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选段一 话说A自从送了娄太爷回家之后,自此就没有人...

阅读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选段一

话说A自从送了娄太爷回家之后,自此就没有人劝他,越发放着胆子用银子。前项已完,叫王胡子又去卖了一分田来,二千多银子,随手乱用。又将一百银子把B打发过江去了。

选段二

A道:“你好呆!放着南京这样好顽的所在,留着我在家,春天秋天,同你出去看花吃酒,好不快活!为甚么要送我到京里去?假使连你也带往京里,京里又冷,你身子又弱,一阵风,吹得冻死了也不好。还是不去的妥当。”

(节选自《儒林外史》,江苏人民出版社)

1.选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_,选文中的A是___________(人名),B是___________(人名)。

2.从选段一来看,A是一个怎样的人?在《儒林外史》中A还做过哪些类似的事情?从选段二来看,A又是一个怎样的人?

3.联系整部作品,根据A的性格特征,试探究作者创作此人物的意图是什么。

 

1. 吴敬梓 杜少卿 鲍廷玺 2.(1)视金钱如粪土,帮助一切需要帮助的人,从不计较此人品行好坏,是一个盲目慷慨的人。 (2)如:韦四太爷要回家,他送了一只玉环;娄老伯的孙子要回去,他送了一百两银子;仆人黄大的房子倒塌了,他送了五十两修缮银子;臧三爷收了别人三百两银子,替人买秀才不成,人家索要银子,臧三爷怕吃官司,找他来借了三百两;张俊民的儿子想考学,因为是冒籍,他出了一百二十两银子替张俊民疏通关系;知县王老爷丢了官,没处住,虽然从未来往,仍然腾出一间屋子让王老爷搬进来住。 (3)淡薄功名,傲视权贵。 3.作者在杜少卿身上寄寓着自己安贫乐道、恬然自安、鄙弃琐屑世务、追求人格独立的人生理想。同时,借这一形象对当时读书人一味醉心科举、热衷功名的现象进行了讽刺。 【解析】 1.考查对名著《儒林外史》相关知识的掌握。根据对名著内容的阅读理解,可知选段出自《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创作的长篇小说。第三十三回:杜少卿夫妇游山,迟衡山朋友议礼。A指的是人物是杜少卿,B指的人物是鲍廷玺。 原文:话说杜少卿自从送了娄太爷回家之后,自此就没有人劝他,越发放着胆子用银子。前项已完,叫王胡子又去卖了一分田来,二千多银子,随手乱用。又将一百银子把鲍廷玺打发过江去了。王知县事体已清,退还了房子,告辞回去。杜少卿在家又住了半年多,银子用的差不多了,思量把自己住的房子并与本家,要到南京去住,和娘子商议,娘子依了。人劝着他,总不肯听。足足闹了半年,房子归并妥了。除还债赎当,还落了有千把多银子,和娘子说道:“我先到南京会过卢家表侄,寻定了房子,再来接你。” 2.①考查学生把握文中人物形象的能力。选段一写他给鲍延玺一百两银子助其重操旧业,鲍廷玺是一位青年男性戏曲从业者。少年时期聪明伶俐,长大后为生活所迫,因杜慎卿的建议投奔乐善好施的奇人杜少卿,逐渐沉沦,与杜少卿的管家勾结骗走其大量银两,也算是个打秋风之徒。可知杜少卿为人慷慨,对待朋友十分仗义,有难便相助。视金钱如粪土,从不计较得失,又盲目慷慨,听信小人谗言,不懂分辨他人品行,就贸然相助。 ②考查对故事情节的掌握。在文中关于杜少卿慷慨助人的情节有很多,如,杜少卿平生既不行盐营典,又不出仕为宦,别无生财之道、赚钱之能,但却又“最好做大老官”,只要听见人向他说些苦,他就那大把的银子奉上。且施恩不图报。张俊民小儿要考试,要捐一百二十两银子修学宫,来求杜少卿商议。杜少卿道:“只要一百二十两,此外可还再要?”即使他自己的生活极为贫困,捉襟见肘的现象不断出现,也不改其乐于助人的性情。例如他的表兄余有达来南京探望,他却无力为其接风,幸亏庄濯汇送来节礼,这主人才做得成;慷慨资助杨裁缝葬母;王知县被罢官后接其到家中住;等等。 ③考查学生把握文中人物形象的能力。选段二写的是杜少卿装病拒绝应征出仕,可以看出他淡泊名利、傲视权贵、追求不受拘束的生活。 3.考查通过人物分析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正面人物杜少卿是以作者本人为原型写成的,是作者殷勤称赞的理想人物。他淡泊功名、追求自由、乐于助人、对朝政有清醒认识,体现了作者改造社会的理想,体现了作者对完美人格的追求;也借此人物,批判了其他醉心科举、热衷功名的读书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廖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请赏析“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两句诗。

2.尾联“人生自古准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查看答案

阅读课外文言文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祭(zhài)遵,字弟孙,颍川额阳人也。光武破王寻等,还过颍阳,遵以县吏数进见,光武爱其容仪,留为门下史。从征河北,为军市令。舍中儿犯法,遵格杀之。光武怒,命收遵。时主簿陈副谏回:“明公常欲众军整齐今遵奉法不避是教令所行也。”光武乃贳之,以为刺奸将军。谓诸将曰:“当备祭遵!吾舍中儿犯法尚杀之,必不私诸卿也。”拜征虏将军,定封颖阳侯。南击弘农、厌新、柏华蛮中贼。弩中遵口,洞出流血,众见遵伤,稍引退,遵呼叱止之,士卒战皆自倍,遂大破之。时新城蛮中山贼张满,屯结险隘为人害。诏遵攻之。遵绝其粮道,满数挑战,遵坚壁不出,而厌新、柏华馀徐贼复与满合,遵乃分兵击破降之。张满饥困,城拔,生获之。初,满祭祀天地,自云当王,既执,叹曰:‘谶文误我!’乃斩之。复令进屯陇下。及公孙述遣兵救器,吴汉、耿衍等悉奔还,遵独留不却。卒于军。

遵为人廉约小心,克己奉公,赏赐辄尽与士卒,家无私财。制御士心,不越法度。所在吏人,不知有军。遵为将军,取士皆用儒术,对酒设乐,必雅歌投壶。虽在军旅,不忘俎豆,可谓好礼悦乐,守死善道者也。其后会朝,帝每叹曰:“安得忧国奉公之臣如祭征虏者乎!”遵之见思若此。

——节选自《十七史百将传·后汉祭遵篇》

注:①贳(shì);赦免。②谶(chèn):指将要应验的预言、预兆。③俎():古代祭祀时盛肉的器物。

1.用斜线“/”给下面句子断句。(限两处)

明  公  常  欲  众  军  整  齐  今  遵  奉  法  不  避  是  教  令  所  行  也。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遵以县吏进见                  (2)公孙述遣兵救器

(3)守死善道者也莫能对              (4)帝叹曰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还颖阳           ②况才之于余者乎

B.①必不诸卿也       ②吾妻之美我者,我也

C.①遵其粮道         ②佛印类弥勒

D.①遵之思若此       ②曹刿请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当备祭遵!吾舍中儿犯法尚杀之,必不私诸卿也。

(2)明年春,张满饥困,城拔,生获之。

5.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祭遵因为风度仪表出众,而被光武帝任用。

B.祭遵作战英勇,在一次作战中被弩箭射中口中,依然奋勇杀敌,士兵在祭遵的鼓舞下,一直奋勇杀敌,没有后退。

C.祭遵为人清廉,克己奉公,用儒术选取将士,在去世之后还经常被皇帝所怀念。

D.面对公孙述的兵马,吴汉、耿衍等将军的兵马全都逃跑了,只有祭遵率领兵马留了下来没有退却,最后死于军中,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峡》《答谢中书书》《与朱元思书》《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分别是郦道元、陶渊明、吴均、苏轼,这些歌咏自然山水的优秀篇章,情景交融,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B.古人称谓有尊称和谦称的区别,如尊称对方为大驾、足下、在下,“令堂”“令尊”是对别人父母的尊称;谦称自己为小可、敝人。

C.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路遇火焰山受阻。孙悟空万不得已,到翠云山向牛魔王之妻罗刹女借芭蕉扇。这就是孙悟空三调芭蕉扇的故事。

D.从汉武帝起,帝王即位都有年号,后就用帝王年号来纪年,如《岳阳楼记》中“庆历四年春”、《湖心亭看雪》中“崇祯五年”、《记承天寺夜游》中“元丰六年”、《核舟记》中“壬戌秋日”等都采用了“年号纪年法”。

 

查看答案

根据语境作答。

“医者仁心、治病救人”的职业精神在逆行者身上树立起伟岸丰碑。防控疫情,就是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等不得,也慢不得,必须分秒必争,必须(   )。在广大党员、干部迅速行动和疫情斗争的过程中,投身抗“疫”第一线,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责任担当。在斗争实践中考察和识别干部,层层压实责任,深入防控一线研究解决问题,才能(   )。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坚守一线,任劳任怨。从宣传防疫知识到加强疫情监测,从卡口执勤到调配医疗物资,从服务隔离人员到保障复工复产复学,他们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构筑了群防群控的严密防线,架起了贯彻防控政策和服务基层群众的暖心桥梁。

(1)文中括号处选择恰当的词语。

雷厉风行    令行禁止   不孚众望    不负众望

(2)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guǎng)    临()       喜出忘外    妇孺皆知

B.jìn)       默)      心不在焉    大庭广众

C.裂(jūn)      刻(juān)     浮光略影    无精打采

D.刻(qǐng)     秀)       以身作则    自暴自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