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1)逝者如斯夫,_______________。(《论语》) (2)_____...

(1)逝者如斯夫,_______________。(《论语》)

(2)______________ ,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3)______________ ,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

 

不舍昼夜 秋风萧瑟 晴川历历汉阳树 濯清涟而不妖 【解析】 本题考查古诗文默写。作答时,要求句子符合题意,书写正确,不添字,不漏字,字的笔画写规范。注意“萧、汉、涟”易写成别字,“昼、瑟”笔画易写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居家学习期间,班级开展“中医与抗疫”线上主题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1.阅读班级网站上的一段文字,完成各题。

中医药学起源并发展于中国,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中医受阴阳、五行思想的影响,认为人是气、形、神的统一体,人与自然也是一个统一体,特别强调和谐与平衡的整体性。中医通过望、闻、问、切提诊疗依据,综合分析、归纳症型。在具体治疗时,灵活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等多种手段,最终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中医治病的道理似乎很难说清,却也可一言以之:中医所治的是“人”,而不是我们认识中根深蒂固的“病”。

中医药在历代疫病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众多中医名家建言献策,确定诊疗方案,多批中医专家团队奋战在抗疫第一线。中医通过中药方剂、针灸、穴位贴敷等方法,因人 ②  宜,除湿邪,护正气,在改善轻症患者症状、阻止重症患者转危等方面效果显著。在此次抗疫过程中,中医药参面之广、参与度之深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前所未有的。

⑴文段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gōng)     与(              B. (gōng)  与(

C. (gòng)     与(              D. (gòng)  与(

⑵横线处填入的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①弊    ②治                 B.①弊    ②制

C.①蔽    ②制                 D.①蔽    ②治

⑶下面是一位同学在阅读文段后所拟写的一副对联。你认为在上下联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   ,调节阴阳,强身健体 ② 

丹心妙手,阻击疠疫,  ③   护生灵

A.①望闻问切     ②保平安     ③扶正祛邪

B.①望闻问切     ②除病痛     ③中西结合

C.①草药银针     ②除病痛     ③扶正祛邪

D.①草药银针     ②保平安     ③中西结合

2.“古代中医名家”小组在搜集资料时发现,我国古代的一些文学家在医学方面也颇有建树。比如《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____,《游山西村》的作者______

3.“中医与中华传统文化”小组为大家推荐了两幅书法作品。下面介绍正确的一项是(   )

作品1           作品2

A.作品1属于行书,横平竖直,牵丝萦带,刚劲雄健。

B.作品1属于草书,笔画简省,连绵起伏,顾盼照应。

C.作品2属于楷书,方正严谨,结体宽博,协调平稳。

D.作品2属于隶书,形体扁宽,笔画丰腴,端庄古雅。

4.下面是一位同学活动后写下的感受。阅读这段文字,完成各题。

以自然之物(甲)自然之法,医自然之身,古朴的哲学思想滋润了神奇的中国医学。中医提倡“治未病”(乙)即“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这正是预防传染病的根本。中医理论和手段在我国抗击新冠疫情期间做出了独特贡献。更令人骄傲的是,随着中国的医疗专家团队奔赴全球各地,抗疫的中西医结合方案也得到了各国的认可。用于治疗流感症状、增强免疫力的中草药处方订单在纽约等西方城市几乎翻了一倍,国外很多地方都出现中药被抢购一空的现象。曾经护佑了千千万万炎黄子孙和丰富经验的中医药,将走向世界。

(1)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A.(甲)顿号   (乙)逗号            B.(甲)顿号       (乙)冒号

C.(甲)逗号   (乙)冒号            D.(甲)逗号       (乙)逗号

(2)画线句有两处表达欠妥,请加以修改。

 

查看答案

    养竹记

[唐]白居易

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竹性直,直以立身;竹心空,空以体道;竹节贞,贞以立志。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

贞元十九年春,居易以拔萃选及第,授校书郎,始于长安求假居处,得常乐里故关相国私第之东亭而处之。明日,履及于亭之东南隅,见丛竹于斯,枝叶殄瘁,无声无色。询于关氏之老,则曰:“此相国之手植者。自相国捐馆,他人假居,由是筐篚者斩焉,彗帚者刈焉,刑余之材,长无寻焉,数无百焉。”居易惜其尝经长者之手,而见贱俗人之目,剪弃若是,本性犹存。乃除粪壤,疏其间,不终日而毕。于是日出有清阴,风来有清声。依依然,欣欣然,若有情于感遇也。

嗟乎!竹植物也,于人何有哉?以其有似于贤而人爱惜之,封植之,况其真贤者乎?然则竹之于草木,犹贤之于众庶。呜呼!竹不能自异,唯人异之。贤不能自异,唯用贤者异之。故作《养竹记》,书于亭之壁,以贻其后之居斯者,亦欲以闻于今之用贤者云。

(选自《四部丛刊·白氏长庆集》,有删改)

(注释)①殄瘁:枯萎凋谢的样子。②筐篚:竹器,方形的叫筐,圆形的叫篚。③彗帚:扫帚。④寻:古代八尺为一寻。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竹本(牢固) B.始于长安假居处(探求)

C.不终日而(完成) D.其后之居斯者(留给)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明日,履及于亭之东南隅,见丛竹于斯。

(2)贤不能自异,唯用贤者异之。

3.作者以竹喻贤人,借自己的养竹经历希望“用贤者”怎样对待人才?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课内选段精读。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晋陶渊明/独爱/菊。

B.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C.无案牍/之劳形。

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2.甲文中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____________;乙文中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甲文中作者从哪几方面来写陋室不陋?

4.说说乙文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中“上”“入”的妙处。

5.白居易《买花》诗中“一丛深色花,十户人中赋。”可见唐人对牡丹的追慕之深。而乙文作者独爱莲,文中的“莲之爱,同予者何人”有何言外之意?

 

查看答案

“孟母三迁”,以求不受不良环境影响,孟子也曾提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观点,说明环境对人的影响作用。而周敦颐却提倡“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查看答案

《爱莲说》中的莲花、菊花、牡丹分别喻指什么人?把三者放在一起写有什么用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