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鱼我所欲也 ①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鱼我所欲也

①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②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线词。

(1)故不为苟得也。

(2)万钟则不礼义而受之。

(3)故有所不辟也  

(4)是亦不可以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2)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3)此之谓失其本心。

3.简要分析第①段的论证思路。

4.文章第②段最后画线的句子,强调的意思是什么?

5.结合现实生活,给本文的观点“舍生取义”补充一个事实论据。不超过40字。

 

1.(1)苟且获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2)同“辨”,辨别。(3)祸患、灾难。(4)停止。 2.(1)我所喜爱的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 (2)先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现在为了所认识的穷困的人感激我却接受了。 (3)这就是所说的失掉了他的本性。 3.首先,通过类比(或比喻论证),由“舍鱼而取熊掌”引出“舍生而取义”的论点;然后从正反两方面进行道理论证;最后得出“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的结论。 4.有的人“不辩礼义”地贪求“万钟”,这就是失去本心的表现。 5.示例一:文天祥宁死也不降元,慷慨就义; 示例二: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 【解析】 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 (1)句意为:所以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情。苟得,苟且获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 (2)句意为:高官厚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它。辩,同“辨”,辨别。 (3)句意为:所以灾难来了我不躲避。患,祸患、灾难。 (4)句意为: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了吗?已,停止。 2.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1)欲,想要。苟得,苟且获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2)乡,同“向”,从前,先前。受,接受。得,同“德”,感恩,感激。(3)此,这。谓,叫做。本心,人固有的羞恶之心。 3.本题考查分析论证思路。梳理文意后可知,本文首段先通过比喻和类比论证,以鱼喻生,以熊掌喻义,以舍鱼取熊掌类比舍生而取放,从而引出中心论点:舍生取义。然后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进行道理论证。正: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情,灾难来了不躲避。反:凡是可以获得生存的人,什么都可以做。凡是可以躲避灾难的,什么也都可以做。最后总结得出结论: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4.本题考查对重点句子的理解。画线句意为:这就叫做丧失了人的本性。联系前文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一句可知,这句话强调的是有的人为了高官厚禄,“不辩礼义”地去贪求,这就是失去了本心的表现。 5.本题考查补充论据。开放类试题,列举符合题目要求的名人事例即可。如:面对敌人喷火的枪口,黄继光毅然用自己的胸口堵了上去,以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战斗的胜利。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作文

钥匙,可以是开锁或上锁的工具;钥匙,也可以是解决问题的方法、门径;钥匙,还可以是……看似平常的钥匙,有时却意义重大。

请以《钥匙》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查看答案

仔细阅读下面的文章,认真作答下列小题。

母爱的温度

①我10岁时,她偷偷塞给我的糖块要比给弟妹们的还多;我13岁上初中时,她常步行十几里路给我送来饭菜;16岁我考入中师,她逢人就夸我聪颖好学;我22岁结婚时,她不顾儿女们反对给我准备了丰厚的嫁妆;我34岁被丈夫抛弃时,她曾拿着菜刀为我拼过命讨过说法;到我40岁以后,她仿佛变成了我的孩子,紧紧依赖着我舍不得离去……

②别人都说我们母女情深,可我知道,她是我的后妈,也不曾忘记她以前对我的不好。

③她嫁给爸爸时带来四个孩子,四个孩子跟我的年龄不上不下。她懒得叫我的大名,一口一个三丫头,叫得我真跟个丫头似的低眉顺眼,忍气吞声。我为哥哥姐姐们洗衣做饭,为弟弟妹妹们梳头叠被,她还不满意,常常是手叉在腰里骂上半天。

④她一辈子争强好胜,一辈子不说软话,一辈子不肯吃亏。这么一个强硬的人,却在去年病重时,泪水涟涟地拉着我的手反复提起一件关于鸡蛋的往事。

⑤她以为我当时年幼,如今早已忘记。那天是她第一次给我吃鸡蛋,那天是她第一次紧紧地搂抱我,那天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爱的开始,这么重要的事情,我怎会忘记?

⑥30多年前,鸡蛋是那么稀罕,可那次父亲竟一下子捎回五个熟鸡蛋。在饭桌上,她小心仔细地剥开蛋壳,每剥好一个鸡蛋,她都会放在鼻子前深深地吸口气,说:“好香啊!”(A)然后再一一递到她的四个儿女手中,一边幸福地欣赏他们狼吞虎咽,一边不时地骂道:“慢点吃,噎不死!”

⑦最后,她把剩下的小鸡蛋扔到我面前。我小心地剥开,正准备一口吞下时,突然想起我那升了天堂的母亲,又想起刚才她嗅鸡蛋时陶醉而又贪婪的神情,我强忍着口水掰了一半分给她吃。(B)她惊诧了片刻,继而一把搂住我,当我回头时,却看到她满脸的泪水。

⑧此后,她看我的眼神温柔了许多,甚至当着她亲生儿女的面亲我的脸蛋,说我是她最贴心的乖女儿。很长时间,父亲和我都无法适应她突然的转变。

⑨不敢辜负这么一个厉害女人的爱,我亦从心底去爱她:心疼她,为她洗脚搓背,为她勤奋学习……而她,也像是把对五个儿女的爱全集中到我一人身上,即便我们没有任何血缘关系,但在长达40多年的共同生活中,我们早已融为一体。

⑩子女都工作后,她的四个儿女其实都过得比我好,她却固执地挤在我不足70平方米的房子里,为我训骂孩子,为我与邻居争吵,甚至把兄弟姐妹们塞给她的生活费悄悄攒起来给她的外孙做学费。

⑪去年她过世后,我常想:“为什么我们的感情比有血缘关系的母女还深?”很久很久,我才明白:我们一直以为母爱是无私的,并心安理得地享用它,却从来不曾想过母爱也是有温度的,你用冷心去触摸它,它是低温的;你用热心去触摸它,它才会燃烧得更炽烈。

1.概括“鸡蛋往事”的内容(25字以内),并说说这件事在文中说明了什么。

2.本文情节简单但人物个性鲜明。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母亲这一人物形象。

3.文中描写细腻感人。对文中描写母亲的(A)(B)两个画线句加以品析。

(1)然后再一一递到她的四个儿女手中,一边幸福地欣賞他们狼吞虎咽,一边不时地骂道:“慢点吃,噎不死!

(2)她惊诧了片刻,继而一把住我,当我回头时,却看到她满脸的泪水。

4.先说说文章段中划线句子的含义,再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1.下列对这首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本诗以纪实手法抒写了作者自己“少小离家”到“老大难归”的思乡情愫。

B.本诗集单纯美与丰富美于一体:意象集中明朗,如邮票、船票、坟墓等不枝不蔓;内容丰富含蓄,能诱发读者多方面的联想。

C.诗歌的结构寓变化于统一之中,既有各小节的均衡、匀称,又有小节内的长短句的变化,使诗的外形整齐中有参差之美。

D.诗歌有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在同一位置上有重复的词语、有叠词、有变换的量词,加强了诗歌的音韵之美。

2.“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四个表示时间的词语,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3.简要分析余光中的《乡愁》中叠词的表达作用。

4.简要分析这首诗在结构上的特点。

 

查看答案

校学生会开展“读古诗·长知识”系列活动,请你参与。

(1)请按要求修改活动通知。

通知

各位同学:

为了更好地落实“读古诗·长知识”活动要求,经研究决定,将在九年级召开“走进送别诗”专题学习活动,请认真整理学过的送别诗,于5月17日下午3点在学校报告厅参加知识竟答活动。

2019年5月8日

①通知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    ”,正确的写法是“    ”。

②划线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③通知的格式有处不规范,请提出修改意见。

(2)下面是活动中的两道题,请回答。

①根据下面的诗句,写出古人常用的两种交通工具。

孤帆远影碧空尽:      脱鞍暂入酒家垆:   

②根据下面的诗句,写出古人送别时的两种习俗。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右图是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标志(Logo),由图形和文字两部分构成。图形主体形态由牡丹花衍生而来,按照亚洲地理位置的六个分区将标志设计成六瓣花瓣状图形,并抽象成人与人牵手沟通的视觉效果。红、橙、黄绿、青、蓝、紫的花瓣颜色体现了亚洲各国国旗的色彩。图形中间“CDAC”是亚洲文明对话大会英文译名首字母缩写。

材料二:5月15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来自亚洲47个国家和五大洲的各方嘉宾共赴这场文明之约。

材料三:有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已在15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48所孔子学院和1193个中小学孔子学堂,学员总数达187万人。

(1)根据材料一,简要说明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标志的寓意。

(2)结合材料二、三,说说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