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魔季 ⑴我沿着革坡往山上走,春草已经长得很浓了。唉,春天老...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魔季

⑴我沿着革坡往山上走,春草已经长得很浓了。唉,春天老是这样的,一开头,总惯于把自己藏在峭寒和细雨的后面。等真正一揭了纱,却又谦逊地为我们延来了长夏。

⑵山容已经不再是去秋的清瘦了,那白绒绒的芦花海也都退潮了。相思树是墨绿的,荷叶桐是浅绿的,新生的竹子是翠绿的,刚冒尖儿的小草是:黄绿的。还有那些老树的苍绿,以及藤萝植物的嫩绿,熙熙攘攘地挤满了一山。我慢慢走着,绿在我里,我在绿里。

⑶那边,清澈的山涧流着,许多浅紫、嫩黄的花瓣上下飘浮,像什么呢?我似乎曾经想画过这样一张画——只是,我为什么如此想画呢?是不是因为我的心底也正流着这样一带涧水呢?

⑷我们已把窗外的世界遗忘得太久了,我们总喜欢过着四面混凝土的生活。我们久已不能想象那些溪畔草地上执竿的牧羊人,以及他们仅避风雨的帐棚。我们同样也久已不能想象那些在垄亩间荷锄的庄稼人,以及他们只足容膝的茅屋。我们不知道脚心触到青草时的恬适,我们不晓得鼻腔 遇到花香时的兴奋。真的,我们是怎么会疾驰得那么厉害的!

⑸忽然,走来一个小女孩。如果不是我曾看过她,在这样薄雾未散尽、阳光诡谲闪烁的时分,我真要把她当作一个小精灵呢!她慢慢地走着,好一个小山居者,连步履也都出奇地舒缓了。她有一种天生的属于山野的纯朴气质,使我不自已地想逗她说几句话。

⑹ “你怎么不上学呢?凯凯。”“老师说,今天不上学。”她慢条斯理地说,“老师说,今天是春天,不用上学。”啊,春天!噢!我想她说的该是春假,但这又是多么美的语误啊!春天我们该到另一所学校去念书的。去念一册册的山,一行行的水。去速记风的演讲,又数骤云的变化。春天春天,春天来的时候我们真该学一学鸟儿,站在最高的枝柯上,抖开翅膀来,晒晒我们潮湿已久的羽毛。那小小的红衣山居者好奇地望着我,稍微带着一些打趣的神情。我想跟她说些话,却又不知道该讲些什么。终于没有说——我想所有我能教她的,大概春天都已经教过她了。

(7)慢慢地,她俯下身去,探手入溪。花瓣便从她的指间闲散地流开去,她的颊边忽然漾开一种奇异的微笑,简单的、欢欣的、却又是不可捉摸的笑。我又忍不住叫了她一声——我实在仍然怀疑她是笔记小说里的青衣小童。我轻轻地摸着她头上的蝴蝶结。

(8)“凯凯。”“嗯?”“你在干什么?”“我?”她踌躇了一下,茫然地说,“我没干什么呀!”多色的花瓣仍然在多声的涧水中淌过,在她肥肥白白的小手旁边乱旋。忽然,她把手一握,小拳头里握着几片花瓣。她高兴地站起身来,将花瓣往小红裙里一兜,便哼着不成腔的调儿走开了。

(9)我的心像是被什么击了一下,她是谁呢?是小凯凯吗?还是春花的精灵呢?抑或是多年前那个我自己的重现呢?在江南的那个环山的小城里,不也住过一个穿红衣服的小女孩吗?在春天的时候她不是也爱坐在矮矮的断墙上,望着远远的蓝天而沉思吗?她不是也爱去采花吗?爬在树上,弄得满头满脸的都是乱扑扑的桃花瓣儿。等回到家,又总被母亲从衣领里抖出一大把柔柔嫩嫩的粉红。啊,那个孩子呢?那个躺在小溪边打滚,直揉得小裙子上全是草汁的孩子呢?她隐藏到什么地方去了呢?啊,春天多叫入迷惘啊!它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是谁负责管理这最初的一季呢?他想来应该是一种神奇的艺术家了,当他的神笔一挥,整个地球便美妙地缩小了,缩成了一束花球,缩成了一方小小的音乐匣子。他把光与色给了世界,把爱与笑给了人类。啊,春天,这样的魔季!

1.阅读全文,概括文中实写的两幅主要画面。

2.请为第(2)段中加点的词写一段赏析性批注。

山容已经不再是去秋的清瘦了,那白绒绒的芦花海也都退潮了。

3.文章题为“魔季”,为什么浓墨重彩描写了一个小女孩?

4.第(9)段中用了10个问号,可是读起来一点不单调,反而别有韵味。仔细阅读这节文字,说说这样表达的作用,并分析其中蕴含的丰富情感。

 

1.(1)绿色的谷和清澈涧水里的花瓣。(2)我与小山居者凯凯相遇的画面。 2.“清瘦”这里用来形容去年的秋天,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秋天的山之萧瑟景象,从而反衬出春天山上的丰盛之美。“退潮”这里是写白绒绒的芦花海,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秋天时芦花繁茂和美丽,像白色的浪花一般,而到了春天,满山是绿色。通过这样的颜色对比,更加突出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春天的时候我们人类应该到大自然中去学习。 3.(1)通过小女孩凯凯对春的反应和大自然景物的照应来衬托出春的美妙。(2)通过小女孩的话,自然引出作者的观点“春天我们该到另一所学校去念书的”。(3)小女孩的纯朴快乐就像春天一样美好。(4)小女孩的年纪就正处在人生中的春天。(5)小女孩让作者想起了自己小时候春天的故事。 4.(1)运用了多个疑问句和反问句。多个疑问句连用表现了作者联想的过程,构成了悬念,使读者被带领吸引着往下读,引出了下文写童年自己,表现了作者对春天的无比喜爱之情。(2)紧接着是几个反问句,回忆了童年对自己春天的生活,非常强烈地表达了对江南的怀念,对童年的追忆,对母亲的爱。(3)最后又是两个疑问句,表现了作者对童年不再的怅然若失之情。 【解析】 1.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题干要求概括两幅实写的画面,首先阅读原文,找到实写的部分。(1)—(3)段是实写。文章(2)段“山谷已经不再是去秋的清瘦了”“相思树是墨绿的,荷叶桐是浅绿的,新生的竹子是翠绿的,刚冒尖儿的小草是:黄绿的”提炼“绿色的山谷”。(3)段“那边,清澈的山涧流着,许多浅紫、嫩黄的花瓣上下飘浮”提炼“山涧的花瓣”。第(5)—(8)段也是实写,主要写“我”与凯凯相遇的画面。根据这两部分内容概括即可。 2.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这类题可按“表达技巧+效果”的格式作答。首先找到句子运用的表达技巧,根据句中的“清瘦”可知,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去年的秋。然后根据文章的内容和主旨分析拟人的效果,本文的主旨是赞美春天,故这里用秋的清瘦来反衬春天的丰盛之美。“退潮”这里是写芦花海。“芦花海”“退潮”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芦花凋谢。下文写春天满山是绿色的景象。通过这样的颜色对比,突出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 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解答本题,要结合文章内容和作者的情感,理解小女孩和景物之间的关系,小女孩和作者情感之间的关系,小女孩自身的象征含义。本文的主旨是赞美春天,呼吁人们在春天去亲近自然,感受自然的美,去大自然中学习,而作者的情感和本文的主旨正是通过小女孩来引出和表达的。 4.本题考查理解情感。将问句归类,分别解答。“她是谁呢?是小凯凯吗?还是春花的精灵呢?抑或是多年前那个我自己的重现呢?”这是多个疑问句连用,表现了作者联想的过程,引出了下文写童年的自己。“不也住过一个穿红衣服的小女孩吗?在春天的时候她不是也爱坐在矮矮的断墙上,望着远远的蓝天而沉思吗?她不是也爱去采花吗”,连用几个反问句,回忆了童年春天的生活,表达了对江南的怀念,对童年生活的追忆,对母亲的怀念和爱。“那个孩子呢?那个躺在小溪边打滚,直揉得小裙子上全是草汁的孩子呢?她隐藏到什么地方去了呢?”最后又是几个疑问句,表达了作者对童年不再的失落之情。综合以上分析,进行作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说明文,回答问题。

永恒之莲——长生草

①长生草是多肉植物中的一种,在分类学上属于景天科,长生草属。它曾是被忽略的草根阶层,给人摆不上台面的印象。但是,现在它的魅力越来越大,形象越发高大上,已然成为美化环境的生力军。

②长生草的形态特征与它的生存环境密不可分。长生草原本生活在欧洲中南部的高山上,那里到处都是贫瘠的碎石,山高风大。在这种恶劣的生存环境中,它的叶片肥厚多汁,储存了宝贵的水和营养。叶片轮生,每株8到18枚,排列紧密。整个花株的形态与盛开的莲花相似。它的花是粉色系、呈星形。它通常侧芽繁殖,有的也通过叶心分裂繁殖。欧洲人为其取名长生草。

③长生草的进化历史要从一百多年前说起。那时欧洲百姓开始把长生草从野外带回家园,用它来美化环境。他们将长生草从石缝中拔下来,粗暴地扔到屋顶上,顽强的长生草就把根扎在在瓦片间,长出一座空中花园。后来园艺家们也关注到这种神奇植物,通过近百年的杂交培育,目前已有400多个园艺品种。除蓝色之外,彩虹中的其他颜色都能在长生草中见到,长生草的家族可谓异彩纷呈。中国早就引进了长生草,但仅限于极少的几个品种。近两年,更多的多肉玩家赴欧洲考察,拍回长生草的各种照片,于是长生草圈粉无数,各种新鲜的园艺品种漂洋过海来到中国,走进寻常百姓家。

④那么如何养好长生草?

⑤长生草在野外是生长在石缝中的,所以它的根喜欢透气。栽培时最好用泥炭、椰土、珍珠岩、剩的蜂窝煤烧碎渣等充分混合的土,这样的土透气透水。南方潮湿,所以大颗粒的比例要多一点;北方干燥,则小颗粒的比例要多一点。

⑥长生草的家乡没有大树遮阳,它只能全天暴露在阳光下,又饱受寒风阵阵。家庭栽培时,春季秋冬这三个季节最好把花盆放在有阳光的窗台上,保证长时间日照。在这样的环境中,长生草会呈现出最美的颜色。夏季高温高湿,对长生草是个考验。这个季节要避免它晒到直射阳光,但又不能太暗,需要明亮的散射光。还要少浇水,因为空气湿润,土壤很热,过多的水会把植物闷死。可在凉爽的夜间稍微浇点水。如果长生草是超级大群生长的,就很难在特别潮湿的环境里生长,那么最好忍痛分株,否则容易腐烂。

⑦造景时可以将长生草群植在一起,形成“百花齐放”的壮观美景;也可以利用长生草侧芽繁殖的特点,打造长生草“瀑布”;还可以把它种在墙缝里、砖块间,欣赏它原生的味道。

⑧长生草,是欧洲的老明星,中国的小新贵。永恒之莲,魅力无限。

1.选文第②—⑦段主要从哪几个方面介绍长生草?

2.选文第②段划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分析选文第⑧段加点的词语“小新贵”的妙处。

 

查看答案

阅读《小石潭记》,回答问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朝代)文学家。

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标一处)

潭 中 鱼 可 百 许 头

3.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1)水尤清_____________

(2)为________________

(3)其岸势犬牙差互_____________

(3)悄怆幽_____________

4.翻译下列句子。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近岸,卷石底以出。

5.作者在文中的感情前后不同,请概述作者感情的变化及其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蒹葭》,回答问题。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所谓伊人,在水之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1)白露未________________

(2)宛在水中_______________

2.重章叠唱是《诗经》典型的艺术特色,请简要分析这首诗重章叠唱的表达效果。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1)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共有“四次面临死亡”的经历。请你任选其中两次,用简要的语言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概括保尔·柯察金这个形象凝聚了那个时代哪些最美好的精神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根据诗文原文填空。

(1)关关雎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君子好逑。

(2)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烟望五津。

(4)是鸟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卖炭翁》中,描写卖炭翁的外貌表现烧炭生活艰辛痛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6)《桃花源记》中,写桃源中人厌恶战争而与世隔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遂与外人间隔。

(7)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与“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