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学完本文后,某校九(2)班举行了“丰富的无言之美”主题活动,各小组以“诗词之美”...

学完本文后,某校九(2)班举行了“丰富的无言之美”主题活动,各小组以“诗词之美”和“雕塑之美”为主题展开活动,请你参与并回答问题。

(诗词之美)

(1)根据诗歌内容,下面诗句空缺处应填入哪一词语?为什么?

春风知别苦,不遣    青。(A.松枝  B.柳条)

这是一句送别诗。古人离别时有折柳枝相赠的风俗。“柳”和“留”谐音,常用“柳”来表示“留下来”的意思,以示挽留之意。

(2)为配合此次活动,班级计划举办一次古诗文朗诵大赛。明明同学为配合大赛宣传写了一副对联,现已完成上联,请你补充下联。

上联:读诗文传承国学

下联:         

(雕塑之美)

(3)下面是某小组搜集整理的资料,其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帮助修改。

众所周知,爱神维纳斯的雕塑是断臂的。[甲]从雕像被发现的第一天起,就被公认为是迄今为止希腊女性雕像中最美的一尊。她端庄秀丽,体态丰腴,美丽的椭圆形面庞,希腊式挺直的鼻梁,平坦的前额和丰满的下巴,平静的面容,流露出希腊雕塑艺术鼎盛时期沿袭下来的理想化传统。[乙]她的嘴角上略带笑容,却含而不露,给人以矜持而富有智慧。人们似乎可以感到,女神的心情非常平静,没有半点的娇艳和羞怯,只有纯洁与典雅。

①[甲]处画线句中存在语序不当的问题,应把“      ”与“      ”调换位置。

②[乙]处画线句中存在成分残缺的问题,应在“      ”后加“      ”。

 

(1)B (2)展想象感悟意境 (3)①从 雕像 ②智慧 的感觉 【解析】 (1)出自盛唐李白的《劳劳亭》,“劳劳亭”据说始建于三国东吴时期,故址在今南京市区南,是古时送别之所。既然是送别诗,那么就应该选“柳条”,古人历来就有“折柳送别”一说,古人分别时要折柳相送,这是当时一种很流行的民间习俗,尤其是在文人墨客中,成为一种时尚。 (2)对联要注意以下几组要求:第一,上下联字数要相等。第二,上下联词组要相同,词性要一致。第三,上下联平仄要相调。第四,切忌合掌。如上联“读诗文传承国学”是由“读诗文”与“传承国学”这两个动宾短语构成。下联必须符合这个要求。在内容上,要围绕“古诗文朗诵大赛”这个主题来构思。 (3)①语序不当。改为“雕像从被发现的第一天起,就被公认为是迄今为止希腊女性雕像中最美的一尊”。②成分残缺。改为“她的嘴角上略带笑容,却含而不露,给人以矜持而富有智慧的感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第一段引用《论语》入题,从孔子教育方面主张的“无言”之教开始,以赞同的态度自然引出对文学创作的“无言的意蕴”的论述。

B.“文学之所以美,不仅在有尽之言,而尤在无穷之意”的意思是文学作品让人获得美感固然因为其语言表现,更因为那些蕴藏在语言之下没有表达出来的情趣意旨。

C.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虽然表达得比较简单,但达到了表意含蓄深远的效果。

D.作者认为孔子的“逝者如斯夫”与对它的演绎一样都是言不达意,但相比之下,前者值得玩味多了。

 

查看答案

下面句子表达的道理与本文阐述的“无言之美”的道理无关的一项是(   )

A.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B.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C.三缄其口。

D.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查看答案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讲成绩夸大其词,讲问题轻描淡写,这是很不好的作风。

B.信手拈来的打油诗经常为白宫的节日聚会增添不少欢乐气氛。

C.这篇杂文对社会时弊的议论惟妙惟肖

D.在这个并非尽善尽美的世界上,勤奋会得到报偿,而游手好闲则要受到惩罚。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逼真 摄影 丝豪 尽善尽美

B.姑且 笼统 谚语 瞬息万变

C.蛾眉 寂寥 附丽 心旷神贻

D.缥缈 沉默 琵琶 栩栩如声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字音无误的一项是(   )

A.(yùn)     如()    一画()    息万变(shùn)

B.背(wéi)     者(shì)    悲(āi)     信手来(zhān)

C.()     含()     住(qín)    目不忍()

D.然(chuàng)   深(xiàng)    碎(sǎn)    惟妙惟(xiāo)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