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时光不旧,只是落满灰尘 朱成玉 ①那时我20岁,却在经...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时光不旧,只是落满灰尘

朱成玉

①那时我20岁,却在经历人生的秋天,满目落红,遍地枯草,大有“晚景凄凉”的味道。在我自己看来,当时的窘境甚至不如隔壁的那个孤寡老人。

②他没有退休金,每日里靠捡拾垃圾艰难度日。喝酒算是他一天中唯一的一点乐趣吧。只有在喝点小酒的时候,那院子里才有了点儿活人的气息。那样的时候,我甚至能听到他哼着一些古老而神秘的曲调。

③他的院子里堆着的都是捡来的没来得及去卖的破烂,就是这廉价的破烂,竟然也遭遇了盗贼。那盗贼就是我。

④高考落榜后,父母让我去工厂做学徒工,我不去,关起门来坚持写作,梦想有一天可以写出名堂来。苍白无力的青春,空洞的辞藻,自然无法让我写出多么出彩的文章来。消极的我开始变得颓废,抽烟酗酒打架“无恶不作”,邻家隔几天就上门来和父母讨说法,父母气急败坏,不再给我零花钱,任凭我“自生自灭”。我要写稿投稿,没钱买稿纸和邮票,只好打了他的主意,因为我注意到,他那些垃圾里,有一些本子,是可以拿来用的。

⑤他并没有太严厉地呵斥,只是对我说:“你不好好读书,来这破烂堆里翻个啥?破烂就是破烂,还能翻出什么稀罕玩意来?”说完他就往那堆破烂里一躺,和那堆破烂融为一体,好像要告诉我,那破烂是他的,也就他把那破烂当有用的东西吧。“嘿嘿,我也是个破烂。你来翻翻,看我口袋里有没有点儿值钱的东西。”

⑥我的脸羞臊得通红,只好和他坦白,说自己看中了他捡来的那些本子。

⑦“不过话说回来,破烂也分两种,一种是完全没有用的,一种是还有一点利用价值的,比如我捡的这种,还是可以换回一点钱的。”那天他喝了酒,心情不错,没有和我发火。借着酒劲儿,还对我进行了一番教诲,“人啊,不管多糟糕,哪怕你狼狈得像个垃圾一样,只要用心,你也会是那可以回收利用的垃圾。相反,你若自暴自弃,沉沦堕落,那么你就是把自己扔进了不可回收的垃圾箱。”

⑧听着这话,一点不像一个捡破烂的老人说的,反倒像我的语文老师在课堂上给我讲的。

⑨为了“惩罚”我,他说,“去给我把窗玻璃给擦了吧,很久没擦了,都看不到外面的东西了。”

⑩我只好乖乖地就去擦玻璃。玻璃擦干净了,晦暗的屋子一下子亮堂了起来。他心情很好,招呼我喝一口。我捏着鼻子喝了一口,辣得不行,直吐舌头,他倒是乐得前仰后合。

最后,他在自己的垃圾里仔细挑拣,把那些我能用到的本子都给了我。

“该惩罚也惩罚了,不过你既然帮我把玻璃擦得那么干净,也得奖励奖励,这些就奖励给你吧。”

我流着泪接过那一摞本子,脏兮兮、皱巴巴已近迟暮的本子,我却坚信自己,可以在那上面写出干干净净,青春靓丽的文字来。

一度以为,自己荒废了光阴,不可救药。但这个可敬的老人让我知道,时光还没有被我用旧,只是蒙上了一层灰垢而已。只要用心去擦一擦,那隐匿起来的时光随时都可以亮洁如新。

(选自《当代青年)

1.请用简洁的语言补全文章情节

发现“破烂”→     →被“教诲”→    获“奖励”→坚定“梦想”

2.结合语境,体会第段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不可回收:                   

3.简要概括老人为什么要“惩罚”和“奖励”我。

4.通读全文,谈谈你对文章标题“时光不旧,只是落满尘灰”的理解。

5.那个“每日里靠捡拾垃圾艰难度日,喝点小酒作乐的孤寡老人”,最后在“我”的眼里成为了“可敬的老人”,是什么促使作者内心发生这样的变化?请结合文本谈谈。

 

1.偷“破烂” 受“惩罚” 2.本义是指物品(多指废品或旧货)不可收回利用。用在这里是一种比喻说法,指“我”如果自暴自弃,沉沦堕落就会一事无成毫无价值。 3.因为“我”的盗窃行为和颓废消极,自暴自弃的精神状态而“惩罚”“我”;因为“我”擦拭干净玻璃而“奖励”我。 4.时光还没有被“我”用旧,只是蒙上了一层灰垢而已。只要用心去擦一擦,那隐匿起来的时光随时都可以亮洁如新。文章通过拾荒老人对“我”的“教育”使“我”明白人生处于困顿时,要乐观面对,坚定信心,时光就会像“被拭去灰尘的玻璃”那样“光洁如新”。 5.因为“我”偷“垃圾”受到了老人的一番“教诲”,使“我”顿悟,那些意味深长的话出自一个拾荒老人之口,让“我”用新的眼光来审视他,从心底深处对他产生了敬意。 【解析】 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通读全文,①—④段,写“我”发现有可用的本子,就去偷老人的那些垃圾;⑤—⑧段写“我”被老人教育了一通;⑨—⑭段写老人因为我偷东西而“惩罚”我给他擦玻璃,擦亮玻璃后他又把那些本子奖励了我;⑮段写我的感悟。所以,文章情节概括两个空就是:偷“破烂”、 受“惩罚”。 2.本题考查词语在句中的含义。“不可回收”表面意思是指不能再回收利用,毫无用处;老人教育我,不能“不可回收”,就是希望我别再自暴自弃,沉沦堕落,那样,我就真的沦为了废物,成了一个毫无社会价值的人。 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老人看出了我“偷”他东西的自暴自弃,沉沦堕落,所以要教育我,惩罚我;我接受了他的惩罚,决心改正错误,老人认可了我的行为,因此要奖励我。 4.本题考查对文章题目的理解。文章题目“时光不旧,只是落满灰尘”与⑮中的“但这个可敬的老人让我知道,时光还没有被我用旧,只是蒙上了一层灰垢而已。只要用心去擦一擦,那隐匿起来的时光随时都可以亮洁如新”相呼应。通过老人的教育,我知道了,其实我不应该自暴自弃,沉沦堕落,就像他让我擦的玻璃一样,虽然蒙上了一层灰垢,但只要用心去擦一擦,随时都可以亮洁如新。我还年轻,应该乐观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与不幸,这样,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因此,文章的标题采用比喻的形象说法,告诉我们,对待生活怀有乐观的心态,不自暴自弃,就会收获一个全新的人生。 5.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我”和老人没有过多的交集时,认为那只是一个“每日里靠捡拾垃圾艰难度日,喝点小酒作乐的孤寡老人”,但当我“偷”到他面前,他教育我的一番话,他让我做的事情,又因为我做的事情而引发的人生道理,都让我觉得这不再是一个小人物,老人的精神境界让他看起来很高大,使得我情不自禁地用新的眼光来审视他,从心底深处对他产生了敬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梁衡

①夏天到了。

②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长墙,轻飞曼舞的蜂蝶不见了,却换来了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着一艘艘的舰船。金色主宰了世界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子的香味。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

③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和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这时她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慢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

④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他们早起晚睡亦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可是起了风;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麦子打完了,该松一口气了,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田间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

⑤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大概,春日融融,秋波澹澹,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我却要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

(选自梁衡散文集《复感与秋思》,有删改)

1.通读全文,说说作者笔下的“夏”有哪些特点?

2.文中说,“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段中画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4.作者借“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意在赞美哪些人?

 

查看答案

某市决定从今年开始,在每年4月份的全民读书月集中开展“书香溢城市”读书主题活动。现在,结合“手香溢城市”读书主题活动,班上同时开展“好读书,读好书”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拟写标语]为创设积极参与“书香溢城市”读书主题活动的氛围,请拟一条简洁优美的宣传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善方案]启动仪式当天,新华书店将开展图书展销、名家签名赠书等多项活动。请参照以下两种形式再设计两项,使活动方案更加全面。

活动形式一:优秀图书展销            活动形式二:名家签名赠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探究]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儿童研究专家舒华教授公布很多孩子的学习问题是由阅读问题引起的,很多智力正常的孩子存在不同程度的阅读困难,严重的已经发展成为阅读障碍,阅读困难不仅会使孩子的语文学习产生困难,也会影响到其他学科的学习。

材料二  随着音响制品的迅速普及,“读图”已逐斩成为未成年人获取知识的重要形式。有关媒体调查表明,相当部分中学生用影视 漫画来代替名著。不少孩子对图像产生依赖心理, 逐斩降低乃至失去了对文字阅读的兴趣,对图像的过度摄入,导致了语言表达能力的大幅下降,不少青少年反映说:“很多时候,心理明明知道怎么说但就是说不出来。”

以上两则材料反映了一种什么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有反抗精神的故事情节是: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代诗歌中,送别诗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内容。②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送别诗的典范。③诗人安慰友人杜少府说,只要天下有我这个知己活着,既然你走到天涯海角,也同比邻而居一样。④言下之意,我们都是大丈夫,大丈夫志在四海,    能为国家建功立业,   不能顾念朋友之间的长相聚首了。⑤正因为有这样的豪情壮志,他才在最后一联说“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第句划线部分有语病,请修改。

           

2)请给第句补上一组恰当的关联词语,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查看答案

经典诗文默写

___,山岛竦峙。

海日生残夜,__

___,铁马冰河入梦来。

自古逢秋悲寂寥,___

夫君子之行,__,俭以养德。_,非宁静无以致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