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河中石兽 纪昀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河中石兽

纪昀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十余岁

(2)不可得

(3)如是再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至石半           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B.求二石兽水中     尝射家圃(《卖油翁》)

C.顺流下矣       愿市鞍马(《木兰诗》)

D.石性坚重         蒙始就学(《孙权劝学》)

3.寻找河中石兽时,老河兵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从中你明白了一个怎样的道理?

4.将下列各句译成现代汉语。

(1)众服为确论。

(2)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1.(1)经过,经历(2)终了,最后(3)咬,这里是冲刷的意思 2.B 3.(示例)说明做任何事情不可主观臆断,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联系实际做出正确判断。 4.(1)大家很信服,认为是正确的言论。 (2)你们这些人不能探求事物的道理,这(石兽)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 【解析】 1.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居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应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 句(1)意思:经过了十几年,阅:经过,经历; 句(2)意思:最终没有找到,竟:终了,最后; 句(3)意思:像这样又冲击,啮:咬,这里是冲刷的意思。 2.文言文中有一些词是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的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一词多义的单音节词。 A.之:结构助词,的∕连接主谓,取消句子独立性; B.于:在∕在; C.为:认为∕为了; D.乃:是∕于是,就; 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归纳文言文主旨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抓住关键语句来分析即可。文章的主旨可从“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这句话中概括出来,说明做任何事情都不能主观臆断,要将各种因素考虑全面,然后理论联系实践,做出正确判断。 4.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字意思: (1)服,信服;为,认为是;确论,正确的言论。 (2)尔辈,你们这些人;究,研究、探求;物理,事物的道理、规律。是非,这不是;岂,怎么;为,被;暴涨:洪水。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说法不符合课文内容的一项是(   )

A.寺僧按一般思维模式,认为水流会把石兽带往下游。

B.讲学家以“石性坚重,沙性松浮”认为石兽应在原地,只是“渐沉渐深”罢了。

C.老河兵根据多年的经验,认为水流冲击石兽,就会冲走石兽下方的泥沙,使其出现坑洞,石兽就会倒入坑洞,长期这样“转转不已”,石兽就会往上游移动。

D.寺僧、讲学家、老河兵三方的见解都是正确的,只不过理论知识更重要。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 笑曰

B. 当求于上流

C. 一老河兵闻

D. 其反激

 

查看答案

文学常识填空。

《河中石兽》选自《__________》,作者_____,字_________代学者、_____家。

 

查看答案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非木柿             如再啮

B.岂能暴涨携之去     啮沙坎穴

C.笑日             其反激

D.山门圮河           当求之上流

 

查看答案

下列语句中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B.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C.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D.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