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议论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炒一份“余老师同款蛋炒饭”、以“抗疫加油”为主题进...

阅读议论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炒一份“余老师同款蛋炒饭”、以“抗疫加油”为主题进行一场水果拼盘大比拼、养护一盆绿植作为特殊的开学礼物、制作一个手工包送给妈妈……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学生们经历了一段特殊的成长时光,这也成为进行劳动教育的一个机会。一些学校开展“厨艺云课堂”“线上手工课”等活动,引导学生们参与形式多样的家务劳动。一份份特别的“作业”,让居家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也让学生们在一菜一饭、一针一线中体会劳动的滋味。

②《尚书》有云:“不知稼穑之艰难,乃逸乃谚。”的确,没有挥洒过劳动的汗水,没有体会过劳动的艰辛,就很难真正理解劳动的内涵、珍视劳动的价值。环顾我们周边,青少年“不识稼穑”的现象,并不罕见。因为“课业忙”“不重视”等原因,他们少有机会走进“实践的课堂”,难以对现实中的劳动有更多切身的体验和感受,一定程度折射出劳动教育淡化、弱化的现实。

③“离开劳动,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至今依然能给我们以深刻启示。劳动教育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在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之外,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型劳动,让他们在劳动中提升生活技能、增进社会责任担当,才能不断夯实成长的基石。不久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对于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④有人也有疑问,智能化时代加速到来,还有必要提倡劳动教育吗?其实,劳动教育对于人生的成长来说,不仅意味着劳动技能的提升,更意味着劳动精神的培育。从农耕社会“耕读传家久”的传统,到现代社会“劳动创造幸福”的箴言,时代在变,劳动的形式在变,但劳动的精神内核始终未变。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说,劳动,是人生的第一堂课。只有劳动才可能使人在生活中强大。今天,我们大力提倡劳动教育,就是要让青少年在动手实践、出力流汗中播撒崇尚劳动的种子,在接受锻炼、磨炼意志中涵养艰苦奋斗的精神,真正理解人间万事出艰辛。

⑤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很多时候,给我们最深感动的,正是那些最平凡的劳动者。疫情期间,武汉环卫工人李兰萍凌晨4点就起床工作,“干干净净,大家才不害病”;武汉江岸区车站街派出所的警察范靖,在夜以继日加班加点的同时,还自费给自己联系的困难群众送去粮油肉菜,“困难时刻要站在他们身边”;快递小哥朱红涛成为“流动的风景”,他不仅送包裹,还当社区采购员,“只要我们还在跑,武汉就不会停下来”……在他们身上,“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是如此生动。这样的劳动精神,让人拥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冲破黑暗的力量,是我们每个人都应汲取的成长养分,也是我们的国家能够一次又一次穿越风雨的精神动力。

⑥劳动教育是人生的“必修课”,但让它从课程表上的一种价值召唤真正成为砥砺成长的广阔天地,可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让劳动教育流于形式,尤需社会、学校、家长齐心协力创造更多有利条件,让青少年真正走进生活的课堂、走进劳动的现场,在扎根大地的劳动中,展现风采、感受快乐、实现成长。

(选自《人民日报》2020-04-22作者:张凡)

1.通读全文,拟写一个能作为中心论点的标题。

2.结合全文,分析第①②两段在文中的作用。

3.除道理论证外,第⑤段所使用的主要的论证方法是什么?有何作用?

4.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

5.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劳动教育的认识。

(资料链接)

劳则思,思则善心生。——《国语》

后稷教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孟子》

劳动不仅是一种习慣,也含了一种精神,劳动既是创造世界的,也是创造人的,在新时代,劳动的价值和意义一点儿也不逊色。劳动创造着美丽人生。——于漪

 

1.在劳动中淬炼成长劳动教育促成长;离开劳动,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劳动教育是人生的“必修课”。 2.通过列举一些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线上家务劳动与青少年由于“课业忙”等原因缺少劳动体验和感受的现象作对比,引出“劳动教育淡化、弱化的现实”的论题,为下文展开具体论证作铺垫,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3.举例论证法(摆事实、事实论证);作用:有力地论证了“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的观点,增强了说服力。 4.文章首先用生活实例引出“劳动教育淡化、弱化的现实”的论题;接着运用道理论证和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来分析问题,联系现实,论述劳动教有的育人价值和现实意义;最后总结,呼呼青少年要在劳动中实现成长。 5.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基因,劳动教育不仅能提升我们学生劳动技能,更能培育劳动精神,实现体质的强键、道德的提升、智慧的增长、美感的养育;我们青少年要热爱劳动,在劳动中接受锻炼,磨炼意志,涵养艰苦奋斗的精神,从而彰显劳动教育在新时代的综合育人价值。 【解析】 1.此题考查中心论点的把握以及拟写议论文标题的能力。阅读全文可知,文章围绕“劳动教育”展开论述,重点阐述了“劳动教育”对于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意义。作答时可以选用原文中的语句,也可以自己概括,语言要简洁。如:劳动教育促成长。 2.此题考查议论文开头的作用。议论文开头往往为列举现象,讲述故事,它的作用是多重的。列举了……事例(或引用了……名言),引出本文论点(或论题);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论点;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第①段写的是一些学校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让学生体会到劳动的滋味,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第②段写的是我们身边不重视劳动教育的现象。两个自然段形成了对比,自然而然地引出“劳动教育淡化、弱化”这个论题,为下文的论证做铺垫。 3.此题考查学生对论证方法的辨析以及其作用的分析。这段话列举了武汉环卫工人李兰萍、武汉江岸区车站街派出所的警察范靖、快递小哥朱红涛的事例,属于举例论证。这些都是平凡的人在平凡的岗位上用自己的劳动为社会做贡献的例子,具体有力地论证了本段首句的内容,即“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进而论证了中心论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甲、乙文言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甲)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患,以大易小,甚着;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也。今吾以十信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佛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唯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患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之。刿曰:“来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选自《曹刿论战》,有删改)

(乙)范石湖使北

淳熙中,范至能使北,孝宗令口奏金主,谓河南乃宋朝陵寝所在,愿侵地。至能奏曰:“兹事至重,须与宰相商量,臣乞以圣意谕之,议定乃行。”上首肯,既而宰相力以为未可,而圣意坚不回。至能遂自为一书,述圣语。至虏庭,纳之袖中。既跪进国书,伏地不起。时金主乃葛王也,性宽慈,传宣问使人何故不起。至能徐出袖中书,奏曰:“臣来时,大宋皇帝别有圣旨,难载国书,令臣口奏。臣今谨以书述,乞赐圣览。”书既上,殿上观者皆失色。至能犹伏地。再传宣曰:“书词已见,使人可就馆。”至能再拜而退。虏中群臣咸不平议羁留使人而虏主不可。至能将回,又奏曰:“口奏之事,乞于国书中明报,仍先宣示,庶使臣不堕欺罔之罪。”虏主许之。报书云:“口奏之说,殊骇观听,事须审处,邦乃孚休。”既还,上甚嘉其不辱命。由是超擢,以至大用。

(选自南宋罗大经《林玉露》)

(注释)①范石湖:范成大(公元1126-19年),字至能,号石湖居士,世称范石湖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1)故不错意______

(2)免冠徒______

(3)公将______

(4)愿侵地______

(5)由是超擢______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2)既还,上甚嘉其不辱命

3.同样是出使,范成大使北,始终“伏地不起”;唐雎使秦,最终“挺剑而起”。你怎样看待他们的行为?请简要分析。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段中两篇文章都记叙了弱国和强国之间的斗争情况,塑造人物的主要方法都是语言描写,成功塑造了不同的人物形象:曹刿深谋远虑、唐雎不畏强暴,从而揭示了以弱胜强的原因。

B.同样是拒绝秦王的易地要求,安陵君语气委蜿,而唐雎语气坚定。

C.《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时期史料整理编辑的一部国别体史书,用寓言阐述道理是其一大特色。《唐雎不辱使命》《曹刿论战》都选自此书。

D.“下/视其数”“虏中群臣咸不平/议羁留使人/而虏主不可”句间停顿都正确。

 

查看答案

默写。

(1)十五从军征,________。(《十五从军征》)

(2)黑云压城城欲摧,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3)________,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4)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5)在生死大义面前,孟子主张“舍生而取义者也”,文天祥慷慨陈词:“________________”。古人的这些豪壮之语感召了无数仁人志士为正义事业而英勇献身!

 

查看答案

数字化时代,“云计算”“云安全”“云存储”等纷纷涌现各大媒体,文化界也不甘落后。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文后题目。

(材料一)

(材料采自《学习强国》)

(材料二)

2020.4.23日“世界读书日”,央视、浙江相继推出“云听”“云阅读”活动。“云听”以央视、央广为基础,依托多渠道,集结多方资源源,打造代表高品质听觉体验的有声书标准,内容有《百家讲坛》这类精品节目、中小学示范诵读、世界名著、金庸作品和人气网小说等,还有考虑到了老年人的需求。“云阅读”利用云上VR,虚拟现实书店,营造虚拟读书空间.提供逾100万本书籍,超40万个音频,总阅读量超72.2亿人次,在今年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中,数字阅读为公众介绍权成防护措施,普及医疗知识,疏导心理问题,引导大家安心宅家,科学防疫。

(材料来自2020.4.23新华社)

(材料三)

疫情不出户,云游博物馆!2019年,全新升级后的“全素故宫”提升了影像精度,优化了漫游视角,采集的数据覆盖到了故宫博物馆的全部开放区。其中“数字文物库”正式上线后一次性推出25大类文物。5万余张高清影像。网友说“纸寿千年,绢八百”,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轮展要等上很多年,但在数字文物库里你可以不受限制,近距离地端详张择端的真迹。

(材料采自2020.2.28《大众点评同》)

(1)探究文化传播和接受方式的变化。

(2)探究“云”在文化界崭露头角的优势。

 

查看答案

仔细阅读下列漫画,请选择其中一幅,简要概括其主题。

(1)                     (2)

我选择漫画__________(填序号)

主题: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俄媒:得益于社会制度,中国有信心战胜疫情。(“战胜疫情”是动补短语)

B.妈妈经常怂恿我走出家门,参与户外活动,增强免疫力。(“怂恿”是褒义词)

C.应对新型冠状病毒,世界各国都有教训。(“教训”是动词)

D.伟卫公司近期的口罩产量增加了2倍,生产时间却缩短了1倍。(“1倍”误用数量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