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怎样才能进入文学作品的意境呢?必须...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怎样才能进入文学作品的意境呢?必须驰骋自己的想像和联想。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B.书法家和篆刻家讲究“字画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常计白以当黑,奇趣乃出。”

C.“哀莫大于心死”,所谓“心死”就是对于人生世相失去解悟和留恋,就是对于诗无兴趣。

D.我们一行十七、八个同学,骑着自行车来到了这个曾经令人神往的地方。

 

C 【解析】 A.“必须驰骋自己的想像和联想。由此及彼”中的句号应该改为逗号,因为这句话还没有说完; B.最末尾的句号要放在引号之外,这是一个不完全引用的句子; D.“十七、八个同学”中间的顿号去掉,这是一个约数,中间不能用任何标点符号; 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加点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他一听到别人劝他戴口罩就生气,有时能达到气冲斗牛的程度,这可不好。

B.作为新冠肺炎吹哨人之一的李文亮大夫的事迹已家喻户晓

C.好多抗击新冠肺炎的一线专家都是拔尖人才,锋芒毕露

D.武汉方仓医院的大夫们一回居住地就能酣然入梦,他们实在是太累了。

 

查看答案

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的词性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开拓者    和:连词

B.我曾经他去过天颐湖。                        和:介词

C.雨后的泰山格外美丽。                          格外:副词

D.他说:“我是一名中国人而已。”               只:连词

 

查看答案

作文

每天我们都生活在各种数字中:北京世园会开园以来游客数量已突破200万人次;中国高铁年运送旅客约15亿人次;武汉火神山医院240小时建成;北京人平均寿命超过80岁;2019年北京全市空气中细颗粒物PM2.5累计浓度与去年相比下降了18%;人们在手机上花费的时间,日平均不少于4小时;我国公民年人均图书阅读量为7.86本;……

大到世界、国家,小到家庭、个人,无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还是日常生活的大事小情,总会牵连着或凝结为一个个数字。我们制造数字,改写数字,也盘点数字,预估数字,更感慨数字……

请以“数字的故事”为题,发挥想象,写一篇故事。

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2)作文内容积极向上。(3)字数在600-800之间。(4)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查看答案

作文。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这是鲁迅先生《这也是生活》中的一句话。无论时代怎样变迁,社会怎样发展,重温先生当年说的这句话,依然让我们有很多的感悟:心里有集体,胸中有国家;关爱他人,奉献社会;从“我”做起,滴水汇成大海……

请以“                与我有关”为题,写一篇文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2)作文内容积极向上。(3)字数在600-800之间。(4)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近些年来,“最雷建筑”屡屡跌破底线。“罗马”、“普罗旺斯”等洋名字遍地开花,奇形怪状的大楼突兀而立。

一谈及中国传统建筑,多数人不是一脸茫然,便是心怀遗憾。保存下来的古建筑本就不多,往往还被岁月剥去了光彩,有几分“土里土气”。相比之下,欧洲古建筑数量众多,古堡坚固雄伟,教堂华丽炫酷,让人如何与之一较高下?有这样一层心态,中国当代建筑崇洋求异之风就不足为奇了。

难道,中国传统建筑就是不如西方吗?此言差矣。

中西古建筑在材料使用上差异显著。中国传统木质建筑易朽,简朴,平展,似乎很难与巍峨高耸的西式砖石建筑一争高下。有人把这归咎于材料短缺或古人的技术落后。但事实上,中华大地并不缺石材,古代冶金技术领先世界,石料开采加工的器具也很先进。因此,对于砖石建筑,古人“              ”。

中西古建筑在用料上各有偏好,这取决于人与环境的相处方式。欧洲建筑多以石砌,呈竖向耸立之势,以求“飞升天国”的不朽。而中国建筑的外部形态,基本是横平舒展,寄寓着华夏先民对土地的依恋。在中国古人心中,石头冰冷坚硬,缺乏生气,太过疏离自然。至于寻常起居,则一定要置身于“生生之气”的土木之中,实现“返归自然”的居住理想。

中西古建筑在建筑理念上也是有显著差异的。西方建筑师对形式美的法则,诸如比例、尺度、均衡、韵律、对称等均有系统的研究,并在实践中运用这些美学法则。上述形式美的法则,在古代中国建筑师看来,只是停留在建筑理念的表面层次,中国建筑师的着眼点在更深的层次上:在于建筑群体的谐和,在于建筑整体与自然的谐和,在于建筑与人类自身的谐和,创造出“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

因此,完全不必为中国古建筑的貌不惊人而妄自菲薄。好在,行业内外反思之声日益增多,文化自觉意识渐次复苏,造出“中国范儿”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不过必须承认的是,中国传统建筑本身的特征,也给当代营造带来了不小的挑战。进入现代社会,不仅建筑材料的性质改头换面,群组结构和院落式格局,在寸土寸金的城市更难有伸展空间。但换个角度思考,传承不能局限于形式,要重精髓,那就是传统中简约、质朴、追求整体效果与环境和谐的理念。要使建筑外观有一张“中国脸”,少不了传统建筑理念这一颗“中国心”。

1.根据文意,从下面两句话中选择一句填入文章横线处,恰当的是

(甲)非不能也,乃不为也

(乙)非不为也,乃不能也

2.请简要分析全文的论证过程。

3.阅读下面(链接材料),联系文章和下图,说说你怎么看待中央电视台新大楼上榜英国《金融时报》“糟糕建筑”的调查结果。

(链接材料)

2014年11月,英国《金融时报》在他们遍布全球的编辑记者中做了一项调查,让他们推举出自己身边最想拆掉的糟糕建筑,结果北京的中央电视台新大楼和纽约的时代华纳中心等建筑纷纷上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