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
A.不必为己 叹为观止 为富不仁 碌碌无为
B.幼有所长 拔苗助长 茁壮成长 草长莺飞
C.讲信修睦 信以为真 信口开河 通风报信
D.废疾者 大声疾呼 疾风劲草 讳疾忌医
2.翻译文中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翻译: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的人都是替大家着想的。
理【解析】
这句话言简意赅地阐明了“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以此为纲,文章从三个方面阐述其具体表现。
B.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翻译:因此奸邪之心闭塞而不会兴起,盗窃、作乱害人的事情不会发生,所以大门都不用关上了。这就是所谓的理想社会。
理【解析】
这两句是顺承前文得出的结论,“大同”社会中,现实社会的黑暗现象不复存在,从而形成“外户而不闭”的和平、安定局面。
3.从下面两则链接材料中任选一则,找出材料所展现场景与上文相对应的句子,判断其形成原因是否与上文相近,并阐明理由。
(链接材料一)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链接材料二)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节选自司马光《唐太宗论止盗》)
阅读《渔家傲·秋思》,完成下列小题。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这是一首边塞感怀之作。虽然词中有关景象的描绘凸显了塞下秋景的____和词人对故乡的思念,但读者依然能从“____”中体会到诗人的宏愿伟志。
2.下面这幅图画适合为词中的哪两句作配图?请简要说明理由。
默写。
(1)夕阳西下,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________,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3)锦帽貂裘,________。(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4)历史上留下了许多与楼相关的诗篇,除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你还能想到关于“楼”的一句古诗是________。
2020年春季,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的侵袭,中华民族经历了一场特殊的“考试”。为更好地认识疫病,学校组织了一次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1.某小组对中国的防疫史比较感兴趣,下面是他们查阅资料后形成的一段介绍文字,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小题。
人类的发展历史,可以说是一部与疫病 ① 斗争的历史。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甲)里,疫病几乎(乙)。
我国有文字明确记载的疫病从商朝开始,甲骨文中就有不少关于“疾年”的记载,这可以说是中国明确记载疫病流行的最早资料。
我国历史上各个时期严重的传染病都有,种类也各式各样。目前资料记载较多、较清晰的是明清时期。清朝共267年,据《清史稿》记载,出现疫病的年份就有134年,而实际绝不 ② 这些。有专家估计,单万历七年至十六年的鼠疫就造成山西、河北500万人的死亡。
……
从历史上看,疫病一直是和人类共生的。人类战胜了老的疫病,有了预防措施,新的又不断冒出来,给人类造成麻烦、带来灾难。三千年来的历史说明,中国是一个勇于并善于抗击疫情的国度。 ③ 。
(1)依次给这段文字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
A.几乎(jǐ) 较多(jiào) B.几乎(jī) 较多(jiào)
C.几乎(jī) 较多(jiǎo) D.几乎(jǐ) 较多(jiǎo)
(2)在这段文字横线的①②处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
A.①做 ②止 B.①作 ②止 C.①做 ②只 D.①作 ②只
(3)文中(甲)(乙)两处所填的词语都正确的一项(_______)
A.(甲)进程 (乙)如影随形 B.(甲)进展 (乙)形影不离
C.(甲)进程 (乙)形影不离 D.(甲)进展 (乙)如影随形
(4)结合语境,在横线③处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_)
A.疫病让中华民族一次又一次以坚忍不拔的精神同舟共济,战胜了疫情,发展繁衍至今。
B.疫情让中华民族一次又一次以坚忍不拔的精神同舟共济,战胜了疫病,繁衍发展至今。
C.面对疫病,中华民族一次又一次同舟共济,以坚忍不拔的精神战胜了疫情,发展繁衍至今。
D.面对疫情,中华民族一次又一次同舟共济,以坚忍不拔的精神战胜了疫病,繁衍发展至今。
2.抗疫期间,一位学者写了一幅对联。上联是“凝心建小康铸梦神州春风化雨”。下面四个选项中,最适合作下联的一项是( )
A.同气谱新篇豪气满怀万众一心 B.雷火冲天宇闭门斗孽甘霖遍降
C.战士断疫情转世华佗妙手回春 D.聚力开新路领潮世界众志成城
3.3月17日开始,大批外省驰援武汉的医护人员完成使命,陆续撤离。一位武汉网友写了一段致谢的话,下面四个选项中对其理解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一月的湖北格外阴冷。环湖大道上,秀颀的红杉孤立湖畔;树木掩映中,雄伟的黄鹤楼寂寞伫立;滔滔江水上,宏伟的长江大桥黯然神伤……
后来,你们来了!你们来了!席卷四面八方的暖流而来,怀揣医者赤子之心而来,抱着不胜不还的誓言而来,如磐石,像泰山!你们用力量把力量传递,用生命把生命点燃。虽不见面容,却深信那防护服下有最美的面孔;虽不曾相逢,却懂得那白衣之下有一颗颗滚烫的心!
如今,困局已破,归期将至。千里驰援,你们用温暖的手点亮荆楚大地;万里相送,我们用虔诚之心感念英雄。来年春日,相约武汉,看樱花烂漫,叙兄弟情长!
A.第一段第二句运用拟人和排比,主要是为了表现冬天武汉环境的凄清。
B.“你们来了!你们来了!”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人们对援汉医疗队的期盼和医疗队到来后人们喜悦、激动的心情。
C.“如磐石,像泰山”既写出了医护工作者战胜疫情的坚定信念,也暗示他们的到来坚定了疫区人民的信心。
D.文段多次使用感叹号,感情强烈而真挚,主要表达了对医护人员的感激、赞美之情。
4.疫情阻隔了亲友团聚的机会,一位同学想向远在他乡的亲人表达思念和祝福之意,下面四个选项最合适的一项是( )
A.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B.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C.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D.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5.下面对《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书法欣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甲) (乙)
(丙) (丁)
A.(甲)的字体属于楷书,形体方正,严谨工整。
B.(乙)的字体属于隶书,字形扁方,蚕头燕尾。
C.(丙)的字体属于行书,俊秀洒脱,灵动顺畅。
D.(丁)的字体属于草书,结构匀称,潇洒飘逸。
题目:我笑着笑着就哭了
要求:①以“我笑着笑着就哭了”为题目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文中不得出现透露考生个人身份的信息。
阅读小说,完成下面小题。
剃头阿六
凌鼎年
①常言道:“荒年饿不死手艺人。”这不,剃头阿六依然挑着剃头担走街串乡。是年民国三十一年。
②那天,田爷突然想起明儿是自己六十大寿的日子,虽说年景不好,兵荒马乱的,但人生满一花甲毕竟是大事。祝寿是谈不上了,拾掇拾掇头发,光光表表,也算自己对得起自己。于是,田爷决定剃头修面。
③正在这时,剃头阿六走进了这篇故事。
④田爷对这位剃头匠的手艺打着问号。他试探性地问:“师傅会哪几种发式?”
⑤剃头阿六一指剃头担,但见一方泛黄的白布上书有“童叟无欺,保君满意。”并自言自语云:“虽云毫末技术,却是顶上功夫。”
⑥嗬,口气倒不小。田爷插上了一句:“倘若不满意呢?”
⑦“砸我担!”剃头阿六干脆得一刮两响。
⑧这年月,剃头的能混个肚子圆就上上大吉了。一个乡下剃头佬,如此大言不惭,莫非真有本事,能使人耳目一新?
⑨剃头阿六很快进入角色,真正是一丝不苟。正理着,突然“嘡、嘡、嘡”——的大锣声急骤响起。不好,小日本鬼子的飞机来了。不一会,哭爷的喊娘的,鸡飞狗跳,猪嚎驴叫,逃的逃躲的躲,整个村庄乱了套。
⑩田爷急煞,顾不得半截子阴阳头,起身欲走。剃头阿六不由分说,一把按住,说:“慌啥,还没完。这模样,算出你自己丑还算出我的丑?”
⑪天哪!炸弹跟屁股就来了,性命保不保都天知道,还剃甚么头,真是的。田爷死活不肯再剃,再三表示剃头钱决不少一个子。
⑫剃头阿六仿佛受了极大侮辱似的,拿起一把磨得锃光锃亮的剃须刀在田爷面前晃了晃说:“莫动,莫嚷。割了喉咙莫怨我手艺不精!”
⑬由于那把明晃晃的剃须刀,令田爷不敢再动弹,只是浑身上下筛糠般抖个不停。“轰!轰……”日本人的炸弹在村头炸响了。
⑭田爷吓出一身冷汗,头皮也湿得有水淌下。剃头阿六顾自剃头,一点不在乎可能出现的危险,仿佛压根儿没听见炸弹的爆炸声,没看见村庄里乱糟糟一片逃难景象。
⑮终于,剃头阿六收起了剃须刀,取出一面破旧的镜子给田爷照看,嘴里说:“满意不满意在你,手艺绝不马虎在我。”
⑯田爷哪有心思照看镜子,急欲付钱开溜。就在这当儿,飞机的呼啸声近了,炸弹从天而降。弹片击中剃头佬后背,血染红了他整个背脊。田爷抱着血人般的剃头佬不知所措。
⑰剃头阿六死死盯着田爷,断断续续地说:“如、如不满、满意,可以不、不给钱。”
⑱田爷连连说道:“满意,真的很满意……。”
⑲可惜剃头佬永远听不见了。
(选自《改革开放40周年最具影响力小小说》)
1.通读全文,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
(1)开端:_______________
(2)发展:_______________
(3)高潮:_______________
(4)结局:炸弹击中,阿六被炸,田爷信服。
2.结合语境,品味下列句子。
(1)一个乡下剃头佬,如此大言不惭,莫非真有本事,能使人面目一新?(从句式角度加以赏析。)
(2)剃头阿六死死盯着田爷,断断续续地说:“如、如不满、满意,可以不、不给钱。”(从人物描写角度加以赏析。)
3.评论家认为凌鼎年的这篇小说是“反常化环境中的创意写作”(非常环境中的人物言行新奇、特别的反常表现)。请结合本文具体内容加以分析并体会这种写法的作用。(两处即可)。
4.《礼记》里说:“敬业乐群”《论语》里说:”敬事而信。”古今中外,人们对“敬”都十分看重。请结合文章和链接材料,谈谈你对剃头阿六“敬”的理解。
(链接材料)
专注、热爱、全心贯注于你所期望的事物上,必有收获。
——爱默生
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
——梁启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