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我的老屋我的娘 ①我家的老屋是上世纪60年代娘过...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我的老屋我的娘

①我家的老屋是上世纪60年代娘过门后和爹一起和泥摔坯,一砖一瓦盖起来的。实际上,老屋除了梁头下蓝砖砌成的柱子外全是土坯,再没有多余的砖瓦。小时候,我总不想让同学来我家,怕别人笑话我家里穷,还住着土坯房。记得有一次下大雨,雨水冲掉了墙皮,露出了梁头下的砖栋,我兴奋地邀请同学来家里,想让他们知道我家的房子也是有砖的。

②我出生在老屋的土炕上,从那时起直到上小学三年级,我都睡在那里。那个大土炕足足有3米多宽,除了已经成家的大哥、二哥,爹、娘、大姐、二姐、三哥、三姐还有我,一家七口人都挤在那个炕头上,就像住大车店一样睡通铺,脚对脚地躺在炕的两头,身上盖着被我踹烂了的大被子。调皮的我总是喜欢从里子上的破洞钻进被子里,在里面翻筋斗,跟哥哥姐姐捉迷藏,直到娘训斥着把我赶出来。

③小时候娘经常跟我说,算命的告诉她,我是石榴木命,根扎在绣楼底下,长大了一定会娶一个像穆桂英一样的大小姐。这不禁让我既充满憧憬又满是困惑:自己这么好的命,为啥还要睡在这土坯盖的房子里,睡在这土坯垒的炕头上?现在才知道,在这个老屋子里住的10年,是我和娘相处最长的一段时光,也是我最无忧无虑的一段时光。每天晚上,娘都凑着黄豆粒大小、闪烁跳动的油灯,一边缝补着全家人的衣服,一边给我讲过去的事情和做人的道理。这间老屋、这个老炕,就是我的启蒙学堂。

④爹当时在钻井队当工人,地里的耕种、家里的吃穿,都由娘一个人操持。住在老屋的日子,是娘一生中最艰难的时光。三年自然灾害,给本就贫穷的家庭带来了难挨的饥荒。娘怀里揣着大姐,手里拉着两个哥哥,到十多里外的村子去讨饭。年幼懂事的两个哥哥为了不让娘为难,自己挨家挨户敲门乞讨。寒风中,幼子那一声声哀求,令娘几度凝噎。这一幕,也成为要强的娘亲一辈子都不愿回忆的片段。上世纪70年代,为了给两个哥哥娶上媳妇,娘又一次跟爹一起起早贪黑,和泥摔坯,一口气盖起了两座表砖房。80年代,本以为日子会好起来,谁知大哥突然生了一场大病,差点击垮这个风雨飘摇的家庭。为了给儿子看病,娘向亲戚朋友借遍了钱,还卖掉了她珍藏了30年的嫁妆——她的母亲为她精心打制的银饰……

⑤也正是为了还债,一家人又在土坯房中挤了10年,这间老屋在风雨中坚挺到90年代,才正式退出历史舞台。老屋拆掉后不久,我就不住在家里,开始给生产队看机井,一个人住在离村子几里外的机井房。哥哥姐姐也都陆续结婚过起了自己的日子,只有退休在家的爹与娘相濡以沫,互相陪伴。

⑥几年前,爹离开了我们。哥哥姐姐都盖了新房子,他们劝娘离开老宅子和他们一起生活,免得睹物思人,触景生情。但是,执拗的娘亲说什么也不离开,依然坚守在老屋里,只因这里曾有她亲手筑的爱巢,这里曾是她的孩子温暖的梦乡……

⑦如今,我已离开家乡17年,在北京这个大都市有了温馨的小家,然而每次回到老家,看着满头白发的娘亲,仍会想起小时候那间老屋,总会怀念在老屋住着时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日子。步履已经蹒跚却还在为我忙里忙外的娘亲啊,您多么像我生命的老屋,斑驳而又结实,沧桑而又坚毅,为我遮风挡雨,给我温暖和力量。我就是住在您屋檐下的一只小燕子,白天扑棱着翅膀去觅食,飞得再高再远也忘不了归途。天黑了,雨来了,我便会飞回您的怀抱,钻进您为我筑的巢穴,欢蹦乱跳,叽叽喳喳,围绕在您的身旁。

(作者:周建华《光明日报》2019年12月22日15版)

1.从全文来看,以“我的老屋我的娘”为题有什么作用?

2.联系具体语境,揣摩第④段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谁知大哥突然生了一场大病,差点击垮这个风雨飘摇的家庭。

3.文中的第④自然段写了哪几件事?其用意是什么?

4.请赏析文中第⑦段画线的句子。

我就是住在您屋檐下的一只小燕子,白天扑棱着翅膀去觅食,飞得再高再远也忘不了归途。

5.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作简要分析。

6.“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读完此文,我们的脑海中会立马浮现出这个画面。母爱如水,请你用手中的笔,写一段赞美母亲的话。(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

 

1.①交代了文章故事的主要内容。②是全文的行文线索,全文是围绕着老屋和母亲展开的。③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深深表达了我对老屋的深厚感情和对母亲的深切怀念。 2.“风雨飘摇”原指局势动荡不安,很不稳定。这里指我的家庭受到了毁灭性的灾难,突出了家庭的困难,侧面写出了母亲的坚强。 3.①3年自然灾害,娘带着几个孩子乞讨。②70年代,娘为两个哥哥娶媳妇盖房子。③80年代,母亲为哥哥看病卖掉自己的嫁妆。表现了母亲生活的不易,表现母亲伟大的人格。 4.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我”比作“燕子”,把“母亲”比作“屋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在“我”人生中的重要意义,深切表达了“我”对母亲的依恋。 5.母亲勤劳、善良;坚韧、坚强;爱护和体谅孩子。 6.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1.本题考查标题的赏析。赏析标题的妙处一般要从内容、主题、结构手法等几方面进行鉴别欣赏。记叙文题目的作用常见的有以下几类: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作为文章线索(文章情节围绕这一线索展开)。作者感情的出发点。具有象征意义。语带双关。此文是一篇回忆性对文章,题目“我的老屋我的娘”中“老屋”交代了地点,人物是母亲。交代了本文写作的对象;文中处处出现“老屋”,以“老屋”为行文线索,串起对小时候事件的回忆,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老屋”见证了家庭所遭遇的种种不幸和困难,是母亲精神的象征,表达对母亲的深深怀念。 2.本题的考点是词语的含义。解答思路:解词+内容+情感。方法:联系词语本义,结合语境分析词语的含义,以及表达的感情。理解词语一般先理解其表面义,然后要结合语境及课文内容,具体理解出它的语境义及所包含的情感。务必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风雨飘摇”本义指在风雨中飘荡不定,比喻局势动荡不安,很不稳定。根据第④段的语境“三年自然灾害,给本就贫穷的家庭带来了难挨的饥荒。娘怀里揣着大姐,手里拉着两个哥哥,到十多里外的村子去讨饭。”在这种情况下大哥突然生了一场大病,让这个原本就贫穷的家庭,更加困窘,而母亲还要支撑起这个家,侧面衬托出母亲的坚韧顽强。 3.情节概括题。通读全文,理清故事线索,抓住人物的活动,注意时间地点的变化,梳理情节,以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有什么结果来概括,不要遗漏主要情节,不必叙述细节,语言要简洁通顺。组织语言时,最好以“娘”为陈述的主体。按先后顺序概述出与“娘”做的几件事情。根据第④段“三年自然灾害,给本就贫穷的家庭带来了难挨的饥荒。娘怀里揣着大姐,手里拉着两个哥哥,到十多里外的村子去讨饭。”概括为:三年困难时期,娘带着哥哥姐姐外出讨饭;根据“上世纪70年代,为了给两个哥哥娶上媳妇,娘又一次跟爹一起起早贪黑,和泥摔坯,一口气盖起了两座表砖房。”概括为:70年代,娘为两个哥哥娶媳妇盖房子,娘跟爹起早贪黑,和泥摔坯,盖起了两座表砖房;根据“80年代,本以为日子会好起来,谁知大哥突然生了一场大病,差点击垮这个风雨飘摇的家庭。为了给儿子看病,娘向亲戚朋友借遍了钱,还卖掉了她珍藏了30年的嫁妆——她的母亲为她精心打制的银饰……”概括为:80年代,母亲为哥哥看病,娘向亲戚朋友借遍了钱,还卖掉自己的嫁妆。这三件事是娘一生中最艰难的时光,描写母亲艰辛不易的生活,表现了母亲坚毅顽强,关爱孩子的伟大人格。 4.考查对句子的赏析。赏析句子首先要找到赏析的点,从修辞手法、词语运用或者是描写角度等。此句“我就是住在您屋檐下的一只小燕子”,将自己比作“小燕子”,将母亲比作“屋檐”,可知是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母亲是“我”一生精神的归宿,表现了“我”对母亲的依恋,表达了“我”对母亲深深的爱。 5.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中人物形象的能力。先了解文章内容;再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如人物描写方法,作者对人(事)物的评价,文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等;最后结合文中重点段落和句子答题即可。①勤劳能干:娘过门后和爹一起和泥打坯,盖起来老屋;地里的耕种、家里的吃穿都由娘一个人操持;②注重对子女的教育:娘给“我”讲做人的道理;③疼爱子女:步履蹒跚的娘仍在为“我”忙里忙外;④坚毅顽强:为给哥哥娶媳妇,和爹一起一口气盖起两座砖房;为给大哥看病,四处借钱,卖掉嫁妆。 6.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言之成理即可。如,母亲您是大树,我是小草,您为我遮起一片绿荫;母亲您是湖,我是湖中的鱼,您为我提供广阔的活动空间;母亲您是火炉,为我提供温暖;母亲您是信封,为我装满了鼓励;母亲您是铺路石,为儿女牺牲一切;母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母爱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依然纯洁明净;母爱是严冬里的一缕阳光,是游子身上的一件棉衣,是一口沁人心脾的甘甜。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颜值重要,但不代表一切

①当今社会是个看脸的时代,大多数人希望通过提升“颜值”来获得更多的自信与机遇。然而颜值并不能决定一切。马云,一个名列福布斯全球科技百富榜亚洲第一的男人,他并没有很高的颜值。但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如今的诸多成就。即使是在颜值时代,修心亦是很重要的。

②一个没有素质的人,就算穿的多么华丽,一说话一个举动就能暴露自己。一个非常有涵养的人,即使穿着朴素,和他相处也会觉得清风拂面。

③修心使人睿智。钱穆,一个没有任何文凭,甚至连中学都没有毕业的人,通过自学,成了一代儒宗。他学习古人的治学与为人,及时反省自己的错误,通过修心,有了一番成就。

④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学数学让人周密,学科学使人深刻,学伦理让人变得庄重,学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修心是有好处的。

⑤一个人空有“颜值”却没有内在是不行的。现在,有很多好看的人只凭自己的高颜值就能得到很多的喜欢与关注。可是,当有一天颜值不在,自己又没有内在,怕苦又怕累的时候就会明白,颜值不是最重要的,内在才是。

⑥吕布是三国时一位大将,俗话说:“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吕布空有一身武艺,却不曾修心,每当自己失败的时候,就将责任归咎于他人。他不盖识人,被人玩弄于股掌之中,最终死干曹孟德之手。若吕布可以修心,重用手下贤才,爱兵如子,未必不能问鼎天下。可惜,吕布只是将才,成就不了更高的事业。

⑦“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当今社会,空有颜值目中无人不予修心是万万不可的。我认为人们没必要去整容,你的相貌再怎么长久也不过几十年,而你的内在若出名,还可以留名青史,被传颂千年。

⑧再者,如果人人都长的一模一样,还不是靠气质区分吗?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文章第一段列举马云的事例有什么作用?

3.请为第②段画横线句子补写一个事实论据。

4.文中第⑥段画横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5.俗话说“人不可貌相”,现如今,“外貌协会”却不断壮大。针对这一现象,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对诗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前两句是写实诗句,点出诗歌主旨。

B.通过丰富的联想,给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属性,使明月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的知心人,将自己的怀念和同情带到辽远的夜郎之西。

C.后两句诗有三层意思,一是自己心中充满了愁思,只有托之于明月;二是唯有明月分照两地,自己和朋友都能看见,三是只有依托它才能将愁心寄予,别无他法。

D.本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2.诗人撷取“杨花落尽”“子规啼叫”这两种画面加以描写,作用是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醉翁亭记》选段,回答下列小题。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请用“/”符号给画线的句子断句。

2.这一段中作者反复描写“乐”的场景有什么作用?

 

查看答案

翻译句子。

(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2)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查看答案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

(1)群臣吏民能面寡人之过者______

(2)略无______

(3)百具兴______

(4)阡陌交通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