容,自然、淳朴,如同她身后那簇盛开的杜鹃花,让人心生温暖与感动”“愿做一簇杜鹃花,坦然面对人生中的苦难”可知,题目“杜鹃绽放”的深层含义是:面对人生中的苦难,我们也要杜鹃花一样,相信自己,坦然面对,以积极的乐观的心态,绽放生命的光彩。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①扔塑料瓶需要分几步,丢垃圾也要看时间,处理旧家电还得花……日本资源回收体系虽然复杂,却尽可能地实现了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②记者应邀参观了松下电器产业公司一处废旧家电处理厂,目睹了冰箱、电视机等废旧家电如何被日企“吃干榨尽”的一幕。

③松下环保科技关东株式会社位于距东京约100公里的茨城县,可处理空调、电视机、洗衣机、冰箱等多种废旧家电。松下公司和三菱材料公司2005年合资成立了这家公司,自2011年以来平均每年处理废旧家电约55万台。拆解、粉碎、提炼后的各种塑料和金属资源不仅可供松下公司和三菱材料公司使用,还可对外出售。

④松下环保科技关东株式会社社长安东浩介绍说,日本每年产生1800万至2000万台废旧家电,而这些总量巨大的废品中含有大量铁、钢、铝等资源。由于废旧家电处理难度大、要求技术水平高,日本1998年出台了《特定家庭用机器再商品化法》,明确了家电厂商进行资源回收再利用的义务。按照该法律规定:2015年冰箱循环利用率要达70%以上,家用空调和洗衣机循环利用率要达80%和82%以上

⑤原则上,厂商要负责处理自家生产的家电,但仅回收自家产品缺乏效率。因此,日本将家电企业分为两组。A组包括松下、东芝、大金等22家企业,他们利用家电回收从业者的既有设施开展回收,在不同地区分散处理废旧家电;B组包括日立、夏普、索尼等18家公司,他们主要依靠自己的设施回收,并与物流公司合作运送废旧家电。两组企业可回收本组内其他家电厂商的产品。

⑥在安东浩社长简单介绍工厂情况后,记者戴上防尘口罩和帽子等随他进入废旧家电拆解回收厂区。拆解液晶电视内部螺丝的机器人首先映入眼帘。拆去后盖的液晶电视在传送带上缓缓前移,机器人对准传送带上的液晶电视,将螺丝一一拆下。一组两个机器人一天可拆下约300台液晶电视的螺丝。

⑦将分层摆放好并拆去后盖的液晶电视运到传送带上的任务也由机器人完成。安东浩介绍说,这个工厂仅有约130名员工,使用机器人可节省不少人力。

⑧在废旧冰箱解体处理区,一些工人将冰箱内的塑料取出用于单独粉碎,还有一些全副武装的工人小心地回收制冷削氟利昂。冰箱随后被送入一个封闭空间,工人用激光对其进行切割。全程自动化程度非常高,一名工人几分钟就能轻松完成操作。

⑨拆解后,旧家电中的塑料、钢管、铁皮等被分类运至附近的厂房粉碎提炼。塑料产品经初步粉碎后会通过空中架设的管道直接转移至隔壁厂房,它们会在那里被高精度分拣机分为PP树脂、PS树脂、ABS树脂等几大类以再利用。空调里的铜板等送进大型粉碎机后,机器可从中分离出铁、铜、铝等各种金属,一粒粒铜块不断落入机器下方的袋子中,分离后的铜纯度可达99%。

⑩在日本,废旧家电不但不能卖钱,处理时还要花钱购买“家电回收券”,并预约上门回收。安东浩解释说,日本的精细回收成本较高,但能促便资源利用最大化,不会出现回收业者“挑肥拣瘦”的情况,因此也最大限度地保护了环境。

1.日本处理废旧家电过程的四个环节:回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全文,请简要概括日本处理废旧家电有何特点?

3.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本文作者在报题目时,在“日本怎么处理废旧家电?”和“看旧家电如包被日企吃干榨尽”两个题目上,难以确定。从语言风格上看,这两个标题有什么不同?你更喜欢哪一个?请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查看答案

班上准备组织开展“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话说人物)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马云、郎平等100人获得改革先锋称号。学校准备将部分改革先锋人物的照片张贴在校园文化墙上,以鼓励大家向他们学习。请你仿照“数字经济的创新者——马云”这形式,为郎平写句简洁的介绍语。

郎平简介:中国女排主教练,中国排球协会副主席。作为20世纪80年代中国女排主力队员,她和其他队员一起实现了中国女排“五连冠”的辉煌成绩,塑造了顽强战斗、勇敢拼搏的“女排精神”。20世纪90年代以后,她两次在中国女排最困难的时期,主动担任主教练,传承“女排精神”,把中国女排重新带上巅峰,获得了奥运会、世锦赛等多项世界大赛冠军。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郎平

(展现成就)“波澜壮阔齐鲁写华章——山东改革开放40周年成就展”在山东省博物馆举办,并免费向公众开放。李强在这期间前去参观。他现场感受了山东改革开放40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请你替李强在留言簿上写段话,以表达他参观后的感想。(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40字左右)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默写填空。

1)三军可夺帅也,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正一帆悬。

3)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瀚海阑干百丈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84岁的钟南山院士和72岁的李兰娟院士,在新冠病毒暴发以来连日奋战在抗疫第一线,请你用李商隐《无题》中的诗句形容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小题

少年行

[唐]令狐楚

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

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1.诗歌前两句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试作简析

2.诗歌三,四两句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日:“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日:“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当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部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件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于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乙]昔有二翁,同邑而居。乙翁曰:“向吾远游冀、雍,然未尝登泰山,君有意同行乎?”甲翁曰:“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胜。”乙翁曰:“差矣,汝之言!囊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途六旬,何老之有!”甲翁曰:“甚善!”翌日,二翁偕往,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夜宿,凌晨上山。乙翁欲扶之,甲翁曰:“吾力尚可,无需相扶。”自日出至薄幕,已至半山矣。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山北之塞(苦于)

B.吾与汝毕力平(险峻)

C.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用竹片、柳条等编织器具。)

D.甚矣,汝之不(同“慧”,聪明。)

2.下面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妻献疑曰/真无马邪

B.河曲智叟亡/物喜,不以己悲

C.面山/山肴野蔌,杂然前陈者

D.始一反/置土石

3.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  

A.甲文原文首先交代出太行王屋二山的面积、高度和地理位置,为下文做铺垫。

B.愚公之妻“献疑”,智叟“笑而止之”,这可看出两人都反对愚公移山。

C.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来突出文章主旨。

D.甲乙两个故事,都说明了无论做何事都需要气魄、胆量和毅力。

4.句意理解

1)翻译句子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2)用“/”断句(限断两处)

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