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作文。 北宋诗人秦少游有诗云“韶华不为少年留”,然而水过留痕,雁过留声,在已逝的...

作文。

北宋诗人秦少游有诗云“韶华不为少年留”,然而水过留痕,雁过留声,在已逝的韶华中,总有一种东西镌刻在我们的记忆深处,抹之不去,它可以是一种声音,一抹微笑,一个眼神;它可以是一份思念,一份感动,一份悔恨……

(注释)韶华:美好的时光。

请以“抹不去的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填全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2)感情真挚,不得抄袭。(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班级。(4)请认真书写。

 

范文: 抹不去的记忆 叶子一片一片飞在空中,思绪一缕一缕呈现在我的脑海。我们在一起的生活是那么美好,钢笔勾勒的精彩瞬间被我们珍藏,眼泪汇成一片汪洋,最后还是舍不得遗忘。 尽管,因为成绩痛哭流涕过。“这次可是真的考砸了……”“呜呜,怎么办要被踢出去了……”“平常心,平常心……”诸如此类的话语充满了整间教室。每一次考试过后,几多欢喜几多忧。这一年里,这样的日子,刺激着每个人的神经,颓废了,奋起了,就这样的过去了。原本有惧怕,现在也已经释怀了。其实,考试也没什么大不了,自己努力了,终究会有成功的那一刻。 在365个日日夜夜里,我与同学们一起嬉戏,打闹。“你怎么可以这样呢……”因为贪玩,朋友们曾假装生气责怪过我。“呀,我怎么你了你又欺负我……”好友向我撒过娇。“啊!你的床上有一只虫子,我来帮你捉……”想要在我床上玩,却找这么可爱的理由,赖在我这儿不走。这一幅幅场景,好像还在昨天,那么清晰。不曾想,开心的笑容已经成为过去,保留在我的脑海里…… 在无数个朝夕相处的日子里,我们经常三三两两聚在一起,饱览群书,交流心得,探讨问题。“作业好多啊,你的物理作业写完没有”“嗯,不过我的数学作业还没有写完,不想写了,放松一下吧!”虽然因为作业而忧愁,却也正是我们进步的动力,生怕有人超过了自己。“这道题明明是C,你怎么可以选A”“正确的本来就是C,咱们组只有你错了。”“不对,你看这里为什么用在这里是我们不能迷信权威。”“你的谬论我不听,你记住,以后遇到这种题,选‘A’就好了。”“呃,你的才是谬论吧……”讨论问题时,偶尔互相调侃一下,学习也变得充满乐趣,生活也变得充满活力。 那些我抹不去的记忆里,有笑,有泪,有努力,有汗水。在朋友,老师,家长的陪伴下,瞳孔无限放大,装下了旧时的你我他,却无论如何也带不走,那美丽的青春年华。 风吹断了树枝,雨打湿了心情。唯一抹不去的就是那份既痛苦又珍贵的回忆…… 【解析】 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抹不去的______”,横线上可以填抹不去的物,也可以填抹不去的事,还可以填抹不去的某一个特殊日子等。从提示语的“它可以是一种声音,一抹微笑,一个眼神”可以看出,“物”可以是一种声音,一种味道,一抹微笑,一个眼神;从提示语的“它可以是一份思念,一份感动,一份悔恨……”可以看出,“事”不是一般的事,让你感动的事,让你思念的事,让你后悔的事,或让你觉悟的事等等。总之是让你有了收获,得到启迪,变得成熟。如“抹不去的那件事”可能是你做的一件错事,可能是没控制自己的情绪,也可能是失败的一次经历等。文体上写成记叙文,夹叙夹议,来表达你内心的感受,要有适当的心理描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倾听草木的呼吸

曹洁

①烟花三月,没有下扬州,只一路北上,抵达在北京的鲁院,与草木在一起。一个人,走遍院子的每一个角落,安静极了。听得见阳光落地的声音。浴在蓝色的光里,某些无可名状的情绪被洗净,身体与灵魂如水一样清透。

②这个院子,就是一个世界,这么小,也这么大。

③轻轻踏在大地上,一步一步,踏稳了走,放慢了走。每一棵草木都在春阳中舒缓呼吸。

④小院花欲燃,“燃”不单是梅的艳红,更是一种奔放热烈的开放姿态。白玉兰也在燃,花瓣舒展,花香浓烈,开得奔放,落得决绝。梅种很多,丰厚梅花、淡丰厚梅花、杏燕梅花、白蝴蝶梅花、垂枝梅、腹瓣梅花等等,以前从未见过。梅是贴近女子的花,以梅为名,是梅的幸,也是人的幸。花人两相映。自然才美,生物才活,人类才安生。

⑤悄悄靠近一棵玉兰树,看看她,也让她看看我。玉兰花大雅大俗的美,惊艳满树。这是一种古老的花,也是贴近生命气息的花。屈子“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菊之落英”,将玉兰推向春秋。“已向丹霞生浅晕,故将清露作芳尘”,这是玉兰花的幸。玉兰的香是清香,无药味;玉兰的花是柔软的,即使落地,踩上去也不是脆的。捡拾几片落花,摊在手心,默然对视,想听懂她干干净净的语言。她开时极盛,谢时决绝,有一种清绝的孤勇与优雅。唐人言“晨夕目赏白玉兰,暮年老区乃春时”。若女性晨夕赏阅玉兰,嗅其芳香,可人老心童,留驻岁月。其实,这不是歌者妄言,若以本真之心感受,诗吟出来了,春也留驻了。

⑥花树之外,是荷塘水畔的两株垂柳。嫩黄的颜色,已泛出春暖的绿,像正在成长的青少年。每一日都在变化,柳烟、柳色、嫩黄、嫩绿、黄绿,而今,已是蓬蓬勃勃的绿了。它们在水边相依。在水里拥抱,穿树而过的风,是他们亲和的呢喃吗?一边花谢,一处柳绿,一水相依,两样风物。花儿的殷红与嫩柳的青色,水汽一般氤氩,坐在花红柳绿的云气上,仿佛连自己也花红柳绿了。

⑦不伤花谢,不羡柳青,花柳为木,树生盎然,这是朴素真纯的生命风度。小时候盼望长成一棵树,长大才明白。人不能成为树不是因为不能像树一样高大,而是缺失树干净、坚守、温暖的灵魂。所以,先得学着好好做人,而后,学着做一棵向着阳光的树。

⑧我不是树,但行走草木间,总能看见自己的灵魂,干干净净。我在这世界里渐渐欢喜,散着长发,往深处而去,风不冷,只是远,远得吹不来暖,也带不走寒。这是自然常态,也是人间常态。

⑨还有荷塘和竹林。等着再暖一些,等着夏天来了,荷花会开,竹子也会青。鸟儿也不甘寂寞。它们在你看得见、看不见的地方鸣叫,叫出三月的小欢喜。我懊恼楼太高,树太低,站在窗前,伸长了耳朵,用眼睛聆听。每每被鸟鸣诱惑,离开书桌,雀跃下楼,小院生长在土地上的欢腾立刻包裹了我。夕阳从城市的高楼缝儿洒进来,院子沐浴在柔和宁静的光里,这光紧紧地包裹着院子的安宁与吉祥,外物难侵。

⑩这是一个相生共荣的院子,花树、鸟鸣、沉默的大师们。这是小院的福气,更是我可以安居在小院的福气。我愿自己也是这里的草木,生长在三月的土地上,每天发出一节一节上拔的声音。哪怕一点点,一点点。

⑪三月,是春天最后的笙歌。玉兰轻轻地为三月画了一个花朵的句号,又轻轻地带了一下,带出一抹一抹的绿,绿起人间四月天。三月如桃花一样,红灼灼的,缤纷惹人;四月则似青柳,绿葱葱地,教人如何不喜欢?仓促的红尘之外,我与草木在一起,一起呼吸,滋养性灵。时间如舞台,一直在,在或不在的,是我们。当生命属于我们时,万不可贪求所欲,肆意挥霍;也无需过分矜持,错失美意。当遵从一心,踏浪而往,纵千山万水,也要抵达。

⑫这是三月草木告诉我的语言。

(选自《2014中国散文年选》,有删改)

1.结合选文,说说标题“倾听草木的呼吸”的作用。

2.从文中分别摘录出体现“玉兰”和“树”高贵品质的词语。

3.请简要赏析第④段中画线语句。

白玉兰也在燃,花瓣舒展,花香浓烈,开得奔放,落得决绝。

4.结合文章内容,理解第②段“这个院子,就是一个世界,这么小,也这么大”的含义。

5.文章最后一段“这是三月草木告诉我的语言”,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草木告诉了我们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追寻历史意义,走出“泛娱乐化”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历史观

①一段时间以来,各种“抗日神剧”“宫廷戏说”“名著改编”,总会引来很多质疑之声。那些不顾史实乃至常识的粗制滥造,那些既无意思更无意义的胡编乱造,让人反感,却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在信息爆炸、观点多元、文化多样的今天,应该怎么用好历史资源、做好历史传播,真正让历史对时代说话、向公众发言?

②脱下沉重、刻板、僵硬的外衣,换上轻盈、生动、鲜活的步伐,历史的“轻松”背后是社会进步、思想解放的表现。然而,以戏说代替正说,以调侃代替中立,以消费历史代替认识历史,以娱乐历史代替思考历史,可能就跌进了“泛娱乐化”的陷阱——历史变成了市场上的快消品、屏幕里的调味品,变成了抖一个个包袱、造一个个笑料。

③“在娱乐化的潮流中,人们主张对事物和人物不作评价,尤其是不作道德价值上的判断。并不是认为这很困难,而是认为毫无必要。”“泛娱乐化”背后,其实是对历史的一种“去价值化”。一切都可以被恶搞、一切都可以被消费,饭局中就难免出现诋毁先烈的唱段,电视里就难免出现奇言怪行的英雄。在这样的历史观看来,无所谓真相、无所谓真理,是非成败、高尚卑劣都不过尔尔,真可谓“节操碎了一地”。

④当历史仅归于娱乐之时,也就是历史被虚无主义绑架之时,这直接瓦解着社会的价值底座、人们的精神信仰。正如学者的告诫,如果“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最后必然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看看那些起哄让秦桧在岳飞面前“站”起来的,那些围观邱少云“特殊生理结构”的,那些瞎传“村民出卖狼牙山五壮士”的,那些连抗战都可以无所顾忌消费戏谑的……娱乐化一旦过度膨胀,其必然的结果就是审美取向感官化,价值取向虚无化,政治取向戏谑化,道德取向去崇高化。

⑤其实,很多名篇名著,都是从历史中汲取灵感。远有《三国演义》演绎历史沉思天下大势,近有《故事新编》以古喻今反思社会现象,这些名篇以通俗的方式、大众的视角讲“历史故事”,让公众在“悦读”“悦览”中有所悟、有所得,同样有利于传播历史。因此,无论怎样的“历史讲述”,都需要抱有对历史的“温情与敬意”,守住一条基本的底线,那就是不能罔顾常识、颠倒黑白,更不能消解价值、解构意义。尊重历史而不是调侃历史,敬畏历史而不是消费历史,才是“再创造”时需有的历史观。

⑥事实上,那些无聊无趣的作品,不可能有长久的生命力。有网站调查显示,___76.97__%的人认为革命战争题材影视剧的创作,应坚持“严肃化,坚决基于实事还原历史真实一面”。这是对那些 “手撕鬼子” “石头打飞机”的“抗战神剧”的有力棒喝,更是拒绝历史“泛娱乐化”的民意体现。

⑦“历史上都写着中国的灵魂,指示着将来的命运。”端正我们的历史观,以真诚敬畏对待历史,走出“泛娱乐化”,这样,我们才能担负起历史使命,走向更远的未来。

(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

1.请说说本文作者的主要观点。

2.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什么是“泛娱乐化”?

3.简述第⑤段的论证思路。

4.说说第⑥段划线语句的作用。

有网站调查显示,76.97%的人认为革命战争题材影视剧的创作,应坚持“严肃化,坚决基于实事还原历史真实一面”。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节选魏学洢《核舟记》)

(乙)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节选林嗣环《口技》)

1.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断两处)。

中 峨 冠 而 多 髯 者 为 东 坡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其两膝相________

(2)如有所________

(3)两战战________

(4)不能其一处也________

3.翻译下列句子。

(1)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2)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4.(甲)文为了清楚而有条理地介绍核舟“大苏泛赤壁”这一主题,作者采用了____说明顺序;(乙)文第一自然段最后一句通过刻画“宾客”的神态、动等细节,运用____描写烘托了口技表演者技艺的“善”。

5.(甲)(乙)两文分别表现了民间艺人微雕和口技技艺的高超。这样有着独特魅力的中华文化遗产,正逐渐消失。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认为应该怎样来保护或传承它们呢?(写出两条合理建议)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送魏十六还苏州

皇甫冉

秋夜沉沉北送君,阴虫切切不堪闻。

归舟明日毗陵道,回首姑苏是白云。

(注释)①皇甫冉,唐代诗人。作者的朋友魏十六曾从苏州到毗陵(常州)方向来拜访他;魏十六返回苏州时,作者乘船相送。②阴虫:指蟋蟀。

1.诗歌中“沉沉”“切切”两个词意蕴深刻,试写出表达效果。

2.诗歌三、四两句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并说出诗句表达的感情。

 

查看答案

用课文原句填空。

(1)________,白露未晞。(《诗经·蒹葭》)

(2)枣园的灯光照人心,________!贺敬之《回延安》)

(3)青青子衿,________。(《诗经·子衿》)

(4)青树翠蔓,________。(柳宗元《小石潭记》)

(5)________,端居耻圣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6)美,是人类的不懈追求。早在几千年前,《诗经·关雎》中便用“________________。”这优美的句子来表达男子对美丽而贤惠的姑娘的倾慕之情。

(7)《桃花源记》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句式工整,色彩绚丽,突出了桃花林的绝美景色。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