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日:“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日:“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日:“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日:“小惠未稿,民弗从也。”公日:“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日:“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日:“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节选自《左传》)

(乙)长勺之役,曹刿问所以战于庄公。公曰:“余听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断之。”对曰:“是则可矣。知夫苟中心图民,智虽弗及,必将至焉。”

(节选自《国语》)

(注)①中心图民:内心为百姓考虑。

1.解释下列字词在文中的意思。

(1)又何间焉    间: 

(2)小惠未编     编:

(3)必以信     信:

(4)必以情断之    之:

(5)智虽弗及     及: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是则可矣。

3.(甲)(乙)两段文字刻两人物主要运用了______描写,(甲)在写作手法上还使用了________

4.长勺之战最终鲁国大胜,请结合选段简要分析取胜的原因。

 

1.(1)参与 (2)通“遍”,遍及,普遍 (3)实情 (4)代指案件、案情 (5)够,达到 2.(1)当权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2)这就能(开)战了。 3. 对话(语言); 对比 4.①鲁庄公任人唯贤 ②曹刿的远见卓识。 【解析】 选自《左传》 作者:左秋明 年代:春秋时期 1.试题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比如本题中的“徧”通“遍”是“遍及,普遍”;“间”是古今异义词,“参与”的意思;“之”是代词,指案件。 2.试题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1)句中的“鄙、谋”两个词是赋分点;(2)句中的“是、则、可”几个词是赋分点,注意补写省略的内容。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提示,用原文回答。

毛主席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曾对本文做了精辟的“当时的情况是弱国抵抗强国,文中指出了战前的政治准备——取信于民,叙述了利于转入反攻的阵地——长勺,叙述了利于开始反攻的时机——彼竭我盈之时,叙述了追击开始的时机——辙乱旗靡之时。虽然是一个不大的战例,却同时说的是战略防御的原则。”其中“取信于民”是指鲁庄公说的_________________;“彼竭我盈”是指_______之时,因为______;“辙乱旗靡”是曹刿__________发现的。

 

查看答案

用原文填空。

(1)曹刿请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明鲁庄公在政治上取信于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曹刿解释为何追逐齐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课文第2段写曹刿的言行,目的是表现曹刿(   )

A.忠君报国的思想 B.勇于牺牲的决心

C.冲锋陷阵的精神 D.胸有成竹、从容不迫,善于掌握战机

 

查看答案

文学常识积累。

《曹刿论战》选自《_________》,这是我国著名的编年体史书,叙述的是春秋时期各国的重要史实,相传为鲁国史官__________根据鲁国国史《春秋》所编,故文中称齐军攻打鲁国为“_________”。

 

查看答案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2)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