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和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妖娆/富饶 麾...

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和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富饶  麾下/朝晖  /大发雷霆  疆域/李代桃

B.塌/红  户/路  暮/抽丝茧  维/筹交措

C./案牍  /遗骸  消灭/形骨立  理/心旷神

D.见/病  制/脏  军/冕堂皇  秘/一雌雄

 

A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A.妖娆(ráo)/富饶(ráo),麾下(huī)/朝晖(huī),娉婷(tínɡ)/大发雷霆(tínɡ),疆域(jiāng)/李代桃僵(jiāng)。B项,坍塌(tān)/彤红(tónɡ),绮户(qǐ)/歧路(qí),薄暮(bó)/抽丝剥茧(bō),恭维/觥筹交错(gōng);C项,惊骇(hài)/遗骸(hái),治理(zhì)/心旷神怡(yí);D项,瞥见(piē)/弊病(bì);制裁(cái)/栽赃(zāi),冠军(ɡuàn)/冠冕堂皇(ɡuān)。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登岳阳楼(其一)》,完成小题。

登岳阳楼(其一)

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苍波无限悲。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是全诗写景最浓墨重彩的一笔,看似平常,实则细腻。可以想见诗人的视线由近及远的扫描,逐渐放开,最后融入那苍茫的暮色中。

B.诗的颈联以含蓄的方式,道出了一个亡国之臣心中的愤懑。“万里”与“三年”对举,分别从空间、时间的跨度上来叙事,收到了双重叠加的艺术效果。

C.这首诗通过登楼所见,抒发诗人辗转江湘之苦,国家破败、中原动荡之忧。读之让人感慨万分。

D.与杜甫的《春望》《石壕吏》等诗相比较,能看出此诗的老杜风格。诗人在模仿的同时,又富于变化,布控精巧,情思绵绵,自成一格。

2.下列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写景,“一东”“一西”,点明岳阳楼的地理位置;“帘旌不动夕阳迟”,描绘出一幅静谧的夕阳入山图,烘托了诗人登临时的悠闲、平静的心情。

B.颔联思昔抚今,忆“吴蜀”融入厚重历史感,说“徙倚”渗透个人怅惘情。

C.颈联“万里”与“三年”对举,分别从空间和时间跨度上道出了亡国之臣的无尽忧愤。

D.尾联情景相生,“风霜”既指秋色浓重,又与自己的“白头”相映衬,且暗示了当时政治局势的严峻,“老木沧波”既指眼前实景,又是作者憔悴悲愁、饱经风霜的自我写照。

3.对这首诗的主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七言律诗借景抒情,把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融于一体。

B.抒发了诗人颠沛流离之苦、对国家的无限忧愁,以及老大伤悲的落寞情怀。

C.表达了作者晚年面对国破家亡的困境而产生的得过且过之感。

D.这首诗以虚写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国运好转的期盼。

4.与本诗颈联结构最相似的一项是(   )

A.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B.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C.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D.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查看答案

阅读杜甫的《石壕吏》一诗,回答后面问题。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下面关于这首词的赏析,请选出有误的一项______

A.这是一首抒情诗,全诗抒发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人民的深切同情。

B.诗中“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两句渲染出了差吏的如狼似虎的蛮横,也表现了老妇人的凄苦、可怜。

C.老妪是诗中主要人物形象,她在危急之下,挺身而出,自请应役,主动从军。这种敢于承担苦难的精神让人赞赏。

D.全诗最后一节写出了老妇人被抓走后,一家人的凄苦情状,表达出诗人沉重的心情。

(2)杜甫忧国忧民,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___________”, 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而被称为“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卖炭翁

(唐·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伐薪烧炭”强调了卖炭翁劳动生活十分艰辛。

B. “何所营”交代了卖炭翁穷困不堪的生活状况。

C. “可怜”表现了作者对卖炭翁艰难处境的同情。

D. “愿天寒”突出了卖炭翁不怕天寒地冻的精神。

2.卖炭翁“卖炭”是为了换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节选自《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节选)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布衾如铁,屋漏床湿,雨脚如麻,长夜难眠,表现诗人穷困苦痛的生活状况。

B.“何由彻”和前面的“未断绝”照应,表现了诗人盼雨停盼天亮的迫切心情。

C.选文中,诗人由自身处境联系到安史之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D.诗人遭受夜雨的痛苦,期盼广厦与民,将苦难加以升华,情绪含蓄压抑。

2.“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查看答案

根据提示填空。

(1)室中更无人,_____________

(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作者无私奉献精神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居易《卖炭翁》中“_______________”刻画了卖炭翁虽然衣服单薄,但仍然希望天气更冷一些,只为炭能卖个好价钱的矛盾心理。

(4)“_____________”运用动作描写,表现了公使及其爪牙狐假虎威、巧取豪夺的蛮横嘴脸。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