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桃花源记》(节选),完成后面小题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阅读《桃花源记》(节选),完成后面小题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甲)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乙)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丙)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

A.便船/生取义/四五入/锲而不

B.人/指豫南/情达理/融会贯

C.答之/百废兴/别匠心/交通工

D.路/寻所志/所披靡/欣欣

2.翻译文中三处画线语句,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

(甲)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翻译:黄发的老人和垂下头发的小孩,都安适愉快,自得其乐。

理【解析】
住在桃花源里,人们因为环境优美、生活富足而心情舒畅,这也是陶渊明所向往的田园生活。

(乙)遂与外人间隔。

翻译:于是桃花源中的人们就同外界的人断绝了来往。

理【解析】
桃花源之所以与世隔绝,是因为桃花源人的祖先为躲避战乱来到这里后,就再也没有出去过。

(丙)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翻译:到了郡城,渔人去拜见了太守,报告了自己的这番经历。

理【解析】
渔人希望太守能派人探个究竟,所以向太守报告了自己发现桃花源的经过,以及村中的生活情状。

 

3.上文描绘的世外桃源是陶渊明心中的理想社会。阅读下面三则链接材料,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不同材料中的理想社会各有怎样的特点。

(链接材料一)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节选自《老子》)

(链接材料二)

故至德之世,山无蹊隧,泽无舟梁;万物群生,连属其乡;禽兽成群,草木遂长。是故禽兽可系羁而游,鸟鹊之巢可攀援而窥。夫至德之世,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

(节选自《庄子·马蹄》)

(链接材料三)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节选自《礼记·礼运》)

注:①[什伯之器]各种各样的器具。什伯,十倍,百倍。②[重死]以死为重。③[舆]车。④[陈]通“阵”,列阵。⑤[蹊隧]小径和穴道。⑥[连属其乡]指居所相连。⑦[羁]拴住。⑧[同]混同。⑨[族]聚集。

链接材料一:______      链接材料二 :_____     链接材料三:______

 

 

 

1.A 2.乙 3. 朴素安定 自然和谐 天下为公 【解析】 1.A.都是舍弃的意思; B.通过/通向/了解;懂得/透彻理解; C.详细/全都/具有/器具; D.先前的/先前的/ 目标,意志所趋/ 对着,朝着; 故选A。 2.甲.翻译有误,应翻译为:老人和小孩,都安闲快乐;正确的理【解析】 人们因为没有战乱,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社会环境安定和平,自然环境优美优美富饶,生活富足而心情舒畅,这也是陶渊明所向往的田园生活。 丙.“渔人希望太守能派人探个究竟”理解有误,属无中生有,不合文意; 故选乙。 3.本题考查拓展链接材料的理解。 链接材料一:“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写出民风淳朴敦厚,生活安定恬淡,人们用结绳的方式记事,不会攻心斗智,也就没有必要冒着生命危险远徒谋生。前秦时期战乱不断,灾祸不断,人们都向往有一种朴素安定美好的理想社会生活,得答题空1答案; 链接材料二:“夫至德之世,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人类跟禽兽同样居住,跟各种物类相互聚合并存,可见是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社会特点,得答题空2答案; 链接材料三:“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所以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可见是一种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特点,得答题空3答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黄鹤楼》,完成后面小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诗歌前两联,从神话传说落笔,通过写_______、白云悠悠,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化难以预料的感慨。

2.画线句描绘了诗人登楼所望之明丽景象。请你发挥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你脑海中浮现的画面描述出来。

3.下列与“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表达情感一致的一项是(   )

A.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B.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C.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D.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查看答案

默写

(1)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杜牧《赤壁》)

(2)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3)

颐和园景明楼

颐和园的西堤仿杭州西湖苏堤而建。说起西湖,你能想到的一联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沿西堤行走,从柳桥去往练桥,你会经过“景明楼”。看到这座楼,你一定会想起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写到的“至若春和景明,______”。

 

查看答案

学校开展“相约云端,开启生活新方式”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下面是本次活动的一段引言。阅读这段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随着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强,借助线上技术,“云生活”在这个春天悄然走进千家万户(甲)线下课堂变身“云课堂”,我们在线上与知识“亲密接触”;精心策划的“云展览”,让文化盛事触屏可赏;居家在线“云旅游”,让我们足不出户拥有诗和远方(乙)丰富多彩的“云生活”已  ①  (溶/融)入我们的日常。同学们,未来  ②  (以/已)来,让我们相约云端,开启生活新方式。

(1)依次在横线①②处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

A.①融    ②以                   B.①溶     ②以

C.①融    ②已                   D.①溶     ②已

(2)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___

A.(甲)冒号   (乙)逗号         B.(甲)句号   (乙)省略号

C.(甲)句号   (乙)逗号         D.(甲)冒号   (乙)省略号

2.语文老师带领大家通过“云课堂”开展学习活动。结合语境,完成后面小题

(1)名著专题复习课上,大家在空中讨论室交流《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的阅读感受。这三篇文章都选自鲁迅的散文集《______

(2)书法专题复习课上,老师带领同学们欣赏关于历代名篇的书法作品。对下面这四幅书法作品的欣赏,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钱坫书   《醉翁亭记》(局部) 苏轼书

《陋室铭》 赵孟頫书

《岳阳楼记》(局部)  祝允明书

A.《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字体属于篆书,线条匀称,开阔舒展。

B.《醉翁亭记》的字体属于隶书,蚕头雁尾,刚健峻拔。

C.《陋室铭》的字体属于行书,字形宽扁,稳重遒劲。

D.《岳阳楼记》的字体属于草书,笔势牵连,自由奔放。

(3)文言文专题复习课上,同学们针对“冠”字展开了讨论。阅读大家的发言(见下图),请你作出判断。

 

依据发言,可以判断“丈夫之冠也,父命之”的“冠”读作______,“既加冠”的“冠”读作_____

3.老师和同学们相约参观“永远的东方红——纪念‘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五十周年”云展览。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从荒漠戈壁发射成功,一曲嘹亮的《东方红》响彻寰宇。今年4月24日,在第五个“中国航天日”暨“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50周年之际,“永远的东方红——纪念‘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五十周年”云展览在国家博物馆云展厅开幕。

“永远的东方红”云展览紧扣“弘扬航天精神 拥抱星辰大海”活动主题,分为“太空奏响东方红”“五十年砥砺前行”“精神的力量”“航天强国立新功”四个单元。云展览通过文字、图片、音频等数字资源,展出从“东方红一号”到“神舟”“嫦娥”系列航天珍贵物证近50件套,涵盖手稿、任务书、名单、邮票、模拟器、航天服等诸多品类。      

(1)结合语境,在横线处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___

(甲)这些珍贵的物证展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时刻和巨大成就,阐释了建设者艰苦奋斗的精神。 

(乙)为了阐释不断传承发展的航天精神,这些珍贵的物证回顾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以及取得的巨大成就。

(丙)这些珍贵的物证展现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以及取得的巨大成就,阐释了不断传承发展的航天精神。

(2)下面是四位同学分别写下的参观感受。其中修辞方法或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_________

A.这台手摇计算机格外引人入胜,它似乎让我看到了邓稼先在简陋的实验室里埋头计算的日日夜夜。

B.借助AR技术,我仿佛身临其境,回到了东方红一号”发射的那一刻,耳边传来地动山摇的轰鸣声。

C.五十年过去了,“东方红一号”依然在遥远的太空守望着你我,灯塔般照亮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征途。

D.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代代相传的航天精神,鼓舞着我们中华儿女,向着星辰大海进发! 

(3)下面是一位同学观看本次云展览后在直播间写下的一句留言。请你依据本次参观活动补写一句话,与其构成一副对联。

上联:烈焰腾空,东方红直指天宇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题目二:

2月10日起,在武汉多家医院,出现了一批特殊的“工作人员”,它们灵活地穿梭在医院的隔离区,担负起为医护人员与患者送餐、送药、测温等工作。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工作被智能机器人所替代。假如你也有一位智能机器人朋友,你们之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请你展开想象,自拟题目,写一写你与智能机器人朋友的故事以及它带给你的思考。

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2)作文内容积极向上。

(3)字数在600-800之间。

(4)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查看答案

题目一:

回望自己的人生经历,总有一种精神让我们泪流满面;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信心倍增;总有一种人格让我们不断反思……正是这些闪光之处,将我们的希望点亮。

请将“          点亮希望”横线处补充完整,并以此为题写一篇文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2)作文内容积极向上。

(3)字数在600-800之间。

(4)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