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优秀的散文作品能...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优秀的散文作品能给人启示。如史铁生《秋天的怀念》启示我们面对困境也要好好儿活;贾平凹的《一颗小桃树》启示我们不屈不挠地奋斗,定能创造美好的未来。

B.夸张是小说塑造人物的一-种方法。如《蒲柳人家》中一丈青大娘“折断了一棵茶碗口粗细的河柳”:《范进中举》中范进中举后“喜极而疯”,令人印象深刻。

C.经典作品常在描写景物、抒发感情的同时,表达作者的政治理想。如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描写岳阳楼之景,表达“与民同乐"的情怀;欧阳修《醉翁亭记》中借醉翁亭的秀丽之景,表达“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D.剧本的舞台说明,能体现人物的心理、性格。如《天下第一楼》中“感觉不适”“强打精神”表现了卢孟实的事业心强;《枣儿》中老人“捏捏男孩的脸”表现了老人对男孩的喜爱。

 

C 【解析】 C.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描写岳阳楼之景,表达“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欧阳修《醉翁亭记》中借醉翁亭的秀丽之景,表达“与民同乐”的情怀。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排列句子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与辞赋、律诗、词曲等诸多传统文体相比,对联在现代生活条件下依然保持旺盛的活力。

②对联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

③随着对联试题进入中高考的语文试卷,对联文化越来越受到教学界重视。

④它是由汉字音、形、义特性发展出来的独特文体。

A.①④②③ B.②④①③ C.③①②④ D.②①④③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凄风苦雨  不断发生  襟怀坦荡  庄严肃穆 解说:这四个短语结构各不相同。

B.既然你答应别人,就应该兑现承诺。解说:这是假设复句。

C.“采”“休”“刃”“元”。解说:这四个字的造字方法各不相同。

D.诸葛亮分析了群雄纷争的形势,提出了三分天下的策略,刘备听了茅塞顿开。解说:这句话中的成语使用正确。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题目。

2020年初,一场      的疫情席卷神州大地。在这个没有xiāo烟的战场上,全国上下团结一心,打响抗疫狙击战。国家卫健委宣布16个省份以“一省包一市”的方式支援湖北。结果,江苏各市,甚至是县区都派出了援助湖北的医疗队伍,一时被戏称为“装江苏”。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xiāo_______烟    _______

(2)文中画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是_____

A.突显      B.突变      C.突击     D.突发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甲)满江红

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乙)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注释)①靖康二年(1127年),腐败的宋王朝在金兵的沉重打击下瓦解,徽、钦二帝及赵氏亲属和大批臣民被掳北去。宋高宗赵构不顾有识之士极力反对,带领群僚仓皇南逃,建都临安,本诗即作与南渡之际。

1.甲词结尾长叹“青衫湿”。结合作品内容和写作背景,说说词作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下列关于乙诗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本诗从内容看,是一首借古讽今、抒发悲愤的怀古诗,借项羽的宁死不屈辛辣地讽刺了赵构君臣的丧权辱国、怯懦畏惧、只顾逃命苟安的丑恶行径。

B.李清照是婉约派著名词人之一,其词或轻柔婉丽,或缠绵悱恻,本诗诗意明白爽朗,与其婉约词风一脉相承。

C.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作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D.“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女词人追思那个叫项羽的楚霸枭雄,追随项羽的精神和气节。“不肯”一词,将那种“可杀不可辱”“死不惧而辱不受”的英雄豪气,漫染纸面,力透纸背。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问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下列对这首词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片写词人心情苦闷,只能借酒浇愁,只能在“梦”中驰骋沙场,快意一时。

B.“八百里”描写军营连成一片,极其广大,“塞外”表明写作这首词的地点。

C.“飞快”“霹雳”以点代面,分别从视觉和听觉角度描写激烈的战斗场面。

D.“天下事”指完成恢复中原的大业,词人希望借此赢得生前和死后的英名。

2.“沙场秋点兵”中的“秋”与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秋”渲染的氛围有何不同?请简要回答。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