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苏幕遮①·怀旧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注释)①苏幕遮:词牌名。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碧云天”句,从大处落笔,浓墨重彩,描绘了一幅天空湛蓝、黄叶满地的秋景图。
B.“山映斜阳”句由山映斜阳、水天相接、芳草萋萋,到“斜阳外”,由近及远,联想丰富。
C.“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是说毫无例外,作者夜夜都有好梦相伴。
D.词作上片写景,下片抒情,绮丽之景、阔远之境与深挚之情水乳交融。
2.结合词句,说说这首词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1.从内容上看,上片用______来烘托“孤鸿”的孤独形象,下片用它______的行为来表现它的卓尔不群。
2.简要赏析“缥缈孤鸿影”的意境。
3.这首词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满江红》,回答下列问题。
满江红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独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夫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1.下列句子对本诗理解有误的一句是( )
A.《满江红》作于1903年,作者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著名活动家,妇女解放运动先驱秋瑾。
B.“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本句运用短句,节奏明快,格调高昂,豪迈雄健,将身不能为男儿,心却不让须眉的苦闷表达得淋漓尽致。
C.《满江红》是题目,作者是浙江绍兴人,别号“易安居士”。
D.“为篱下,黄花开遍”,是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诗句。以外在自然景观的清秀明丽反衬青春蹉跎而又无可奈何的沉重失落感和怨幽之情。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本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试简要赏析“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阅读《江城子·密州出猎》,回答下列问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 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下面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词描绘冬猎盛况,上片写出猎场面,极其壮观,使人有亲临其境之感;下片向朝廷请战,豪情壮志跃然纸上。
B.写作此词时,作者年近不惑,而词中却自称“老夫”,显然有时不我待、功业未就的迟暮消极之感。
C.词中运用冯唐持节赦免魏尚的典故,含蓄委婉地表示:希望朝廷能派人来赦免他的罪名,让他有机会到西北边防抵抗外敌入侵。
D.季羡林说:“苏轼是中国文学史和艺术史上最全面的伟大天才。”苏轼的才能是多方面的,在词的创作上,他摆脱了婉约派的传统,创豪放词派,与辛弃疾并称。
2.古人用词往往一字传神,“千骑卷平冈”一句中哪一个字用得好?好在何处?
3.请你自选角度,对“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一句做具体赏析。
阅读《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回答下列问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最后一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谈谈你的理解。
2.《破阵子》一词中描写将士酒足饭饱后列队布阵场面和描写残酷战斗气氛的语句分别是什么?
(2018年中考山东泰安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下列最能体现塞下秋天季节特点的一项是( )
A. 衡阳雁去 B. 四面边声 C. 长烟落日 D. 孤城紧闭
2.下列对词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词人思念万里之外的家乡,却没有办法回去,“浊酒一杯”怎能排解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B. “燕然未勒”是借用东汉大将窦宪燕然勒石记功而还的典故,这里用来表现将士们建功立业的壮志和决心。
C.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在悲怆的情调中,鲜明地表达了词人对朝廷腐朽软弱的控诉和批判。
D. 全词意境悲凉壮阔,形象鲜明生动,感情真挚深沉,语言质朴凝练,读来真切感人。
3.下列诗句中与“羌管悠悠霜满地”使用的表现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从军行》)
B.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白居易《观刈麦》)
C. 无为在绞路,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D.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