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不枝,香远清,亭亭净,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蕃______    (2)濯______    (3)蔓______

(4)益______    (5)植______    (6)鲜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3.用原文语句回答问题。

(1)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2)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3)文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

4.文中作者运用了借物抒情(或:托物言志)的写法,用“莲花”比喻“君子”________的高尚品格。在我国很多古诗词中,也用到了这种手法,如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对友人绵绵不尽的深情;李商隐在《无题》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坚贞的爱情;龚自珍在《己亥杂诗(其五)》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展示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始终要为国家效力的坚强性格和献身精神。

5.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黑泥),与之俱黑”,而周敦颐则说莲“出淤泥而不染”。围绕“环境与人”的关系,提炼出这两句话各自蕴含的观点。

 

1.(1)多(2)洗(3)生藤蔓(4)更加(5)竖立(6)少 2.(1)我唯独喜爱莲花从积存的污泥中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妖艳。 (2)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就很少有传闻了。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3.(1)出淤泥而不染(2)香远益清(3)莲,花之君子者也 4.不追求富贵名利,安贫乐道,在污浊的环境中洁身自好,保持坚贞气节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5.荀子:环境可以改变人。周敦颐:人可以不受环境的影响。 【解析】选自《《周元公集》》 作者:周敦颐 年代:北宋 参考译文:水上和陆地上草本木本的花中,可以喜爱的有很多。晋代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自从唐朝以来,世上的人们很喜爱牡丹。我唯独喜欢莲花,它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受淤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的洗涤后,却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间是贯通的,外形是笔直的,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传播得越远越清幽,它笔直洁净地立在那里,(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它们,却不可靠近去玩弄它。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的花;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唉!(感叹词,在此作助词,以加重语气。)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之后就很少听说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对于牡丹的喜爱,人该是很多了。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要求学生不仅要理解和掌握常见文言词语的基本意义和用法,而且还要注意词语在上下文中的特殊含意和用法。注意“蔓”是词类活用,名词用作动词,生藤蔓的意思;“植”是通假字,通“直”,竖立的意思。 2.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无论是哪种方法,都应做到:忠实原文、语句通顺、表意明确、语气不变、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濯”,洗涤;“清涟”,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妖”,美丽而不端庄;“鲜”,少。 3.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根据具体内容分析判断写出正确答案。文中用“出淤泥而不染”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用“香远益清”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用“莲,花之君子者也”概括莲花的品质。 4.此题考查根据要求默写古诗的能力。此类题型摒弃了死记硬背,要求考生通过反复诵读,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理解文意,要注重知识迁移的同时,还要求考生能利用已知的知识进行联想,写出最准确的答案。注意“寄、郎、蜡、炬、作”的书写。 5.本题考查对文言文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理解相关词句,分析理解相关词句,分析其含义及在文中的作用。“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黑泥),与之俱黑”的比喻义是:人生活在好人中,也能成为好人。比喻良好环境对人的积极影响。后一句则写出了环境对人不好的影响,总之强调的是环境对人的重要性。“出淤泥而不染”则强调的是人应该摆脱环境的影响,做有志之人。据此回答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灵______    (2)鸿儒______

(3)调______    (4)劳形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孔子云:何陋之有?

3.用原文语句回答问题。

(1)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

(2)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4.结合全文思考,文章写“诸葛庐”“子云亭”有什么作用?

5.作批注是学习古诗文的一种好方法。请仿照(1)句的批注,任选一个角度为(2)句在括号内作批注。

(1)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以名人高雅居室衬托自己居室的高雅。)

(2)孔子云:何陋之有?(                       

 

查看答案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表现了作者希望为国效力、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出了环境的清幽雅致。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写出了作者生活情趣的高雅。

D.文章举诸葛庐、子云亭的例子,是为了说明“陋室”不陋的道理。

 

查看答案

选出加点词用法不同的一项(   )

A.有仙则

B.

C.苔痕阶绿

D.无丝竹之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陋室/天将降大任于人也

B.无案牍劳形/送杜少府任蜀州

C.有龙灵/学而不思

D.调素琴/徐喷

 

查看答案

下列语句中的“之”与“菊之爱,陶后鲜有闻”一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无丝竹之乱耳

B.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C.何陋之有

D.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