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项中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原委 吝啬 刨根问底 道听途说 ...

下列各项中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原委  吝啬  刨根问底  道听途说

B.云宵  烂漫  漠不关心  当仁不让

C.慷慨  倜傥  意味深长  力不遐供

D.鉴赏  题纲  真知灼见  诲人不倦

 

A 【解析】 B.云宵—云霄。 C. 力不遐供——力不暇供。 D. 题纲—提纲。 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跚(pán)   畏罪逃(qiǎn)  披荆斩

B.)   劳(chóu)  狼奔突(shǐ)   兴趣然(àng

C.白(shà)  调kān)   章显志()    桀不驯(ào

D.cuì)  御pìn)   见异思qiān)   扣人心xuán

 

查看答案

作文。

有人说,时间是一条不能倒流的河,它让我们与生活有一次次的相遇,又有一场场的别离。但当你回首过往你会发现,其实总有一些人、事、物、景一直相伴身边,给你关爱,给你鼓励,给你支持,给你启迪……

请以“            不曾远离”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③不要少于600字;④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查看答案

小苏和他的同班同学小虞在阅读下面这篇文章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提出了一些疑问,请你为他解答一下。

低语

朱以撒

①我必须穿过几条小巷才能到达老家的门口,拐一个弯的时候,我又见到了很熟悉的场景:两个老妇人倚在门边,头挨得很近,正在交谈。她们注视着过往行人,调整着本来就很低的音量,以致低到只限定在两人的耳听范围内。一方口中的气息笼罩着时方的脸,如果是冬日,随着密谈的节奏,两张脸之间不时升起一片薄薄的雾。

②少年时经常遇到这么一种言说方式——悄悄地、窃窃地,有一种神秘在言说的背后。一有人靠近,话语戛然而止。好几次想逼近言谈的内容,却都徒劳。

③肯定是当时的生活状态使人如此。一种语言不是推到广大空间为人所知,而是有意控制在两人之间——对话的数量降低到最小值,也许就潜藏着戒备和保全的警觉。

④如果轻轻地言说也能传达出内在的意绪,那么,这个世界永在寥廓和清静之中。

⑤敛约、平和、徐徐溜出唇齿的话语,在耳际轻拂时,内心已开始温暖。同样地表明一种含蓄,如微风一般轻柔,听到了,甚至更为明晰。柔情似水,其中就包含了语言的柔软性,还有表达时运用恰当的速度。对于强音的普遍使用,肯定是代表某一种权力,企图压倒倾听的对方。噪音,有一部分就是这类话语的沉渣——那么多人在街市上冲着手机叫嚷,这一段路程就都充满了声浪,人像浪中的泳者,污浊没过头项,看不到宁静的岸。

⑥一个人一般不会有太多的秘密,也不会有太多的人际关系,以前的人生在这方面趋于简单。找不到适合倾诉的人时,就一个人呆在田野上,直到黄昏才悄然返回——我自己就曾如此,只有面对旷野,才使自己轻快一些。而平日,语言被收藏着,如同储蓄罐中的硬币,不轻易掏一枚出来消费。一个乡村的孩童在前边引路,一路无语,只是在客人询问时答上一句。谈不上热情也不显出怯意,这种朴实得到了外乡人的好感。想想自己城市里的孩童,经常派出去充当迎接客人的小天使,伶牙俐齿地说着套话,好像在戏台上表演一样,却把自己很珍贵的童趣、稚气,蜕皮般地蜕掉了。一个人在她的孩童时期,看多了矫揉造作的表演和放纵张扬的渲染,不知不觉就收不住了。像家中有耳聋的老人,全家大小声调都要拔高许多,到了单位也是如此,把人吓了一大跳。

⑦趴在蓬松柔和的草坪上,有窸窸率率声传来,土地舒展着气孔,花瓣轻轻绽开,枯枝清脆落地。经过一片主人迟迟不来收拾的豆荚地,已经失去了等待耐性的枝条,借助秋阳的余威,在豆壳打开的同时,豆粒弹射到周围的土壤里。没有哪种拟声可以发出这种生命跃动的轻吟,在轻吟中划出一道优美降落的弧线。在一个陌生的地方,运气好的时候,在古城老宅里走,有隔岸的箫声幽咽,像一条丝线在夜风中起落。更多的时候,我们感到这个生存的自然环境仍然可爱,就是这些低吟浅唱给予的——在人的声调越来越高昂的进化中,那些藏身于瓦砾石缝、田畴篱角的小生物,它们随寿季节到来又一次的啁啾、呢喃,依旧是委曲婉转,人坐在石阶上听着,一时不愿起身。

⑧接下来就是碰巧读到几帧弘一的墨迹,从落款处分析,离他圆寂时日已经不远了。几根萧疏的线条带着对于彼岸的眺望,静静地延伸,随心而信手。精神生活发生如此大变故的人的遗留物,我只是十分惊奇,自知进入它的内部毫无希望。从红尘喧嚣中毅然脱身来守候晨钟幕鼓,从李叔同墨痕的尖峭到弘一的清寒枯瘦,调子越来越低,声气越来越平,甚至就是旁人听不清的自言自语了。寂静的修行之路耗尽了朝觐者的体力,此时,笔墨里已经脱离了我们常规的体验。所以,我坦然地说看不懂或者不好看。晚景中的人生大多是在低语中度过的,自说自笑,自问自答,使人以为他正与另一个世界交流,属于现实中的虚幻部分。因此,见到有人临写弘一晚年的墨迹,我就有一种绝望感——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东西是可以欣赏、赞美甚至怀疑它的构成是借助了超然的力量,可就是万万不能效仿——我一直固执地坚守着这种念头。

⑨一个时期过去了,悄悄地带走了低低的语调,还有低低的笔调。

(选自《三十年散文观止》,有删改)

1.小苏:小虞,全文篇幅较长,作者在文中究竟描写了哪些低语?你能用简洁的语言为我表述一下吗?

小虞:可以呀,比如_______,还有弘一法师墨迹的清寒枯瘦。

 

2.小苏:我在阅读时发现,文中第⑤、⑥段的两处画线句所写的内容,其实与上下文联系并不太紧密,完全可以删去。小虞,你认为呢?

小虞:我觉得______

 

3.小苏:第⑦段中有这样一句画线句“在一个陌生的地方,运气好的时候,在古城老宅里走,有隔岸的箫声幽咽,像一条丝线在夜风中起落”,我觉得把“幽咽的箫声”比作“夜风中起落的丝线”并不恰当,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呢?你能为我讲讲吗?

小虞:这本来就不是比喻呀,其实_______

 

4.小苏:小虞,本文题目为“低语”,但第⑧段却写到了弘一法师的墨迹,我觉得这使全文对“低语”的描述又进了一层。你能为我具体讲讲吗?

小虞:是啊______

 

5.小苏:小虞,你能结合全文内容,说说结尾句“一个时期过去了,悄悄地带走了低低的语调,还有低低的笔调”中两处加点的“低低”到底蕴含了作者哪些情思吗?

小虞:好的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1.前段时间,日本舞鹤市驰援我国大连市一批抗疫物资,在该批物资的包装纸箱上,写着“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的句子。这批写有诗句的物资传到微博后,引发热议,不少网友直呼“感动”。对此,小苏和小虞也进行了热烈交流。

小苏:我查了资料,发现这两句诗的出处是王昌龄的《送柴侍御》。

小虞:哦,原来是“七绝圣手”的作品啊!那你能给我讲讲它的意思吗?

小苏:我的理解是                                 

小虞:嗯,我明白了,诗句的意思蕴涵的正是人分两地、情同一心的深情厚谊。

2.面对疫情,小伙伴们都自觉地戴上了口罩,但口罩的戴法不一定规范正确,小苏和小虞就想在班级宣传栏里贴出口罩正确戴法的图解,让大家来学习。

小苏:口罩虽小,作用却大。我们一定要看清口罩颜色深的是正面,正面应朝外,口罩上还有一道鼻夹金属条。

小虞:我们戴口罩的时候先要区分正反面,然后就可以按上面的图解来正确戴好口罩。

小苏:图解的第3步缺少了文字说明,请你添加完整好吗?

小虞:好的,我把它写上去:               

小苏:这样就大功告成了,戴好口罩,养成习惯,远离病毒,有益健康!

3.小苏妈妈在社区居委会工作,她们社区准备在微信群推送关于疫情防控的宣传标语,但对网上搜集的5条宣传标语(见下表)拿不定主意,小苏准备请小虞来帮忙挑选出一条高质量的疫情防控宣传标语。

序号

标语内容

挑选结果

理由陈述

1

行动上的口罩不能摘,思想上的口罩不能松。

 

 

2

预防千万条,口罩第一条。健康第一位,不要吃野味。

 

 

3

出门不戴口罩,等于在病毒里奔跑。

 

 

4

戴口罩,勤洗手,防止病毒感染。 

 

 

5

希望大家都少出门,出门记得戴口罩。

 

 

 

 

小虞:我选            ,我觉得                     

小苏:讲得太好了,我为你点赞!

 

查看答案

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小题

(甲)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条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余者哉!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董生举进士,屡不得志于有司。怀抱利器,郁郁适兹土。吾知其必有合也。董生勉乎哉!

夫以子之不遇时,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矧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耳耶?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董生勉乎哉!

吾因子有所感矣。为我吊望诸君墓,而观于其市,复有昔时屠殉者乎?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选自韩愈《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注):①董生:董邵南,韩愈朋友,因仕途挫折,拟去河北托身藩镇幕府。韩愈一贯反对藩镇割据,故作此序赠之;②有司:这里指主持进士考试的礼部官;③读“qiǎng”,勉力;④读“shěn”,况且;⑤望诸君:即乐毅,战国时燕国名将,辅佐燕昭王击破齐国,成就霸业,后被诬陷,离燕归赵,被赵王封于观津,号为望诸君;⑥屠狗者,指高渐离一类风尘豪侠,这里喻不得志的豪士。

1.下面哪二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或用法相同?(   )(   )

A.父母岁有裘葛之           是以先帝简拔以陛下(《出师表》)

B.无奔走之矣               无案牍之形(《陋室铭》)

C.岂他人之哉               人恒,然后能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D.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    服衣冠(《邹忌讽齐王纳谏》)

E.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董生举进士,屡不得志于有司。

②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3.结合文体,说说(甲)(乙)两段选文的写作目的有什么异同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