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认真阅读《散步》节选文段,完成小题。 ①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认真阅读《散步》节选文段,完成小题。

①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②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他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③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顺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④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我的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们的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很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结合上下文,对“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的原因,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祖孙发生分歧,等“我”定夺。

B.走大路,还是走小路,“我”左右为难,实在拿不定主意。

C.对祖孙的分歧,处理好了,全家都高兴;处理不好,不管谁心里有点儿别扭就会家庭的和谐。

D.母亲老了,听“我”的;妻子在外边,总是听“我”的;儿子还小,还习惯听“我”的。

2.试谈谈你对选文第②段中“强壮”“高大”两个词的理解。

3.对于本篇散文,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本篇散文叙述了“散步”这一件简单的生活小事,但制造了一点儿波澜,带来了一点儿曲折,颇有几分小说色彩。

B.文中“分歧”“严重关头”等属于大词小用,增加了文章的幽默感和生活情趣。

C.本文是一篇展示挚爱亲情的散文,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也流露出作者对生命的使命感。

D.本文在语言上多用对称句和回环句,但在本选段中却没有出现这两类句子。

4.母亲先要走大路,后来又改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母亲说的话及她“摸摸”孙儿的小脑瓜的动作表明了什么?

5.文末说“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有什么言外之意?请简要回答。

 

1.B 2.“强壮”是从母亲看儿子的角度说的,母亲有病,而儿子正值中年,所以觉得儿子是“强壮”的。“高大”是从儿子看父亲角度说的,儿子年龄小,身材小,所以觉得父亲是“高大”的。 3.D 4.表明母亲固然听从儿子,但在特定情境下,更疼爱孙子。表明一家人相互体谅,生活和睦。 5.暗示了人到中年,肩负着赡养父母、抚养孩子的重任,在家庭、社会里都充满着一种使命感。 【解析】 1.这道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B.错在“‘我’左右为难,实在拿不定主意”。根据“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可知,“我”最后拿定了“走大路”的主意。故选B。 2.这道题考查对词语含义的理解。找到词语所在段落,结合上下文语句进行分析。根据“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他强壮的儿子”可知,“强壮”是从母亲看儿子的角度说的,母亲有病,而儿子正值中年,所以觉得儿子是“强壮”的;根据“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可知,“高大”是从儿子看父亲角度说的,儿子年龄小,身材小,所以觉得父亲是“高大”的。 3.这道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与理解。 D.选段中也有对称句和回环句,比如“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很轻”“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等。故选D。 4.这道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理解。根据“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可知,母亲开始说走大路,是因为年龄大了,身体不好,走大路平顺,不费力;但当知道孙子想走小路时,“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决定走小路。由此可以看出,母亲对孙子的疼爱。“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一家人相互体谅,生活和睦。 5.这道题考查对重要语句含义的理解。理解句子的含义,首先抓住句子的中心词语,明白句子的表层含义,再结合上下文或主旨,并联系句子的修辞、表现手法等,用通顺、明白的语言把深层含义诠释出来。“我”背的是母亲,妻子背的是儿子。母亲给我们以生命,儿子又是这生命的延续。这血脉相连的三代人紧紧连接在一起,构成了生命的整体。如今,我们把母亲和儿子背在背上前行,正是背负着完整的生命世界,因而油然产生了一种深沉、庄严的感觉。暗示了人到中年,肩负着赡养父母、抚养孩子的重任,在家庭、社会里都充满着一种使命感。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名著阅读探究。

(1)《朝花夕拾》中,鲁迅借众鬼嘲弄人生,用阴间讽刺阳世,对“正人君子们”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嘲弄和鞭挞的文章是 ____________

(2)下面几篇《朝花夕拾》的文章中不曾提及“长妈妈”的篇目是:_____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B.《五猖会》  C.《阿长与<山海经>》  D.《琐记》

(3)班里要举行《经典伴我同行》读书报告会,如果你向同学们推荐《朝花夕拾》,下面不能作为推荐语的一项是_____

A.这本书记录了鲁迅先生的一些往事,留下了他成长的足迹,给人很多启发,值得一读。

B.我喜欢这本书里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讲的是鲁迅先生入学前后富有童趣的事。有温暖的回忆,也有理性的批判,可以丰富我们对童年的体验。

C.这本书的《<二十四孝图>》所提到的几个故事中,鲁迅先生最喜欢“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建议大家阅读并思考关于“孝道”的问题。

D.这本书写的大多是个人生活,但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展现了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与风气,对我们理解当时的中国人的生存状态,很有帮助。

 

查看答案

按课文内容默写。

(1)峨眉山月半轮秋, 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2)遥怜故园菊,________________。(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3)________________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兄女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公大笑乐。(《咏雪》)

(5)_________________,若出其中;_________________,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6)《天净沙·秋思》点明主旨的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世说新语》是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陈太丘与友期行》就出自其《方正》篇。

B.《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C.散文《金色花》的作者泰戈尔是印度作家、诗人。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著有诗集《新月集》、《园丁集》等。

D.《春》和《济南的冬天》的作者依次是老舍和朱自清,他们都是现代作家。老舍著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朱自清著有散文集《背影》等。

 

查看答案

下列加横线的敬辞或谦辞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

A. 这是您家母托我买的,您直接交给她老人家就行了。

B. 多年不见的老乡捎来家乡土产,我推辞不了,最后只好笑纳了。

C. 我因临时有急事要办,不能光临贵校座谈会,深表歉意。

D. 我因事不能参加您的生日会,还望见谅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

A.有没有扎实的阅读基础,是青少年提高写作能力的前提。

B.目前,鹤壁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

C.许老师常为班里的贫困学生买一些日常用品:衣服、水杯、衬衫、毛巾、拖鞋等。

D.他的祖籍是河南鹤壁淇县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