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勿陷“惯性思维”泥潭
①一根小柱子、一截细链子,缘何能拴得住千斤重的大象?原来,大象幼年时被驯象人用铁链绑在柱子上,无论如何挣扎都无法摆脱;随着时间的推移,小象逐渐把顺从当作习惯,虽然长大后可以轻而易举地挣脱束缚,但它早已失去了拥抱自然的意愿。可以说,拴住大象的并不是铁链,而是长久以来的惯性思维。
②“习惯若不是最好的仆人,便是最差的主人。”经过实践检验的习惯,能减少从无到有的探索成本,让人们少走弯路,提高效率。但正如一位科学家所说:“妨碍人们创新的最大障碍,并不是未知的东西,而是已知的东西。”被惯性思维主导,以线性逻辑或单一视角看待复杂的事物,其实是片面的、静止的、僵化的。马谡一意孤行,因坚持“居高临下,以一当十”的教条而痛失街亭;苏轼只看到菊花敢与秋霜鏖战,便主观认为“秋花不似春花落”,殊不知“黄花也可遍地金”。认识与实践的过程,有时需要较长的时间。如果以为“一招鲜吃遍天”、拿旧瓶装新酒,很容易造成以点代面、以偏概全的谬误。也正因此,统揽事物发展的全过程,以辩证的思维、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问题,才能避免陷入“惯性思维”的泥潭。
③惯性思维常常躲在人们身后,非经认真省察难以摆脱。现实中,一些党员干部无视具体实际,把所有“惯例”都当玉律,奉所有“经验”都为圭臬①。或是决策不深入实际,全凭主观经验“拍脑袋”;或是调研走“规定路线”,看“盆景式”典型;或是推动工作全凭开会发文,狠抓落实就要检查评比……不关心工作落实实际效果,不顾及群众反响究竟如何,因循“老皇历”,惯守“旧套路”,流于表象、疏于本质、惰于思考、怠于实践,长此以往,只会裹足不前、落后于人。
④“远飞者当换其新羽,善筑者先清其旧基。”今天改革开放再出发,能否打破格式化、套路化的惯性思维,关键就看能不能以问题为导向、一切从实际出发。面向未来,既应着眼现实,不唯上、不唯书,冲着问题去、对着问题改,从不可为中寻得可为,从熟视无睹中窥见机遇;又当勇于破除自我设限,善于革新方式方法,主动来一场思想上的革命,像鹰一样换羽振翅,像蝶一样破茧成长。
⑤解放思想,堪称增强社会活力的总开关。冲破惯性思维,不为传统所拘、不为定式所累、不为经验所缚,我们定能聚合更多改革新动能。
(摘自《人民日报》,有改动)
(注释)①圭臬(guī niè):是指土圭和水臬,古代测日影、正四时和测量土地的仪器,引申为某种事物的标尺、准则和法度;可以据此做出决定或判断等。
1.第①段举“细链拴大象”的例子,下列述表述最恰当的是( )
A.开门见山地论述我们在生活学习中,不要受“惯性思维”影响。
B.开篇点明本文论证的中心议题,强调小象被拴导致逆来顺受。
C.阐明人类也像大象一样,会被隐形链子的“惯性思维”束缚。
D.引出话题:拴住大象的不是铁链,而是长久以来的惯性思维。
2.关于第②段论证方法及作用,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运用引用论证,强调要有好习惯,否则将受坏习惯牵制陷入“惯性思维”的泥潭。
B.运用对比论证,多角度论证了以线性逻辑或单一视角看待复杂事物是会出问题的。
C.运用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论证了惯性思维在人的发展中具有的重要作用。
D.运用举例论证,证明了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脱离实践将会导致主观判断错误。
3.第③段“惯性思维常常躲在人们身后,非经认真省察难以摆脱”一句中加点的词语“常常”能否删去?请简要分析。
4.我们曾经学过罗迦·费·因格的《谈创造性思维》,请结合两篇文章内容,在第⑤段后补写一段话,说说你的观点。要求:至少运用到三个成语,100字左右。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金岳霖先生
汪曾祺
金先生的样子有点儿怪。他常年戴着一顶呢帽,进教室也不脱下。每一学年开始,给新的一班学生上课,他的第一句话总是:“我的眼睛有毛病,不能摘帽子,并不是对你们不尊重,请原谅。”他的眼睛有什么病,我不知道,只知道怕阳光。因此他的呢帽的前檐压得比较低,脑袋总是微微地仰着。他后来配了一副眼镜,这副眼镜一只的镜片是白的,一只是黑的。这就更怪了。后来在美国讲学期间把眼睛治好了——好一些了,眼镜也换了,但那微微仰着脑袋的姿态一直还没有改变。他身材相当高大,经常穿一件烟草黄色的麂皮夹克,天冷了就在里面围一条很长的驼色的羊绒围巾。联大的教授穿衣服是各色各样的。闻一多先生有一阵儿穿一件式样过时的灰色旧夹袍,是一个亲戚送给他的,领子很高,袖口极窄。联大有一次在龙云的长子、蒋介石的干儿子龙绳武家里开校友会。龙云的长媳是清华校友,闻先生在会上大骂“蒋介石,王八蛋!浑蛋!”那天穿的就是这件高领窄袖的旧夹袍。朱自清先生有一阵儿披着一件云南赶马人穿的蓝色毡子的“一口钟”。除了体育教员,教授里穿夹克的,好像只有金先生一个人。他的眼神即使是到美国治了后也还是不大好,走起路来有点儿深一脚浅一脚。他就这样穿着黄夹克,微仰着脑袋,深一脚浅一脚地在联大新校舍的一条土路上走着。①
金先生教逻辑。逻辑是西南联大规定文学院一年级学生的必修课,班上学生很多,上课在大教室,坐得满满的。在中学里没有听说有逻辑这门学问,大一的学生对这课很有兴趣。金先生上课有时要提问,那么多的学生,他不能都叫得上名字来——联大是没有点名册的,他有时一上课就宣布:“今天,穿红毛衣的女同学回答问题。”于是所有穿红毛衣的女同学就都有点儿紧张,又有点儿兴奋。那时联大女生在蓝阴丹士林旗袍外面套一件红毛衣成了一种风气——穿蓝毛衣、黄毛衣的极少。问题回答得流利清楚,也是件出风头的事。金先生很注意地听着,完了,说:“Yes!请坐!”
金先生是研究哲学的,但是他看了很多小说。从普鲁斯特到福尔摩斯,都看。听说他很爱看平江不肖生的《江湖奇侠传》。有几个联大同学住在金鸡巷,陈蕴珍、王树藏、刘北汜、施载宣(萧荻)。楼上有一间小客厅。沈先生有时拉一个熟人去给少数爱好文学、写写东西的同学讲一点儿什么。金先生有一次也被拉了去。他讲的题目是《小说和哲学》。题目是沈先生给他出的。大家以为金先生一定会讲出一番道理。不料金先生讲了半天,结论却是小说和哲学没有关系。有人问:那么《红楼梦》呢?金先生说:“红楼梦里的哲学不是哲学。”他讲着讲着,忽然停下来:“对不起,我这里有个小动物。”他把右手伸进后脖颈,捉出了一个跳蚤,捏在手指里看看,甚为得意。②
除了文学院大一学生必修逻辑,金先生还开了一门“符号逻辑”,是选修课。这门学问对我来说简直是天书。选这门课的人很少,教室里只有几个人。学生里最突出的是王浩。金先生讲着讲着,有时会停下来,问:“王浩,你以为如何?”③这堂课就成了他们师生二人的对话。王浩现在在美国。
王浩和我是相当熟的。他有个要好的朋友王景鹤,和我同在昆明黄土坡一个中学教学,王浩常来玩。来了,常打篮球。大都是吃了午饭就打。王浩管吃了饭就打球叫“练盲肠”。王浩的相貌颇“土”,脑袋很大,剪了一个光头——联大同学剪光头的很少,说话带山东口音。他现在成了洋人——美籍华人,国际知名的学者,我实在想象不出他现在是什么样子。前年他回国讲学,托一个同学要我给他画一张画。我给他画了几个青头菌、牛肝菌,一根大葱,两头蒜,还有一块很大的宣威火腿——火腿是很少入画的。我在画上题了几句话,有一句是“以慰王浩异国乡情”。王浩的学问,原来是师承金先生的。一个人一生哪怕只教出一个好学生,也值得了。当然,金先生的好学生不止一个人。
金先生治学精深,而著作不多。除了一本大学丛书里的《逻辑》,我所知道的,还有一本《论道》。其余还有什么,我不清楚,须问王浩。
我对金先生所知甚少。希望熟知金先生的人把金先生好好写一写。联大的许多教授都应该有人好好地写一写。
1987年2月23日
(原文有删改)
批注:
①独特的外形特点,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②这是一处细节描写,通过金岳霖先生的这个动作,表现了金岳霖先生天真烂漫的性格和心理,表达了作者对他的喜爱和怀念。
③这是一处动作和语言描写,通过这段对话,表现了金岳霖先生
1.文章从四个方面表现了金岳霖先生的性格特点和学术修养。请根据下列的图表填出省略内容。
奇怪的外形→______→______→对王浩的培养
2.选文的批注有一处尚未完成,请补写完整,分析其作用。
3.通过选文我们感受到了金岳霖先生的性格特点和为人处事的风格,根据你的推测,下列最不符合金岳霖先生性格特点的一项是( )
A.他养的斗鸡能把脖子伸上来,和金先生一个桌子吃饭。
B.他到处别的教授的孩子比赛,输了就把梨或石榴送给他的人再去买。
C.他在课堂上常常会严厉呵斥提出荒谬荒诞问题的学生。
D.响应毛主席接触社会的号召,坐着平板三轮车逛王府井。
4.本文虽然题为《金岳霖先生》,但是却借金岳霖先生写出了部分西南联大教授、同学的风貌,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从文中寻找相关的内容加以分析说明。
名著。
(1)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_____)
A.《城南旧事》的主人公英子是一个聪明、善良的小姑娘,经历了许多成长的变故后,她带着深深的痛苦和悲哀告别童年。
B.老舍的《骆驼祥子》富有浓郁的老北京风情,小说刻画了祥子这一自尊好强、始终不向命运低头的平民形象。
C.《香菱学诗》中香菱在学诗过程中得到了薛宝钗的悉心指点,她学诗的经历告诉我们,学习要不耻下问,敢于质疑。
D.《简·爱》是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作品,主人公简·爱虽然贫穷、低微,但一直坚定地捍卫自己的独立人格尊严。
(2)阅读语段,根据提示回答问题。
在《格列佛游记》中,____国拉格多院的教授们为了取消语言中所有词汇,想出了“以物示意”的补救办法来改进语言,但是遭到妇女、俗人和文盲们等反对,因为他们要求有____的权利。
默写。
①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②水何澹澹,________。(曹操《观沧海》)
③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④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⑤________,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⑥终古高云簇此城,________。(谭嗣同《潼关》)
⑦《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⑧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用“________,________”比喻自己敢于斗争,立志实现远大抱负,相信改革必胜。
下列文学、文化知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与朱元思书”的“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
B. 崔颢诗中的“黄鹤楼”与南昌的“滕王阁”、岳阳的“岳阳楼”被誉为江南三大名楼。
C. 《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我们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都是选自这部作品。
D. 人们常用“数九寒天”来指冬天天气最冷的时候,数九从立冬开始,立春结束。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这条公路修好才几个月,就到处坑坑洼洼,严重影响行车,实在是差强人意。
B.王局长听说明天巡视组就要来检查工作,他一个人在办公桌前辗转反侧。
C.一位年逾六旬的老人,没有强健的体魄,却凭匹夫之勇,抓获了正在作案的小偷。
D.看了中央新晋常委王沪宁大学里的日记,我们了解到他是一个学富五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