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作文。 一句真诚的鼓励唤起了朋友的信心和勇气,一轮皎洁的明月唤起了一代代诗人的故...

作文。

一句真诚的鼓励唤起了朋友的信心和勇气,一轮皎洁的明月唤起了一代代诗人的故园情,一部电影《我和我的祖国》唤起了全民族的爱国热情……生活中,唤起你的信心与勇气、回忆与感动的是什么呢?

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紧扣主题,内容具体充实;(2)有真情实感;(3)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4)不少于600字;(5)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范文: 有一种美好唤起我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是妹妹的稚嫩声音,循声望去,妹妹在院子里仰着头,在和头顶飞过的雁阵对话呢。 笑过妹妹的天真可爱之后,忽然有一种异样的情绪涌上心头。大自然有四季的轮转,生命也会有新生与黯淡。夏天已远去,我们暂别了繁盛和丰饶,迎来了阵阵凉意,生命也将随之枯萎,所以我并不喜欢秋天这个季节,如果说和煦春风与温柔阳光带给每个人生命的希望与信心的话,那么秋天带给人的只能是颓废和谢幕。 然而,今天,妹妹在乍冷还暖的院子里,仰头诵诗送雁阵的美好场景唤起了我对秋的爱意。想一想,秋天,该是个诗意勃发的季节。从远古的歌谣《蒹葭》,到杜甫的八首《秋兴》,还有宋代欧阳修的辞赋《秋声赋》,再到近代郁达夫写过的散文《故都的秋》,都是名篇,可见秋在中国人审美中的地位之高。杜牧有诗云“风物最宜秋”,国人喜欢中秋赏月饮桂酒,喜欢重阳登高赏菊插茱萸,秋高气爽,花黄叶红,秋天也因有了这些习俗而有了温度和诗意。而这些,都已经植入我们的文化观念,成为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 相对于春天的万物复苏、姹紫嫣红,秋天是清冷和萧条了许多,然而,也正是这种清冷和萧条,才会让人们于繁盛之中窥见凋落,从生与老的渐进中,将思索引向深层。苏轼曾说:“凡文字,少小时须令气象峥嵘,彩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其实不是平淡,绚烂之极也。”这句话虽然谈论的是对文字的认识,然而从生命的角度分析,也是很有见地的。生命是需要积淀的。经历了绚烂辉煌之后,生命渐老渐熟,沉静下来,会发觉平平淡淡才是真。秋也一样,经历了春的萌发,夏的绚烂,从繁盛走上静谧,从热烈走向内涵,秋给你的何尝不是一种生命的忠告呢。 “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想想这些,再看看妹妹那认真执著的样子,我突然对秋天肃然起敬。 【解析】 这是一道话题作文试题,提示部分告诉我们,一定要选取生活中的一种美好事物或情境,通过自己的经历来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唤起”的本义是从睡梦中叫起,引申义为“激起(引起)回忆、联想”“号召使奋起”等,也就是看到这种美好之后,自己精神层面有了提升,即“唤起”之前和之后暗含着一个对比,而这个对比,也就是作者的成长。可以从社会生活角度寻找美好,可以从传统文化角度寻找美好,还可以从自然风景角度寻找美好。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名著阅读。

(1)小说《儒林外史》刻面了读书人的众生相,其中善通无骨荷花的   ①   、点了范进试卷使他中了秀才的   ②   、以及临终时伸着两个手指的   ③   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小说《简·爱》中女主人公具有独立自主、积极进取的个性,她对   ④   真挚的爱和那段经典的告白一样深深地打动了无数读者。

(2)范进中举之后的两三个月,生活有了怎样的变化?他的母亲因何突然亡故?

 

查看答案

    2019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全国旅游市场呈现出很多新变化。某班同学开展了以“2019年黄金周旅游市场呈现的新变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下面是某同学为活动搜集的四则材料,请你按照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首都北京成为今年黄金周红色旅游客流量最大的目的地,延安、上海、井冈山、遵义等红色旅游目的地也迎来大量游客。携程平台上,以北京为关键词的搜索量同比增长150%;以嘉兴、延安、井冈山、遵义等为关键词的搜索量同比增幅也超过100%。

(材料二)2019年“十一”黄金周更多游客选择个性化的旅游方式和休闲项目。携程称,国庆假期租车自驾游订单同比增长近60%,探秘周边小众线路的短途自驾游持续受到热捧;私家团的报名人数同比增长高达155%。

(材料三)2014~2018年国内游客人次及其增长速度

 

(材料四) 2019年“十一”黄金周越来越多的游客安全和保险意识增强,一个显著特征是黄金周前后各旅游平台上旅游意外险的投保率走高。境外旅游、旅程中有高危项目、出行时间比较长、同行人中有老人小孩、自驾游、医疗费昂贵是人们购买保险主要考虑因素。

1.上面四则材料与“2019年黄金周旅游市场呈现的新变化”无关的一则是________

2.请根据以上相关材料,概括2019年黄金周旅游市场呈现的新变化。

 

查看答案

阅读《家有香椿树》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家有香椿树

林清玄

①我在市场里看到有人卖香椿,一大把十元,简直有点欣喜若狂,立刻买了三把回家,当天晚上就做了香椿拌面、香椿炒蛋、炸香椿,吃的时候自己都觉得好笑,感觉自己就像得了相思病,不,是“香椿病”。

②说起香椿,它给人的味觉是很难形容的,它的香气强烈而细致,与一般的香菜,像芫莱、芹菜、紫苏,大为不同,食之风动,令人心醉,香椿与一般香菜更不同的是,一般香菜多为草本,香椿树却是乔木,可以长到三四丈高,如果家里种有一棵香椿树,一年四季就都有香椿可吃。

③我对香椿的感情是从小就培养出来的。我们以前在山上的家,屋后就有几棵极高大的香椿树,树干笔直,羽状复叶树形和树叶都非常优雅,是非常美的树木。

④我的父亲独沽一味,非常喜欢香椿的气味。他白天出去耕作,黄昏回来的时候,就会随手摘一些香椿的嫩叶回家,但是偏偏母亲不喜欢香椿的味道,所以父亲时常要自己动手。他把香椿叶洗净,剁碎,加一点油,加一点酱油,撒在热气腾腾的面上,抄起筷子拌一拌,就是人间至极的美味

⑤最简单的做法,是把香椿剁碎了放在酱油里,不管蘸什么东西吃,那食物立刻布满了香椿的强烈的气息。次简单的做法,是用香椿叶来炒蛋,美味远非菜脯蛋、洋葱蛋可比。或者是用蛋和面粉裹香椿叶下锅油炸,炸得酥黄香脆,可以当饼干吃。或者,以香棒拌豆腐还有复杂一点的就是以香椿叶子包饺子、包子、粽子,香气宜人。

⑥我受了父亲的调教,自小就嗜食香椿,几乎有香椿叶子,什么东西都吃得下了。而香椿树那种独一无二的气味,也陪伴了我的童年。那高大的香椿树每到初夏,就会开出一簇簇的小白花,整个天空就会弥漫着一种清香,然后,结果了,果熟裂开了,香椿树带着小翅膀的种子就会随风飞到远方。

⑦自从到台北以后,就难得品尝到香椿的滋味了,所以每次回乡下,我总会设法去找些香椿来吃。有一年,我住在木柵的兴隆山庄特地向朋友要来两株香椿树的幼苗种在院子。香椿树长得有一人高,我偶尔会依照父亲的食谱,摘香椿叶来试做,滋味依然鲜美,从前那遥远的记忆浮现在眼前。

⑧后来我搬家了,也不知道院子里那两株香椿树变成什么样子了,会像故乡的香椿树那样长到三四丈高吗?会开花吗?种于也会飞翔吗?

⑨有一次读庄子的《逍遥游》,说道:“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以八千岁为秋。”所以香椿树应该是很长寿的。由这个典故,以香椿有寿考之征,所以古人称父亲为“椿”,称母亲为“萱”,唐朝牟融有诗说“堂上椿萱雪满头”,是说高堂的父母已经白发苍苍了。

⑩父亲过世之后,我也吃过几次香椿,但每次,那强烈的气息都会给我带来悲情,使我想起父亲,以及他手植的香椿树。他常说:“香椿是很上等的木材,等长好了,我们自己砍下来做家具。”一直到他离开这个世界,他也没有砍过一棵香椿树。我以前一直以为是香椿还没有长好,现在才知道那是感情的因素,八千年为春秋,那是永远也长不好了。但愿,父亲在极乐世界,也会有香椿拌面可以吃。

⑪端午节的时候,我路过松山的永春市场,看到有人在路边卖“香椿粽子”,便买了几个来吃,真有一点父亲的味道。唉!吃香椿粽子的时候,我决定了,将来如果有一个庄园,屋前屋后我都要种几棵香椿树。

1.作者在文中两次写到“家”有香椿树,请简要概述。

2.结合语境,品析第④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他把香椿叶洗净,剁碎,加一点油,加一点酱油,撒在热气腾腾的面上,抄起筷子拌一拌,就是人间至极的美味。

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本文开篇即交代自己对香椿的喜爱与迷恋,以此引出对爱吃香椿的父亲的回忆。

B.第②段将香椿的气味与香菜、芫菜、芹菜、紫苏等进行比较,突出其香味难闻。

C.第⑧段在内容上表达作者搬家后对香椿树的不舍,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D.文章引用庄子《逍遥游》和唐朝牟融的诗句,是为了凸显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

E.文章综合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以“香棒”为线索,表达作者对父亲的思念之情、

4.文末“我决定了,将来如果有一个庄园,屋前屋后我都要种几棵香椿树”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问题。

工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之,金声而玉应。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使国工视之,曰:“弗古。”还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作古款焉。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之朝。乐官传视,皆曰:“希世之珍也!”工之侨闻之,叹曰:“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而不早图之,其与亡矣。”遂去,入于宕之山,不知其所终。

(选自刘基《郁离子》)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弦而之                (2)期年出之

2.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

3.本文故事揭示了什么社会现象?

 

查看答案

将诗词补充完整。

(1)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2)醉里挑灯看剑,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

(3)______________________,鬓微霜,又何妨!(苏轼《江城子》)

(4)俗子胸襟谁识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秋瑾《满江红》)

(5)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6)______________________,波涛如怒。(张养浩《山坡羊》)

(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用春花喻冬雪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