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学校开展“家书·家风·家书文化”网络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下面是第一...

学校开展“家书·家风·家书文化”网络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下面是第一组搜集整理的介绍家书的文字。阅读后,完成后面小题。

家书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家书是指写给家人、亲属的文字,广义家书还包括写给恋人、朋友、老师、同学、同事等的文字。历史记载,最早的家书出现于秦汉时期,一般写在竹简或木牍上,所以书信称为“简” “牍”“尺牍”。汉以后,有了“尺素书”,这时人们用锦帛作为家书的体。、素都是写家书时使用的小(甲)而华贵的材料,但是这样的材料不是一般人家能用得起的。东汉后期,造纸术的发明,为普通人家的家书传递创造了便利的条件。随着造纸术越来越先进,三国时期,我国已经开始用纸质信封装寄家书了。生活中,“口信”也是一种表情达意的“家书”。  ①  代(唐/宋)  ②  (田园/边塞)诗人岑参的“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说的就是以口传信的通信方法。而后不断发展的近现代邮政业,(乙)生了将近两个世纪的家书繁荣。

(1)文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

A.载(zǎi)   笺(jiān)          B.载(zǎi)   笺(qiān

C.载(zài)   笺(jiān)          D.载(zài)   笺(qiān

(2)结合语境,依次填入文中(甲)(乙)两处的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

A.(甲)副     (乙)摧            B.(甲)幅     (乙)摧

C.(甲)副     (乙)催            D.(甲)幅     (乙)催

(3)依次为文中横线处选填正确的内容,①处________②处________

2.下面是第二组搜集整理的介绍家风的文字。阅读后,完成后面小题

中国人重视家庭。家是社会最小的单位,也是最具活力之地,是  ①  生命之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希望大家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家风是家庭或家族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风尚,对家庭成员个人品质和行为的养成具有深远的教化作用。我国许多明君贤臣和文人学士,借助家书将自己所倡导的修身养德、立身治家的思想寄予后人发扬光大,  ②  了一个家庭的家风。梁启超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甲)是我国历史上一位难得的教育家,创造了“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的家教传奇。民国初年梁氏家族已跻身上层社会,梁启超(乙)仍然时刻以“寒士家风”要求着子女。“寒士”并非穷苦之意,而是一种节俭、勤奋、上进的精神。梁启超在给梁思顺的信中写道:“你和希哲都是寒士家风出身,总不要坏自己家门本色,才能给孩子们以磨炼人格的机会。生当乱世,要吃得苦,(丙)能站得住。”正是这样的“寒士家风”,培养了梁氏子女从小克勤克俭、吃苦耐劳的精神。

(1)结合语境,依次填入文中①②两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_

A.①创造、延绵    ②彰显               B.①延绵、创造    ②彰显

C.①创造、延绵    ②显露               D.①延绵、创造    ②显露

(2)文中(甲)(乙)(丙)三处分别填入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_

A.(甲)也  (乙)却  (丙)又         B.(甲)还  (乙)却  (丙)才

C.(甲)也  (乙)就  (丙)才         D.(甲)还  (乙)就  (丙)又

3.下面是第三组搜集整理的介绍家书文化的文字。阅读后,完成后面小题

古往今来的万千家书汇集成了丰富的家书文化。从刘邦《手敕太子文》、骆宾王《与亲情书》、文天祥《狱中家书》到曾国藩《致诸子书》,从孙中山《写给侄子孙昌的信》、林觉民《与妻书》到鲁迅《致许寿裳》,还有著名的个人家书集《傅雷家书》,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而共产党人留下的革命家书、遗书、血书、绝笔,如《红色家书》《抗战家书》等等,无不饱含着赤诚的家国情怀。每当我们读到这些家书的时候,总会被其中浓烈的亲情、友情、爱情所打动。

随着现代通信工具的广泛使用,(甲)微信QQ邮件短信等成为电子家书 但今天,仍有人通过手写家书寄托着对亲人的牵挂,倾诉着对家国的热爱。时维疫艰,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的刘淑珍参加了支援武汉的医疗队。她在给4岁女儿的家书中写道:“你长这么大以来,这是妈妈第一次给你写信。妈妈接到要去支援抗疫一线通知时,内心最放不下的就是你。作为医务人员,(乙)妈妈比谁都懂得这场战斗所面临的危险 宝贝,救死扶伤是我的职责,所以我必须得站出来,去疫情肆虐的前线。等妈妈和其他的叔叔阿姨把病毒消灭了,再来武汉时,一定带上你,(丙)一起看看这座美丽的城市看看诗歌中的黄鹤楼 朴实的话语,让我们感受到了白衣天使救死扶伤的热忱和为国为民一往无前的壮志豪情,也让我们感受到家书文化依然保有感人至深、催人奋进的力量。(丁)手写家书的人必将是喧嚣社会的精神贵族 希望大家提笔写家书,把爱写出来,坚持家书文化育人,树立家国担当精神,用家书扮靓我们新时代的多彩生活。

(1)文中画曲线的句子作为总结句,有一处表达欠妥,请你加以修改。

修改:________

(2)给文中(甲)(乙)(丙)(丁)四处画线语句加标点符号,有误的一项是_______

A.微信、QQ、邮件、短信等成为电子家书。

B.妈妈比谁都懂得这场‘战斗’所面临的危险。

C.一起看看这座美丽的城市,看看诗歌中的《黄鹤楼》。”

D.手写家书的人必将是喧嚣社会的精神贵族。

4.同学们活动后创作了小诗《家书》。下列评析有误的一项是(   )

家书

家书,是一句句美丽的诗。

家书,是一声声真挚的叮咛。

家书,是一支支亲情的悠歌。

 

家书,是一块块构建家风的青砖碧瓦,

一笔一画勾勒家族的脊梁。

 

家书,是一扇扇开启哲思的门窗,

一言一语都是穿越古今的智慧。

 

家书,那还是一张张历史风云的剪影,

一帧一页刻录世事的兴衰炎凉。

 

家书,那里有一段段历史的记忆,

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

闪耀着中华民族美德的光华。

A.第一节,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家书是家人、朋友等之间传递情愫、沟通交流、寄寓美好情感的重要载体。

B.第二节,写出了家书蕴含着家族对子女修身养德、立身治家等方面的殷殷教导,代代相传,经过历史的沉淀,逐渐形成一个个家族的家风。

C.第三节,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家书中蕴藏着家族的家风对家庭成员个人品质和行为的养成教化,对我们立身于世有启迪意义。

D.第五节,写出了家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历史,古往今来的万千家书汇集成的家书文化,已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精粹的重要组成部分。

 

1. C D 唐 边塞 2. A B 3. 示例:将“亲情、友情、爱情”改为“亲情、友情、爱情和家国情怀” C 4.C 【解析】 1.(1)载:多音字,词语中“载”字有载物或有承载之意、有“又、有”的意思读zài;词语中“载”字有记录或年的意思时读zǎi。故“载体”读zài。笺,本指狭条形小竹片,这里是“注解”的意思,只有一个音,读jiān。故选C。 (2)副,量词意为套、双、张等;幅,布的宽度。句中形容“笺、素”、的大小,用“幅”;摧,折断,伤害,毁坏;催,使事物的产生、发展变化加快。句中指加快“家书繁荣”,用“催”。 (3)岑参,唐代诗人,长于七言歌行,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异域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边塞诗尤多佳作。 2.(1)创造,特点在于产生新的事物;延绵,指形态上的连贯。句中形容新生命,先产生,再延续;彰显,鲜明地显示;显露,明显表露,句中形容家风,用“彰显”恰当。综合分析,故选A。 (2)也,连词,表并列;还,连词,表递进;句中说梁启超先生不仅是政治家、思想家,还是教育家,内容上是递进关系,选“还”。“已跻身上层社会”与“仍然时刻以‘寒士家风’要求着子女”两分句间是转折关系,用“却”;“吃得苦”是“站得住”的条件,判断上下句为条件关系,“又”表并列,“才”符合句子间的关系。综合分析,选B。 3.(1)文段列举的家书是按照“亲情、友情、爱情和家国情怀”的顺序,作为总结句,内容表达与前文不一致,所以将“亲情、友情、爱情”改为“亲情、友情、爱情和家国情怀”。 (2)C.黄鹤楼是地名,不应用书名号。把书名号改为单引号。故选C。 4.C.“家书,是一扇扇开启哲思的门窗”,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不是“对偶”。内容上写家书对家庭成员思想的启迪,蕴含中华传统文化精粹。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题目:我的      之旅

要求:(1)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2)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不少于600字。(3)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字、校名、地名点。

 

查看答案

作文

“亲爱的同学们,乌云遮不住升起的太阳,疫情挡不住春天的来临。每一位同学都牵系一个家庭,每一个青年应担当一份使命,自觉做科学的传播者、谣言的粉碎者、健康的守护者、家庭的关爱者。”

——教育部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个格外“漫长”的寒假,也变得特殊而厚重。我们响应号召,足不出户,却接受着或将影响一生的教育:奉献与牺牲,坚守与执着,生命与健康,责任与担当,科学与真知……多少年后,再回望这个2020年初的寒假,一定会发现,我们有了一次特别的经历,有了新的体验和发现,新的感悟和成长。

请以“这个寒假”为话题作文。

要求:(1)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不少于600字。(2)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字、校名、地名点。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小题。

骆驼的抗沙标配*

张云广

①穿行于瀚海中的骆驼是以酷热、干燥、贫瘠等为特征的沙漠极端环境中的成功生存者。历史上穿越沙漠的古商队中有马队、驼队,但骆驼显然更具优势,享有“沙漠之舟”的美誉。而这一切都源于其拥有一套高效运作的抗沙标配。

②骆驼是一种极不挑食的动物,陆地上近百分之八十的植物都在其食谱范围内,即使是一些看起来十分坚硬的东西,也会在其反复咀嚼和消化液的强力作用下转换可以吸收的汤汁。骆驼的反刍能力惊人,它的脸颊内侧密集分布着手指状指向后侧的突起,这些突起的作用是留住食物,特别是能够留住从胃里反刍出来的食物,以便再次进行咀嚼,其反刍次数可以高达五十次之多,从而最大限度地对食物进行吸收和利用。

③骆驼不仅是高效利用食物的专家,还是节能减排的高手。骆驼的腿部有着发达的跟腱结构,这些跟腱如同橡皮筋一样,弹力十足,大大削减了其长途跋涉时所耗费的能量。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而骆驼的膀胱相对其庞大的身躯来说,就显得有些小了,骆驼排泄出的尿液量也很小,而其中所含的水分极少。骆驼体内有许多条小管汇聚到肾脏的中心部位,使肾脏具有强大的过滤功能,尽可能地回收尿液中的每一滴水。超凡的减排能力使骆驼在一次性喝下一百升水的情况下,可以行走一百千米的路程,所以在沙漠中即使骆驼不喝水也能生存很长一段时间。

④此外,作为标志性部位的驼峰是骆驼最重要的资源储备基地,而且驼峰部位的皮肤厚度有一厘米,里面是被脂肪化了的细胞组织,这样的细胞组织为骆驼在非常时期提供了能量上的补给和保障。这些脂肪具有很好的隔热能力,同时能把脂肪汇聚于一处,并非遍布周身,这样的布局正是为了方便其他部位能够更好地散热,堪称一大科学布局。

⑤骆驼自身的降温制冷机制还远不仅于此。休息时,骆驼采用的是跪地姿势,带着厚厚的老茧,还有可以耐得住高温侵袭的胸椎骨,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这样一来,骆驼的整个胸腔得以远离地面,免受流沙的灼烫之苦。同时,骆驼的四肢与胸椎骨支起的空间会有气流通过,也发挥了一定的降温功能。

⑥最让人称奇的是骆驼保护大脑的策略。骆驼的鼻甲很大,横截面呈卷轴状(或呈洋葱圈状)结构,由一层膜覆盖着的薄骨构成,里面充满了血管,并一直延伸到头骨的后面。鼻甲不仅表面积很大,而且表面很潮湿,伴随着呼吸作用时的水分蒸发,覆盖鼻甲的血管得以冷却,并形成相对凉爽的空气。这些凉爽的空气在头骨深处与从心脏输送上来的高温血液相遇,然后通过更为细小的血管实现了冷与热的交换,这使得相对低温的血液也能够流向大脑,保证了大脑良好的工作状态。

⑦总之,骆驼为适应在极端环境下生存而实践出的“成果”,已经全部装备到位,我们人类还在把其折射出的理念作为攻关课题而不懈努力着。

[注释]标配,标准的配备。

1.根据选文内容,摘录相关信息并作概括,完成下面思维导图。

2.选文第①段画线句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说说选文第⑦段加点词的意思。

总之,骆驼为适应在极端环境下生存而实践出的“成果”,已经全部装备到位……

4.选出对选文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   )

A.骆驼反刍能力极强,其原因是脸颊内侧密集分布着手指状指向后侧的突起,这些突起能够留住食物。

B.骆驼的肾脏内汇聚着许多条小管,它们使肾脏具有强大的过滤功能,尽可能地回收尿液中的每一滴水。

C.休息时,骆驼用跪地姿势让整个胸腔得以远离地面,四肢与胸椎骨支起的空间也会有气流通过,从而达到降温目的。

D.骆驼的鼻甲面积又大又潮湿,呼吸时水分的蒸发可以使覆盖鼻甲的血管得以冷却,并形成非常凉爽的空气。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小题。

京胡

戎林

①父亲去世后,大哥再也没回来。不料十年后突然打来电话,说他已经从台湾回到大陆,住进了我所在城市的一家宾馆。我忙去看他,这才得知,他此番来不为别的,只为买一把镜胡。

②我有些发愣,只知道大哥喜欢唱京剧,从没听说他会拉京胡。尽管五音不全,还是爱唱,有一次回大陆,竟当着众人的面吼起了“四郎探母”,直得脑袋上暴起道道青筋。我怕有损于我们家族的形象,想打断他,但他那全神贯注的样子,不忍心。直到他吼得大汗淋漓,气喘吁吁才恋恋不舍地打住。这时,我发现他已是满眼泪水了,不好意思地揩了一把,轻声说:在台湾哪天不吼一嗓子,心里就不好受!我口是心非地夸奖他一番,说什么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③说到买京胡,陪着他的嫂子在旁边吃吃地笑,我好奇地问大哥:“你也不会拉京胡,要那玩艺做什么!”

④“我不会,可有人会呀!”他说起一位比他大十来岁的老哥,年轻时就在部队里拉京胡,现在80多了,京胡拉得在台湾首屈一指。他不止一次对大哥说,只要有一把上等的京胡,他愿为他拉一辈子!于是,大哥便一路风尘仆仆地赶了回来。

⑤全家紧急动员,围绕京胡开始忙碌。先是陪大哥去了南京,偌大的商场竟然没有一把像样的京胡,最贵的不过几百块,大哥拎拎这把,提提那把,说:“轻,太轻!”连跑了几个地方,结果失望而归。

⑥不知谁告诉我,每天早晨,湖边聚集着一群爱唱京戏的老人,何不去打听打听,大哥兴致勃勃地去了。

⑦一听说是台湾来的,人们热情地跟他打招呼,说到京胡,有人透露,说有一位姓胡的师傅收藏着一把价值不菲的京胡,不知人家可愿出手。我辗转打听到那位老者的住处,和大哥连夜赶了去。

⑧那是一位憨厚的老人,听说大哥为京胡而来,犹豫良久,才把家里那把拿了出来。大哥一看,两眼圆睁,不等人家开口,便问多少钱,老人摇头不语,问急了才说:“不卖,是家父留下的。”说着,慢慢踱到屋椅子上坐定,将一方红绸铺在右腿上,再把那些暗紫色的京胡架在腿上,京胡一侧的蟒皮在灯下泛起油润的光泽。琴声响起,老人右手的弦子也急速地抽动起来,整个身体兀自起伏律动。优美的琴声包裹着他那弓腰低背的身影,以致那些皱巴巴的脸也埋进了乐声之中。大哥听着听着,情不自禁地唱了起来:“我好比笼中鸟,有翅难展;我好比浅水龙,被困在沙滩……思老母不由儿肝肠痛断,想老娘不由人珠泪不干”,还是“四郎探母”。

⑨琴声戛然而止,大哥又是满眼泪花,哽咽着哀求老人:“把琴卖给我吧!”

⑩老人默默地望着他。

大哥从怀里摸出一叠钞票放到桌子上,老人把眼一瞪,伸手将钞票推到一边,说:“钱不要,琴给你!”

那把暗红色的京胡就到了大哥手中,他紧抱着琴,像抱着十世单传的婴儿,一脸幸福。

大哥后来又去了老人那里几趟,不知最后是否给了钱,反正那琴被他带走了。临分手时,老人送给他一小块碗口大的蟒蛇皮,说这是他年轻时进山买的。万一琴坏了,就把这块皮蒙上,还详细讲解了怎样蒙皮的细节,也不知大哥记住了没有。

大哥走后的那天晚上,我做了个梦,梦见大哥站在波涛翻滚的大海那边,昂着花白的头,向着大陆方向唱起了“四郎探母”,唱得红头涨脸,满脖子青筋,身后的岩头上坐着一位拉京胡的老者,膝上铺着一方红绸,上面架着把暗红色的京胡,老者右手的弓弦在不停地抽动,身体起伏不停,那咿咿呀呀的琴声伴着大海的涛声一直飘到我的梦里。

[注释]《四郎探母》剧情:身陷异邦的杨四郎深夜冒着生命危险偷跑出关探望母亲。漫长的十五年骨肉离别,短暂的一夜团聚,杨四郎在声声更鼓的催促下,依次与家中亲人相见,说不尽的思念之情,刚刚相聚却又分离。

1.文中描写了大哥唱“四郎探母”的三个场景,分别是:回大陆探亲时,当着众人的面吼起了“四郎探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第④段中有一位未曾出场的80多岁的老人,他说如果有上等的京胡,可以给大哥拉一辈子。文章设置这样的人物和情节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

3.结合语境,品位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有一次回大陆,竟当着众人的面起了“四郎探母”,直吼得脑袋上暴起道道青筋。

4.研读第⑩段,此时无声胜有声,试揣摩老人当时的心理活动。

5.阅读全文,请简要说明选文为什么以“京胡”为题。

6.分析选文结尾段有什么妙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甲)(乙)两个语段,完成小题。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述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梁君出猎,见白雁群。梁君下车,彀弓欲射之。道有行者,梁君谓形者。行者不止,白艳群骇。梁君怒,欲设行者。其御公孙袭下车抚矢曰:“君止!”梁君忿然作色怒曰:“袭不与其君而顾他人,何也?”公孙袭曰:“昔齐景公之时,天大旱三年,卜之,曰:‘必以人祠,乃雨。’景公下堂顿首曰:‘吾所以求雨者,为吾民也;今必使吾以人祠,乃雨,寡人将自当之。’言未卒,而天大雨者方千里者,何也?为有德于天而惠于民也。今主君以白雁之故而欲射之,袭谓主君言无异于虎狼!”梁君援其手与上车归,入庙门,呼万岁,曰:“幸哉今日也!他人猎皆得到禽兽,吾猎得善言而归。”

[注释]①梁君:魏国国君。骇:害怕(飞走)。③御:驾车的人。④抚:按。⑤与:帮助。⑥卜:占卜,古时迷信活动。⑦祠:祭祀。⑧援:拉。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臣之妻臣                  (2)王之甚矣

(3)梁君谓形者                (4)乃

2.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   )

A.于是入见威王/皆于齐

B.时时而进/又何

C.今齐地千里/而天大雨者千里者

D.言未/获有所闻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2)吾所以求雨者,为吾民也。

4.(甲)(乙)两文中,邹忌和公孙袭劝谏的目的分别是什么?

5.(乙)文中公孙袭劝谏有什么特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