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驿路梨花》(节选),完成下列小题。 ①我们正在劳动,突然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

阅读《驿路梨花》(节选),完成下列小题。

①我们正在劳动,突然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走在前边的约莫十四五岁,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我想:她一定是梨花。

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吓得小姑娘们像小雀似的蹦开了,接着就哈哈大笑起来:“老爷爷,你给我们行这样大的礼,不怕折损我们吗?”

③老人严肃地说:“我感谢你们盖了这间小草房。”

④为头的那个小姑娘赶紧摇手:“不要谢我们!不要谢我们!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

⑤接着,小姑娘向我们讲述了房子的来历。十多年前,有一队解放军路过这里,在树林里过夜,半夜淋了大雨。他们想,这里要有一间给过路人避风雨的小屋就好了,第二天早上就砍树割草盖起了房子。她姐姐恰好过这边山上来拾菌子,好奇地问解放军叔叔:“你们要在这里长住?”解放军说:“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她姐姐很受感动。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苗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

原来她还不是梨花。我问:“梨花呢?”

⑦“前几年出嫁到山那边了。”

⑧不用说,姐姐出嫁后,是小姑娘接过任务,常来照管这小茅屋。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1.请结合语境,指出选文三个画线句中“梨花”的不同含义。

①原来她还不是梨花________

②那洁白的梨花________

③驿路梨花处处开:________

2.请从记叙顺序的角度,分析选文第⑤段的作用。

3.请从人物描写或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②段划线句子。

 

1. (1)哈尼姑娘梨花(人的名字) (2)自然界(树上)的梨花 (3)既指自然界盛开的梨花,也象征世代相传的雷锋精神。 2.运用插叙,交代了小茅屋的搭建者、照料者,以及这样做的原因(交代小茅屋的来历),解开“茅屋主人是谁”的悬念,情节上一波三折,引人入胜,歌颂了发扬雷锋精神的人。(意对即可) 3.示例一:描写了老人行礼的动作(细节),表现出老人对小姑娘们诚挚的感谢之情。 示例二:运用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和比喻(3个答到一点即可),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人行礼时小姑娘们的惊慌(惶恐),表现了小姑娘的天真活泼。 【解析】 1.本题考查词语含义的理解。本文中的“梨花”多次出现,要根据语段内容来分析判断其具体所指。第一句“原来她还不是梨花”,是因为瑶族老人从他人嘴中得知,小屋的主人是一个叫梨花的姑娘,所以当哈尼小姑娘出现时,误以为这中间为首的一个就是梨花姑娘,所以此句中的“梨花”指的是名字叫梨花的姑娘。第二句“那洁白的梨花”指的就是梨花树上所开的梨花。第三句是陆游的诗句,“驿路梨花”其本义是指驿路上盛开的梨花;其深层含义,结合本文的主旨来看,洁白盛开的梨花是与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融为一体的,梨花成了助人为乐的人物群体的象征,梨花的朴实无华,就是边疆民族淳朴民风的象征,梨花的香气四溢,就是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不断发扬光大的象征。 2.本题考查对插叙作用的理解。记叙顺序的一般有:顺叙、倒叙、插叙等。插叙,是在记叙的过程中,由于表达的需要,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另一个或几个与中心事件有关的情节的叙述方式。阅读第⑤段,可以看出其主要交代了房子的来历,以及房子的照料者,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的作用,为下文赞美这群人的雷锋精神作铺垫,为雷锋精神的发扬光大作铺垫。因为它是在行文的过程中插入这一回忆,所以在写法上属于插叙。 3.考查从人物描写或修辞手法角度赏析句子。“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吓得小姑娘们像小雀似的蹦开了,接着就哈哈大笑起来”中“走到”“弯”“行”是对瑶族老人的动作描写,老人“深深弯下腰去”给小姑娘们行如此隆重的大礼,充分表明了瑶族老人对小姑娘们的真诚感谢;“吓得小姑娘们像小雀似的蹦开了”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小姑娘们比作麻雀,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人行大礼之后小姑娘们的惊慌状态,表现出小姑娘们的活泼可爱。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最苦与最乐》(节选),完成下列小题。

①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

②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做分外希望),虽失意不苦;老、病、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独是凡人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做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

③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生来,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就永远没有苦了吗?”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岁小孩,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到了长成,那责任自然压在你头上,如何能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

1.按已给空格用原文填空。

在作者笔下,贫而不苦的原因是______,失意而不苦的原因是______,老、病、死而不苦的原因是______

2.用精练的语言概括出选文的中心观点。(10字以内)

3.梁启超先生说“快乐之权,操之在己”,请从最后一段中找出与之内涵相符的一句话。

 

查看答案

阅读文言短文《南方多没人》,完成下列小题。

南方多没人,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也。故凡不学而务求其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注)①没人:能潜水的人。②苟然:随随便便的样子。在文中指随便、轻易地就能掌握的。③掌握潜水的规律(方法)。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与水居也______

②见舟而______

③未有不______

北方之勇者_______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见舟而畏之

A.何陋之有(《陋室铭》) B.康肃笑而遣之(《卖油翁》)

C.君子之行(《诫子书》) D.莲,花之君子者也(《爱莲说》)

3.用“/”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限断两处)

故 凡 不 学 而 务 求 其 道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夫没者岂苟然哉?

(2)无他,但手熟尔。(《卖油翁》)

5.通过这则文言短文,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

阅读萧德藻的《樵夫》,完成下列小题。

樵夫

萧德藻

一担干柴古渡头,盘缠一日颇优游

归来涧底磨刀斧,又作全家明日谋

(注)①盘缠:本意指路费,这里作开销解。②优游:悠闲。这里是宽裕的意思。③谋:筹划。

1.诗歌通过描写________两个镜头来表现山中樵夫的生活。

2.有读者觉得诗中樵夫的生活充满了快乐,也有人说樵夫的生活充满忧伤。试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3.你从末句“又作全家明日谋”中读出了作者对山中樵夫什么样的感情?

 

查看答案

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

今年的5月10日是母亲节,新华中学准备组织一次“孝亲敬老”活动。

(征集方案)学校要求初一各班制订一个“孝亲敬老”活动方案,方案要围绕一个具体主题展开,并用一句凝练的口号概括这个主题。你们班的主题是       

(启动仪式)学校将在本周六(5月23日)下午两点在学校一楼报告厅举行“孝亲敬老”活动启动仪式,请全体师生按时参加。下面是以学校团委办公室名义撰写的一则通知。

(1)通知内容不够具体,请指出缺少的内容:     

(2)通知格式不够规范,请指出并提出修改意见。

(分享感受)通过活动,你对“孝亲敬老”是不是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古往今来的孝亲故事是不是也触动了你心底对于父母的感恩之情?请你谈谈你的感受。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1)《骆驼祥子》一书的作者是现代作家____(人名),“骆驼祥子”得名的由来是________

(2)下列关于名著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_____)(_____

A.1926年鲁迅先后撰写了10篇回忆性散文,并以《旧事重提》为总题目,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上。1928年结集出版,更名为《朝花夕拾》。

B.猪八戒是《西游记》中深受人们喜爱的角色。他本是天上的卷帘大将,因醉酒调戏嫦娥,被贬下凡,错投猪胎。

C.《骆驼祥子》通过描写祥子一生的三起三落,揭露了战乱频繁、黑暗混乱的旧社会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摧残,表现了作者对罪恶社会的痛恨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D.曹先生是祥子的雇主,爱好传统美术,信奉社会主义,待人宽和,被祥子认为是“圣人”。

E.祥子最大的梦想是有一辆自己的新车。他买的第二辆车因给小福子办丧事而被卖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