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岁月如歌,生活如画,生活中美好无处不在,在风雨里不离不弃的温暖相伴,在晨曦中有滋有味的静心阅读,在骄阳下无怨无悔的奋力拼搏……无一不触动人心,令人回味,值得重温。
请以“重温_______的美好”为题,叙写自己真实的生活故事。
要求:(1)在横线上把题目补充完正整。(2)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字数600字以上。(3)要写真实的内容,抒发真情实感,不得抄袭,不得套作。(4)行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2002年的暖冬
①那是2002年冬天的早晨,风像刀子一样划过皮肤。
②少年窝在被子里,母亲的声音从外屋传来:“快起来,等会集上卖豆子的人多了,豆子就卖不出好价钱了。”12岁的他极不情愿地爬起来,嘴里嘟嚷着:“这么好的豆子,还怕卖不掉?”
③少年推着一辆26寸自行车,后座上绑着80斤豆子,母亲挑着30斤豆子跟在后面。通往小镇是一条结满冰碴的15里长路,路面很滑,母亲不时提醒:“小心点,别摔跤。”
④两个小时后,母子俩终于到了集上。北头满是卖豆子和花生的村民。少年跑到其他村民那里看了看豆子,见那些豆子不大且有斑斑点点的杂色,于是更有信心了。自己的豆子颗粒饱满,色泽鲜艳,看上去晶莹剔透,不可能卖不掉的。
⑤不知谁喊了声:“贩子来了!”叼着烟的豆贩子坐在副驾驶位上贼笑着,一出现即被村民包围:“黄老板,您可算来了。”
⑥黄老板把剩下的半截烟丢在地上,换上了一副哭丧脸:“乡亲们,今年五谷丰登,你们的东西我要不了那么多啊。”
⑦这句话犹如一颗炸弹,立刻在人群中炸开了锅,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失望。少年仗着身材瘦小的优势挤到黄老板面前:“你去年跟大家保证过,有多少要多少,现在怎么可以不要了?”
⑧ “你是谁家的孩子?我看看你卖的什么?”心想,这毛头小子也太轻狂、大胆了吧!母亲讪讪地迎上来:“黄老板,小孩子不懂事,您大人大量别介意。”黄老板不答,拿起一颗豆子放在嘴里咬了咬,然后吐了出来:“你这豆子不好,我不要。”一句话让母亲的心掉进了冰窖。
⑨ “黄老板,这是上好的大豆呀!您不能因为孩子的一句话……”黄老板不耐烦地挥了挥手,转身就看别人的豆子去了。只留下少年和母亲在那里发愣。
⑩黄老板一路走过去,嘴里嘀咕着:“你的1.2元一斤,你的1.1元一斤,你的……”母亲走上去:“黄老板,我那豆子真的不错,要不便宜点您就收了吧。”黄老板头也不抬:“再便宜也不要。”母亲尴尬地站在那里,少年几乎要哭出声来。
⑪装完车,村民们拿着钱纷纷散去,黄老板也上了车。母亲仍在尽最后的努力:“黄老板,您当真忍心让我们水都没喝一口再把一百多斤豆子扛回去吗?”母亲的声音透着无奈与悲凉。黄老板不接话,示意司机开车。这时,一直坐在驾驶室的司机开口了:“老黄,你就把人家的豆子收了吧。这么冷的天,人家孩子穿的是胶鞋,耳朵上都生冻疮了。”
⑫司机一直帮黄老板拉货,他不能不给面子:“这个嘛,装不下啊!”他说的也是实情,那个有顶盖的车厢已经装得满满的了。司机看了车厢一眼,说:“放驾驶室总行了吧?这样,这趟运费你少给点,豆子的价格你别亏了人家。”
⑬见此,黄老板只得勉为其难地同意了。过称、付钱,按最高价1.3元,一共143元。母亲向司机投去感激的目光。司机对母亲笑了笑:“大姐,给孩子买个帽子吧。你看这天多冷呀!”
⑭那天,母亲给少年买了帽子、护耳,还有一双棉絮鞋。鞋子厚实着呢,穿在脚上,暖在心上。母亲还带他去了镇上唯一的包子店,买了四个热乎乎的包子。
⑮那个记忆中最寒冷的冬天,因为陌生司机的一句话而变得温暖。那份温暖,足足温暖了少年一个冬天,甚至一生。
(选自《意林》2017年8期)
1.文章以豆子为线索展开叙述,请理清脉络,在下列横线里依次填写相关情节。
挑豆赶集_______________老板拒收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你的理解,从结构上具体说说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
3.下列句子使用了什么描写手法?简要分析其作用。
(1)通往小镇是一条结满冰碴的15里长路,路面很滑,母亲不时提醒:“小心点,别摔跤。”
(2)叼着烟的豆贩子坐在副驾驶位上贼笑着,一出现即被村民包围:“黄老板,您可算来了。”
4.文章末尾写道:“那份温暖,足足温暖了少年一个冬天,甚至一生”,其中“温暖”指什么,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2018年平昌冬奥会,武大靖夺得首金,而此前他曾历经多次挫折,因为坚持不懈,才获得成功。而部分有望获奖的运动员在冬奥会上颗粒无收,选择退役,投入新的生活,引发众人热议。为此,某校初三(4)班开展了“遇到挫折,如何面对”的综合性学习,请你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1)(观点论述)对于“面对挫折坚持不懈还是重新选择”,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谈谈。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有理,字数在80字以内。
(2)(故事链接)下图是我国一个耳熟能详的神话故事,用自己的文字将这个故事简要叙写出来。字数在70字以内。
(3)(对联续写)青春年少应不惧怕挫折,下面的对联与此有关,只有上联,请续写下联。
上联:求知不惧困苦
下联:
按要求填空。
(1)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____ 。(王维《使至塞上》)
(2)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无题》)
(3)__________________ ,任重而道远。《论语》
(4)__________________ ,中间多少行人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5)《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表达诗人归心似箭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6)完整默写赵师秀的《约客》: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割席分坐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①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②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而观。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注释)①捉:拿起。②轩冕:大夫以上贵族坐的车和戴的礼帽。这里指达官贵人。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又尝同席读书 尝: (2)有乘轩冕过门者 者:
2.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3.阅读本文之后,你得到什么启示?
鱼我所欲也
《孟子》
①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②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③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B.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C.一箪食,一豆羹 食之不能尽其才
D.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君子成人之美
2.下列句子加点的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B.蹴尔而与之 聚室而谋曰
C.万钟于我何加焉 苛政猛于虎也
D.乡为身死而不受 武陵人捕鱼为业
3.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用“鱼”比喻“生”,用“熊掌”比喻“义”,通过类比,形象生动引出本文的中心论点——舍生取义。
B.文中第②段以“一箪食,一豆羹”为例,告诉我们看似微不足道的“一箪食,一豆羹”在生死关头却能考验一个人的品德。
C.文章通过“不辩礼仪”接受“万钟”和“不受嗟来之食”的故事分别从正、反两方面论证“舍生取义”的观点,论证非常有力。
D.本文告诉我们“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人都应该保持自己的本心,只要本心在,即使在生死关头,也能经受住考验”的道理。
4.把第I卷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