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沙坪的美酒 丰子恺 ①我住在重庆郊外的沙坪坝小屋...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沙坪的美酒

丰子恺

①我住在重庆郊外的沙坪坝小屋中的数年间,晚酌是每日的一件乐事。

②我不喜吃白酒,味近白酒的白兰地,我也不要吃。巴拿马赛会得奖的贵州茅台酒,我也不要吃。总之,凡白酒之类的,含有多量酒精的酒,我都不要吃。所以我逃难中住在广西贵州的几年,差不多戒酒。因为广西的山花,贵州的茅台,均含有多量酒精,无论本地人说得怎样好,我都不要吃。

③由贵州茅台酒的产地遵义迁居到重庆沙坪坝之后,我开始恢复晚酌。酌的是渝酒,即重庆人仿造的黄酒。

④我所以不喜白酒而喜黄酒,原因很简单:就为了白酒容易醉,而黄酒不易醉。吃酒图醉,实在不合于吃酒的本旨。吃饭,吃药,是功利的。吃饭求饱,吃药求愈,就像养儿防老,都是对的。但吃酒这件事,性状就完全不同。吃酒是为兴味,为享乐,不是求其速醉。醉翁之意不在酒,这真是善于吃酒的人说的至理名言。譬如二三人情投意合,促膝谈心,倘添上各人一杯黄酒在手,话兴一定更浓。吃到三杯,心窗润开,真情挚语,娓娓而来。古人所谓酒三昧,即在于此。所以吃酒决不是图醉。所以容易醉人的酒决不是好酒。巴拿马赛会的评判员倘换了我,一定把一等奖给绍兴黄酒。

⑤沙坪的酒,当然远不及杭州上海的绍兴酒。然而使人醺醺而不醉,这重要条件是具足了的。人家都讲究好酒,我却不大关心。有的朋友把从上海坐飞机来的真正陈绍送我。其酒固然比沙坪的酒气味清香些,上口舒适些;但其效果也不过是醺醺而不醉。在抗战艰难时期,请绍酒坐飞机,与请宠物坐飞机有相似的意义。这意义所给人的不快,早已抵销了其气味的清香与上口的舒适了。我与其吃这种绍酒,宁愿吃沙坪的渝酒。

⑥沙坪的晚酌,回想起来颇有兴味。我借饮酒作为家庭聚会的一种助兴品。在我看来,晚餐是一天的大团圆。我的工作完毕了;读书的、办公的孩子们都回来了;寡离市远,访客不再光临了;下文是休息和睡眠,时间尽可从容了。

⑦那时我的儿女五人,正在大学或专科或高中求学,晚上回家,报告学校的事情,讨论学业的问题。他们的身体在我的晚酌中渐渐高大起来。我在晚酌中看他们升级,看他们毕业,看他们任职。就差一个没有看他们结婚。在晚酌中看成群的儿女长大成人,照一般的人生观说来是福气,照我的人生观说来只是兴味。这好比饮酒赏春,眼看花草树木,欣欣向荣;自然的美,造物的用意,我在晚酌中历历地感到了。我曾改古人诗云:满眼儿孙身外事,闲将美酒对银灯。因为沙坪小屋的电灯特别明亮。

⑧还有一种兴味,却是千载一遇的:我在沙坪小屋的晚酌中,眼看抗战局势的好转。我们白天各自看报,晚餐桌上大家报告讨论。我在晚酌中眼看东京的大轰炸,莫索里尼的被杀德国的败亡,独山的收复,直到波士坦宣言的发出,八月十日夜日本的无条件投降。我已胜利复员,荣归故乡;故乡的酒,比沙坪坝的渝酒好到不可比拟,我也照旧每天晚酌;然而味道远不及沙坪的渝酒。唉,我很想回重庆去,再到沙坪小屋里去吃那种美酒。

(有删改)

1.作者吃酒但意不在酒,文中写了哪些饮酒意趣?请联系全文,分点作答。

2.文章第五段写到杭州上海的绍酒,请联系全文,分析其作用。

3.本文语言形象而又明快,请结合第四段画线句简要赏析。

吃到三杯,心窗洞开,真情挚语,娓娓而来。

4.作者喝酒不图醉,也不认为看儿女长大成人只是福气,他为何会有这些看法?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1.①与情投意合的朋友把酒言欢;②借饮酒助兴家庭聚会;③在晚酌中眼看抗战局势的好转,别有兴味。 2.采用对比的写法,将“渝酒”与抗日时期坐飞机来的真正“陈绍”做对比,讽刺了不思国难、沉迷于口腹之欲的情况,并标明自己宁吃“渝酒”和共度国难的态度。 3.选取有代表性的典型画面,展现友人相聚把酒言欢的场景,富有生活情趣;语言通俗朴实,表达富有韵味;多用短句,有节奏感;表现了作者吃酒是不重在酒而在精神感受。 4.酒只是一个调剂品、助兴品。“渝酒”让作者体会到国难期间祖国和民族的凝聚力,作者深深地为国家的胜利感到幸福和骄傲;家庭的团聚和儿女的成长让作者体会到生活的快乐与幸福;但是国家社会中的种种问题让作者感到压抑和痛苦。 【解析】 1.考查筛选概括的能力。答题的时候要审清题干,然后锁定区域,概括内容,简要作答。定位在第④段,找到“吃酒是为兴味”、“譬如二三人情投意合,促膝谈心,倘添上各人一杯黄酒在手,话兴一定更浓”可简要概括为“情投意合的朋友把酒言欢”。根据第⑥段,“我借饮酒作为家庭聚会的一种助兴品”可转换表达为“借酒助兴家庭聚会”。最后根据第⑧段“还有一种兴味,却是千载一遇的:我在沙坪小屋的晚酌中,眼看抗战局势的好转”可简要概括为“在晚酌中眼看抗战局势的好转,别有兴味”。注意分点作答。 2.考查表现手法的作用。结合第⑤段中的“沙坪的酒,当然远不及杭州上海的绍兴酒”可知这里将“渝酒”和“陈绍”做对比,写“我”宁愿吃沙坪的渝酒也不吃抗战时期坐飞机而来的陈绍,因为陈绍代表的是一种不思国难、沉迷口腹之欲的态度,这种态度让作者觉得酒水索然无味,表明了自己想要与国共难的决心。 3.考查语句的赏析。从内容、语言风格、句式、表达情感等多方面分析句子。此句是对朋友把酒言欢场景的描绘,用四个短句组成一个长句,节奏感强,而且很有韵味,读起来通俗易懂,结合本句所在段落的内容,可得出作者饮酒不在于喝酒而在于喝酒时的精神感受。在没有固定赏析角度的题目中要尽可能全面分析。 4.考查对文章的整体把握。根据“但吃酒这件事,性状就完全不同。吃酒是为兴味,为享乐,不是求其速醉。”及“吃酒是为兴味,为享乐,不是求其速醉。”可知作者认为酒只是一个调剂品、助兴品,吃酒是为兴味,为享乐,不是求其速醉。结合“我在晚酌中眼看东京的大轰炸,莫索里尼的被杀德国的败亡,独山的收复,直到波士坦宣言的发出,八月十日夜日本的无条件投降。我已胜利复员,荣归故乡” 可知“渝酒”让作者体会到国难期间祖国和民族的凝聚力,作者深深地为国家的胜利感到幸福和骄傲;可知作者体会到了结合“我在沙坪小屋的晚酌中,眼看抗战局势的好转。我们白天各自看报,晚餐桌上大家报告讨论”可知作者正为国家担忧,内心感到痛苦,据此进行分析概括。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夏洛蒂·勃朗特在《简·爱》中设置了许多矛盾冲突,其中最激烈的是简·爱拒绝和罗切斯特结婚并离开了他,是什么事件引发她的离开,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如图是《海底两万里》的航海日志图,请根据小说内容补全空缺处。

______;②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司马相如者,蜀郡成都人也,字长卿。少时好读书,慕蔺相如之为人,更名相如

会梁孝王好辞赋,是时来朝,从文人邹阳、枚乘之徒,相如见而之,客游梁。梁孝王:令与诸生同舍,相如得与诸生游士居数岁,乃着子虚之赋。

梁孝王卒,相如归,往临邛,都亭。上读子虚赋而善之,曰:“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蜀人杨得意曰:“臣邑人司马相如自言为此赋。”上惊,乃召问相如。相如曰:“有是。然此乃诸侯之事,未足观也。请为天子游猎赋,赋成奏之。”上许,令尚书给笔札。相如空藉三人为辞,以推天子诸侯之苑围。其卒章归于节俭,因以风谏,奏之天于大喜

相如为郎数岁,会唐蒙略通夜郎,因通西南夷道,巴蜀卒数万人。唐蒙治道二岁,道不成,士卒多亡故,费以巨万计。蜀民及汉用事者多言其不便。是时西夷之君长闻南夷与汉通,得賞赐多,多欲愿为内臣安,请吏,比南夷。天子问相如,相如谏为置郡县,愈于南夷。天子以为然,乃拜相如为中郎将,建节往使。至蜀,司马长卿便略定西夷,除边关,关益斥.还报天子,天子大喜。

相如既死,天子遣使往从悉取其书,其遗札书言封禅事,天子之。

(选自《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有删改)

(注)①空籍三人:假借虚构的三个人。②苑囿:在皇家园林游猎。③斥:开拓。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项是(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填出代表该选项的字母)(   )

A.相如见而之(说:劝说)

B.都亭(舍:住宿)

C.巴蜀卒數万人(发:征发)

D.天子之(异:……感到惊异)

2.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①少时好读书,慕蔺相如之为人,更名相如。

②其卒章归于节俭,因以风谏,奏之天子大喜。

3.《史记》写人常“用两种不同之性格、情势或结果,作为对照“。本文何处使用了比的写法?请结合文意,简要分析其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菩萨蛮

李清照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来消

(注)①沉水:沉香的别称,是一种熏香。

1.本词情感富于变化,请结合具体词句,梳理作者的情感变化轨迹。

2.下面哪一个选项的诗句和本词画线句的抒情方式最为接近?请作出判断并简要分析。

A.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B.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C.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查看答案

作文。

山是有形的,它矗立在自然界;山是无形的,它横亘在我们生活中。翻过那座山,才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才能收获成长。也许登顶令人欣喜,但有时翻越的过程更有价值……

请以“翻过那座山”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