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下列句子中的相关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最近,来自“一带一路”沿线20个国家的在华留学生,评选出中国“新四大发明”:高铁、网购、支付宝和共享单车。(此句中标点运用没有错误)
B.董卿在主持《朗读者》节目时,旁征博引,妙语连珠,令广大观众目不暇接。(此句有语病)
C.“精准扶贫”“感谢生命”“朝花夕拾”“新冠肺炎”四个短语结构各不相同。
D.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这个句子的主干是“价值观是力量”)
下列文化、文学知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礼记》是儒家经典之一,其中有对人类美好社会的构想,名为“大同”。
B.“立”是开始的意思,古代以“立春”“立秋”“立夏”“立冬”为四季的开始。
C.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常常用“桃李”“婵娟”“丝竹”“鸿儒”指代家乡、月亮、音乐和老师。
D.《乡愁》《变色龙》《春》《屈原》四篇课文,从文学体裁上分类,依次属于诗歌、小说、散文、戏剧。
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逆行是车辆等在行驶过程中的一种违规行为,而那些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又被称为最美的逆行英雄。
B.科技的发展给社会带来了进步文明,但是科技又是一把杀手锏,如果缺少道德的引导,科技也可能给社会带来灾难。
C.在文化建设中,我们既要有文化自信,不妄自菲薄,又要有全球视野,不盲目乐观。
D.对作文中出现的错别字,有的同学不以为意,从长远的观点看,是要吃大亏的。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字形不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应和(hè) 抖音 迷惘(wǎng) 川流不息
B.泥泞(níng) 寥廓 栅栏(zhà) 众志成城
C.字帖(tiè) 矫健 拙劣(zhuō) 物竞天择
D.绮丽(qǐ) 繁衍 宿愿(sù) 恃才放旷
请以“快乐的大课间”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2)说真话,书真情,忌抄袭。(3)不要使用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4)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林肯中心的鼓声
木心
①搬到曼哈顿后,住处邻接林肯中心。听歌剧、看芭蕾自是方便,却也懒得去购票。
②开窗,就可望见林肯中心露天剧场之一的贝壳形演奏台。那里每天下午、晚上,各有一场演出。废了屋中的自备音响,乐得享受那大贝壳中传来的“精神海鲜”。节目是场场更换的:管乐、弦乐、摇滚乐、歌剧清唱,还有时髦得连名称都来不及定妥就又变了花样的什么音乐。我躺着听,边吃喝边听,比罗马贵族还惬意。但夏季没过完,我已经非常厌恶那从大贝壳中传来的声音了。不想“古典”的日子,偏偏是柔肠百转得惹人腻烦;不想“摩登”的夜晚,硬是以火爆的节奏乱撞耳膜。不花钱买票,就这样受罚。每当电光闪,雷声起,阵雨沛然而下时,我都十分开心:看你们还演奏不!
③可惜不是天天都有大雷雨,只能时候一到,关紧窗子。如果还是隐隐传来,便打开自己的音响与之抗衡。奇怪的是,但凡抱着这种心态的当儿,自选的音乐也是听不进去的。可见行事必得出自真心,强求是不会快乐的。
④某天晚上,灯下写作,那大贝壳里的旋律又发作了。看看窗外的天,不可能下雨,窗是关紧的,别无良策,顾自继续写吧……鼓声,单是鼓声,由徐而疾,由疾更疾,忽沉忽昂,渐渐消失,突然又起落翻腾,恣肆癫狂,石破天惊,戛然而止。再从极慢极慢的节奏开始,一程一程,稳稳地进展……终于加快……又回到凝重的持续,不徐不疾,永远这样敲下去……是人在击鼓,是个非凡的人,他否定了旋律、调性、音色、记谱符号。或许只是来自于自己的内心感受,将自己那蓬勃蹦跳的真心表达了出来。这非音乐的鼓声使我回到古老的蛮荒状态,让我的心更接近宇宙。
⑤我激动不已,扑向窗口,猛打开窗子。鼓声已经在圆号和低音提琴的抚慰中做激战后的喘息,低音提琴为英雄拭汗,圆号捧上了桂冠,鼓声也将息去。我心里发急:
⑥我终于听到观众在热烈鼓掌、尖叫……我望不见那鼓手,只听到他在扬声致谢……掌声不停……明亮的大贝壳也转为暗蓝,人影幢幢,无疑是散场了。
⑦我懊丧地伏在窗口。开窗太迟,没有全部听清楚,还能到什么地方去听他击鼓?我又不是从来没有听过鼓声,我向来注意各种鼓手,非洲的、印度的、中国的……然而这个鼓手怎么就牢牢抓住了我的心。我突然释然,原来我羡慕他懂得如何跟随着自己的心,如何感受快乐和幸福。
⑧凝望着那个在夜幕掩映下幽蓝的大贝壳,我十分开心。
(选自《读者》2017年13期,有删改)
1.结合语境,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开心”的具体内容。
(1)每当电光闪,雷声起,阵雨沛然而下时,我都十分开心:看你们还演奏不!
(2)凝望着那个在夜幕掩映下幽蓝的大贝壳,我十分开心。
2.怎样理解第③段中的画线句“可见行事必得出自真心,强求是不会快乐的。”
3.赏析第④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鼓声,单是鼓声,由徐而疾,由疾更疾,忽沉忽昂,渐渐消失,突然又起落翻腾,恣肆癫狂,石破天惊,戛然而止。
4.请联系上下文,在第⑤段横线上补写“我”此时的心理活动。
5.本文主要采用了哪种表现手法?作用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