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贾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贾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文帝初立,召以为博士。是时,谊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未能言,谊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出。诸生于是以为。文帝之,超迁,岁中至太中大夫。

谊以为汉兴二十余年,天下和洽,宜当改正朔,易服色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草其仪法,奏之。诸法令所更定,及列侯就国,其说皆谊发之。于是天子议以谊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毁谊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以谊为长沙王太傅。

谊既以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后岁余,文帝思谊,征之。是时,匈奴强,侵边。天下初定,制度疏阔。谊数上书陈政事,多所欲匡建。

(选自《汉书·贾谊传》,有删改)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诸生于是以为_________        (2)文帝_________

(3)乃草其仪法_________            (4)谊既以_________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未能言,谊尽为之对

(2)谊数上书陈政事,多所欲匡建。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①人人各如其所出            ②鸣之而不能通其

B.当改正朔                ②诚开张圣听

C.①定官名,礼乐                ②百废待

D.①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尽害之    ②神情与苏、黄不

4.从选文可以看出贾谊__________________的形象。

 

1. 能干,有才能 通“悦”,喜欢 详细 贬谪,流放 2.(1)每次下令讨论的问题布置下来,年长的博士们不能说上什么,(而)贾谊都能一一回答。 (2)贾谊多次上书陈述政事,大多是想改变和建立新制度。 3.D 4. 才学出众、学识渊博、才华横溢; 有杰出的政治才能、政治才能卓越、政治上有远见卓识。 【解析】 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 (1)句意为:博士们都认为贾生才能杰出,无与伦比。能:能干,有才能。 (2)句意为:汉文帝也非常喜欢他。说:同“悦”,喜欢。 (3)句意为:于是他草拟了各种详细的仪法。具:详细。 (4)句意为:贾谊已经因为贬谪而去。谪:贬谪,流放。 2.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1)每,每次。未能,不能。尽,全、都。对,回答。(2)数,多次。多,大多。匡建,改变建设。 3.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意思\意思; B.应当\应当; C.兴盛\兴盛; D.类\相类似; 故选D。 4.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根据“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未能言,谊尽为之对”“乃草具其仪法,奏之。诸法令所更定,及列侯就国,其说皆谊发之”可知他有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根据“宜当改正朔,易服色制度,定官名,兴礼乐”可知他在政治上有远见卓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默写填空。

(1)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中运用典故抒发作者强烈的爱国、思乡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石潭记》中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且从侧面表现水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借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深刻的哲理。

(4)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上向人们展示了战事的紧张与激烈。

(5)古诗中常常蕴含着生活中的哲理。如:杜甫《望岳》一诗中的“会当凌绝顶,____________。”流露出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的雄心和气概;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中的“人有悲欢离合,____________。”说明了人生无常,要有豁达胸襟的哲理。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中国是礼仪之邦,礼仪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请你参加“‘礼文化’的魅力”综合性学习。

(源流追踪)

(1)“礼”甲骨文作,从“”从“”。演变过程中后加(祭祀),另造“礼”。“”即像许多打着绳结的长串,“”即有脚架的建鼓,表示击鼓献玉,敬奉神灵。“将以礼上帝”中的“礼”便是用其本义:    ;“甘茂,贤人也……愿为王臣,今王何以礼之”中的“礼”则引申为:   

(2)试根据下面的材料,概括“礼”包括哪些方面的思想内涵。

①“皇太子基仁孝因心,温恭成德,深达礼体。”(《旧唐书·玄宗本纪上》)

②“礼之于正国家也,如权衡之于轻重也,如绳墨之于曲直也。故人无礼不生,事无礼不成,国家无礼不宁。”(《荀子·富国》)

③“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送东阳马生序》明·宋濂)

④“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礼记·曲礼上》)

(“礼”远流长)

(3)为弘扬中国的“礼文化”,班级将举办“知礼仪,树新风”文化传承活动,请提出一项倡议。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1)根据阅读积累,在下面表格的空缺处填写相应的人物或作品名。

作品

文段

《朝花夕拾》

  ①  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但不知道详细,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畸形,还叹息道,“总要看一看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②  

食粪虫是从地面往地下掘进;它是先挖洞口,然后往下挖去,随即把浮土推到地面上来,堆成小丘。而蝉的幼虫则相反,它是从地下转到地上,最后才钻开洞口。

 

(2)简述《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的写作意义。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过了,就是错了,这就是过错。这是至今我看到的关于“过错”最精辟的注解。②真理过了,就成了谬误;真诚过了,就成了虚伪;聪明过了,就成了狡猾;认真过了,就成了刻板。③世上一些过错的产生,往往过于追求它的圆满。④过了,就是错了,适可而止,适度而为,才是避免过错最有效的方法。

A.“至今”是介词,“谬误”是形容词,“避免过错”是并列短语。

B.“这是至今我看到的关于‘过错’最精辟的注解”,这个句子是单句,主语是“我”。

C.“真诚过了,就成了虚伪。”这个句子是假设关系复句。

D.“凡事都有个度,过了这个度,哪怕是再美好、再正确的东西,也会走向它的反面。”这个句子放在③和④之间最合适。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唐宋八大家”在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极大,这八个人分别是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勃、曾巩、欧阳修。

B.古人将“水的南面,山的北面”称作“阴”,《愚公移山》中“达于汉阴”是指“到达汉水的南面”。

C.在中国灿烂的文化中,对人物和地方有许多别称或雅称。比如:国家的别称:华夏、社稷;书信的别称:鸿雁、尺素。

D.古人有多种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如称苏轼为苏子瞻;号,一般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如欧阳修号醉翁;也可以用谧号,比如范仲淹为范文正公;还可以用籍贯,如柳宗元是河东人,故而人称柳河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