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王宗仁先生的《墓柳》,完成下面小题。 墓柳 王宗仁 青藏公路通车50多年了,...

阅读王宗仁先生的《墓柳》,完成下面小题。

墓柳

王宗仁

青藏公路通车50多年了,世世代代的高原人怀里抱着春天和梦想,以柔情万种的爱心绿化戈壁,滋润雪原。即使在那些四季冰冷的石滩里,也会有绿色的生命尽情地穿行在春天的阳光里,丰满动人。高原人的思想长成了树,他们的双手开出了花。荒滩绿了,他们的脸颊却老了。

在昆仑山下的格尔木,一个美丽的故事流传了几十年……

那一年,“青藏公路之父”慕生忠将军从日月山下湟源县买了100棵杨柳树,栽在了当时还没有一棵树的格尔木。一共两大片,杨柳分栽。第二年,这些小苗大都落地生根,一场春风吹过,枝头的嫩芽就探头探脑地拱了出来。戈壁滩变得翠翠地绿,好像画家涂抹出一幅生动的水彩画。风吹的原野,回声寂静。树苗一天一个样地狂长着,给它喝一盆水它窜一节个头,给它喂一把肥它也添一片幼叶。荒芜了千百年的土地一旦逮住苗儿就巴不得让它一夜长成材!

望着这些可心的树苗,将军乐得咧着嘴爽笑,他当下就给两片树林分别命名为“望柳庄”和“成荫树”。

有人问:首长,这名字有啥讲究?

他开怀一笑:望柳成荫嘛!

嗬,好有雄心壮志,他要把整个戈壁滩都染绿!

将军的笑声揉进了杨柳的躯体里,树又窜高了一节。

小苗,北风迎面吹来,是一种痛苦;迎着北风走去,是一种幸福。

毕竟它们是正在成长中的柔弱苗,很难与高原恶劣的自然环境对峙。有时残雪睡在枝上,有时暴风睡在枝上。常年不息的飞沙把它们浸染得与沙地成为一色,人站在远处就难以瞅见其真面目。这样的事也难免不发生:它们索性就被那其势汹汹的飞沙盖住,淹没了。好在,它们有一股不服输的倔劲,顶破沙土,又伸起了腰杆。

有几棵柳树只绿了短暂的生命,像走累了的人,卧在了戈壁滩。

它们死了,卷起的风叶还噙着太阳唇边的乌云。

有个不谙世事的小伙子从死去的枝上拧下柳笛,吹出了流行在军营里那首歌《真是乐死人》。慕生忠发现了,狠批那小子一顿:不管你怎么乐,老子我是要哭的。在戈壁滩,人和树的生命同样宝贵。

将军把3棵死去的柳树掂在手中,深情无限地看了好久,说:“它总是为咱们格尔木人绿了一回,让我们这些饥渴的眼睛和心得到了安慰。它是有功之臣,现在它死了,我们怎能不难受?不要把它随便扔在什么地方,应该埋在沙滩上,还要举行个葬礼。”

于是,沙滩上就出现了一个土丘,埋葬着3棵柳树。人们称之为柳树墓。

给柳树举行葬礼完全是大家的自由行为。有10多个人围着土丘默默站立,一个个低着脑袋,空气像凝固了一样严肃。将军没有来,据说他站在窗口悄然地望着外面……

戈壁滩上第一个醒来的人是寂寞的人;第一棵死去的树呢,高原人却没有遗忘它。

人们仿佛不觉得这三棵柳树已经离开高原到了另一个世界。它还活着,蓬勃生机地给格尔木新城增添着春色。有人不断地给那土丘上浇水。这些树也像人一样,躺在戈壁滩上会口干舌燥。浇点水,让它们滋润滋润。也有人把上好的肥料递给它们。水,温暖它受伤的心。肥,烤热它冻僵的脉搏。

谁是浇水施肥人?慕生忠。

谁也没有想到的事发生了。有心人唤醒了死去的柳树。这年夏天,土丘上冒出了一瓣嫩芽。那芽儿一天一个样,由小变大,由少变多,由低变高。

啊,柳树!

这是从埋葬着3棵树的坟墓上长出的柳,是一棵死而复生的柳,是将军用怜悯的心唤来的柳!

后来,大家就把这棵柳树称为墓柳。

经过了一次死亡的墓柳,活得更坚强也更潇洒了。铁青的叶子泛着刚气,粗糙的枝杆储存着力量。大风刮来它不断腰,飞沙扑面它不后退,寒风猎猎它依然站立。死里逃生的战士最珍惜生命,也最显本色。它在用双倍的翠绿,减去荒原的痛苦。它继续着它的生命轨迹活着,藐视一切懦弱者地活着。

时间年年月月地消失着。格尔木的树种得越来越多,成行,成片,成林。它们和墓柳连在了一起,浑然一体。现在人们早已经分不清哪棵是墓柳了。但是,许多人都记得这里曾经有一个坟丘,坟丘上长着一棵柳树,柳树是一位将军用坚忍的爱心换来……

(文章略有删改)

1.慕生忠将军亲手种下的柳树,经历了怎样的成长过程?梳理文章内容,在下面的方框里填上合适的内容。

 

2.请结合慕生忠将军的语言或行为,分析这位将军的精神品质。

3.文中两处划线语句是对柳树的描写,请你选择其中一处进行赏析。

_____  赏析:_________

 

 

1.①对峙风沙,倒在戈壁 ②顽强生长,绿树成荫 2.慕生忠将军具有扎根格尔木的坚定信念和奉献精神,他性格坚毅顽强,对格尔木充满了热爱之情。 3. (1)用比喻、夸张、拟人手法,写出了柳苗在春天蓬勃生长的情景,赞美了它们旺盛的生命力。 ⑵运用了排比和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它充满刚气和力量的外形;它在风沙打击下顽强挺立;赞美它顽强不屈的精神。 【解析】 1.本题考查行文思路。1)结合“小苗,北风迎面吹来,是一种痛苦;迎着北风走去,是一种幸福”“有几棵柳树只绿了短暂的生命,像走累了的人,卧在了戈壁滩”等句子可概括:对峙风沙,倒在戈壁。2)结合“经过了一次死亡的墓柳,活得更坚强也更潇洒了”“时间年年月月地消失着。格尔木的树种得越来越多,成行,成片,成林。它们和墓柳连在了一起,浑然一体”可概括:顽强生长,绿树成荫。 2.本题考查人物形象。1)结合“嗬,好有雄心壮志,他要把整个戈壁滩都染绿!”可知,慕生忠将军要把整个戈壁滩染绿,而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漫长的旅程,看出慕生忠将军具有扎根格尔木的坚定信念和奉献精神。2)结合“慕生忠发现了,狠批那小子一顿:不管你怎么乐,老子我是要哭的。在戈壁滩,人和树的生命同样宝贵”“不要把它随便扔在什么地方,应该埋在沙滩上,还要举行个葬礼”可知,慕生忠将军的植树之旅并不一帆风顺,树因环境的恶劣而死,但是他并没有放弃,给死去的树举行葬礼,一方面表现了他对这片土地和这些植物的爱,另一方面表现他不曾放弃,展现了他性格坚毅顽强。 3.本题考查句子赏析。1)我选第一处。“枝头的嫩芽就探头探脑地拱了出来”是拟人修辞,“好像画家涂抹出一幅生动的水彩画”是比喻修辞,“给它喝一盆水它窜一节个头,给它喂一把肥它也添一片幼叶”是夸张修辞。“探头探脑”把树苗拟人化,赋予其人的情感,生动写出了其活力,画面感强。把戈壁滩种植满绿树的画面比成水彩画,生动写出了眼前景色的美丽和活力,运用夸张手法,夸大树苗的生长速度,写出了这些树苗的活力。故多种修辞都写出了这些树苗旺盛的生命力和活力,表达了作者对其赞美之情。2)“大风刮来它不断腰,飞沙扑面它不后退,寒风猎猎它依然站立”运用了拟人、排比修辞,“不断腰”“不后退”“站立”写出了墓柳站立的姿态,把墓柳拟人化,赋予其人的情感,写出了其面对着“大风”“飞沙”“寒风”这些恶劣的环境时的顽强、坚守,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而“铁青的叶子泛着刚气,粗糙的枝杆储存着力量”则从颜色和姿态角度,写出了墓柳的充满刚气和力量的外形。排比修辞,增强语势和感染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庚子鼠年春节,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不期而至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 ① )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部署,坚持全国一盘棋,( ② )调度全国力量,举全国之力抗击疫情。有医务人员的紧急驰援,也有医疗物资的快速输送,还有“一省包一市”的对口支援……据不完全统计,有29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军队等调派330多支医疗队、4万多名医护人员驰援汇集疫区;19个省份对口定点支援;10天迅速开设建成火神山、雷神山等集中收治医院和方舱医院。这些举措使得抗疫斗争取得了明显成效。

为防疫情扩散,我国实施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举措,全国各地步调一致、行动统一,相继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织密筑牢“联防联控、群防群治”严密防线。疫情面前没有旁观者,人民群众是战胜疫情的“主力军”。中国政府一声令下,中国14亿人一夜之间待在家里,政府让怎么干,人民就怎么干。中国人民筑起了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世界卫生组织和很多国家都发出感慨:             ,一辈子也没见过……

(材料二)

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各地医疗队伍紧急驰援武汉,广大医护人员闻令而行、挺身而出,奔赴战“疫”一线,他们与时间赛跑,日夜奋战,成为逆行在战“疫”防控一线的中流砥柱。 春节前,钟南山院士就呼吁民众:没有特殊的情况,就不要去武汉了;但人们发现,1月18日傍晚,他还是(  ③  )地赶往武汉防疫最前线,就坐在高铁餐桌旁,满脸倦容。有网友留言称,“只要有钟南山院士在,我们就没必要害怕任何疫情”。李兰娟院士,已是七十多岁高龄,仍亲临武汉一线,她每天的睡眠时间只有六个小时左右,全天都要戴着口罩和护目镜,十分的辛苦,被网友们称为“国士无双”。李文亮医生,当人们并未完全认识到新冠肺炎时,率先在专业人员的范围内拉响警报,是新冠肺炎的“吹哨”预警第一人。江苏援鄂蓝天救援队员许鹏连续工作14天殉职,29岁女医生夏思思用生命践行誓言、武汉医生彭银华推迟婚礼却不幸殉职……4万多名援鄂医疗队员,他们是“逆行”路上最美的风景。

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千千万万名建设者,为医护人员无偿提供服务的司机,为方便百姓生活每天清晨就骑着电动车出门,为周边街坊邻居们买菜送菜的快递小哥……他们奋不顾身的逆行,是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最动人的画面。

(材料三)

离汉通道关闭后,武昌车站有了新的抗“疫”身份——“物资中转站”,全国各地援助物资通过铁路运输源源不断地汇聚到这里。疫情之下的武昌站,以一系列数字刷屏朋友圈。

时间

车次

数量

物资

1月25日21时22分

T146 南昌--北京方向

23.5吨

援汉蔬菜物资

1月28日下午

 

160吨

防疫建筑物资

2月2日凌晨4时35分

Z256上海南开往重庆北

 

日用品、食品等

2月4日8时05分

K354上海--成都方向

15.2吨

援汉防疫物资

2月21日7时25分

Z285北京--南宁方向

19000套

防护服

2月23日20时48分

K599包头--广州方向-

666件

爱心“行李箱”

2月24日晚23时25分

Z161北京西--昆明方向

8吨

防控物资

……

……

……

……

 

 

疫情发生以来,武昌车站行包车间平均每天大约要装卸转运7000余件防疫物资,运送物资的“带货”列车,大多都是凌晨抵达。一个通宵班里,装卸工人平均要搬运400件货物,驾驶员人均往返转运50多趟。

1.依据上下文,在(材料一)和(材料二)的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①传播速度最快、防控难度最大、感染范围最广   ②统一    ③义无反顾

B.①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   ②统筹    ③义无反顾

C.①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   ②统一    ③义不容辞

D.①传播速度最快、防控难度最大、感染范围最广   ②统筹    ③义不容辞

2.根据(材料一)的内容,在文中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

3.在抗击疫情中彰显出了中国力量,综合以上三则材料,请你概括出中国力量体现在哪些方面。

 

查看答案

贝多芬曾说“在全人类中,凡是坚强、正直、勇敢、仁慈的人都是英雄”,无论是现实生活中还是阅读的世界里,都不乏英雄的身影。请从我们读过的名著中选择一个人物,结合相关内容说明上述一种英雄品质在他/她身上的具体体现。

 

查看答案

阅读《岳阳楼记》选段,回答问题。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岳阳楼之大观   雄伟壮    叹为止     走马

B.于此        聚精神    融贯通     单刀赴

C.国怀乡        春秋来    大势已     除残

D.此乐何极        登峰造    否泰来     静思动

2.翻译文中两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甲)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翻译: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被贬离京、怀念家乡、担心诽谤、害怕讥讽的情怀,(会觉得)满眼萧条景象,感慨到极点而悲伤啊。

理解:这句话写出了作者登上岳阳楼,看到眼前如此恶劣悲凉的情景,内心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忧虑悲伤的情绪。

(乙)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翻译:处在高高的庙堂上(在朝)则为平民百姓忧虑,处在荒远的江湖中(被贬),则替君主担忧。

理解:这句话表达了古仁人不念自己的处境,而是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的精神境界。

3.选文表现了作者范仲淹“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请结合下面两则链接材料,简要说明范仲淹身上的这种高尚情怀是通过哪些具体的事情表现出来的。

(链接材料一)

是年有《上执政书》,略云:「盖闻忠孝者,天下之大本也。其孝不逮,忠可忘乎?所以冒哀上书言国家事,不以一心之戚而忘天下之忧。请择郡守,举县令,斥游惰,(游荡懒惰)去冗僭(多余不称职的官员),遴选举,敦教育,养将材,保直臣,斥佞臣,使朝廷无过,生灵无怨,以杜奸雄。凡万馀言。

节选自楼钥编《范文正公年谱》

(注释)是年:指天圣六年,1028年。②哀:此指1026年范仲淹母亲去世。根据儒家传统的孝道观念,朝廷官员在位期间,如若父母去世,则无论此人任何官何职,从得知丧事的那一天起,必须辞官回到祖籍,为父母守孝二十七个月。丁忧期间,通常是不必问国事的。

(链接材料二)

通、泰、海州皆滨海,旧日潮水皆至城下,田土斥卤,不可稼穑。文正公监西溪盐仓,建白于朝,请筑捍海堤于三州之境,长数百里,以卫民田。朝廷从之,以公为兴化令掌斯役,发通、泰、楚、海四州民夫治之。既成,民享其利,兴化之民往往以范为姓。

节选自《记闻》

 

 

 

查看答案

阅读《黄鹤楼》,回答小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这首诗前两联从神话传说写起,巧用仙人乘鹤归去的典故引出黄鹤楼,然后借黄鹤一去不复返,唯有天际白云悠悠千载,表达诗人___的感慨。颈联诗意一转,由怀古回到现实,诗人描写登楼所见:__________________。境界阔大,色彩鲜明。尾联以写烟波江上日暮怀归之情作结,气概苍莽,感情真挚。(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2.唐代诗人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诗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和本诗“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都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请结合诗句的内容,简要说明两位诗人各自是如何抒发这种思乡之情的。

 

查看答案

(1)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_______________,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作者推己及人,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明月是古代诗歌中最常见的意象。日本友人在捐赠中国的抗击疫情的物资上写下的“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表达了人分两地、情同一心的深情厚谊。请你也写出一句借助明月这个意象表达情感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