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文段中,存在两处语病,请找出来并提出修改意见。
①创建文明城市不仅可以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而且能够提升市民生活的品位。②在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全市人民参与程度的高低和创建力度的大小是成功的关键。③我们要共同维护城市的文明形象,形成助人为乐、扶贫帮困、和谐友善的社会风尚至关重要。
(1)第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
(2)第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
下面三幅图片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图一:____改为____ 图二:____改为____ 图三:____改为____
在下列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句子。
(1)陆游的《游山西村》中“________,________”,激励人们面对重重艰难险阻,只要勇于开拓,发奋前进,那么前方将是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崭新世界。
(2)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以“________,________”两句抓住早春特点,写仰视所见禽鸟,显示出春天的生机勃勃。
(3)古文中有许多含义深远,激发斗志的名句。例如《论语十二章》中就用“________,________”来激励志士仁人无论什么时候都不应该改变志向。
(4)范仲淹《岳阳楼记》一文中,表现自己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以天下为己任的济世情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路的尽头,转个弯,会有另一番风景;遇到困难,转个弯,问题会迎刃而解;不论是个人还是国家,命运也会因你的奋斗或集体的众志成城而转弯,迎来成功与精彩,转弯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智慧……
请以“转弯”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文章。
要求:①可以叙写个人经历,也可以就此发表你的看法等;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③请勿透露考生个人信息。
阅读散文,完成下列小题。
生活的美就在于从容不迫
蒋勋
①童年的时候,父亲母亲与我的关系很深,尤其是母亲。记得小时候,有一次父亲问我考了第几名,我说第二名。父亲就严厉地问:“为什么没有考第一名?”我正发抖时,母亲一把把我抱走,说:“别理你爸爸。”我好感谢那样的拥抱,仿佛把一切我无法承担的压力都纾解了。
②我常感觉母亲有一双魔术师般的手:我小时候盖的被子,是母亲亲手缝制的;人家送我母亲十几种毛线,她就织成毛衣,每年过年再把旧毛衣拆了,用旧毛线织出新花样,便又是一件新衣了。
③记得我很小的时候,就跟在母亲身旁,看她买菜、包水饺。不论买什么菜,她总是会用食指跟大拇指的指甲,把老的地方掐掉,把普通的食材变成我们嘴里最好吃的菜。
④我很同情现在的小孩。我的学生不知道什么叫择菜,你给他们四季豆,他们不知道要怎么处理。因为在他们长大的过程中,没有人带着他们择菜洗菜。他们也很少吃到真正好吃的东西。如今,再富有的人家,小孩子也难免吃到很糟糕的东西。
⑤美的感受,是需要时间的。我们那个年代的父母,在生活上花了很多的时间。譬如我盖的那床被子,现在看来是多么奢侈,因为那是母亲亲手做出来的,而且母亲每个星期都会拆洗一次。
⑥那个年代没有洗衣机,她要到河边去洗,拿木棒槌敲打。被单洗完以后,用淘米水浆过,等到阳光好的时候搭在竹竿上晒。我盖被子的时候,被单上就有阳光和米浆的味道。我想现在全世界能买到的最贵的名牌被子,大概都没有那种奢侈。这几年我到日本,发现日本到现在还有人用这种方法洗被子、浆被子。这是一种生活情调,美的情调。
⑦我觉得现在的人其实很穷,我们很难为慢节奏的生活花钱。但其实,慢节奏中才有生活的质量。今天的有些富豪,盖着乱七八糟的被单,清洗的时候就丢进洗衣机,用的可能是含有不健康成分的洗衣粉。所以忽然觉得,我成长的过程其实是相当富有的,所有手工的物品,都有一种买不到的精致。
⑧人类的手,是一切美的起点。人类五种感官的活动,构成了美学。所谓美的感受,也源自你对一个人的情感,对一个地方的情感,对一个事物的情感。我的第一堂美学课,其实是母亲给我上的。我们过去经常会走到院子里去看一朵花、一片叶子,做很多没有目的的举动,她不像其他大人,看到小孩没事做的时候会慌张。生活的美,需要人们舍得付出时间去创造。而在当今的职业状态下,做父母的很难做到。
⑨给一个公司的员工上课。这些人多从名校毕业,平均年龄三十几岁。他们进入这家公司以后就有股份。他们每天看着股票涨跌,但如果十年内离职,股票就全部收归公司。所以没有一个人敢离职,人就相当于卖给这家公司了。
⑩这是他们认为最好的管理。这家公司的业绩到现在依旧很好,可是同时他们也要付出代价。他们的主管很自豪地告诉我,这里没有人在晚上十一点以前回家,其中有一个,八年都没有休假。
⑪有一天我讲完课,有人向我提问,他说:“我女儿现在五岁了,您认为她应该去学小提琴还是钢琴?”
⑫“你是那位八年没有休假、晚上十一点都不回家的爸爸吗?”我问道,他点点头。然后我给出了我的建议:“你可不可以先不要关心女儿要学小提琴还是钢琴,赶紧回家抱抱她吧。”
⑬我知道他不能理解我的这个建议,但我真的希望一个五岁的孩子能够记住父亲的体温,将来她走到天涯海角,也能拥有很大的安慰和鼓励。这是人最本质的、最根本的渴望,即便我带进课堂的是艺术,但我所要表达的,却不只是艺术,还有艺术旨在传达的生活哲学。
⑭因此,我感谢我母亲的陪伴,感谢我们一起做过的看似无聊的事情。德国浪漫主义时代的文学是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是贝多芬的音乐,是海涅的诗,是尼采的超人哲学。他们共同的人生梦想是“狂飙”,“狂飙”是生命飞扬的追求。感谢母亲记住了她青春时的热情、爱与狂飙的梦想,并告诉我,她曾有过的生命之爱。
(选自《读者》2019年12月下,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解的一项是( )
A.第①段开头第一句表明因为母亲纵容我,我爱母亲胜过父亲。
B.第③段的“母亲有一双魔术师般的手”表现了母亲的能干和一种从容的生活态度。
C.第⑦段中“我觉得现在的人其实很穷”是指现在的人的生活质量不高。
D.第⑩段画线句表明作者不认同的态度,这是一种让员工的生活丧失美好的管理方式。
2.说说第②段“别理你爸爸”的言外之意,揣摩母亲说话时的语气。
3.第⑥段的加点词语“奢侈”该如何理解。
4.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第⑧段画线句的作用。
5.结合全文内容,理解文章结尾“她曾有过的生命之爱”的丰富内涵。
阅读议论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炒一份“余老师同款蛋炒饭”、以“抗疫加油”为主题进行一场水果拼盘大比拼、养护一盆绿植作为特殊的开学礼物、制作一个手工包送给妈妈……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学生们经历了一段特殊的成长时光,这也成为进行劳动教育的一个机会。一些学校开展“厨艺云课堂”“线上手工课”等活动,引导学生们参与形式多样的家务劳动。一份份特别的“作业”,让居家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也让学生们在一菜一饭、一针一线中体会劳动的滋味。
②《尚书》有云:“不知稼穑之艰难,乃逸乃谚。”的确,没有挥洒过劳动的汗水,没有体会过劳动的艰辛,就很难真正理解劳动的内涵、珍视劳动的价值。环顾我们周边,青少年“不识稼穑”的现象,并不罕见。因为“课业忙”“不重视”等原因,他们少有机会走进“实践的课堂”,难以对现实中的劳动有更多切身的体验和感受,一定程度折射出劳动教育淡化、弱化的现实。
③“离开劳动,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至今依然能给我们以深刻启示。劳动教育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在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之外,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型劳动,让他们在劳动中提升生活技能、增进社会责任担当,才能不断夯实成长的基石。不久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对于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④有人也有疑问,智能化时代加速到来,还有必要提倡劳动教育吗?其实,劳动教育对于人生的成长来说,不仅意味着劳动技能的提升,更意味着劳动精神的培育。从农耕社会“耕读传家久”的传统,到现代社会“劳动创造幸福”的箴言,时代在变,劳动的形式在变,但劳动的精神内核始终未变。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说,劳动,是人生的第一堂课。只有劳动才可能使人在生活中强大。今天,我们大力提倡劳动教育,就是要让青少年在动手实践、出力流汗中播撒崇尚劳动的种子,在接受锻炼、磨炼意志中涵养艰苦奋斗的精神,真正理解人间万事出艰辛。
⑤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很多时候,给我们最深感动的,正是那些最平凡的劳动者。疫情期间,武汉环卫工人李兰萍凌晨4点就起床工作,“干干净净,大家才不害病”;武汉江岸区车站街派出所的警察范靖,在夜以继日加班加点的同时,还自费给自己联系的困难群众送去粮油肉菜,“困难时刻要站在他们身边”;快递小哥朱红涛成为“流动的风景”,他不仅送包裹,还当社区采购员,“只要我们还在跑,武汉就不会停下来”……在他们身上,“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是如此生动。这样的劳动精神,让人拥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冲破黑暗的力量,是我们每个人都应汲取的成长养分,也是我们的国家能够一次又一次穿越风雨的精神动力。
⑥劳动教育是人生的“必修课”,但让它从课程表上的一种价值召唤真正成为砥砺成长的广阔天地,可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让劳动教育流于形式,尤需社会、学校、家长齐心协力创造更多有利条件,让青少年真正走进生活的课堂、走进劳动的现场,在扎根大地的劳动中,展现风采、感受快乐、实现成长。
(选自《人民日报》2020-04-22作者:张凡)
1.通读全文,拟写一个能作为中心论点的标题。
2.结合全文,分析第①②两段在文中的作用。
3.除道理论证外,第⑤段所使用的主要的论证方法是什么?有何作用?
4.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
5.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劳动教育的认识。
(资料链接)
劳则思,思则善心生。——《国语》
后稷教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孟子》
劳动不仅是一种习慣,也含了一种精神,劳动既是创造世界的,也是创造人的,在新时代,劳动的价值和意义一点儿也不逊色。劳动创造着美丽人生。——于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