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甲)马说 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甲)马说

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千金市骨

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

(注释)①安事:要……何用。②捐:弃。③之:指死马。④期年:满一年。⑤诚:真心。⑥致士:招纳贤士。⑦见事:被侍奉。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之不以其道_______

(2)天下必以王为能_______

(3)买首五百金_______

(4)鸣而不能通其意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2)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

3.结合你对选文的理解,说说(甲)(乙)两文中“千里马”的共同喻义是什么。

4.(甲)文借伯乐相马的故事,发出了“______________”的感慨,表达的主题是_______________。(乙)文借“古之君王”费尽周折遣人以五百金购得已死的千里马的故事,表达的主题是__________________

 

1. 用马鞭驱赶 买 指死去的千里马 助词,无实义 2.(1)唉!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懂马啊!(2)(我)要的是活马,死马有什么用?(白白)丢掉了五百金! 3.表面看是指马,其实是喻指人才。 4.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对统治者不识人才、不重视人才、摧残人才以及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慨 应该重视人才,用诚心吸纳人才,才能得到人才 【解析】 1.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注意:策,词类活用,名词活用动词,用鞭子驱赶;市,古今异义词,买;其,代词,指死去的千里马;之,助词,补充音节,无实义。 2.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运用“增、删、调、换、留”等译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句意尽量达到完美。注意重点词的解释: (1)呜呼:表示惊叹,相当于“唉”;其:难道,表反问语气;其:表感叹语气。邪:通“耶”,表示疑问的语气词,意为“吗”。 (2)生马:活马;而:表转折关系;捐:丢掉,白白花费。 3.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甲文用借物喻人的方式,把伯乐比喻为知人善任的贤君,把千里马比喻为未被发现的真正人才,阐述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对统治者不识人才和摧残人才的社会现象进行了抨击。作者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才能。乙文,叙述了国君用千金求千里马而不得,而地位卑下的涓人以五百金买得死千里马的马首,引来三匹千里马的故事。由此类比要求贤,重视人才,用诚心吸纳人才的道理。由此分析,“千里马”不仅仅指马,千里马还比喻有才能的人。 4.考查对文言文内容主旨的理解。阅读全文,疏通文意。甲文先从正面提出问题:“世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然后笔锋一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从反面展开议论。千里马和伯乐的依赖关系是如此密切,而伯乐却不常有,千里马被终身埋没的命运也就不可避免了。接下去,自然就写到千里马被埋没的遭遇,其才美不得外现的原因,对无知的“食马者”发出强烈的谴责,进行了辛辣的嘲讽。发出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感慨。用千里马的遭遇来表达统治者不识人才,不重视人才、摧残人才以及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慨。乙文,叙述了国君用千金求千里马而不得,而地位卑下的涓人以五百金买得死千里马的马首,由此引来三匹千里马的故事。也是用千里马来揭示主题:要求贤若渴、礼贤下士,重视人才,爱惜人才,用诚心吸纳人才,才能得到人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学习了韩愈的《马说》一文后,班级举行了“马的世界”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面的题目。

(1)韩愈在《马说》一文中认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在二者关系中,伯乐起决定作用;也有人认为,只要是千里马而不是驽马,无论是否有伯乐,它在任何地方都会显示出卓越的才能。你同意哪种观点?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21世纪的青少年应具备什么素质,才可能成为“千里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龚自珍的“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与《马说》的作者韩愈阐述的选拔人才的方法是否一致?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结合课文内容,根据上联对出下联。

上联:怀才不遇思伯乐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课文内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用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马说》以伯乐和千里马为喻,对在位者的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表示强烈的愤慨。

B. 《马说》围绕着“不知马”这一中心逐层展开论述。开头说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中间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最后总结全文。

C. 《马说》第二段中的四个“不”有力地谴责了“食马者”的无知。

D. “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

 

查看答案

下面句中“其”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其真无马邪 B.安求其能千里也

C.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D.复前行,欲穷其林

 

查看答案

下面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虽有千里之/安求其千里也 B.真无马邪/策之不以

C.一食尽粟一石/王命急宣 D.袛辱于奴隶人手/学而时习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的“临”字与“执策而临之”的“临”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如临大敌 B.临阵磨枪

C.身临其境 D.临别赠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