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追寻历史意义,走出“泛娱乐化” ——我们需要什么样...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追寻历史意义,走出“泛娱乐化”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历史观

①一段时间以来,各种“抗日神剧”“宫廷戏说”“名著改编”,总会引来很多质疑之声。那些不顾史实乃至常识的粗制滥造,那些既无意思更无意义的胡编乱造,让人反感,却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在信息爆炸、观点多元、文化多样的今天,应该怎么用好历史资源、做好历史传播,真正让历史对时代说话、向公众发言?

②脱下沉重、刻板、僵硬的外衣,换上轻盈、生动、鲜活的步伐,历史的“轻松”背后是社会进步、思想解放的表现。然而,以戏说代替正说,以调侃代替中立,以消费历史代替认识历史,以娱乐历史代替思考历史,可能就跌进了“泛娱乐化”的陷阱——历史变成了市场上的快消品、屏幕里的调味品,变成了抖一个个包袱、造一个个笑料。

③“在娱乐化的潮流中,人们主张对事物和人物不作评价,尤其是不作道德价值上的判断。并不是认为这很困难,而是认为毫无必要。”“泛娱乐化”背后,其实是对历史的一种“去价值化”。一切都可以被恶搞、一切都可以被消费,饭局中就难免出现诋毁先烈的唱段,电视里就难免出现奇言怪行的英雄。在这样的历史观看来,无所谓真相、无所谓真理,是非成败、高尚卑劣都不过尔尔,真可谓“节操碎了一地”。

④当历史仅归于娱乐之时,也就是历史被虚无主义绑架之时,这直接瓦解着社会的价值底座、人们的精神信仰。正如学者的告诫,如果“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最后必然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看看那些起哄让秦桧在岳飞面前“站”起来的,那些围观邱少云“特殊生理结构”的,那些瞎传“村民出卖狼牙山五壮士”的,那些连抗战都可以无所顾忌消费戏谑的……娱乐化一旦过度膨胀,其必然的结果就是审美取向感官化,价值取向虚无化,政治取向戏谑化,道德取向去崇高化。

⑤其实,很多名篇名著,都是从历史中汲取灵感。远有《三国演义》演绎历史沉思天下大势,近有《故事新编》以古喻今反思社会现象,这些名篇以通俗的方式、大众的视角讲“历史故事”,让公众在“悦读”“悦览”中有所悟、有所得,同样有利于传播历史。因此,无论怎样的“历史讲述”,都需要抱有对历史的“温情与敬意”,守住一条基本的底线,那就是不能罔顾常识、颠倒黑白,更不能消解价值、解构意义。尊重历史而不是调侃历史,敬畏历史而不是消费历史,才是“再创造”时需有的历史观。

⑥事实上,那些无聊无趣的作品,不可能有长久的生命力。有网站调查显示,___76.97__%的人认为革命战争题材影视剧的创作,应坚持“严肃化,坚决基于实事还原历史真实一面”。这是对那些 “手撕鬼子” “石头打飞机”的“抗战神剧”的有力棒喝,更是拒绝历史“泛娱乐化”的民意体现。

⑦“历史上都写着中国的灵魂,指示着将来的命运。”端正我们的历史观,以真诚敬畏对待历史,走出“泛娱乐化”,这样,我们才能担负起历史使命,走向更远的未来。

(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

1.请说说本文作者的主要观点。

2.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什么是“泛娱乐化”?

3.简述第⑤段的论证思路。

4.说说第⑥段划线语句的作用。

有网站调查显示,76.97%的人认为革命战争题材影视剧的创作,应坚持“严肃化,坚决基于实事还原历史真实一面”。

 

1.(结尾句)端正我们的历史观,以真诚敬畏对待历史,走出“泛娱乐化”。(或标题语:追寻历史意义,走出“泛娱乐化”) 2.以电影、电视等现代媒介为主要载体,内容浅薄,方式粗鄙、戏谑,试图使人放松、娱乐的一种文化现象。 3.①首先,提出很多名著从历史中汲取灵感的观点;②然后,列举《三国演义》和《中国历史新编》两个例子从正面论证观点;③最后,总结我们应该尊重历史、敬畏历史。 4.画线句子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列举网站调查的民意结果,具体有力地论证了“那些无聊无趣的作品,不可能有长久的生命力”的观点,从而论证了“端正我们的历史观,以真诚敬畏对待历史,走出‘泛娱乐化'”的中心论点。 【解析】 1.本题考查的是分析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中心论点”是一篇议论文的灵魂,所以读懂一篇议论文,概括中心论点是考试常见的题型。分析中心论点,可以从文章的标题、开头、结尾,有时也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本文的正标题就是中心论点,摘抄下来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节选魏学洢《核舟记》)

(乙)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节选林嗣环《口技》)

1.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断两处)。

中 峨 冠 而 多 髯 者 为 东 坡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其两膝相________

(2)如有所________

(3)两战战________

(4)不能其一处也________

3.翻译下列句子。

(1)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2)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4.(甲)文为了清楚而有条理地介绍核舟“大苏泛赤壁”这一主题,作者采用了____说明顺序;(乙)文第一自然段最后一句通过刻画“宾客”的神态、动等细节,运用____描写烘托了口技表演者技艺的“善”。

5.(甲)(乙)两文分别表现了民间艺人微雕和口技技艺的高超。这样有着独特魅力的中华文化遗产,正逐渐消失。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认为应该怎样来保护或传承它们呢?(写出两条合理建议)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送魏十六还苏州

皇甫冉

秋夜沉沉北送君,阴虫切切不堪闻。

归舟明日毗陵道,回首姑苏是白云。

(注释)①皇甫冉,唐代诗人。作者的朋友魏十六曾从苏州到毗陵(常州)方向来拜访他;魏十六返回苏州时,作者乘船相送。②阴虫:指蟋蟀。

1.诗歌中“沉沉”“切切”两个词意蕴深刻,试写出表达效果。

2.诗歌三、四两句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并说出诗句表达的感情。

 

查看答案

用课文原句填空。

(1)________,白露未晞。(《诗经·蒹葭》)

(2)枣园的灯光照人心,________!贺敬之《回延安》)

(3)青青子衿,________。(《诗经·子衿》)

(4)青树翠蔓,________。(柳宗元《小石潭记》)

(5)________,端居耻圣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6)美,是人类的不懈追求。早在几千年前,《诗经·关雎》中便用“________________。”这优美的句子来表达男子对美丽而贤惠的姑娘的倾慕之情。

(7)《桃花源记》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句式工整,色彩绚丽,突出了桃花林的绝美景色。

 

查看答案

综合实践活动。

活动一:中国古代文人以诗言志,“情动而辞发”,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不朽篇章。学校开展“从古诗看古代文人如何表达志向与情怀”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材料一)

唐帝国疆域辽阔,边事纷起,加上藩镇作乱使得战乱频繁,人民流离失所。不少诗人也被卷入其中,不过他们是抱着建功立业的理想自愿从军的。如李益、陈子昂、王维、高适、岑参等,他们高歌“功名只向马上取”的时代精神,不但创作了大量的从军送别之作,而且亲身体验了远涉边地的战争生活。

(材料二)

唐代是个漫游风气特别盛行的时代。诗人们在漫游中相识,也在漫游中离别。漫游中创作出的送别诗多姿多彩,有深刻的思想和高超的艺术技巧,因此成为唐诗的一个重要类别。

(1)上面两则材料解释了唐代“送別诗”大量涌现的原因,探究这两则材料,写出你的结论。

(2)学校决定邀请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大平先生来校做“从古诗看古代文人如何表达志向与情怀”的报告,请你在报告会前致欢迎词,你将如何说?

活动二:

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而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我们只求心理相当平衡,不至于受伤而已。你也不是栽了筋斗爬不起来的人。我预料国外这几年,对你整个的人也有很大的帮助。来信所说的痛苦,我都理会得:我很同情,我愿意尽量安慰你,鼓励你。克利斯朵不是经过多少回这种情形吗?他不是一切艺术家的缩影与结晶吗?慢慢的你会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我相信你逐渐会学会这一套,越来越强的。

本段节选文字中“我”是    (人名),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文中的“我”希望“你”成为怎样的一个人?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莫道春光难揽胜,浮云过后艳阳天。”长江两岸,“武汉必胜”格外xǐng mù,这是江城武汉的英雄气质A东湖之畔,千树繁花悄然zhàn fàng,这是不可阻挡的春天脚步!在一个个这样的瞬间里,蕴藏着荆楚大地穿越风雪砥砺前行的秘密,yùn yù着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自强不息的力量。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

(2)A处的标点符号是   

(3)语段中的划线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修改意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