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题目一)多一点兴趣,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一点欣赏,让我们的世界更加精彩;多...

    (题目一)多一点兴趣,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一点欣赏,让我们的世界更加精彩;多一点执着让我们的步代更加坚定;多一点担当,让我们的脊梁更加挺拔……

请以“多一点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1)请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

(2)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内容具体,语句流畅,结构完整。

(3)书写工整、美观,不少于500字。

(4)文章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地名。

 

参考例文: 多一点努力 在同学中,“聪明”是往往令人羡慕的。因此,有的同学怕别人说自己笨,求知时不懂装懂,有了问题又不敢向人请教,结果真的越来越笨;还有的同学,喜欢在别人面前炫耀自己知道的一点东西,以示聪明,骄傲自满,瞧不起别人,听不进意见,知道的东西也就越来越少了。 其实,人的智力虽然存在先天的差别,但是后天的努力更为重要。伟大的科学家牛顿、爱因斯坦、爱迪生都不是神童。然而牛顿终生努力学习,很少在午夜两三点以前就寝,常常是通宵达旦地学习、工作。爱因斯坦读中学时学习成绩平平,考了两年大学才被录取。在大学里,他的学习成绩也不出众。毕业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找不到工作,后来当了七年职员。就在这七年里,爱因斯坦在十分艰苦的环境里顽强地学习和工作,利用业余时间奠定了相对论的理论基础。发明家爱迪生由于种种原因,只念了三个月的书,在班上学习也很差,但是他后来努力自学,以顽强的毅力刻苦钻研,成为人类历史上最有成就的发明家。由此可见,真正的才能无一不是从努力学习中获得的,我们如果要想取得非凡的成绩,就必须努力地学习。 人们的才能主要是由努力学习得来的,有些人却偏偏不明白这一点。他们自作聪明,愛耍小聪明,对生活、学习往往满不在乎的样子。长此下去,必将一事无成。因为任何成绩都不是单凭聪明取得的。无数事实早已证明了这一点。例如我家楼上的男孩,小学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升初中时考上了重点中学,邻居都夸他聪明绝顶。可是后来,他迷上了游戏,由于不分时间、场合地玩,结果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初中毕业后,竟连普通高中都未考取。此例足以证明“业精于勤,荒于嬉”的论断是言之确凿的。 爱迪生说:“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在求知欲面前,自认愚笨,不敢进取不行;耍小聪明,不懂装懂更不行。只有脚踏实地,少一点小聪明,多一点努力,才能在实践中变得越来越聪明。 【解析】 本题为半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就是指作文题目只出现一半或一部分,另外一半或一部分由考生自己去补充的一种作文。半命题补题有三种:前补、后补,中间补。本作文题属于第二类,这样的补题较其他两者而言,自由度更大。 题目中关键词是“多一点”,意思是把时间或精力更多的用到某种行为上,这种行为应该是对自己的成长有利的或对社会有益的。所填写的词语即为中心语,也就是本文的写作中心。所以横线上应该填写“坚强”“努力”“勇气”“关爱”“自信”“执着”“担当”“责任”等正能量的词语。由此,可立意为: “多一点努力”,现实生活中,谁都会遇到挫折和打击,世界上最浪费时间的事情就是放弃,人们经常在做了99%的努力后放弃了最后可以让他们成功的1%的努力,其实,做任何事情,哪怕是失败、绝望了,也应该在失败中再冲刺一把,在绝望中再多努力一次。 “多一点沟通”,我希望得到肯定和赞扬,父母在一天繁忙的工作中,却总是没时间和我沟通,忽视我的感受,通过一次矛盾,我们都敞开了心扉,解除了误会,原来,父母和孩子多一点交流,多一点沟通,才能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想法,消除矛盾。 “多一点担当”,从看见老人摔倒却默然走开展开来写,强调犯了错误要勇于承认,遇到有人需要帮助要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只要我们每个人都多一点担当,这个社会将会多一些和谐、美满,少一些虚伪、欺骗。 “多一点自信”,以前自己有点自卑,后来在家人和老师的鼓励下慢慢自信了,明白了多一点自信,不畏惧他人的眼光,勇敢的面对挑战,相信自己,昂首前行,生活中就会多一点阳光。 本题可以写记叙文,也可以写议论文。如果写记叙文,可选择生活中一两件简单的小事来表现中心。如果写议论文,一定要选用说服力强的名人事例,最好能从正反两方面选取事例,论证观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老圣人

赵长春

(1)袁店河有个说法:人读书多了,读得出不来了,就叫“圣人”。这个说法有点讽刺和嘲弄。

(2)老圣人也被称作“圣人”,当年,他被唤作“圣人”,原因不得而知。现在老了就加了个定语,“老圣人”。

(3)老圣人做的事情有些不同于他人。就拿春分这—天来说,他要把村里的小孩子们召集起来,在村中老槐树下的大碾盘上,立蛋。

(4)立蛋,就是春分这一天,将鸡蛋立起来。老圣人先示范,轻手撮一鸡蛋,竖在平展的碾盘上,屏息,慢慢松开,鸡蛋就立起来了!然后,他给孩子们分鸡蛋,一人两枚,围绕碾盘,看谁先立起来,发奖。

(5)这个时候,是村子里春节过后的又一次小热闹。不过,大人们不多,年轻人更少,这时候,老圣人看着孩子们,一脸的笑

(6)人们说:“这有啥意思?自己买鸡蛋,再买些铅笔、写字本文具盒……”老圣人说:“这很有意思。就拿春分立蛋来说,是老祖宗们四千多年前就玩的游戏,一辈辈、一代代,传到现在了,会玩的人少了,人家外国反而玩疯……”老圣人说:“一年之计在于春,让孩子们立鸡蛋,心静一下,比玩游戏好。”

(7)说话间,已经有好几个孩子将鸡蛋立起来了。孩子们很开心地围拢着老圣人,听他讲春分,讲节气,讲碾盘的故事。

(8)碾盘也有故事,碾盘很老了,村里人用了好多年,如同村口的老井。现在,条件好了,人们不用碾盘了,包括石磙,还有老井。老井早就被填埋了,一些石磨、石磙,还有马槽,莫名其妙地消失了。后来,人们才知道,被人偷跑了,卖到城里了……老圣人就操心老槐树下的大碾盘。有个夜晚,老圣人突然喊了起来,就在老槐树下。原来,那些人又来偷了!

(9)老圣人说,每个人都有故事,每个村子都有历史,每一家都是传奇。这老碾盘,每家的祖辈都吃过它碾出的面、小米、苞谷……他说的故事,有个后来上了大学的孩子写了出来,写进了他的书里。老圣人保护老碾盘,差点儿拼了老命。

(10)春节,村上的人多了起来,都从外面回来过年,掂了年货去看老圣人。他说:“别看我,看看咱们的老槐树、老碾盘。”老槐树、老碾盘,就成了村子一景。

(11)还有,与别的村子相比,村上喝酒、赌博的人少,打骂老人的事基本没有,这也与老圣人有关。他喜欢管闲事,不怕人家烦。他说:“人都光想着赚钱了,不行,还得讲老理,这就是仁义礼智信。这些老理,是几千年的好传统,不能丢。丢了,就丢了脸面。”

(12)想一想,对,就是当年孔圣人周游列国时说的,提倡的。

(13)老圣人有一方墨,古墨,好多年了,油亮,沁香。他有个治疗小孩子感冒、头痛的验方,就是点燃油松枝,烘烤古墨,然后按摩孩子的额头。古墨微软,香香的透出凉意,有股幽幽的药味。几声喷嚏,打个冷战,小孩子就好了!他还治疗痄腮,研墨,毛笔蘸汁涂抹腮边,一圈一圈,如此两三天,就好了

(14)老圣人说:“古人凭心,诚信为本。墨也讲究,内有冰片、麝香、牛黄等,为的是读书人安心、静心。学须静也,静须学也。可惜,好多人做不到了。”

(15)老圣人九十多岁了,身体很好。他习惯饭前喝水,小半碗白开水。有记者采访,问这是不是他的长生之道。他说:“哪里呀,儿时家贫,每当吃饭,父母先让孩子们喝水,喝完检查,如果碗里控出来水,就少给饭……”说着,老眼泛出泪花,又笑道:“现在多好,吃啥喝啥,都有!”

(16)老圣人大名叫王恒骧,袁店河畔人。

(17)叫他“老圣人”,我觉得有些委屈了他,在袁店河的语境里。

(18)不过,“圣人”的真正意思是很有讲究的。在袁店河,也只有他能配上这个称呼。

(19)现在,读书的人少了,越来越少,谁还能再被称为“圣人”呢?

(原载《百花园》2017年2期)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老圣人”做了哪些“不同于他人”的事。

2.说说第段两处加点的“就好了”有何表达效果。

3.联系全文回答,“我”为什么觉得在袁店河的语境里,叫他“老圣人”有些委屈了他?

4.文中多次出现“老碾盘”,请探究其作用。

 

查看答案

近代“问天”第一人

武茂昌

①1890年,竺可桢出生于浙江绍兴东关镇的一个粮商之家。自小秉性温和的竺可桢勤奋刻苦,聪明好学。1910年,竺可桢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庚子赔款”留学美国的名额。

②1918年,竺可桢以优异的成绩顺利完成学业,获得了哈佛大学气象学博士学位。归心似箭的他拒绝了美国多所高校的邀请,满怀希望地踏上了归国的轮船。他憧憬着用自己的所学报效祖国。然而,他在美国留学的这些年,正值中国军阀割据时期,整个国家满目疮痍。

③摆在竺可桢眼前的现实是残酷的。当时的中国仅香港和上海徐家汇有两座用于观测气候变化的测候所,而且均由外国人控制。竺可桢很痛心,在他看来,“夫制气象图,乃一国政府之事,而劳外国教会之代谋亦大可耻也。”1927年蔡元培创办中央研究院,邀请竺可桢筹建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并担任所长,这是旧中国气象科学一次重要的转机。

④竺可桢对筹建气象研究所倾注了极大的热情。他担任所长16年,为我国近代气象事业做了大量奠基性的工作:他在全国范围内广泛设立测候所,远至西藏拉萨,高至峨眉山、泰山的顶部,都开展了气象观测。气象研究所自办或合办测候所28个,协助地方兴办测候所50多个,加上接管北洋军阀时期北京、青岛的观象台,形成了我国气象观测网的雏形。1930年之前,中国天气预报领域一直是被外国人垄断,这一年,竺可桢将天气预报“主权”收回。1930年元旦,中央气象研究所开始正式绘制东亚天气图,并发布天气预报和台风预报,这是中国人对自己的国土和海域,独立自主预报天气的开端,开创了中国气象预报信息的广播业务,竺可桢可谓是中国“问天”第一人。

⑤新中国成立后,满怀“科技强国梦”的竺可桢被推选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承担领导全国科学事业规划和发展的重任。年近花甲的竺可桢毫不犹豫地挑起了这副重担,将下半生的全部心血都倾注到新中国的科学事业发展中。

⑥1964年,他写了一篇重要论文《论我国气候的特点及其与粮食生产的关系》,其中分析了光、温度、降雨对粮食的影响,提出了发展农业生产的许多设想。毛泽东看到此文非常高兴,专门请竺可桢到中南海面谈,对他说:“你的文章写得好啊!我们有个农业‘八字宪法’(土、肥、水、种、密、保、工、管),只管地。你的文章管了天,弥补了‘八字宪法’的不足。”

⑦“生命不息,工作不止”这是竺可桢的承诺,他说到做到。1970年后,80多岁高龄、身体状况不佳的竺可桢仍一直忙于他的力作《物候学》的修订工作。《物候学》是竺可桢一生中的最后一部作品。此书一出版,畅销一空。有人评价此书“把我国物候学带入了新的纪元”。

⑧1973年春节刚过,竺可桢肺病复发住进医院,在医院里他仍然留心观察着天气的变化,并且记录自己的病情发展。写日记是竺可桢多年来一直坚持的习惯,现存的竺可桢日记从1936年到1974年,连续38年,一天未断,共计800多万字。直到他去世前一天,他还用颤抖的笔记录下了当天的气温、风力等。1974年2月7日凌晨,这位中国近代气象科学、地理科学的奠基人溘然离世。

1.从全文来看,科学家竺可桢的爱国与报国行为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作者在记叙竺可桢的事迹时,采用了什么顺序?请找出相关语言标志。

3.第⑥段画线语句中引用毛泽东的话,有何作用?

4.透过下面句子中的大量数据,你能看出竺可桢身上具有什么闪光点?

写日记是竺可桢多年来一直坚持的习惯,现存的竺可桢日记从1936年到1974年,连续38年,一天未断,共计800多万字。

 

查看答案

阅读《阿长与<山海经>》选段,完成小题。

①大概是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②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③"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④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⑤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⑥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1.当阿长问《山海经》时,“我”却认为“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这种想法表现了"我"当时什么样的心理?

2.品味“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一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3.“她确有伟大的神力”中“神力”指代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下面对文章的理解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阿长把《山海经》说成“三哼经”表现了阿长的无知。

B.从选文中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对阿长的敬意主要由买《山海经》而生发的。

C.在作者的眼里,阿长是确有伟大神力的,心地善良的人。

D.“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作者这样说是因为这四本书虽粗拙,却是由一个谁也想不到的人给我买来的,凝聚了长妈妈对“我”的爱心,当时给了“我”非常大的震动。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甲)(乙)两个语段,完成小题

(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吾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吾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南方多没人,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故凡不学而务求其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注释)①没:没入水中,指潜水。②居:动词,生活。③涉:趟水过河,徒手过河。④道:道理,规律,技巧。⑤以:用。⑥溺:淹死。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公亦以此自

(2)康肃笑而

(3)夫没者岂然哉

(4)见舟而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2)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

3.[甲]文中表明卖油翁观点的语句是“     ”。[乙]文中北人“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的原因是“     ”。(用原文语句回答)

4.[甲][乙]两文都告诉人们什么道理?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天下国家”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在两千年前的战国时期,人们就经常在讨论。孟子说:“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每个人对自己国家的热爱,都是近乎本能的,无论外国民族、中华民族。

(1)请写出一句关于爱国的名言或诗句。

(2)歌中唱道:“国是我的国,家是我的家,我爱我的国,我爱我的家……”爱家乡也是爱祖国。请你向来宾推荐一处家乡美景或一种美食,并写出你的推荐词。(推荐词至少用到一种修辞手法,60字以内,语言得体。)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