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寄不够”的信 郭震海 ①“寄不够”住在刘家胡同的东头,倘...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寄不够”的信

郭震海

①“寄不够”住在刘家胡同的东头,倘若要是按辈分来划分,我还应该规规矩矩地喊他“爷”。

②“寄不够”真名叫方福生,街坊四邻之所以喊他为“寄不够”,是因为他总往邮局跑,寄信。

③每个周五的黄昏,“寄不够”就会踏着一地金色的夕阳,弯着腰,背着手,拿着一封信,一路哼着小曲儿,穿小巷过胡同,去邮局寄信。街坊四邻见了他就问:“寄不够,又去寄信啊!”他收住小曲儿,咧开掉了两颗门牙的嘴笑笑说:“是哩,是哩。”

④“寄不够”从20来岁开始寄信,一寄就是40多年。他到底将一封封信件寄给谁?无人晓得。街坊有闲者会在背后议论说,这“寄不够”在外面也没啥亲戚朋友啊,他家在刘家胡同算是“老地主”了,他这是寄信给谁呢?总之,这是个谜。

⑤据说,“寄不够”自他爷爷的爷爷那一辈就在刘家胡同里扎下了根,过去他的父亲开着一个油坊,四邻喜欢吃他家的油,小日本打进来的时候,放了一把火把他家油坊烧了,他的父亲因为反抗,腿上挨了一刺刀,还算不赖,保住了命。

⑥新中国成立后,“寄不够”的父亲瘸着一条腿,油坊也在大家欢呼胜利的歌声中重新开张,不过生意不好不赖,勉强能顾住一家人的嘴。

⑦后来,城市改造轰轰烈烈地开始了,他家的油坊再次遭殃,公家先在墙上写下一个大大的“拆”字。随后,推土机一声怒吼,一下就把油坊扇倒了,那里变成了一座商贸城。公家很仁义,为了照顾“寄不够”年迈的父亲,就让他在商城里当了卫生监督员。

⑧“寄不够”高中毕业时,已经成了一个敦敦实实的小后生。想不到的是他握起剪刀,学起了裁缝。他的父亲为此气得不轻,坚决反对。那段时间,父子俩没少干仗,经常能从家里吵到胡同口,一个提着扫帚追,一个慌慌张张地沿着胡同跑。儿大不由爹,父亲骂了一段时间后,看没有任何效果也只好作罢。后来,“寄不够”在商贸城里租了柜台,开起了裁缝店,接着又娶了媳妇,买了商品房,小日子过得蛮不赖。

⑨街坊四邻有人说,“寄不够”是从他父亲反对他学裁缝时开始跑邮局寄信的,确切否?谁也无法考证,总之他寄了40多年,每周都寄,风雨无阻,一直是胡同里的谜。

⑩ “他外面到底有啥亲戚呢?”大家时不时就会这般议论。“寄不够”的父亲活着的时候,有老人当面问:“你家孩子一直寄信,外面是有啥亲戚吗?”他的父亲听了,似乎也发蒙,头摇得像拨浪鼓。

“寄不够”其实不光寄信,他也经常拿着信回家,这说明,信件是有来有往的,他和对方的互动很频繁。固定电话普及了,手机普及了,黑白屏换成了智能机,随便下载使用各种各样的交流平台,不光能语音通话,还能视频聊天,人们相隔千里万里同样能面对面聊天扯闲篇。奇怪的是,“寄不够”照样跑邮局,照样寄信,这真是个怪人。

“‘寄不够’,你口袋里不是装着手机吗,为啥还一直寄信呢?”有街坊不解地问。

“打电话和写信,各有各的味儿。”“寄不够”笑笑回话。

问者听了忍不住“咯咯咯”笑得前仰后合的,说:“这还尝味儿啊,打电话是啥味儿,写信又是啥味儿,不会一个是花椒味儿,一个是茴香味儿吧!”

也有街坊背后说“寄不够”有点傻气,现在寄一封信少说也得一两块钱吧,还得写,多麻烦啊,哪有掏出手机打个电话来得痛快。关键是他寄了一辈子信,这牵肠挂肚的亲戚或朋友总应该来看看他吧,但从来没有见他家来过啥外地亲戚,信还是依旧寄。

去年,“寄不够”得了一场大病没有挺过来,走了。街坊四邻帮着他的儿女们张罗“寄不够”后事的时候,偶然发现在他的卧室里,放着一个大柜子,打开后,发现柜子里满满的全是信件。

有仔细者清点,整整2236封信。信封上都工工整整写着“方福生收”。在他床头的一个小书案上,还放着一封他临终前没有写完的信,

信的题头称谓是:亲爱的自己。

“亲爱的自己,你好吗?”

“亲爱的自己,你一定要战胜这次的困难。”

“亲爱的自己……”

这个时候,大家才恍然大悟,回忆寄不够的一生,他总是很自信,很乐观,像阳光般总是积极向上,原来他的一生都在自己给“亲爱的自己”写信。

2236封信,如一串珍珠,记录下了一个普通人的一生,这也成为他一生最特别的“史记”。

1.“寄不够”的信成为街坊邻居的谜,引起街坊邻居诸多疑云,使情节波澜起伏,请将相关情节写在下面横线处。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何时开始寄?无法考证。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手机为何还寄信?笑笑回答。

2.第③段划线句子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分析文章是怎样表现这种心理的。

3.文章写的是“寄不够”的信,可是⑤—⑧段的内容和信件无关,能不能删去?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

4.读完这篇文章不由得让人掩卷深思,有人评价文章的结尾“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请你为这一评价给出合理的理由。

 

1. (1)到底寄给谁 无人晓得 (3)寄给哪位亲戚 父亲不知 2.轻松、悠闲、快乐、愉悦,运用动作描写,通过“踏、弯、背、拿、哼”等动词,表现出“寄不够”寄信时轻松、悠闲的心理。以及从“咧开掉了两颗门牙的嘴笑笑”细节描写,刻画“寄不够”寄信时快乐、愉悦的心情。 3.不能,5-8段是插叙,交代了“寄不够”的家庭境况以及“寄不够”的经历,丰富了人物形象。突出“寄不够”自信、坚强、乐观的性格特征;突出文章的主题;为下文“寄不够”拥有乐观、坚强的生活态度的原因做铺垫。 4.出乎意料是在文章中街坊邻居对“寄不够”的心给出了多种猜测,但在结尾却笔锋徒然一转,和众多猜测所不同的是:原来这么多年,“寄不够”一直是在给自己写信,这样的结局出乎大家意料;在情理之中是因为“寄不够”的一生总是很自信、很乐观、很坚强、总是积极向上的对待生活。他这种性格的铸就来自于自我鼓励,这是符合心理逻辑和他的家庭环境的,因此一切又在情理之中。 【解析】 1.考查情节的梳理与概括。解答此题在整体感知文意的基础上,根据题干中所给出的提示,找到相对应的段落内容,然后再用与提示相同的句式来概括情节即可。文章④段“他这是寄信给谁呢?总之,这是个谜”。第一空应在第④段之前,①—③段写“寄不够”名字的由来,因为他总往邮局跑,寄信。引发的疑云在第④段:他到底将一封封信件寄给谁?无人晓得。第二空根据第⑩段“‘他外面到底有啥亲戚呢?’”大家时不时就会这般议论。‘寄不够’的父亲活着的时候,有老人当面问:‘你家孩子一直寄信,外面是有啥亲戚吗?’他的父亲听了,似乎也发蒙,头摇得像拨浪鼓。”设置的悬念是寄给哪位亲戚,父亲也不知。 2.考查对人物描写及作用的理解。了解常用的人物描写方法有,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等等。通过“踏”、“弯”、“背”、“拿”、“哼着”、“穿”、“过”、“去”等一些列的动词,可知是人物的动作描写,“咧开掉了两颗门牙的嘴笑笑”是人物的神态描写(细节描写),生动传神地写出了“寄不够”寄信时的轻松悠闲、快乐愉悦的心理,表达了作者对“寄不够”的赞美之情。 3.考查对插叙写法的理解。插叙,是在记叙的过程中,由于表达的需要,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另一个或几个与中心事件有关的情节的叙述方式。第⑤段“据说,‘寄不够’自他爷爷的爷爷那一辈就在刘家胡同里扎下了根……”⑥段“新中国成立后,……”⑦段“后来,城市改造轰轰烈烈地开始了,他家的油坊再次遭殃……”⑧段“‘寄不够’高中毕业时……”,可得知⑤—⑧段插叙了“寄不够”自己的人生经历,交代了他爷爷、父亲等的家庭情况,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的作用,丰富了人物形象;突出“寄不够”在如此家境下,自信坚强,他握起剪刀,学起了裁缝,在商贸城里租了柜台,开起了裁缝店,接着又娶了媳妇,买了商品房,小日子过得蛮不赖;突出主题。为下文他写信给自己,鼓励自己要坚强乐观的情节做铺垫。 4.考查对小说情节“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结尾的理解。在文章情节结尾时突然让人物的心理情境发生出人意料的变化,或使主人公命运陡然逆转,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给人以出乎意料的感觉,又不得不承认他的合情合理。此文用大量的篇幅写“寄不够”的信成为街坊邻居的谜,引起邻居诸多疑云,信到底寄给谁?何时开始寄?寄给哪位亲戚?有手机为何还寄信?在文章结尾,大家才恍然大悟,原来他的一生都在自己给“亲爱的自己”写信。结局完全出乎大家的意料;回忆“寄不够”的一生,他总是自信乐观的对待生活,他这种积极向上、坚强面对的性格,源于自我鼓励,这符合人物的心理逻辑和他的家庭情况以及“寄不够”的经历,故而一切又在情理之中。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  欧阳修《洛阳牡丹记》载:“牡丹初不载文字,唯以药载本草”。神农尝百草总结出《神农本草经》,将牡丹列为“中品”,“除症结瘀血,安五脏”。此为花瓣还可实用,其味鲜美。

材料二  如今洛阳牡丹不仅有观赏价值,洛阳人民还不断开发以牡丹为特色的产品 ,牡丹酒、牡丹系列化妆品、牡丹精油、牡丹保健茶系列产品,以及牡丹牡丹饺子、牡丹滋补靓汤等一系列新型牡丹食品。

(1)阅读上面两则材料,说说牡丹有哪些功用?

(2)下图为“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的标志,请概括其内容与寓意。

(3)请你为下一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拟写两条宣传语。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诗的源头是歌谣。__ 。徒歌是随口唱,乐歌是随着乐器唱。徒歌也有节奏,手舞足蹈使是辅助节奏的;可是乐歌的节奏更规律化。上古时代,没有文字,只有唱的歌谣,没有写的诗。___,才有人将那些歌谣记录下来,这便是最初写的诗了。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

起起伏伏,悲悲喜喜的人生,才是完整的人生。请从下面选项中任选一个,简述其“三起三落”的人生故事。

①祥子《骆驼祥子》           ②青面兽杨志《水浒》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

(1)子夏曰:“_____________________,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以千里称也。

(3)夜来城外一尺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晏殊的《浣溪沙》中被誉为“天然奇偶”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使至塞上》中用比喻书写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之情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震撼       慰籍     前倨后恭      目不遐接

B.签署       拮据     温文尔雅      拭目以待

C.账簿       决择     别出新裁      并行不悖

D.寒暄       急躁     不屑置辩      巧言另色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