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鷧①鸟中计 人有鱼池,苦群窃食之,乃束草为人,披蓑戴笠...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鸟中计

人有鱼池,苦群窃食之,乃束草为人,披蓑戴笠持竿,植之池中以慑之。群鸬鹚初回翔不敢即下,已渐审视,下啄。久之,时飞止笠上,恬不为惊。人有见者,窃去刍人,自披蓑、戴笠,而立池中。仍下啄,飞止如故。人随手执其足,鵡不能脱,奋翼声假假。人曰:”先故假,今亦假耶?”

(注释)①鷧(yi)鸟:即鸬鹚,俗称鱼鹰,喜欢吃鱼,善于潜水捕鱼。②刍(chu)人:草人。③假假:拟声词。

1.解释加点字。

(1)恬不惊  为__________

(2)飞止如  故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乃束草为人,披蓑戴笠持竿,植之池中以慑之。

3.文中鵡鸟中的“计”,具体是指:______

4.以下从本文中得出的启示,错误的一项是(   )

A.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 B.我们既要看事物表象,更要认清事物本质。

C.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待事物。 D.我们要杜绝用经验主义来看待、处理事物。

 

1. (1)被 (2)原来、过去 2.(养鱼人)就绑草做了个假人,(稻草人)披蓑衣戴斗笠手持竹竿,立在鱼池中用来吓唬鷧鸟们。 3.养鱼人见鷧鸟会时常飞落到草人的斗笠上站着不被惊吓,于是偷偷撤去草人,自己披上蓑衣,戴上斗笠站在池子中间扮作草人,伺机抓鷧鸟。 4.C 【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 (1)句意为:自自在在不(再)被它所吓了。为:被; (2)句意为:鹭鸶仍然下来啄食飞停照旧。故:原来的。 2.本题考查翻译句子。句中重点词语:束:捆扎;持:拿着;植:竖立;慑:吓。 3.本题考查文本的理解。根据文句“窃去刍人,自披蓑、戴笠,而立池中”的意思:偷偷撤去草人,自己披上蓑衣戴上斗笠站在池子中,和“人随手执其足,鵡不能脱”的意思:那人随手抓住它的脚,鹭鸶脱不了身。可知,捉鹭鸶的人计策是:假扮稻草人,等鹭鸶落在自己身上时,趁机把它捉住。 4.本题考查对主旨的理解。 C.本文借鹭鸶凭以往的对稻草人的认识,并没有发现稻草人已换成真人的事实,而被人捉住的故事,告诉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认清事情的真相,并不存在联系的观点。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乙)岳阳楼记(节选)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软。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甲乙两诗文作者为同时代的宋朝人。

B.甲乙两诗文作者均拥有心系天下的赤胆忠心。

C.甲乙两诗文作者均有过被贬谪的痛苦经历。

D.甲乙两诗文作者均有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3.下面选项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甲诗叙写了作者过零丁洋时的所见所感,充分展现了诗人的浩然正气和深挚的爱国热情。

B.甲诗作为一首七言律诗,能巧妙借景抒情,情境交融,抒发的情感慷慨悲凉,真挚深沉。

C.乙文中“二者之为”具体是指迁客骚人面对不同景物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览物之情。

D.乙文作者不仅劝勉友人看淡得失,自己适值贬官仍心忧国事,体现了其豁达的济世情怀。

4.乙文中提到的“古仁人之心”,既包括了“____________”的旷达胸襟,也含有“____________”的高尚政治抱负。而“仁人之心”在甲诗中则表现为“____________”,展现了其______的坚定信念。

 

查看答案

默写。

(1)忆昔午桥桥上饮,________。(《临江仙》)

(2)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_。(《破阵子》)

(3)________,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

(4)________,甚恐。(《黔之驴》)

(5)我们常常用《爱莲说》中________________来形容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

 

查看答案

请将下面的题目补充完整写在答题卡上,然后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内不得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人名、地名,否则扣分。

题目:    让我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浣溪沙

苏轼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注释)①雪沫乳花:形容煎茶时上浮的白泡。②午盏:午茶。③蓼(liǎo)茸:蓼菜嫩芽。④春盘:旧俗,立春时用蔬菜水果、糕饼等装盘馈赠亲友。

1.下面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本首词印证了这句话,写野外之景“雨”“烟”“晓寒”,这些景语含蓄的道出了词人屡屡被贬,一生坎坷,此时内心也如野外一样的天寒地冻。

B.这是一首纪游词,是以时间为序来铺叙景物的。

C.词的上片写游山时的沿途景物,一个“媚”字极富动感的写出了作者的喜悦之情。

D.词的下片写作者与同游者以清茶野餐的风趣,乳白色的清茶一盏和翡翠般的春蔬一盘,两相映衬,形象鲜明。

2.“人间有味是清欢”一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试结合词句作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柳庆问饮

后周柳庆,初仕后魏,为雍州别驾。有贾人持金二十斤,诣京师交易,寄人居止。每欲出行常自执管钥无何缄闭不异而并失之谓主人所窃。郡县讯问,主人遂自诬服。

庆闻而疑之,乃召问贾人曰:“卿钥常置何处?”对曰:“恒自带之。”

庆曰:“颇与人同宿乎?”对曰:“无。”

庆曰:“与人同饮乎?”曰:“向者曾与一沙门再度酣宴,醉而昼寝。”

庆曰:“主人特以痛自诬,非盗也。彼沙门乃真盗耳。”即遣吏逮捕沙门,乃怀金逃匿。后捕得,尽获所失之金。

(选自宋·郑克《折狱龟鉴》)

1.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每欲出行/常自执管钥/无何缄闭/不异而并失之谓/主人所窃。

B.每欲出行/常自执管钥/无何/缄闭不异而并失之/谓主人所窃。

C.每欲出行常/自执管/钥无何缄闭/不异而并失之/谓主人所窃。

D.每欲出行常/自执管/钥无何/缄闭不异而并失之谓/主人所窃。

2.把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主人特以痛自诬,非盗也。彼沙门乃真盗耳。

3.柳庆是如何一步一步推理,最后断定偷金的人是沙门的?试结合文段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