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1)铃铛们又慌慌响起来,马帮如极稠的粥,慢慢流...

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1)铃铛们又慌慌响起来,马帮如极稠的粥,慢慢流向那个山口。_______

(2)一个钟头之前就感闻到这隐隐闷雷,初不在意,只当是百里之外天公浇地。_______

(3)那索似有千钧之力,扯住两岸石壁,谁也动弹不得,仿佛再有锱铢之力加在上面,不是山倾,就是索崩。_______

 

(1)比喻 (2)比喻 (3)夸张 【解析】 (1)由“如”字可判断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马帮”比成“极稠的粥”。 (2)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用“天公浇地”比喻远处的“闷雷”,比喻词是“只当是”。 (3)用“千钧之力”形容“索”,是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首领哑声说道:“可还歇?”余下的汉子们漫声应道:“不消”。

B.首领吼一声,“往下看不得,命在天上!”

C.一只大鹰旋了半圈,忽然一歪身,扎进山那侧的声音里。

D.渐渐就有血溅到唇上,鼻子上,自然顾不到,命在天上。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许多家长强逼本该享受快乐童年的幼儿到早教机构上提高班,这种揠苗助长的做法不可取。

B.那索似有千钧之力,扯住两岸石壁,谁也动弹不得。

C.学校在处理事故的过程中,往往投入大量精力,正常的教学秩序被打乱,以后再组织活动时也变得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D.他从小就养成了勤学好问的习惯,遇到问题总是不耻下问地向上级领导请教。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拨索  漫声  撒泄  歪身 B.峡顶  弹出  咧开  闷雷

C.翅膀  倘出  铃铛  天际 D.倒垂  稠粥  绝璧  卸驮子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碰()     索(liū)     了半圈(xuàn)    连带骂(chuài

B.huán)   蓦地mò dì)  锱铢之力(zī zū)     了一眼(piǎo

C.毛(zōng)   出(tán)    心中一càn)      一黑烟(

D.起(zhuài)   绑)     战战兢(jīng)     跨上角kuàng

 

查看答案

    捡烂纸的老头

汪曾祺

烤肉刘早就不卖烤肉了,不过虎坊桥一带的人都还叫他烤肉刘。这是一家平民化的回民馆子,地方不小,东西实惠。卖大锅菜。炒辣豆腐,炒豆角,炒蒜苗,炒洋白菜。比较贵一点是黄焖羊肉,也就是块儿来钱一小碗,在后面做得了,用脸盆端出来,倒在几个深深的铁罐里,下面用微火煨着,倒总是温和的。有时也卖小勺炒菜:大葱炮羊肉、干炸丸子,它似蜜……主食有米饭、馒头、芝麻烧饼、罗丝转;卖面条,浇炸酱、浇卤。夏天卖麻酱面。卖馅儿饼。烙饼的炉紧贴着门脸儿,一进门就听到饼铛里的油吱吱喳喳地响,饼香扑鼻,很诱人。

烤肉刘的买卖不错,一到饭口,尤其是中午,人总是满的。附近有几个小工厂,厂里没有食堂,烤肉刘就是他们的食堂。工人们都正在壮年,能吃,馅饼至少得来五个(半斤),一瓶啤酒,二两白的。女工们则多半是拿一个饭盒来,买馅饼,或炒豆腐、花卷,带到车间里去吃。有一些退休的职工,不爱吃家里的饭,爱上烤肉刘来吃“野食”,爱吃什么要点儿什么。有一个文质彬彬的主儿,原来当会计,他每天都到烤肉刘这儿来。他和家里人说定,每天两块钱的“挑费”①都扔在这儿。有一个煤站的副经理,现在也还参加劳动,手指甲缝都是黑的,他在烤肉刘吃了十来年了。他来了,没座位,服务员即刻从后面把他们自己坐的凳子提出一张来,把他安排在一个旮旯里。有炮肉,他总是来一盘炮肉,仨烧饼,二两酒。给他炮的这一盘肉,够别人的两盘,因为烤肉刘指着他保证用煤。这些,都是老主顾。还有一些流动客人,东北的、山西的、保定的、石家庄的。大包小包,五颜六色。男人用手指甲剔牙,女人敞开怀喂奶。

有一个人是每天必到的,午晚两餐,都在这里。这条街上的人都认识他,是个捡烂纸的。他穿得很破烂,总是一件油乎乎的烂棉袄,腰里系一根烂麻绳,没有衬衣。脸上说不清是什么颜色,好像是浅黄的。说不清有多大岁数,六十几?七十几?一嘴牙七长八短,残缺不全。你吃点儿软和的花卷、面条,不好么?不,他总是要三个烧饼,歪着脑袋努力地啃啮。烧饼吃完,站起身子,找一个别人用过的碗(他可不在乎这个),自言自语:“跟他们寻一口面汤。”喝了面汤:“回见!”没人理他,因为不知道他是向谁说的。

一天,他和几个小伙子一桌。一个小伙子看了他一眼,跟同伴小声说了句什么,他多了心:“你说谁哪?”小伙子没有理他,他放下烧饼,跑到店堂当间:“出来!出来!”这是要打架。北京人过去打架,都到当街去打,不在店铺里打,免得损坏人家的东西搅了人家的买卖。“出来!出来!”是叫阵。没人劝。压根儿就没人注意他。打架?这么个糟老头子?这老头可真是糟。从里糟到外。这几个小伙子,随便哪一个,出去一拳准把他揍趴下。小伙子们看看他,不理他。

这么个糟老头子想打架,是真的吗?他会打架吗?年轻的时候打过架吗?看样子,他没打过架,他哪里是耍胳膊的人哪!他这是干什么?虚张声势?也说不上,无声势可言。没有人把他当一回事。

没人理他,他悻悻地回到座位上,把没吃完的烧饼很费劲地啃完了。情绪已经平复下来——本来也没有多大情绪。“跟他们寻口汤去。”喝了两口面汤:“回见!”。

有几天没看见捡烂纸的老头了,听煤站的副经理说,他死了。死后,在他的破席子底下发现了八千多块钱,一沓一沓,用麻筋捆得很整齐。

他攒下这些钱干什么?

(注)①挑费:京津冀方言,指家庭日常生活里的开支。

1.文章围绕“捡烂纸的老头”着重写了哪两件事?请简要概述。

2.在众多食客当中,作者为什么用较多笔墨描写了“煤站副经理”的形象?

3.《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悻悻”一词的解释:①怨恨愤怒的样子;②失意的样子。请你联系上下文,分析第⑥段中“捡烂纸的老头”“悻悻”的原因。

4.赏析第⑥段的画线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