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短文《晒书》,回答问题。 ①那年回到乡下老家,院子里的情景让我很是吃惊:满地...

阅读短文《晒书》,回答问题。

①那年回到乡下老家,院子里的情景让我很是吃惊:满地都是书,一本本,一排排,一列列,摆满整个院子,只留出了窄窄的过道。风吹过来,书页波浪般哗哗翻动,阳光打下来,“波浪”有点炫目。泡桐淡紫色的花悠然飘落,钻进翻动的书页里,成了书签。母亲从书堆里站起来,挪开小马扎,摘下老花镜,慈爱地笑着说:“我给你晒晒书。”

②进城之后,两大橱子书我都搁在了老家,没往城里运。母亲主动担起了保管的重任。兄弟姊妹来拿书看,母亲都牢牢记在心里,催促他们按时归还。母亲上过“文化大革命”前的扫盲识字班,认识1000字左右,已经够用了。舅舅是文盲,出门举步维艰,由此母亲深知读书的重要性。家里用度再紧巴,只要我说买书,母亲总是东挪西凑及时给我钱。打小,农活再忙,只要我在看书,母亲绝不会派活给我。母亲在和左邻右舍闲聊的时候,总是有意无意地说一句:“我儿子在看书呢!”母亲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我是村里屈指可数的考上大学跃过“龙门”的农家子弟。

③午后,我和母亲把书一本一本翻过来,晒晒封底那一面。母亲笑道:“我看看我的宝贝儿子看什么宝贝书。”说着,她拿起一本荷尔德林的诗集,翻开扉页上我的淘书小记念起来:“在暮色苍茫里漫步辽宁师范大学校园,于樱花树影里邂逅小书摊,一腼腆女生处理旧书,遇此书,半价购之乃去。1994年4月16日晚于大连。”母亲翻了一下内文,说看不懂,就放下了。她又拿起一本薄薄的白色封皮的书《乡愁的理念》,是董桥的,照例还是先念扉页上的购书小记:“逛大学扎堆的济南文化东路,往来皆年轻面孔,间或遇到面熟之老学生,颔首微笑。路东段三联书店济南分销店购董桥《这一代的事》及《乡愁的理念》,久慕董桥文名,今足愿矣。1992年6月2日。”母亲慨然叹道:“儿子啊,原来你跑了好些地方呀,我都不知道。”

④母亲捧着书,小心地翻阅着,轻声读着书上的小记,嘴角上扬,咯咯笑着喊我过去看,她手中拿着的一本《酒徒》。多年前一帮书友聚饮后去庄君家小坐,趁庄君去沏茶的机会,我们几个书友纷纷去她的书橱前窃书。我一眼看见《酒徒》,抽出来藏到了包里。回家后打开,见扉页上有庄君龙飞凤舞之小记:“老贺赠王书一捆,王大醉,半夜醒来,探手入包,书尚在,安心睡去。”一本我送出去的小书,在辗转了近十年后,居然以“窃”的方式重回我的手上,真是奇妙。几乎每一本书都有来历,都有故事。整个下午,母亲一直笑个不停。

⑤那是在初夏,栀子花氤(yīn)氲(yūn)的香气里,我和母亲坐在书堆里,一本一本翻晒我喜欢的书。母亲用棉布仔细拂拭着,娘儿俩漫无目的地聊天,光阴在从书本上抬头、低头瞬间消失。栀子花开的时节,已经有点热,母亲用手背拂了一下额前的头发,冲我一笑,她的白发从发间探出来,让我心惊。

⑥多年以后,母亲因心脏病突发溘然长逝。那两大橱子书我经常抚摩、翻阅,心里时时升腾起无尽的思念。因为,每一本书上都留下了母亲的手印。

1.通读全文,根据提示,在横线上补写相应的内容。

回乡看到母亲晒书→____→我与母亲读“小记”→母亲去世,我睹物思人

2.结合语境,品读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那两大橱子书我经常抚摩、翻阅,心里时时升腾起无尽的思念。

3.选文第②段中“母亲在和左邻右舍闲聊的时候,总是有意无意地说一句:‘我儿子在看书呢!’”这句话写出了母亲怎样的心理?

4.请简要赏析第⑤段中画线的语句。

5.文章题为“晒书”,却详写了我与母亲一起读“小记”的事,有什么作用?

 

1.回忆母亲重视读书 2.“抚摸”是用手轻轻摸,通过动作描写突出我的心理,表达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3.写出了因我读书母亲感到自豪和骄傲的心里。 4.通过动作描写,写出母亲虽然晒书很辛苦但是内心充满愉悦的心情;用拟人的手法写出我发现母亲长出的白发时吃惊和担忧的心情。 5.详写这些事情,回忆书的来历,描述了我和母亲晒书时其乐融融的场景,突出了主题。 【解析】 1.本题考查内容概括。结合第二段“由此母亲深知读书的重要性。家里用度再紧巴,只要我说买书,母亲总是东挪西凑及时给我钱。打小,农活再忙,只要我在看书,母亲绝不会派活给我”可概括:回忆母亲重视读书。 2.本题考查词语赏析。1)本义。抚摩:用手轻轻摩擦。2)语境义。这里指我经常用手轻轻摩擦两大橱子里的书,这是动作描写,写出了“我”抚摩动作的轻柔,结合“因为,每一本书上都留下了母亲的手印”可知,抚摩书的原因是怀念母亲。3)感情。表达了“我”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3.本题考查内容分析。抓住关键词句“闲聊”“有意无意”,“有意无意”指又像是有意的,又像是无意的,存心与不经意。这里突出了“有意”“存心”,母亲在和邻居闲聊时会带一点有意和存心的提起自己的儿子在看书,结合前文可知,母亲非常重视读书,故这个有意无意之间体现了母亲当时的因为儿子爱读书而产生的自豪和骄傲的心理。 4.本题考查句子赏析。1)角度。“拂了一下”“冲我一笑”是动作描写,“白发”是外貌描写,“她的白发从发间探出来”是拟人修辞。2)分析。“白发”写出了母亲的苍老,“拂了一下”这个动作写出了母亲晒书的辛苦,“冲我一笑”则写出了母亲当时愉悦的心情,表现了年老母亲晒书虽然辛苦,但是内心却非常愉悦。“探”把母亲的白发拟人化,生动形象写出了母亲的苍老,“让我心惊”则直接写出面对母亲的白发和老去,我内心的不平静、吃惊、担忧。 5.本题考查题目作用。1)“晒书”是本文的事件,通过“晒书”这件事去突出文章的主题。2)结合“那是在初夏,栀子花氤氲的香气里,我和母亲坐在书堆里,一本一本翻晒我喜欢的书。母亲用棉布仔细拂拭着,娘儿俩漫无目的地聊天,光阴在从书本上抬头、低头瞬间消失”可知,母子俩在晒书的过程中,回忆了这些书的来历,氛围非常的温馨、美好。这是详写回忆书籍来历产生的作用。3)结合“那两大橱子书我经常抚摩、翻阅,心里时时升腾起无尽的思念。因为,每一本书上都留下了母亲的手印”可知,本文是通过写“晒书”这件事,表达对母亲的怀念和感激,这是主题。4)详写这些书的来历,营造温馨美好的氛围,更进一步突出了母子之间深厚的情感,突出了文章的主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短文《古代私塾教育》,回答问题。

①前不久,美国总统特朗普访华,他用平板电脑向习近平夫妇展示了他的外孙女阿拉贝拉演唱中文歌曲、背《三字经》和中国古诗的视频。看到这个金发碧眼的小姑娘用美式中文有板有眼地背诵“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不由得感慨中华文化影响深远。在中国古代,《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是学龄儿童的重要启蒙读物,他们在私塾通过吟诵这些经典文本掌握了最基本的读写能力,为之后通过科举考试、晋升仕途奠定了基础。

②私塾是我国古代社会一种开设于家庭、宗族或乡村内部的民间幼儿教育机构。与私塾相对应的“官学”是上层社会的教育组织,而私塾则相应承担了下层社会的教育功能。私塾教育所崇尚的德育之治、小众化授课模式,都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③在私塾里,学龄儿童们学习识字、写字、习经史、学六艺。据《宋会要·崇儒》记载,宋代小学的要求是:“小学生八岁能诵一大经,日书字二百”;“十岁加一大经、字一百”;“十二岁以上,又加一大经、字二百”。当然,古代检查学生的学业,也靠考试。如宋代,老师会逐日测试学生的学习,这叫“日考”;另外还有“月考”“季考”等。名目繁多,花样翻新,看来就算穿越回古代,也别想乐得清闲。到了明代,理学家沈鲤记载:“朔望日考试,分等第,行赏罚。”每月的初一、十五都要考试,还要排名次挨鞭子,想想也真是怕怕的。

④现代的中小学经常分“特优班”“重点班”“普通班”,其实这种区分古已有之。如宋徽宗政和四年十二月,颁小学条制,实行“三舍升补法”,班级分为“外舍”“内舍”“上舍”三种。新生皆分在外舍,成绩好的升入内舍;内舍生考得好的,升入上舍。看来从古至今,学校都是一个竞争激烈的地方。

⑤古代私塾盛行体罚。东汉王充在《论衡·自纪篇》中称:“书馆小僮百人以上皆以过失袒谪,或以书丑得鞭。”到明代,学生逃学,连家长都要跟着受罚。明代《泰泉乡礼·乡校》中规定:“无故而逃学一次,罚诵书二百遍;二次,加扑挞,罚纸十张;三次,挞罚如前,仍罚其父兄。”古人还会直接请家长或长者坐进教室参与班级管理,类似于现在的家长委员会。明代官员叶春及在惠安办学时即如此,其《石洞集·惠安政书》中这样记载:“轮笃实老成者二人,平旦生左右塾,以序出入。”

⑥古代私塾还很注重德育,对学生日常行为的考查较为严格。如明代有的小学设立“扬善簿”“改过簿”“记过格”,好事坏事均记录在案,作为学生升学录取时的参考。这种“功过簿”并非由老师填写,如明代儒学家刘宗周,其家塾修业课程中,要求学生早上起来第一事就是填“记过格”,上列数百种日常行为,有“微过”“隐过”“显过”“大过”“丛过”“成过”等六项评语,让学生自己评价昨日表现,敦促学生“三省吾身”。

⑦看来在古代私垫当一名合格的小学生也没那么简单。要背经史子集,还要懂得仁义礼智信。“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确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1.文章③-⑥段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私塾教育?

2.找出本文运用的一种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3.下面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片段,也描述了私塾教育,它印证了本文哪一段的内容?请简要分析。

“人都到那里去了!”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蹬几眼,大声道:“读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诗文,回答问题。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是得为大丈夫乎________

(2)丈夫之________

(3)必敬必________

(4)与民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3.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文中哪句话与这句话的意思相近?

4.孟子为什么认为公孙衍、张仪不配称为大丈夫?在孟子心中,什么样的人才算大丈夫?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小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请简要分析“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在全诗中的作用。

2.“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表达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感?

 

查看答案

根据原文默写。

(1)牧人驱犊返,________

(2)________,芳草萋萋鹦鹉洲。

(3)结庐在人境,________

(4)________,恨别鸟惊心。

(5)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

(6)________,志在千里。

(7)________,绿杨阴里白沙堤。

(8)芳草长堤,________

(9)________________,盖竹柏影也。

(10)王维的《使至塞上》中,________________。描绘了奇特的塞外风光,画面壮阔,意境雄浑。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光明日报8月20日电 在当地时间20日晚结束的里约奥运会女子排球决赛中,中国女排以3比1战胜塞尔维亚队,时隔12年再次捧得奥运会冠军。拼字当头,方得万千风流。中国女排靠着“一分一分”的拼的精神和坚韧,奋勇出击,硬是咬下了一场场硬仗,赢得了最后的胜利,写下了新的传奇。

(1)请给上面新闻拟写标题。

(2)请结合上面新闻,试着根据上联对出下联,赞扬为国争光的女排英雄们。

上联:铿锵玫瑰沉着应战大赛终折桂

下联: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