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河中石兽 纪昀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

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河中石兽

纪昀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记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以为顺流下矣,掉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汐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乙)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日:“孰为汝多知乎?”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于沙上,渐沉渐深耳___________________

(2)及其日中如探__________________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2)孰为汝多知乎?

3.(甲)(乙)两文都写到了“笑"请根据文章内容填写表格

相关情节

“笑”的原因

人物心理

讲学家笑寺僧

B.

自负、轻蔑

A.

讲学家只考虑石和沙的因素

自信、嘲笑

两小儿笑孔子

孔子也不知道正确答案

C.

 

 

4.请用(甲)文中的结论,结合(乙)文中的具体内容说说两小儿为何各执一词。

 

1. 埋没 热水 2.(1)你们不能探究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洪水带走呢?(2)谁说你知识渊博呢? 3.A.老河兵笑讲学家; B.寺僧只考虑水和石的因素;C.高兴、得意 4.一个小孩只是从太阳的大小判断距离,另一个小孩只是从早晚的温度来判断距离,两个小孩都只看到了世物的一面,并据此主观臆断,才会各执一词。 【解析】 1.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注意:汤,古今异义词,热水。 2.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运用“增、删、调、换、留”等译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句意尽量达到完美。注意重点词的解释: (1)尔辈,你们这些人;究,研究、探求;物理,事物的道理、规律;是,这;杮,削下来的木片;岂能,怎么能;为,被;暴涨,洪水。 (2)孰,谁,哪个;汝,你;多知,知识渊博。 3.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和梳理。阅读全文,根据表格提示找到答题区间,抓住关键词句分析概括。甲文层次清晰,其行文结构主要围绕石兽的搜寻工作展开,在戏剧性的情节中挖掘出生活中的哲理。在找寻石兽时,寺僧、将学家和老河兵各有自己的看法。第三自然段讲学家笑寺僧,结合“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汐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可知,讲学家笑寺僧只考虑水和石的因素,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第四自然段“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所以A处应该是老河兵笑讲学家。老河兵笑讲学家只考虑石和沙的因素。乙文,面对两下海各执一词,“孔子不能决也”,最后一句,“两小儿笑日‘孰为汝多知乎?’”可以体会出两小孩当时得意,自豪的心理。 4.考查拓展迁移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疏通文意,了解两文段的主要内容,根据故事情节和人物描写,体会蕴含的道理。根据甲文蕴含的道理理解两小儿各执一词的原因。《河中石兽》讲述的是一个庙门口的石兽,倒塌到河里,十几年后,人们找石兽的事。石兽沉落河中的地点和寺僧到下游找没有找着;讲学家认为石头埋在沙里只能越埋越深;老河兵讲解应当求之于上游找的理由,按照他的话果然找到石兽。在戏剧性的情节中挖掘出生活中的哲理。文章结尾揭示了主旨:“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凭主观猜测而下判断欤!”告诉我们认识事物的方法和途径:不能片面地理解,更不能主观臆断,而要全面深入地调查探究事物的特性。乙文《两小儿辩日》里的一个小孩说早上的太阳大,中午小,所以早上的近中午的远,只从太阳的大小判断距离,另外一个说因为早晨太阳冷,中午的热,所以早上远中午近,只从早晚的温度来判断距离。两个小孩认识事物都是片面的,并据此主观臆断,是得不出统一结论的,所以各执一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将下面词语用楷书正确、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

众志成城          共抗疫情

 

查看答案

填空

行者笑道:“嫂嫂要见令郎,有何难处?你且把扇子借我,扇熄了火,送我师父过去,我就到南海菩萨处请他来见你,就送扇子还你,有何不可!那时节,你看他可曾损伤一毫。如有些许之伤,你也怪得有理;如比旧时标致,还当谢我。”罗刹道“泼猴!少要饶舌I伸过头来,等我砍上几剑!若受得疼痛,就借扇子与你;若忍耐不得,救你早见阎君”

以上文字出自《__________》,语段中的“罗刹”是_________(身份)。她因为_____________,所以不借扇给孙悟空。

 

查看答案

    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我们作为地球的主人,就应该好好保护地球。为了倡导节约能源,让我们的家园变得更绿色,更环保,校学生会将举行“低碳生活从我做起”的主题活动。

材料一:温室气体让地球“发烧”。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的大量排出,导致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发生变化。全球变暖使得南极冰川开始融化,进而导致海平面升高。本世纪末海平面可能升高1.9米,远远超出此前的预期。地球“发烧”也给人类的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危害。水温升高导致蓝蕖迅猛繁衍,从供水体系到天然湖泊都会受到污染,从而引发人体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皮肤的疾病。低碳生活,已成为人类急需建立的生活方式。

材料二:低碳指较低或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低碳生活”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共识。它的倡导,反映了人类因气候变化而对未来的担忧。全球变暖等气候问题致使人类不得不考量目前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优化和约束某些生产和消费行为,从而实现减少碳排放量的目标。“低碳生活”的提出,不仅告诉人们可以为减碳做些什么,还告诉人们可以怎么做。

材料三: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秘书长任官平说:“节能就是最大的减碳。”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完成“低碳生活”的相关问题。

1.低碳生活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低碳生活,我们能做什么”的主题班会上,大家推荐你做主持入。请写出你的开场白。

 

查看答案

根据提示填空。(凡出现加字、漏字、错别字中任何一种情况,该空不得分)

(1)_____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2)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米峰》)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必以情。《曹刿论战》

(4)《诸葛亮集》中“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与《出师表》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意思一致。

(5)“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古诗文中有许多体现作者关注国家命运、关注民众疾苦的名句,请你默写出连续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古汉语中称自家的都说“家”,“家君”是向别人自称其父,古时自称其父,除用“家君”外,还可称“家尊”“家严”等。

B.《马说》《小石潭记》《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分别是韩愈、柳宗元、苏轼,他们都属于唐宋八大家。

C.说、记、铭、表、序都是古代常见的文体,其中“说”是臣下给皇帝的奏章,比如韩愈的《马说》、周敦颐的《爱莲说》

D.《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共百三十篇,包括本纪、世家、列传、表、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