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加强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健全建立各类教育信息数据库。
B.“教师减负20条”之所以引发热烈反响的原因,在于它道出了很多教师的心声。
C.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为促进亚洲及世界各国文明的共同发展提供一个新的平台。
D.成立“福州古厝与文化遗产保护巡回法庭”,对文化遗产是否得到保护有重大意义。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蒹葭采采,________。(《诗经·蒹葭》)
(2)________,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3)征蓬出汉塞,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
(4)箫鼓追随春社近,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
(5)明月几时有?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6)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7)子曰:“________,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8)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___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
(9)李白《行路难》中,借冰川雪山比喻行路艰难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题目: 的礼物
要求:(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2)立意自定,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20行);(3)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请以“是你”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20行);(2)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言必信,行必果
①子贡请教孔子: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作“士”?大孔子认为要行己有耻,是非观念明确,还要不辱君命,有做事能力。子贡又问:次一等的要求呢?孔子则强调必须知孝悌。子贡接着问:那么再次一等的要求呢?孔子回答:“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②可见,在孔子的心目中,诚信守诺,恒定坚持,是最基本的道德操守。今天也是如此,如果一个人说话不算数,做事不一贯,就很难立身处世,很难成就大事。因此,诚实无欺,有始有终,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③孔子要求弟子们成为管理社会的“士”,而不是普通的平民百姓,标准自然就要高一些,他把言信行果作为士人的底线要求,希望他们起码要做到言而有信、言出必行。
④另外,孔子把“言必信,行必果”作为对士人的最低要求,还因为其中的那个“必”。“必”就是必然,就是走极端。《论语》记载很明确:“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他所强烈反对的四种情况之一就是那个“必”,因为如果事情绝对,就走极端。孔子自然清晰地认识到了“能信而不能反”存在的问题。他把言信行果作为士人的底线要求,不仅仅是希望他们言而有信、言出必行,更是要求他们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坚持将正确的事做到最后。因此,“言必信,行必果”绝不是固执己见、知错不改。
⑤那么,孔子把“言必信,行必果”作为对“士”的基本要求,是否与孟子“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的说法相矛盾?不难理解,孟子是说境界高的人要明辨是非,一旦发现自己言行中的过失就果断改正,而不会沿着错误的路不知回头地走到底。显然,孔子与孟子其实高度一致,他们都认为,值得坚持的前提是要言行合宜,合乎道义。当年,孔子被围于蒲时,盟誓以后得以解围。但是,因为盟誓时受到了要挟,并不真正符合道义,所以孔子没有遵守盟誓。孔子负盟,并非不信。能够明辨是非的君子,是要在坚守道义的前提下,尽力做到“言必信,行必果”。
⑥孔子当然主张“言而有信”“言必诚信”,他甚至提倡“不言而信”“大信不盟”,但也要有一定的前提条件。早期思想家都不会在这个问题上感到迷茫。庄子也曾用“尾生溺死,信之患也”来说明以死守信乃是对“信”的误解,如果行为方式偏差了,坚持到底的结果同样可怕。
⑦言语诚实忠信,行为笃敬坚守,是中华传统伦理道德的基本规范。孔子解择《周易》乾卦中的爻辞,认为“庸言之信,庸行之慎”日常言论要诚实守信,日常行为要严肃谨慎,自很早的时候起。中国就在这方面有很高的要求,据《用礼》记载,周代有禁暴氏一职,其职责之一,就是对言而不信的人,视情节轻重给予处罚。《左传》说“志以发言,言以出信,信以立志”,肯定说话诚实守信对于“立志”的重要性。《墨子》也强调说:“言必信,行必果,使言行之合,犹合符节也。”同样希望人们言行一致。
⑧而今天,我们也应在此基础上,对自己提出更高层次、更严谨正确的要求。将“言必信,行必果”作为对自己的最低要求,并要进一步明辨是非,知错要改,只将正确的事做到底。
1.概括写出选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限30字以内)
2.简要分析选文⑤段的论证思路。
3.选文第⑥段加点的词语“这个问题”具体指的是什么?
4.选文⑦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5.选出不适合作为选文第⑦段论据的一项。( )
A.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论语·顏渊》
B.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C.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D.人之所助者,信也。——《易经·系辞》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病毒与细菌
①细菌和病毒都是可以致病的微生物,它们的特征区别很大。
②细菌虽然小,要在光学显微镜下才能看得见。但它除了拥有生命的基本单位核酸之外,还有一大套赖以生存的配套设施。包括作为居住“公馆”的细胞壁,储存营养物质的“仓库”,以及进行新陈代谢的“化工车间”,依靠这些,细菌可以独立存在,并能够摄取外界的物质并加工成需要的能量。
③而病毒就更小了,也可怜得多,且不奢谈“库房”和“车间”,就连作为保护外壳的“茅草房”也没有,实际上它只有一个分子大小,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得见,整个家当也只是一条表示生命的核酸而已。如果拿人来做比喻,细菌最起码也有条裤子,有只讨饭碗,有根打狗棒。所以,细菌虽然必须在人体内部的良好环境中才能繁殖,但处在恶劣环境中仍能生存较长的一段时间。而病毒则像个刚出生的婴儿,除了它的生命和一张吃奶的嘴外便一无所有,毫无独立生存的能力。因而病毒只能寄生在人或动物的细胞内部,靠“窃取”细胞里的现成营养才能生存。一旦被排出体外,病毒就活不了几个小时。
④大部分抗生素对细菌起作用,是因为抗生素可以抑制细胞繁殖,干扰它们形成新的遗传结构或者细胞壁,而病毒只能寄生在别人的细胞内,自己不能完成这些生化反应。所以抗生素对病毒全无作用。
⑤病毒的生存能力既然这么弱,为什么还会那样猖獗呢?例如埃博拉的感染力极强,病死率可达70%-80%。实际上,大多数病毒远没有那么可怕,有的也不会使人致病。冠状病毒本来致病的能力并不强,问题在于“变种”上。变异的病毒和原来的不同了,它可能是无害的,但也可能变成“杀伤力”更大的病毒。然而我们不必担心它会因反复变异而使杀伤力次第增大。因为就杀伤力而言,变异就像赌博,总是有输有赢,不断地赢下去的机率是微乎其微的。至少有史以来还没有过这样的记录,如果有过,可能现在就没有我们的存在了。
⑥必须指出的是杀伤力的大小不仅取决于病毒一方,更重要的是人群的免疫力。变种冠状病毒之所以为患甚大,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人类还没有接触过这样变种后的新病毒。当人群有足够多的人产生了抗体之后,这种病毒对人类的威胁也就小得多了。
1.概括写出,选文第②③段介绍了细菌与病毒在哪些方面的不同特征?
2.分析选文第④段加点词语“大部分”不能去掉的原因。
3.选文第⑤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病毒能对人类产生严重威胁须满足哪些条件?
5.选出对选文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 )
A.细菌与病毒虽有不同,但都可致病。
B.抗生素对细菌起作用,是因为可抑制其繁殖。
C.大多数病毒远没那么可怕,是因为大部分病毒都不会致病。
D.选文①—④段主要运用了作比较和打比方的说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