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完成下列题目。 [甲]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

完成下列题目。

[甲]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乙]已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从两首诗的感情基调上看,甲诗着眼于________字,乙诗则着眼于________字,从两诗景物描写中表现的季节来看,甲诗写的是________春之景,乙诗写的是________春之景。从两诗涉及的历史名城来看,甲诗涉及的是成都,乙诗涉及的是北京。

2.下面两题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①将甲乙两诗中你最欣赏的一联诗句画上横线,并谈谈欣赏的理由。

②甲诗的末两句是作者想像,试用自己的话把作者想象情景表达出来,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

 

1. 喜 愁 早 暮 2.①示例: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赏析: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心志,表现了诗人为振兴国家而奉献自己的毕身精力乃至生命的豪情。②示例:第二天拂晓,锦宫城里被这绵绵春雨滋润的花儿们,吃饱了,喝足了,一个个都低下了高贵的头,像是在沉思,想变着法儿一展娇人的风姿,又像是在向“春雨”行礼,感谢春雨的悉心、周到、及时呵护。 【解析】 1.这道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了解。甲诗描绘春夜雨景,表现作者喜悦心情;乙诗表现诗人辞官的决心和感时忧国的情感。故甲诗着眼于“喜”字,乙诗则着眼于“愁”字。从“花重锦官城”可以看出,甲诗写的是早春之景;从“落红”可以看出,乙诗写的是暮春之景。 2.(1)这道题考查对诗句的赏析。比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两句运用拟人化手法。“潜入夜”和“细无声”相配合,不仅表明那雨是伴随和风而来的细雨,而且表明那雨有意“润物”,无意讨“好”。它选择了一个不妨碍人们工作和劳动的时间悄悄地来,在人们酣睡的夜晚无声地、细细地下。 (2)这道题考查描绘诗句画面的能力。回答时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本题要求描绘甲诗的末两句,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比如:一夜的春雨,稀稀疏疏,万物都得到润泽,发荣滋长起来了。春色的花,带雨开放,红艳欲滴,一幅娇羞的模样。雨后的清晨,整个锦官城(成都)杂花生树,一片“红湿”,一朵朵红艳艳、沉甸甸,汇成花的海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游山西村》,完成下列各题。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全诗紧扣一个“________”字,按________推移展开叙述。

2.首联写出了什么内容?

3.“古风存”一句用来赞美农民的什么品格?

4.本诗中哪两句流传最广?含有什么哲理?你是怎样理解这两句诗的?请结合自己的体会谈一谈。

5.“柳暗花明”写出了自然美景,请问:①为什么用“暗”来形容“柳”、用“明”来形容“花”?②“柳暗花明”流传下来成为一个成语,它现在意思通常指什么?

 

查看答案

诗歌赏析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这首诗中浮云这一意象指的是什么?

2.王安石《登飞来峰》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与苏轼《题西林壁》中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两句异曲同工,写法极为相似。

3.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查看答案

阅读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这是一首吊古伤今,吟咏叹惋的生命悲歌。诗人通过书写________的感慨,抒发了________的思想感情。

2.“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两句诗营造了一种极其特殊的意境。请简要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查看答案

对《游山西村》一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被黜官退居山乡所写,诗中赞美了山西村山好、水好、人也好的动人情景。

B. 颔联写出山西村优美的环境,突出曲折幽深的特点,后成为充满生活哲理的千古名句。

C. 颈联写乡俗民事,从村民的服饰、言行和习俗的描写中,展现村民勤劳俭朴的品质以及宣扬迷信、拜神求佛保佑的陋习,作者于赞美中含蓄地表达批判之意。

D. 全诗写景、叙事、抒情有机结合,充满生活气息,语言自然质朴,意境清新。

 

查看答案

对《己亥杂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浩荡离愁白日料,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A.这首诗是诗人辞官归乡路上根据见闻感受写的组诗中的一首。

B.首句极力渲染了诗人辞别京师返乡时无边的离愁别绪。

C.“落红”即落花,诗人以“落红”自喻,咏物抒情。

D.诗人含蓄地表达了对社会、对生活的厌倦之情。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