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①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温一碗酒。”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棉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温一碗酒。”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孔乙已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很颓唐的仰面答道:“这……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②自此以后,又长久没有看见孔乙己。到了年关,掌柜取下粉板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第二年的端午,又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中秋可是没有说,再到年关也没有看见他。
③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节选自《孔乙己》)
1.请用一句话概括选文第①段的主要内容。
2.选文第①段中画横线句是________描写,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第①段中画波浪线句运用的描写方法是________,表现了孔乙己________的生活状况。
4.选段中写了三次笑声,表现了掌柜和众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中的“走”改为“爬”可不可以?为什么?
6.孔乙己到了如此地步,掌柜仍然对他提那十九个钱,这说明了什么?
《蒲柳人家》中的何满子“整日在河滩野跑”普得奶奶“八样不放心”。为此,班内开展“和安全同行,号平安结伴”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邀请何满子和你都来参加。请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应任务。
材料一:某同学对全校七到九各年级100名学生的安全意识做了抽样调查,制成了下表。
某校学生安全意识调查统计表项目
项 目 学 生 | 七年级(人数) | 八年级(人数) | 九年级(人数) |
交通安全 (遵守交通规则) | 57 | 68 | 88 |
食品安全 (不买三无产品) | 65 | 80 | 90 |
校园安全 (不追逐打闹) | 43 | 52 | 75 |
用电安全 (了解用电常识) | 25 | 40 | 60 |
材料二:下面文字是九年级一班围绕“和安全同行,与平安结伴”主题召开的班委会会议记录。
(1)根据材料一,写出你的两点发现。
(2)根据材料一,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3)材料二的会议记录在格式上缺少了和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仿照材料二中的决议,再补写三条决议。
综合性活动。
三年的初中生活是同学们人生里程中最难忘的一段。6月10日下午班会课,九(1)班准备开展一次“岁月如歌——我的初中生活”的主题班会。请你积极参与这项活动,并完成以下任务。
(1)如果请你策划,你准备设计哪些活动项目?请列举三顶。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你设计的三个项目中选一顶,写出开展这项活动的一个主要环节,并陈述设计该环节的理由。
项目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环节: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大家推选你以班委会名义给学校团委书记黄老师写一封邀请信,请他参加这次主题班会,你准备怎样写?(限50字左右,格式符合书信要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_________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②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③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④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⑤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_____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
⑥__________,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次北固山下》中,作者“以小景传大景之神”,写出了风的“顺”与“和”的句子是“__________”。
②《泊秦淮》中,交代了作者所处的时间和地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
吕金凌同学为了解《变色龙》一文的作者契诃夫,搜集了一些资料,只是这些资料有语病,请你帮助修改一下。
A.90年代是契诃夫创作达到高峰的时期,创作了不少杰作。B.除了契诃夫自己主动研究现实外,由于90年代俄国革命运动的发展和高涨,也给了他不少的影响,使他对现实的认识更加深刻了。他对沙皇专制制度的批判也更加深入。在著名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中,C.他编造了一个害怕一切新事物、顽固地维护旧制度的典型人物别里科夫的形象。契诃夫相信旧制度一定会灭亡,新的生活必然会到来。在剧本《樱桃园》里,他喊出了“新生活万岁!”
(1)A句成分残缺,应在“_________”前加“_________”。
(2)B句成分赘余,应将“_________”去掉。
(3)C句搭配不当,应将“_________”改为“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几个纤夫见他们的伙伴挨了打,呼哨而上;只听咔吧一声,一丈青大娘折断了一棵茶碗口粗细的河柳,带着呼呼风声挥舞起来,把这几个纤夫扫下河去,就像正月十五煮元宵,纷纷落水。一丈青大娘不依不饶,站在河边大骂不住声,还不许那几个纤夫爬上岸来;大帆船失去了纤力,掌舵的zhàn裂了虎口,也驾驭不住,在河上转开了磨。最后,还是船老板请出了摆度船的柳罐斗,钉掌铺的吉老秤,老木匠郑端午,开小店的花鞋杜四,说和了两三个时辰,一丈青大娘才算开恩放行。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纤夫(______) zhàn(______)裂 驾驭(______)
(2)文段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正确写法是“______”。
(3)“不依不饶”中“饶”的意思是(______)
A.丰富;多 B.没有代价地增添
C.饶恕;宽容 D.表示让步
(4)画线句子运用了______和______的修辞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