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林肯中心的鼓声 木心 ①搬到曼哈顿后,住处邻接林肯...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林肯中心的鼓声

木心

①搬到曼哈顿后,住处邻接林肯中心。听歌剧、看芭蕾自是方便,却也懒得去购票。

②开窗,就可望见林肯中心露天剧场之一的贝壳形演奏台。那里每天下午、晚上,各有一场演出。废了屋中的自备音响,乐得享受那大贝壳中传来的“精神海鲜”。节目是场场更换的:管乐、弦乐、摇滚乐、歌剧清唱,还有时髦得连名称都来不及定妥就又变了花样的什么音乐。我躺着听,边吃喝边听,比罗马贵族还惬意。但夏季没过完,我已经非常厌恶那从大贝壳中传来的声音了。不想“古典”的日子,偏偏是柔肠百转得惹人腻烦;不想“摩登”的夜晚,硬是以火爆的节奏乱撞耳膜。不花钱买票,就这样受罚。每当电光闪,雷声起,阵雨沛然而下时,我都十分开心:看你们还演奏不!

③可惜不是天天都有大雷雨,只能时候一到,关紧窗子。如果还是隐隐传来,便打开自己的音响与之抗衡。奇怪的是,但凡抱着这种心态的当儿,自选的音乐也是听不进去的。可见行事必得出自真心,强求是不会快乐的。

④某天晚上,灯下写作,那大贝壳里的旋律又发作了。看看窗外的天,不可能下雨,窗是关紧的,别无良策,顾自继续写吧……鼓声,单是鼓声,由徐而疾,由疾更疾,忽沉忽昂,渐渐消失,突然又起落翻腾,恣肆癫狂,石破天惊,戛然而止。再从极慢极慢的节奏开始,一程一程,稳稳地进展……终于加快……又回到凝重的持续,不徐不疾,永远这样敲下去……是人在击鼓,是个非凡的人,他否定了旋律、调性、音色、记谱符号。或许只是来自于自己的内心感受,将自己那蓬勃蹦跳的真心表达了出来。这非音乐的鼓声使我回到古老的蛮荒状态,让我的心更接近宇宙。

⑤我激动不已,扑向窗口,猛打开窗子。鼓声已经在圆号和低音提琴的抚慰中做激战后的喘息,低音提琴为英雄拭汗,圆号捧上了桂冠,鼓声也将息去。我心里发急:         

⑥我终于听到观众在热烈鼓掌、尖叫……我望不见那鼓手,只听到他在扬声致谢……掌声不停……明亮的大贝壳也转为暗蓝,人影幢幢,无疑是散场了。

⑦我懊丧地伏在窗口。开窗太迟,没有全部听清楚,还能到什么地方去听他击鼓?我又不是从来没有听过鼓声,我向来注意各种鼓手,非洲的、印度的、中国的……然而这个鼓手怎么就牢牢抓住了我的心。我突然释然,原来我羡慕他懂得如何跟随着自己的心,如何感受快乐和幸福。

⑧凝望着那个在夜幕掩映下幽蓝的大贝壳,我十分开心

(选自《读者》2017年13期,有删改)

1.结合语境,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开心”的具体内容。

(1)每当电光闪,雷声起,阵雨沛然而下时,我都十分开心:看你们还演奏不!

(2)凝望着那个在夜幕掩映下幽蓝的大贝壳,我十分开心

2.怎样理解第③段中的画线句“可见行事必得出自真心,强求是不会快乐的。”

3.赏析第④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鼓声,单是鼓声,由徐而疾,由疾更疾,忽沉忽昂,渐渐消失,突然又起落翻腾,恣肆癫狂,石破天惊,戛然而止。

4.请联系上下文,在第⑤段横线上补写“我”此时的心理活动。

5.本文主要采用了哪种表现手法?作用是什么?

 

1.(1)句中的“开心”是“我”对从林肯中心传出的、不合意愿却又不得不听的音乐感到痛苦和厌恶,因为下雨不用再听到恼人的音乐而开心。 (2)句中的“开心”是因为在听到一阵令自己心潮澎湃的鼓声后而觉得心满意足,高兴不已。 2.生活中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尊重自己的意愿,不能勉强,更不能强求,否则会事与愿违。(言之有理即可) 3.“由徐而疾,由疾更疾”表现鼓声的节奏由慢到快、不断强化的过程。“起落翻腾,恣肆癫狂,石破天惊,戛然而止”用夸张的手法,表现鼓手技艺的高超,极大地渲染鼓声非凡的感染力。 4.鼓掌呀!为什么不鼓掌!拥上去,把鼓手抬起来,抛向空中!他演奏得多棒呀! 5.先抑后扬。文中先写“我”对从林肯中心贝壳形演奏台传出的不合心意的音乐感到厌烦,后写我被那阵有着生命韵律的鼓声所吸引,感到兴奋、满足。前后对比鲜明,表现了“我”对鼓手的敬佩。 【解析】 1.本题考查不同语境中的词语含义。 (1)结合第②段的内容可知,初来曼哈顿,我对能够免费享受林肯中心丰富多样的音乐而感到舒心惬意;不久,我对从林肯中心传出的不合意愿却又不得不听的音乐感到痛苦和厌恶,所以“每当电光闪,雷声起,阵雨沛然而下时,我都十分开心:看你们还演奏不!”我的“开心”有幸灾乐祸的成分:天气恶劣让你们演不成了,活该!正好我不想听,这下就不用听了。 (2)结合④—⑦段内容可知,某天晚上,“我”被林肯中心的鼓声吸引,震撼,甚至为之疯狂。“凝望着那个在夜幕掩映下幽蓝的大贝壳,我十分开心。”这时的“开心”是因为鼓手的表演震撼了我,我欣赏到了美妙的音乐,发自内心的高兴。 2.本题考查对句子含义的理解。结合文章第②③段内容可知,我不能让外面的音乐停歇,只好被动地“打开自己的音响与之抗衡”,在这种强迫下,“自选的音乐也是听不进去的”。由此可见,只有发自内心的热爱与喜欢,才能让人觉出幸福与快乐来。 3.本题考查对句子的赏析。注意选准赏析的角度。可以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起落翻腾,恣肆癫狂,石破天惊,戛然而止”用夸张的手法,突出了鼓声非凡的感染力,表现出鼓手技艺的高超;也可以从句式特点来进行赏析:这个句子用短句,短促有力,和鼓声的特点相契合,对于表现鼓声的表现力,给人的震撼力,都富有极强的语言张力,让人沉浸其中。 4.本题考查心理描写补充。“我心里发急”,是因为鼓手用自己的表演感染了我,震撼了我,使得我情不自禁地要为他叫好,所以“我心里发急”,是替林肯中心的现场观众着急。示例:这么好的鼓手表演,你们怎么还不鼓掌啊!鼓掌呀!为什么不鼓掌,涌上去,把鼓手抬起来,抛向空中,他击得多好啊! 5.本题考查写作手法的分析及其作用。文章第②段写初来曼哈顿时,“我对能够免费享受林肯中心丰富多样的音乐而感到舒心惬意;不久,我对从林肯中心传出的不合意愿却又不得不听的音乐感到痛苦和厌恶”,所以“每当电光闪,雷声起,阵雨沛然而下时,我都十分开心:看你们还演奏不!”第③段写这种感觉更甚,自己放的音乐也听不出味儿来了。但从第④段开始,写我被那阵有着生命韵律的鼓声所吸引,感到兴奋、满足。前后对比鲜明,表现的中心内容在后面:“我”对鼓手的敬佩。故本文使用的写作手法是欲扬先抑,通过对比,表达了对鼓手表演的赞叹和对鼓手的敬佩。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成长是与自我的搏斗

①用软件合成“我的小学生证件照”,在朋友圈晒出“自制高考准考证”,穿校服戴红领巾过“六一”……这仅仅是“怀旧”吗?社会调查显示,“不想长大”如今已成为一些年轻人真实的心态。“不愿工作”“打扮装嫩”“不愿结婚”“不愿生子”,被列为不想长大的四大表现。这样的现象,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成长到底意味着什么?

②有人将成熟定义为:经济上独立、自己做决定、对行为负责。这意味着成熟需要克服精神的惰性,参与更大的竞争,也承担更多的责任。从这个意义上说,成长是与自我的搏斗。

③成长是心智走向成熟。“怀旧”“装嫩”只会徒增焦虑,更可能错失成长的机遇。有人说,逃避与其说是一种防卫,不如说是一种溃败,它不仅是一种心理状态,有时也是一种心理障碍。越过这个障碍,方能成为一个心灵层次丰富、心智成熟饱满的人。如果走不出心理“舒适区”,就会失去向上伸展的动力,陷入个人发展的沼泽。

④成长是对自己誓言的忠诚。毛泽东17岁离家时,改写了一首诗给父亲,“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一心向学和志在四方的决心尽在其中。青年马克思在临近毕业、考虑自己前途时,写下著名的《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他一生忠实于少年时代的誓言,“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即使在没有钱买面包的时候,也从未放弃。

⑤成长是对社会责任的担当。不想长大,对个人而言是一种自由选择,但做出这种选择的人多了,则可能让社会失去活力。陈独秀曾在《敬告青年》中批评,“退隐为弱者不适竞争之现象”,因此断言,“排万难而前行,乃人生之天职”。阴影和光明都是人生的财富,挫折和困苦同是生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生命成长,不仅要学会转身和撤退,更应当学会直接面对和攻坚向前。唯如此,才能在个人的奋斗中,推动时代和社会的前行。

⑥“生命的路是进步的,总是沿着无限的精神三角形的斜面向上走,什么都阻止他不得”。逃避成长固然可能得到一时的安稳与平静,却也意味着失去了更多生命的精彩。以“向前走”的坚定对抗“向下滑”的逃避,以“不惜于”的勇毅克服“不敢于”的懦弱,就算再平凡的路,也能走出非凡的光彩。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请指出第⑤段画线句子的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3.请简要分析第④段的论证思路。

4.结合自身实际,谈谈本文对你的启示。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马说

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才美不外        见:

(2)之不以其道      策: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2)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3.文中画线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感情?

4.生活中,如果你是“千里马”,想得到大家的关注,你该怎样做?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作,完成下面小题。

归园田居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请发挥想象,将“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情景描绘出来。

2.“衣沾不足惜”一句中,将“足”字改为“用”字,表达效果有无变化?为什么?

 

查看答案

请将下列词语用楷书正确、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

全力以赴,力争上游

 

 

查看答案

仔细观察下面的插图,回答问题。

(1)图中人物是______________(作者)的长篇代表作《______________》(书名)中的主人公______________(人名)。

(2)这部作品的书名丰富的含义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