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新闻发布]
4月12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全国爱卫办副主任毛群安提出,疫情提示我们要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集体就餐时建议推广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
[新闻链接]
什么是“分餐制”?
分餐制是指由厨师、服务人员或家人,按照等量的原则,把主食和菜肴分配到餐具中,供每一位就餐者独自享用的就餐方式。它是相对多人合用一份或几份菜肴的“合餐”而言的。
中国烹饪协会认为,分餐制主要形式有三种:厨师分餐,厨师在厨房将制作的菜点成品按每客一份分配,由服务员送给每位就餐者进食;服务员分餐,餐厅服务人员在分餐台或台面将菜点成品分配给每位就餐者进食;就餐者自行分餐,就餐者通过使用公筷、公勺等公用餐具分取菜点成品,再用各自餐具进食。自助餐和套餐均属于分餐制。
中国饭店协会则认为,中餐的分餐制形式可以分为服务员在餐桌分餐、上菜前分餐、自助餐、摆放公筷公勺及1人1份的用餐方式等4种。同时作为就餐消费者,提倡带上自己的筷子和勺子,把餐馆的餐具作为公筷公勺。
(摘编自《“食”尚进家门,“分餐革命”正在进行》)
为什么倡导“分餐制”?
当代人类所患疾病由发生原因分析,大致可归为微生物、遗传、环境和生活方式四大门类,引起疾病的大致比例为:微生物10%、遗传10%、环境30%、生活方式50%。医学、卫生和营养等方面专家,也通过大量的事实告诫人们,饮食习惯、生活方式与人的健康密切相关。分餐是预防、减少各种疾病交叉感染机会的有效途径,这对于经历了各种传播性疾病肆虐的现代社会而言,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摘编自《健康饮食方式呼唤分餐制》)
[新闻热议1]
“合餐制”是中华文化的一种习俗礼仪。然而,合餐制在表达人们亲密温馨气氛的同时,因“同餐桌、同碗盘、同筷勺”的餐饮习惯,为疾病的传播埋下了隐患。
合餐制意味着许多熟悉或不熟悉的人同吃一桌饭菜,人员相互接触频率增加,更容易给病菌可乘之机。在共同就餐时,就餐者就有可能成为病菌的传播者。因此,分餐制就成为防范餐者传染病菌的可行方式。
分餐避免了筷子、勺子等餐具的交互接触。我国早在商周时期就有分餐的记载,但其显著的特征是对层级地位的彰显,是一种礼制。《周礼》有载:“设席之法,先设者皆言筵,后加者为席。筵长席短,筵铺陈于下,席在上,为人所坐藉。”这便是针对筵宴的规格标准。事实上,饮食习俗的变迁呈现“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趋势:从人类社会初期,以采摘为主的饮食方式就造成了人类的分餐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物的丰富,人们聚在一起共享美食,形成了合餐制;如今,面临不断出现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疾病隐患,分餐制需要“再出江湖”。
(摘编自《以疫情为契机倡导分餐制》)
[新闻热议2]
第一,可以防止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染病的交叉感染。“有数据表明,实行分餐制能使病菌的感染率由合餐制的42%降为17%。第二,可以简化筵席程序,减少菜品,避免浪费。分餐制“可使全国餐饮业每年节约粮食和农副产品约100亿元”。第三,饮食文化传统可以改变。分餐制早在战国时代就有,“只是唐代以后,分餐制才变成合餐制”。第四,分餐制对于弘扬我国饮食文化、推进移风易俗和传统就餐方式的科学化和文明化,引导和规范餐饮行业和行业的健康发展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上述理由中,第四条完全正确。第一、二条也有一定的道理,只是不知数据从何而来。至于第三条,值得商榷。由于合餐制是中国农业生产模式、伦理道德观念、饮食审美情趣、勤俭持家传统、烹调工艺体系和宴宾待客礼仪等众多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必然古今一线贯穿,始终是中华民族进餐方式的主流。至于《周礼》《史记》记载的史料,虽然也有一点“分餐“的意味,但那毕竟只是一种宗法礼制下的生活等级待遇,仅局限于社会上层;在生产力水平相当低下的战国时代,科学地实行全民分餐难以想象。
(摘编自《分餐制的冷思考》)
[新闻热议3]
新华睿思·数媒智慧分析平台调查数据:
(摘编自《大数据告诉你推行分餐制“卡”在哪》)
行业协会人士:中国人过日子希望团团圆圆,对“分”比较忌讳。喜欢热热闹闹围坐一桌,其乐融融的氛围。此外,同西餐不一样,中餐有很多整鸡整鱼的菜式菜品,也不好分。
餐饮业经营者:分餐制就在每个人身边。单位食堂、学校食堂是典型的分餐制。但和食堂就餐不一样,上餐厅下馆子重要的是人与人的交流,有社交属性。我经营着一家重庆老灶火锅,没有分餐。在重庆,麻辣红汤九宫格是传统,也是主流。本地有一人一锅的小火锅餐厅。这样很好,消费者可以自主选择。分餐可以倡导,但最好顺其自然交给市场,不要一刀切。
餐饮业创投人:我认为最大的挑战是投入产出比。分餐制对餐饮企业规章制度和服务标准提出了更高要求,实行之后会增加企业的成本。分餐制运营成本带来的价格提升,消费者能否承担?
(摘编自《业界话分餐》)
1.关于分餐制,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分餐制指的是专人把饭菜定量分配给每一位就餐者,它是相对于多人合用一份菜肴的“合餐”而言的。
B.分餐制能够避免用餐者的餐具发生交互接触,事实证明它能有效预防、减少各种疾病交叉感染的机会。
C.分餐制早在人类社会初期已出现,经历变迁,在公共卫生问题和疾病隐患频现的当今,又再引发关注。
D.分餐制在引导和促进餐饮行业健康发展等方面有积极意义,可以倡导,但注意不要急于求成和一刀切。
2.下列对材料中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分餐形式可以按分餐人员、使用餐具及用餐方式等进行细分,基于此,商家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用适合的分餐形式。
B.合餐制是中华文化的习俗之一。意味着熟悉的人同吃一桌饭菜,因此它能很好的表达人与人的亲密,营造温馨的气氛。
C.分餐制早在商周就有史料记载,带有彰显层级地位的特征,因此可以推断分餐制在古时就是中华民族进餐方式的主流。
D.合餐制的形成原因是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物的丰富和彼此的分享,可见合餐制是比分餐制更为先进和优越的礼仪文化。
3.关于调查数据,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调查结果显示,使用公筷公勺的认可度超过半数,可见它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
B.有一定比例受访者对分餐制存在抵触心理,可见推广分餐制仍存在一定的阻力。
C.超过两成受访者对分餐制和公筷公勺心存顾虑,可见该群体也将会成为反对者。
D.有部分受访者对分餐制和公筷公勺保持沉默,宣传时应注意对该群体给予关注。
4.“新闻热议3”中,业界人士认为目前推广分餐制面临哪些困难?请分点概括。
5.请从下面的聚餐活动中任选一项,为其选择一种分餐形式,并根据材料和生活实际列出两点理由。
活动A:小学同学聚会,将由家长带领在饭店聚餐。
活动B:奶奶七十大寿,将与近亲在家中聚餐庆寿。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诗中的“历历”“萋萋”两词分别描绘出景物怎样的特点?
2.尾联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请结合诗句内容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回答问题。
五官莫明于目,面有黑子,而目不知,乌在其为明也?目能见物,而不能见吾之面,假于镜而见焉。镜之贵,不如目;镜不求于目,而目转求助于镜。然世未尝以镜之助目,而咎目之失明,镜何负于目哉!
客有任目而恶镜者,曰:“是好苦我,吾自有目,乌用镜为?”久之,视世所称美人,鲜当意者,而不知己面之黑子,泰然谓美莫己若。左右匿笑,客终不悟,悲夫!
(选自钱大昕《潜研堂文集》)
[注] ①任:信任。②当意:称意,合意。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①假于镜而见焉(___________)
②左右匿笑(___________)
2.对“客终不悟”,作者感叹“悲夫”,“客”可悲在哪里?我们能从中得到怎样的感悟?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唐雎不辱使命
《战国策》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安陵君其许寡人/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B.请广于君/居天下之广居
C.聂政之刺韩傀也/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D.秦王色挠/色愈恭,礼愈至
2.把“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翻译成现代汉语。
3.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面对秦王盛气凌人的质问,唐雎沉着冷静,从容应战,他以断然否定和严正反击,表现了维护国土的坚定立场。
B.唐雎连用三个“士之怒”的事例反击秦王对“布衣之怒”的歪曲丑化,根本目的是要展示“士”的胆色和傲气。
C.秦王两次提到韩、魏两国的灭亡,前者是炫耀武功以从气势上击垮唐雎,后者是为缓和与唐雎之间的激烈矛盾。
D.唐雎“挺剑而起”与秦王“长跪而谢”形成强烈对比,气氛一下从尖锐激烈的白热化彻底扭转,秦王威风扫地。
古诗文默写
(1)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_______)
A.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B.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C. 一抹斜日荒戍垒,半竿晚烟旧关城。古今幽恨几时平!
D.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既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E. 知不足,然后能自强也;知困,然后能自反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F.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2)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六题只选四题作答)
①__________________,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②鸟下绿芜秦苑夕,__________________。(许浑《咸阳城东楼》)
③___________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④自康乐以来,__________________。(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⑤__________________,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⑥此皆良实,志虑忠纯,__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出师表》)
(3)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最恰当的古诗名句。
水与月这两个意象的组合营造了古诗文的优美意境:杜牧在《泊秦淮》中用“烟笼寒水月笼沙”描绘秦淮河两岸之景,朦胧淡雅;李白在《峨眉山月歌》中用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映入江中是山月,清新秀丽;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用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月下水波和水中月影,澄澈幽静。
下图是文学名著《骆驼祥子》中的一幅插画(图中右上方的女性是小福子),请仔细观察,并按要求作答。
(1)请根据图中所画内容简要概括祥子心中追求的美好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认为小福子的身上闪烁着坚韧的光辉。其他经典名著中也不乏有坚韧品质的女性形象,例如《简·爱》中的简·爱、《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达雅·柯察金娜,请从这两个形象中任选一个,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