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乡野上的花朵 刘江滨 ①农村长大的孩子对花总是淡...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乡野上的花朵

刘江滨

①农村长大的孩子对花总是淡漠的,在农人眼中花的地位远不如草。因此,我这个曾经的乡村男孩,对花的记忆需要刻意从底片上漂洗。

②北方农村常见的花,是果树的花。杏花、桃花、梨花……开在村庄或田野,春天一树芬芳,好不热闹。我的村庄最多的是枣树。到了春天,开出黄色小花,星星点点。枣花不起眼,但味道馥郁,很远就能闻到,故而十分招蜂引蝶。我们那一带遍植枣树,养蜂人特别多,酿的蜜就叫枣花蜜,忒甜。

③还有一种开在树上的花,也可当食材,就是洋槐花。洋槐花开在盛夏,洁白如雪,香气逼人。可以直接嚼着吃,也可与面掺搅在一起,蒸熟了,拌着蒜汁吃。我的老家有许多洋槐树,摘槐花、吃槐花是小时候常干的事。拿着竹竿,顶端绑一根铁丝,弯成钩,够着槐花,一拧就下来了。

④除了果树的花,还有瓜蔬的花,更是纯粹为结果而开,比如黄瓜、茄子、花生等。这些花就像朴素的村姑,一点儿不招人。它们开花像在分娩,更注重的是落花后的果实。许地山的《落花生》里,有句话我至今记得:“落花生,落花生,落花果就生。”如果说瓜蔬的花毫不起眼,庄稼的花就湮没不闻了。我问过一个农村出来的职员,小麦、玉米、谷子开花是啥样的?他吭哧半天答不上来。其实不能怪他。这些庄稼给人贡献的是活命的粮食,它们从来不以花朵招摇。然而庄稼当然是开花的。小麦开花叫扬花,抽穗之后开出朵朵小白花,似雪似奶酪。谷子开花在夜里,大约两小时,所以很多人认为谷子不开花。

⑤还有一种花,不得不说,就是棉花。花朵和果实叫一个名字,这恐怕是植物中少有的吧?棉花盛开在深秋。苍天悯人,天凉了,人们需要棉服了,棉花就开了,就收了。冀南平原是产棉区,待到深秋时节,朵朵棉花像天上的白云,在田野盛放。清人马苏臣诗云:“五月棉花秀,八月棉花干;花开天下暖,花落天下寒。”

⑥乡野上还有两种可做油料的花。一是油菜花,金灿灿、黄澄澄,绚丽而壮观,它以群体列阵的方式宣示着独特的美丽。一是向日葵,花盘奇大,周遭花瓣环绕,颜色也是温暖的黄色,且朵朵葵花向太阳,故人们又叫它太阳花。

⑦当然,乡村也有“没用”的花。常见的是一种喇叭状的花,学名叫蜀葵。这种花特别好活,撒一把籽儿在院落潮湿的泥土里,很快就长出了幼苗。到了夏天,齐刷刷地开花了。讲究一点的家庭,在院里种上蜀葵,红的、白的、粉的、黄的,各种颜色的花儿一开,满园芬芳,煞是好看,给庸常的日子平添几许亮色。

⑧大地上也有许多名贵的花,如牡丹、兰花等,多种于园林,常有人养护,被文人墨客赋予精神的含义,成为美的化身。而乡野上的花朵,土生野长,风吹雨浇,拙朴无名,但它们实实在在地献出果实,使人类得以瓜瓞绵绵,繁衍生息。所以我们实在应该把欣赏的目光更多地给予乡野上的花朵。

(原文有删改)

1.联系全文,“乡野上的花朵”有哪些共同特点?请简要概括。

2.第④段写“一个农村出来的职员”说不出小麦、玉米、谷子开花的样子,有何作用?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作简要分析。

3.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1)第⑤段引用马苏臣咏棉花的诗句,有怎样的效果?说说你的看法。

(2)文中所写几种花都有名字,结尾却说它们“拙朴无名”,是否矛盾?谈谈你的理解。

4.作者认为,散文应当“真实可爱”。请结合选文,从选材、情感、语言等角度,任选其二,简要谈谈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1.①开在村庄或田野(土生野长);②平凡、普通(拙朴无名);③朴素、不起眼,而有独特的美丽;④蓬勃、旺盛,生命力强;⑤对人类有重要价值(贡献);⑥承载着作者的美好回忆。 2.示例:内容:写农村出来的职员也不知道庄稼开花的样子,真切表现庄稼的花即使在农人眼中也不受关注的情形。结构:与开头照应,突出文章主旨:庄稼的花的珍贵之处在于保证人类生存所需。 3.(1)示例:该诗点出了棉花开放、收摘的时节,强调了棉花对于人们生活的重要意义,语言通俗生动,增添了文章韵味。 (2)示例:不矛盾。“拙朴无名”指的是与牡丹、兰花等名贵的花相比,“乡野上的花朵”不为人知、没有名声,更谈不上精心养护的名贵,但它们却供给人类生存所需。作者这样说,突出了它们实在、平凡而珍贵的特点。 4.示例:①选材真实。文中所写乡野花朵,均出自作者日常所见,也为读者熟知,真实、亲切。②情感真切。文中所写日常生活细节,如吃枣蜜、摘槐花等,传达出作者的真切体验,呈现了平凡生活的美好,读来朴素动人。③语言真挚。文中对乡野花朵的描绘,无论是枣花、棉花,还是向日葵、蜀葵,均多用白描,淡淡几笔,不加夸饰,朴实自然。字里行间却又渗透着作者由衷的喜爱之情,真诚可爱。 【解析】 1.考查理解和概括文章内容。要尽量贴紧原文,从原文中找答案。由第②自然段“开在村庄或田野”,第⑥自然段“乡野上还有两种可做油料的花”,第⑦自然段“院落”,以及菜园田地,可归纳出“乡野上的花朵”的共同特点:开在村庄或田野上;在第②自然段有:枣树“春天一树芬芳,好不热闹”,枣花“味道馥郁”,枣花蜜“忒甜”,第③自然段有洋槐花“洁白如雪,香气逼人”“摘槐花、吃槐花是小时候常干的事”,第⑦自然段有蜀葵“满园芬芳,煞是好看”,可以理解和概括出共同特点:乡野上的花朵承载着“我”的美好回忆;由果树的花到瓜蔬的花到棉花到油料作物的花到蜀葵,基本上都具有这些共同特点:朴素、不起眼,别有一种蓬勃、旺盛,生命力强的美丽;由第⑧自然段的篇末点题归纳中可以找出其它一些共同特点:“拙朴无名”,“但它们实实在在地献出果实,使人类得以瓜瓞绵绵,繁衍生息(对人类有重要价值)”。据此理解作答。 2.考查文章具体句子的作用。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考虑。根据位置,文章中间部分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通常是:照应开头,承上启下,引出下文,补充相关内容,为后文作铺垫或设伏笔等。第④段写“一个农村出来的职员”说不出小麦、玉米、谷子开花的样子,在内容上,意在表现庄稼的花因为朴素不起眼,即使在农人眼中也不受关注的情形。在结构上,与开头“在农人眼中花的地位远不如草”相照应,突出“这些庄稼给人贡献的是活命的粮食,它们从来不以花朵招摇”。 3.(1)考查引用诗句的作用。散文中引用诗句的作用有:总结全文,升华主题;抒发感情;增加文学性与趣味性;烘托环境,富有诗意等。答题时一定要具体分析该诗的内容,再作回答。第⑤段引用马苏臣咏棉花的诗句,“五月棉花秀,八月棉花干。”点出了棉花开放、收摘的时节,“花开天下暖,花落天下寒。”强调了棉花对于人们生活的重要意义。诗句语言通俗生动,与本文写乡野之花格外相衬,又增添了文章韵味。 (2)考查揣摩重要词语。要求能结合文章的背景、内容和中心,结合上下句,评价其表情达意的效果。答题时,先表态:不矛盾,然后紧扣该词分析。“拙朴无名”指的是与牡丹、兰花等名贵的花相比,“乡野上的花朵”不起眼,甚至不为农人所关注,没有美丽之评价,更谈不上精心养护,可谓“籍籍无名”,但它们本就不是为美丽而生,它们是为供给人类生存所需而来,作者这样说,意在突出了它们实在、平凡而珍贵的特点。 4.考查品味语言风格能力。语言风格是在遣词造句中体现,也要通过对词句的分析来品味。具体分析一篇文章时,要通读全文,认真地品味词语,再结合作者本人的语言风格,去原文中寻找能体现风格的语句。对于“真实可爱”也可以这样①选材真实。文中所写乡野花朵大多是为结果而开的,但也有第⑦自然段所说的“没用”的花。在实用型花朵后添上观赏型花朵,符合生活实际,这些花朵都真实可爱。②情感真切。如写农家院里的蜀葵,“红的、白的、粉的、黄的,各种颜色的花儿一开,满园芬芳,煞是好看,给庸常的日子平添几许亮色。”传递出作者对这种乡野里的粗生粗养的观赏花卉的赞美之情,表现出作者对农家生活的热爱,情感真实可爱。③语言真挚。文中描写多用白描手法,语言通俗易懂,如“这些花就像朴素的村姑,一点儿不招人”“它们开花像在分娩”“齐刷刷地开花了”,朴实自然,字里行间渗透出作者由衷的喜爱之情。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科幻小说有“三味”:科学味——现实基础和科学依据;幻想味——大胆想象和离奇情节;人文味——人文情怀和崇高精神。读者常津津乐道于前两味,却易忽略第三味。读完《海底两万里》,请结合作品内容,简述你在“人文味”方面的收获。(一点即可)

 

查看答案

2009年台军“买官案”中,前中将袁肖龙被控贪污、违背职务期约不正利益等罪名。判决书引用《儒林外史》开篇语:“功名富贵无凭据,费尽心情,总把流光误。浊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谢知何处?”指袁肖龙为求功名富贵,无视公平正义。请问:袁肖龙让你联想到《儒林外史》中哪位人物?结合小说内容简要陈述。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董邦达轶事

董邦达,字孚存,富阳寒士也。厄科场,滞京师,寓武林会馆。资尽,馆人迫之,徙于逆旅,衣装以给。无何装尽,逆旅主人逐,窘无所之。有刘媪者,奇其才,谓必不长贫贱,馆之家;属勤业以待再试。邦达日夜磨砥,期得第自振,且酬媪德。

榜发,仍落第,甚,蝶躞街市,倚一高门痴立。启门者见之,呵问,告以下第生,其人大喜,要入款语,出红笺倩书谢柬。既而留食,谓董曰:“某,侍郎司阍仆也;君适所书,大为主称赏,肯留此代笔否?小有薄奉,以资君旅。”邦达方失路,欣然诺之。自是一切书牍,皆与董拟草,其文辞往往当意。侍郎益信任仆,有密事,召仆至内室拟稿;仆惶窘良久,乃以实告。侍郎大骇,急邦达至厅,具衣冠见之,且谢曰:“使高才久辱奴辈,某之罪也。”因请为记室,相得甚欢;俄为之纳妇。邦达每念其恩,益自刻厉。逾年,举于乡;又四年,及进士第。

先初,邦达赴举京阙,其父为贷廿金以附侍讲某公北行。公曰:“董君寒士,何须盘缠,北土气寒,汝衣甚凉薄,即以备御冬可也。”翌日启程,则凉薄如昔。诘之,曰:“家本无资,曩④金亦之戚友者。寒士宜寒骨,颇堪霜雪,不愿以予故,增父累也。”

(选自《清名人轶事》,有删改)

[注释]①蹀躞(dié xiè):往来徘徊。②司阍(hūn):守门。③廿(niàn):二十。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衣装以给         质:典当 B.仍落第,甚           恚:恼怒

C.邦达至厅       延:邀请 D.曩金亦之戚友者      假:虚假

2.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刘媪者,奇其才,谓必不长贫贱,馆之家。

(2)具衣冠见之,且谢曰:“使高才久辱奴辈,某之罪也。”

3.据史载,董邦达后来官至高位,且为一代名家。读完此文,你发现他获此成就的根源了吗?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鄂州南楼书事

黄庭坚

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

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

1.诗歌一二句描绘出怎样的画面?请简要概括。

2.诗歌尾句的“凉”字写出了诗人怎样的感受?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作文。

村上春树说:“岁月漫长,然而值得等待。”是的,在时间的旅途中,总有一个人,值得铭记于心,就像史铁生眷眷于他的母亲;总有一个于你有特殊含义的物品,值得反复摩挲,就像迅哥儿恋恋于他的《山海经》;总有一段岁月,值得不断咀嚼,就像居里夫人念念于寻觅镭的时光……“值得”,也许是回望过去的感慨,也许是展望未来的信念;也许是珍贵的情感记忆,也许是厚重的责任担当……

请以“值得___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请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2)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不少于600字;(4)字迹工整、书面整洁;(5)不得抄袭、套作;(6)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