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诗歌赏析。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

诗歌赏析。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天净沙”是____,其中“枯藤”“昏鸦”“夕阳”等词语共同构成了一幅____图。

2.古人说“凡景语,皆情语”,这篇作品除最后一句,全是景语,请分析面对此景,会有怎样的感受?

 

1. 曲牌名 深秋晚景 2.衰败、荒凉,缺乏生气、活力,写出了作者“断肠”的凄切心情。 【解析】 1.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和曲中画面。“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枯藤”意为干枯的藤蔓,点明时令是深秋。“夕阳”与“昏鸦”点明了时间是晚上。所以这几个词语共同构建了一幅深秋晚景图。 2.本题考查赏析景物描写。这首曲“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一句用了九个名词,就勾勒了一幅秋郊夕照图,让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作者目光所及,衰败、荒凉,没有生机与活力。就算是有“小桥流水人家”,却更添了自己的愁怨。“断肠”一词深刻的表现了作者内心因为思乡而产生的凄切之情。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两牧竖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

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号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得小狼二。

(选自《聊斋志异·牧竖》)

(注释):①牧竖:牧童。竖,童仆。②跑:兽类用足扒土。同“刨”。③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

1.下列句子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而两狼之并驱如/令嗥 B.狼不敢/树又鸣

C.一狼径/相数十步 D.目似瞑,暇甚/甚仓皇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与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后狼止前狼又至/既奄奄僵卧 B.其一犬坐前/竖树上扭小狼蹄耳

C.奔倚其下/舍此趋彼 D.屠自后断其股,亦毙/谋分捉

3.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主旨:表达狼的贪婪、凶残、狡诈:乙文则从狼身上体现伟大的母爱。

B.甲文中“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和“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表现了狼的狡猾:乙文中“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写出了大狼失子后惊慌失措的样子。

C.甲文表现狼的狡诈时主要写两狼配合,一明一暗地“诱敌”;乙文中开篇写“谋分捉之”,之后从对狼的描写处处体现了“谋”的结果。

D.甲、乙两文在写狼时,都运用了动作描写。

4.把文言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2)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5.同样是人与狼较量,屠户与牧竖对狼的做法,你更赞同哪一种?为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白猫王子七岁

梁实秋

①白猫王子大概是已到中年。人到中年发福,脖梗子后面往往隆起几条肉,形成几道沟。白猫的脖子上也隐隐然有了两三道肉沟的痕迹。他腹上的长毛脱落了,原以为是季节性的,秋后会复生,谁知道寒来暑往又过了一年,腹上仍是光秃秃的,只有一层茸毛。他的眉头深锁,上面有直竖的皱纹三数条,抹也抹不平,难道是有什么心事不成?

②他比从前懒了。从前一根绳子,一个线团,可以他鼠步蛇行,可以他翻筋斗竖蜻蜓,玩好大半天,直到他疲劳而后止。抛一个乒乓球给他,他会抱着球翻滚,他会和你对打一阵,非球滚到沙发底下去不肯罢休。

③如今情况不同了。绳子线团不复引起他的兴趣。乒乓球还是喜欢,但是要他跑几步路去捡球,他就觉得犯不着,必须把球送到他的跟前,他才肯举爪一击,就好像打高尔夫的大人先生们之必须携带球僮或是乘坐小型机车才肯于一切安排妥贴之后挥棒一击。捕风捉影的事他不再屑为。山海经:“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白猫未必比夸父聪明,其实是他懒。

④哪有猫儿不爱腥的?锅里的鱼刚煮熟,揭开锅盖,鱼香四溢,白猫会从楼上直奔而来,但是他蹲在一旁,并不流涎三尺,也不凑上前来做出迫不及待的样子。他静静的等着我摘刺去骨,一汤一鱼,不冷不热,送到他的嘴边,然后他慢条斯理的进餐。他有吃相,他从盘中近处吃起,徐徐蚕食,他不挑挑拣拣。他吃完鱼,喝汤;喝完汤,洗脸;洗完脸,倒头大睡。他只要吃鱼,沙丁鱼、鲢鱼,天天吃也不腻。有时候胃口不好也流露一些“日食万钱无下箸处”的神情,闻一闻就望望然去之,这时候对付他的方法就是饿他一天。妻子菁清不忍,往往给他开个罐头番茄汁鲣鱼之类,让他换换口味。

⑤白猫王子不是可以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他高兴的时候偎在人的身边卧着,接受人的抚摩,他不高兴的时候任你千呼万唤他也相应不理。你把他抱过来,他也会纵身而去。

⑥猫愿有固定的酣睡静卧的所在,有时候他喜欢居高临下的地方,能爬多高就爬多高;有时候又喜欢窝藏在什么旮旯儿里,令人找都找不到。他喜欢孤独。能不打扰他最好不要打扰他,让他享受那分孤独。有时候他又好像不甘寂寞,我正在伏案爬格,他会“嗖”地一下子窜上书桌,不偏不倚的趴在我的稿纸上,我只好暂停工作。我随后想到两全的办法,在书桌上给他设备一分铺垫,他居然了解我的用意。从此我可以一面拍抚着他,一面写我的稿。我知道,他不是有意来陪伴我,他是要我陪伴他。有时候我一站起身,走到书架去取书,他立刻就从桌上跳下占据我的座椅,安然睡去。他可以在我椅上睡六七个小时,我由他高卧。

⑦三月三十日是白猫王子七岁的生日,菁清给他预备了一分礼物——市场买菜用的车子,打算在天气晴朗惠风和畅的时候把他放在车里推着他在街上走走。这样,他总算是于“食有鱼”之外还“出有车”了。

(选自《中学生》)

1.文中没有使用到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拟人  排比 B.反复  对比 C.排比  引用 D.引用  对比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文中第①段描写白猫王子的外貌特征时,用人到中年的情境进行类比,既能让读者更容易理解白猫王子到中年所发生的变化,又增添了趣味性。

B.文中第④段用动作描写细致描绘了白猫王子的饮食状况,说明白猫王子不是那种贪吃的馋猫,而且还很有吃相,由此大家更喜欢他。

C.文中第②段中加点词“引”和“诱”二字不可调换,因为“鼠步蛇行”动作缓慢优雅,“引”字音调平和,动作文雅;“翻筋斗竖蜻蜓”动作难度大,非用人类高超之骗——“诱”不可。

D.文中②——⑥段分别从嘴馋、懒惰、有思想(有尊严)、孤独等方面来写白猫王子的特点。

3.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文中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这只白猫无以复加的爱,它活得那么潇洒、从容、自由,这也是当时许多人追求的理想生活状态。

B.文章语言风趣、幽默,处处透露着作者对白猫的喜爱之情。

C.文章之所以称这只猫为“白猫王子”,是因为不仅它外貌全白、身体壮实,而且性情霸道,连我的座椅都被占据,完全具有王者的风范。

D.④段中“我”喂猫吃鱼,一个“等”,一个“送”;“我”伏案爬格,白猫陪伴在旁,足见人猫情深。

 

查看答案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号柳泉居士,他写的《狼》出自散文集《聊斋志异》。

B.安徒生是丹麦儿童文学家,《皇帝的新装》是他写的一篇童话。

C.泰戈尔是印度作家、诗人,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D.《伊索寓言》是一部寓言故事集,《蚊子和狮子》是其中的代表作。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王叔叔来家里拜访,临走时爸爸客气地说:“您慢走,我留步,欢迎下次”

B.李老师见到小明,微笑着关切地问他:“家父近来身体好吗?”

C.下楼的时候,小龙被别人踩了一下,生气地说:“你走路不长眼呀,差点把我踩伤了!”

D.月考结束,校长对李老师说:“李老师,这是我的作文,不妥之处烦请您斧正。”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如何引导青少年养成热爱读书的习惯,从而培养他们的读书兴趣,是老师和家长面临的一大问题。

B.三个学校的领导共同出席了这次大会的开幕式。

C.经党中央批准,自2018年1月1日起由人民解放军担负国旗护卫和礼炮鸣放的任务。

D.生态问题是涉及百姓生活和国家建设的大事,不仅事关人民生活质量和环境,还关乎国家今后的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