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母亲的中药铺 甘典江 ①小时候,我最喜欢去的地方...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母亲的中药铺   甘典江

①小时候,我最喜欢去的地方,一是新华书店,一是母亲的中药铺。前者,是因为我爱看爱买连环画;后者,是因为我喜欢嗅闻那些中药的味道,特别是爱咀嚼几片苦甜苦甜的甘草。

②母亲当过赤脚医生。八十年代初,母亲参加医疗培训后,加入了城关镇合作医疗站。

③医疗站在我读书的中学附近,临街两间旧木房。一间开处方和打针,另一间,是药铺。和母亲一起在守药铺的,有三个阿姨。一天到晚,她们就做三件事:抓药,打针,织毛衣。除此之外,便是无休无止的聊天。我注意到,她们抓药非常麻利,瞟一眼处方,就可以找到相应的抽屉。仅凭手抓,就基本准确,然后放进小秤称一称,稍稍添点或减点,秤杆就能稳稳平住。然后,把药倒入毛边纸或废报纸,包好扎紧,写几个字交待几句,递给别人。这一套动作一气呵成,绝无多余。

④只要一走进药铺,我就被一股浓重的药香包裹得严严实实,有点喘不过气来,但一习惯就好了。我望着那些神秘莫测的抽屉,瞅着那些贴着标签的药名,兴奋不已:什么“半夏,黄精”,什么“益母草、白芨”,都是曼妙的植物,让人怀疑里面藏着美丽的精灵。当然,也有的是矿物和其他异类,比如“朱砂、雄黄”,不由得使我产生了相关的联想:这朱砂,肯定就是国画中传统的红色颜料吧?李可染曾用顶级朱砂绘过四张毛主席诗意图《万山红遍》,已成画史上的经典。至于雄黄,不就是许仙意气用事的东西吗?有时候,望着药箱上的一个个名字,总有一种阅览古籍书名的错觉。

⑤其中,我最喜欢的药草,是甘草。首先,是因为它的名字,甘草,望文生义,就是“甘甜之草”。昔时,神农氏遍尝百草,解毒靠的就是这宝贝。再加上,我自己就姓“甘”,与这甘草,是家门,五百劫前,应是同根而生之族。最早,是母亲教我嚼的甘草,一是因为它的药理,二是可以变相地替代水果糖,八十年代,任何甜味都是奢侈品。就这样,我嚼着甘草成长着,自以为嚼出了甘草的本真之味,破解了甘草的一切密码

⑥母亲还爱用党参来炖乌骨鸡和猪肚,补血。她营养不足,严重贫血。人参太贵,吃不起。还有金银花和枸杞,母亲他们都用来泡茶喝。自然,我也跟着全部享受到了。

⑦在自家的院子墙角,母亲还栽了几株三七。蔓延的藤叶牵上墙,覆盖成了一面翠绿的毯子,像青绿山水画的设色,极其养眼。可惜,后来拆迁,毁于一旦,使我失去了这一片翠绿。母亲只好把三七块茎挖出,收藏好。她说,三七可以治妇科恶疾,以及跌打损伤。

⑧九十年代的某一天,这个合作医疗站被撤销了。回到家,母亲专职做她的家庭主妇。赚钱的任务,彻底由父亲负责。那个中药铺,被别人买去,改作了服装店。从此,街上流行的药店,大多是连锁的西药店。在我的印象中,传统的中药是文化,望闻问切的中医大夫,近似于等同于诗人。相反,我害怕西药西医,因为这些东西是实验室配制合成出来的化学组织,成分复杂而可疑,至少没有一个在阳光之下生长的过程,没有温度、湿度,更无个性与灵魂。我实在难以想象,“阿莫西林”比母亲的“金银花”会更让我亲近与信赖。甚至,当我感冒受寒,母亲亲手煎熬的一罐红糖姜开水,也会比最昂贵的感冒灵帮我发热而痊愈,至少,我心已暖。

⑨现在,父亲走了,去了天国。母亲一个人守着我们,在空旷的屋顶上栽花种菜。母亲身子瘦弱,时有病痛,我很是担忧。同时,我又安慰自己:生病不正常吗?不正证明了人在活着?何况,这世上,还有那么多栩栩如生的药在陪护呢。一根草是药,一撇叶是药,一线阳光,一滴水,也都是,甚至,一个人可以是另一个人的灵芝。母亲多年与草木为伴,沉浸于无边无际的药香之中。于我而言,母亲就是我人生一味无价的中药,为我清热解毒,可以抵御这世间的种种伤害。

(本文有删节)

1.读第③段,说说那三个阿姨抓药“麻利”的原因有哪些?

2.读第④段,说说中药取名有什么特点?

3.说说第⑤段划线句子的内涵。

4.通读全文,说说作者对中药的回忆,寄托了哪些情感?

 

1.(1)熟悉处方内容和药材存储的抽屉;(2)手法娴熟,凭手抓就可以基本确定药材分量;(3)包扎熟练,动作简练。 2.(1)以曼妙植物名称命名,曼妙美丽;(2)以矿物或其他异类名称命名,有文化韵味; 3.“我”嚼着甘草长大,既谙熟了甘草甘甜的味道和药理药性,也感悟到了母亲对我的关爱。 4.(1)对童年美好生活的怀念;(2)对母爱的怀念与感激;(3)对传统中医、中药的亲近与信赖。 【解析】 1.本题考查筛选信息。根据第三段中的“瞟一眼处方,就可以找到相应的抽屉”可得:熟悉处方内容和药材存储的抽屉。根据“仅凭手抓,就基本准确,然后放进小秤称一称,稍稍添点或减点,秤杆就能稳稳平住”可得:法娴熟,凭手抓就可以基本确定药材分量。根据“然后,把药倒入毛边纸或废报纸,包好扎紧,写几个字交待几句,递给别人”可得:包扎熟练,动作简练。 2.本题考查筛选信息。根据第四段中的“什么‘半夏,黄精’,什么‘益母草、白芨’,都是曼妙的植物,让人怀疑里面藏着美丽的精灵”可得:以曼妙植物名称命名,曼妙美丽。根据“也有的是矿物和其他异类,比如‘朱砂、雄黄’,不由得使我产生了相关的联想”和“总有一种阅览古籍书名的错觉”可得:以矿物或其他异类名称命名,有文化韵味。 3.本题考查对重点句子的理解。应把理解的重点放在“本真之味”和“一切密码”上。联系语境可知,我从中就喜欢甘草,而且是“嚼着甘草成长着”,所以我对甘草的味道和药理药性有着深入的了解。联系“八十年代,任何甜味都是奢侈品”一句可知,母亲小时候让我吃甘草,一是因为对身体好,可以解毒,二是因为母亲认为它可以“变相地替代水果糖”,从而表现了母亲对我的关爱。 4.本题考查赏析作者感情。读文可知,作者回忆了自己儿时对于草药的记忆与喜爱,表现了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怀念之情。在艰难的岁月里,母亲用草药给一家带来了满足与健康,表现了对母爱的怀念与感激。我小时候就喜欢中药,长大后同样如此,“在我的印象中,传统的中药是文化”,“害怕西药西医”,表现了作者对传统中医、中药的亲近与依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填空。

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②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③有约不来过夜半, __________。(赵师秀《约客》)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陈灌,字子将,庐陵人也。元末,世将乱,环所居筑场种树①,人莫能测。后十年,盗蜂起。灌率武勇结屯林中,盗不敢入,一乡赖以全。太祖平武昌,灌诣军门谒见。与语奇之,擢②湖广行省员外郎,累迁大都督府经历。从大将军徐达北征。寻命筑城泰州,工竣,除宁国知府。时天下初定民弃《诗》《书》久灌建学舍延师选俊秀子弟受业。访问疾苦,禁豪右③ 兼并。创户帖以便稽民。帝取为式,颁行天下。伐石筑堤,作水门蓄泄,护濒江田,百姓咸赖。有坐盗麦舟者,论死数十人。灌覆按④曰:“舟自漂至,而愚民哄取之,非谋劫也。”坐其首一人,余悉减死。灌丰裁⑤严正,而为治宽恤类此。洪武四年召入京,病卒。

(节选自《明史·列传》)

(注释)①环所居筑场种树:在住处周围种了大量的树。②擢:提拔。下文中的“迁”“除”都与此相类似,授予官职的意思。③豪右:豪强。④覆按:复审案件。⑤丰裁:风纪。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灌诣军门见  谒:拜见 B.与语之    奇:奇怪

C.命筑城泰州  寻:不久 D.盗麦舟者  坐:因……犯罪

2.为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时天下初定民弃《诗》《书》久灌建学舍延师选俊秀子弟受业

A.时天下初 / 定民弃《诗》《书》 / 久灌建学舍 / 延师选俊秀 / 子弟受业

B.时天下初定民弃 /《诗》《书》久灌 / 建学舍延师 / 选俊秀子弟 / 受业

C.时天下初 / 定民弃《诗》《书》 / 久灌建学舍延师 / 选俊秀子弟 / 受业

D.时天下初定 / 民弃《诗》《书》久 / 灌建学舍 / 延师 / 选俊秀子弟受业

3.下列对文段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灌在世将乱前在住处周围种了大量的树,保全一乡人,可见他智慧过人,有先见之明。

B.陈灌访问民间疾苦、禁止豪强兼并,可见他体恤民情。

C.陈灌组织百姓采石筑堤,做闸门,以便水流排灌,保护沿江农田,可见他勤政惠民。

D.陈灌断定有数十人盗了麦船,因而判他们死刑,可见他执法严苛。

4.将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坐其首一人,余悉减死。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吃心理与吃文化

①人有一张嘴,作用有二:一是说话,二是吃东西。不言不语,没关系;但不吃不喝,却是要危及性命的。因此,嘴巴的功能,主要是吃。人人皆会吃,但吃得斯斯文文与吃得恶形恶状,是很不一样的。前者表现出一种吃文化,是来自修养;后者表现出一种吃心理,是发自本能。

②中国是个饮食大国,由这种吃文化与吃心理混合在一起的吃精神,便表现在五千年来我们中国人之能吃、会吃、善吃、敢吃,以及殚精竭虑,变出千奇百怪的吃法上面。

③举个例子:刘姥姥进大观园,贾母请客,有一道菜,叫茄鲞。那位在村里常年吃茄子的老妇说:“别哄我了,茄子跑出这个味儿来了,我们也不用种粮食,只种茄子了。”众人告诉她,千真万确是茄子。她再尝了尝,果然有一点茄子香。然后她请教做法,凤姐说:“这也不难,你把才下来的茄子,扒皮了,只要净肉,切成碎钉子,用鸡油炸了,再用鸡脯子肉并香菌、新笋、蘑菇、五香腐干、各色干果子,俱切成钉子,用鸡汤煨了,将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瓷罐子里封严;要吃时拿出来,用炒的鸡瓜子一拌就是。”刘姥姥听了,摇头吐舌地说:“我的佛祖! 倒得十来只鸡来配他,怪道这个味儿!”仅仅一个茄子,能费这么大的精力与功夫,不得不叹服中国人讲究口福。

④于是,每当我读到《红楼梦》里的吃喝,以及过去和现在一些老饕们写的令人垂涎欲滴的文章:如何制作满汉全席,如何来吃十全大补,如何品味羊羔美酒,如何品尝八大菜系……常常不怀好意地猜测,这些美食家究竟是吃撑了才想起来这些的呢,还是饿怕了之后才产生创作欲望的呢?以我的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话,属于后者的可能性要大一些。我们尊敬的曹雪芹先生,就是一例。他住在北京西山,“满径蓬蒿老不华,举家食粥酒常赊”“饔飧有时不继”,怎么能不在《石头记》里大写特写荷叶羹、螃蟹宴、烤鸽子蛋来精神会餐呢?

⑤好像老外在吃上不如中国人那样饿狼似的迫不及待,而且也不像我们一定要上十道八道菜,非要把客人撑死、噎死不可。我经常看到一些去过国外的人,介绍外国人如何招待咱们同胞的文章,一道汤、两道菜,刀叉盘碟,换得倒勤,但实质内容,却不见丰盛,然后上甜食,就“拜拜”了。于是,我们在笑话外国人小气的同时,也感慨中国人的靡费。

⑥如果说,外国人的宴会是吃精神的话,那么咱们中国人的宴会,则是百分之百的吃物质了。从天上吃到地下,从江河吃到海洋,水陆俱陈,纷至沓来,大有不吃到山穷水尽,誓不住嘴的意思。

⑦中国人的吃心理,若是只表现在一个“贪”字上,犹可以理解乃物质极度匮乏、精神极度低下的后果。如果从人们关于吃的刁钻古怪、挖空心思、无所不用其极所表现出令世人惊异的施虐性来看,便是除了“贪”之外,要再加上残忍的“残”了。

⑧一条鲜活的太湖鲤鱼,宰而不使其死,开肠破肚刮鳞,手持其头,始终不松手,氽入沸腾的油中,待熟,便加料烹调,端上桌来。此时,那鱼尚未死,眼能转动,口能翕动。据说,洋人,尤其是洋太太,多不敢下筷,但在座的中国人则喜形于色,摩拳擦掌,杀向这条鱼去。我并非“鱼道主义者”,我也知道我吃的每条鱼,都必然有这样一个被宰杀的过程。但一定要如此弄到桌面上来表演,其中是否有施虐的吃心理在作祟?

⑨《红楼梦》里,少有这种血淋淋的吃喝场面,曹雪芹把吃当成一种文化对待,而无时下中国人那种既贪且残的吃心理,这实在很值得敬佩。

⑩吃心理和吃文化不完全是一回事,前者乃本能,本能来自先天,是基因决定了的;后者系修养,修养则是后天的熏陶,是逐渐形成的。

1.下列对“吃心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恶形恶状地吃表现出的是一种先天的发自本能的吃心理。

B.中国人在吃上所表现出来的陋习,既有先天原因,又有后天原因,归根到底是吃心理的落后造成的。

C.刁钻古怪、挖空心思、无所不用其极地吃可能是由于施虐的吃心理在作祟。

D.时下中国人既贪且残的吃心理让人感慨国人的靡费和残忍。

2.下列对“吃文化”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斯斯文文地吃是值得赞赏的有修养的吃文化。

B.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把吃当成一种文化对待值得敬佩。

C.吃文化是经过后天的熏陶逐渐形成的一种修养。

D.《红楼梦》中对“茄鲞”这道菜所花的精力和功夫,体现了中国人对生活十分讲究。

3.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人的吃精神表现在千奇百怪的吃法上面。

B.曹雪芹是饿怕了才产生创作《红楼梦》的欲望。

C.一般来说,外国人的宴会虽没有丰盛的实质内容,但更讲究宴会过程中的精神享受。

D.很多时候,中国人的宴会大有吃到山穷水尽的意思,是绝对的吃物质。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亚洲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积淀下深厚多彩的文明,拥有全世界67%的人口和三分之一的经济总量。是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兴引擎。

B.今日之中国,不仅是中国之中国,而且是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未来之中国,必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贡献世界。

C.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不仅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也向世界提供“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密码。

D.丝绸之路、茶叶之路、香料之路等古老商路,助推丝绸、茶叶、陶瓷、香料、绘画雕塑等风靡亚洲各国,记录着亚洲先人们交往交流、互通有无的文明对话。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以开放的胸襟汲取其他文明之光,也把灿烂的中华文明传播到世界各地。

B.今天,随着交通工具的不断提速,越来越多的普通百姓通过留学、商务合作,特别是通过旅游等途径走出国门,走进异国他乡。

C.携带着文明的基因,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正在阔步走出去,大量的外国人怀着一窥神秘东方古国的好奇心走进来。

D.数以亿计的文明交流使者身份各不相同,却都秉持着通过每一趟旅程体验他国文化、感受别国精神、了解不同文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