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栀子花,旧庭院 许冬林 ①我很喜欢开白花的灌木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栀子花,旧庭院

许冬林

①我很喜欢开白花的灌木类花树,像茉莉、木槿、栀子……开起花来,一朵朵都是心思简静,悠然芬芳。

②童年时,我家有一棵单瓣栀子,大伯家有一棵重瓣栀子,都是姑姑岀嫁前栽的。栀子花树长大了,开花了,我和堂姐刚好到了戴花的年龄。

③那时候,每天早晨还没有起床,母亲已经将带露盛开的栀子花掐回来,就等我起床给我梳辫子戴花。我坐在窗台边的椅子上,闻着花香,觉得晨晓潮凉的空气都有殷勤待我的情意。我戴着洁白的栀子花,穿着杏黄色的连衣裙,背着小书包,走在乡村的小路上,觉得整个世界都很美。觉得自己是一只白色的蝴蝶,幻作了人形,来人间游览,处处都有新奇和感动。多少年过去,我一直觉得那一段时光最有人间的美意。

④少年时读过一首古诗: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读过就喜欢得要命。成家后,住公寓楼,住在楼上,养花不易,幸运的是住一楼的邻居家有个庭院,院子里栽有栀子花。我就有福气了,时常傍在阳台边,享受那摇荡蓬勃的花香,领受那饱满甜蜜的情意。后来,又贪心,终于抱回一大盆的栀子花,养在家里,一养多年。养到后来,就像养了一个女儿,一边欢喜一边念念放不下。花开时节,一朵一朵的白蝴蝶落在绿叶里,灿然开放。我们枕着花香入睡,浮游在花香里饮食起居,世事悠然,无哀无忧。

⑤有一年,在北京的一处广场边,看到人卖花,其中就有栀子花。那花枝叶稀疏,花开胆怯,眉目之间甚是楚楚可怜。可能还是气候和水土的原因,养得不够丰润有神采。我彼时离家已有些日子,再见栀子花,如遇流落在此的故人,又感动心酸。身边有一位西北长大的朋友,我问他,知道那是什么花吗?他一脸懵懂茫然。他说他们那边没有栀子花,也没有莲藕,没有菱角……,我听了,替他遗憾半天。我一直以为,有家的地方,就有栀子花,有村庄的地方就有栀子花。人总要在水气和花气里长大。

⑥我奶奶年轻时守寡,她自觉是个不幸的人,自此穿衣再不穿艳色,连从前的绣花鞋子也摁进了箱底。但是,却一辈子保持着戴栀子花的习惯。初夏的浓荫下坐着一位身穿藏青色斜襟褂子的老人,她头发绕在脑后,绕成一个扁圆的髻,髻边钭插一朵栀子花。她颤颤走动在树荫下,一阵一阵的香气软软袭来。戴花的奶奶有着观音一样的慈悲温和的美。

⑦栀子花,开在南方多雨的庭院里,开在简洁庸常的平民生活里。她多像一个素色的女子,没有遗世独立,也不轻易伤感。她只以一种温婉清美的姿态,将一种格局的生活撑得格外饱满,撑得别具情味。

(选编自《散文》2018年8月刊,有删改)

1.通读全文,说说南方的栀子花有哪些特点?请从色、味、神等角度加以概括。

2.阅读文本,回答下列问题。

(1)作者在第④自然段引用古诗有什么用意?

(2)“花开时节,一朵一朵的白蝴蝶落在绿叶里,灿然开放。”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该句。

3.细读第⑤自然段,分析加点词语“感动”“心酸”的原因。

感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简要分析本文中奶奶的形象并写出她对你的启示。

 

1.色:洁白;味:悠然芬芳(摇荡蓬勃、饱满甜蜜);神:温婉清美丰润有神(心思简静、灿然开放) 2.(1)引用的古诗与第③自然段我的乡村生活意境相吻合,表达了作者对栀子花的喜爱,对家乡生活的喜爱;使文章语言优美典雅,有文学韵味。(语意相近即可)(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栀子花灿然开放的动态美,表达了作者对栀子花的喜爱之情。(语意相近即可) 3. 感动:在异乡遇到熟悉的栀子花,它在水土不服的情况下还能生存,引起我的共鸣,使我感动。 心酸:栀子花在异地长得不够丰润有神采,我和栀子花都远离家乡。 4.奶奶的形象:恬淡优雅,有慈悲温和的美;戴花的举动,表现出其能平静面对生活中的不幸遭遇;能把平淡的生活过得充实。(启示:围绕文章中心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1.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依据第1段“我很喜欢开白花的灌木类花树,像茉莉、木槿、栀子”可知,栀子花的颜色洁白;根据第3段中“享受那摇荡蓬勃的花香”可知,栀子花有摇荡蓬勃的花香;联系结尾“她多像一个素色的女子,没有遗世独立,也不轻易伤感。她只以一种温婉清美的姿态,将一种格局的生活撑得格外饱满,撑得别具情味”可知,栀子花有纯洁质朴、温婉清美的神韵。 2.(1)本题考查引用古诗的作用。需联系诗句内容和文本内容与主旨具体分析。“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是一首表现作者对田园生活喜爱的诗句,其中提到了作者最爱的栀子花,诗中的田园生活与作者儿时的乡村生活意境相似,作者借诗歌表达了对栀子花的喜爱,也表达了对家乡生活的喜爱与怀念。同时诗句的引用,又增添了文章的文学色彩,使文章富有诗意,使语言典雅优美。 (2)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赏析。细读句子可知,“一朵一朵的白蝴蝶”是比喻,作者将栀子花比作白蝴蝶,描绘了栀子花的颜色和形状,生动形象地描写出栀子花灿然开放的动态美,表达了作者对栀子花的喜爱之情。 3.本题考查对句子含义的理解。感动:联系第4段中作者养栀子花“养到后来,就像养了一个女儿,一边欢喜一边念念放不下”,结合本段中“我彼时离家已有些日子,再见栀子花,如遇流落在此的故人”可知,“感动”是因为见到街上卖的栀子花,就像看到了自己养的栀子花;心酸:第1段说“我很喜欢开白花的灌木类花树,像茉莉、木槿、栀子……”,而眼前的栀子花,却那花“枝叶稀疏,花开胆怯,眉目之间甚是楚楚可怜”“可能还是气候和水土的原因,养得不够丰润有神采”,因而感到“心酸”。 4.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和阅读启示。第一问:结合“身穿藏青色斜襟褂子”“头发绕在脑后,绕成一个扁圆的髻,髻边斜插一朵栀子花”可知,这是对奶奶的外貌描写;结合“有着观音一样的慈悲温和的美”可知,这是对奶奶的神态描写,这些描写表现了奶奶内心的恬淡与优雅。结合“我奶奶年轻时守寡,她自觉是个不幸的人,自此穿衣再不穿艳色,连从前的绣花鞋子也摁进了箱底。但是,却一辈子保持着戴栀子花的习惯”可知,奶奶对于生活中的不幸遭遇能平静面对,能把平淡的生活过得充实而美好。第二问:围绕善待生活中的不如意,心态平和等表述自己得到的启示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综合性学习•语言运用。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做答。

中国文化崇尚“和”,有关“和”的思想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和”被视为诞育万物的本源,也被看着修德养性的关键,还被认为是社会交往的准绳,更被奉为国家共处的原则。没有“和”的滋养,就没有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没有“和”的润泽,就没有中华文明的生生不息。班级开展以“以和为贵”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1)A组同学搜集了关于“和”字的材料,请与他们一起解读。

材料一

和,相应也,从口,禾声。

(《说文解字》)

材料二

“和”字属于通俗字体,本来应是清末名人翁同龢的那个“龢”字,这个字极妙:左边是一间屋子,里面悬有三口编钟——古代“三”即代表多也,所以那是一组编钟“象形”而不是“三张嘴”,因为下面是一个排箫:这分明表示音乐合奏——合奏第一原则就是“和”音,此古圣人之妙思也。

(周汝昌《和谐之思》)

根据以上材料可推测“和”字的本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组同学制作了以“和平”为主题的手抄报,摘录了以下一则新闻。

新华社南京12月13日电  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13日上午在南京隆重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自古以来,和平就是人类最持久的夙愿。和平像阳光一样温暖,像雨露一样滋润。有了阳光雨露,万物才能茁壮成长。有了和平稳定,人类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梦想。历史告诉我们和平是须要争取的,和平是须要维护的。只有人人都珍惜和平,维护和平,只有人人都记取战争的惨痛教训,和平才是有希望的。

请为这则新闻拟标题。(不超过22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走进名著。

依据下面提供的信息,回答后面的问题

出版社的沉默逐渐成为一种威胁。失败的预感一天比一天强烈,他意识到一旦小说遭到无条件的拒绝,那也就是他的灭亡。那时,他就没法再活下去了。活下去也没有意义了。此时此刻,郊区滨海公园的一幕又浮现在眼前,他一次又一次地问自己:“为了冲破铁环,重返战斗行列,使你的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你尽了一切努力了吗?”每次的回答都是:“是的,看来是尽了一切努力了。”

(1)文段出自文学名著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国别)伟大文学家_______________,文段中的“他”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

(2)从选文中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默写。(任选六句)

(1)___________________,白露未睎。(《蒹葭》)

(2)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卖炭翁》)

(4)___________________,悠悠我思。(《子衿》)

(5)___________________,但余钟磬音。(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6)____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7)水击三千里,___________________。(《北冥有鱼》)

(8)拣尽寒枝不肯栖,___________________。(《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教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荚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 B.欣然往(规:计划、打算)

C.便还家(要:要求) D.此人一一为言所闻(具:详细)

2.下列加点词语用法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忘路远近/闻,欣然规往

B.武陵人捕鱼业/不足外人道也

C.复前行,欲穷林/既出,得

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不染/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

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通过环境描写,为读者展现了桃花源美丽、和平、安宁的景象。

B.作者描写桃花源人接待渔人的一些细节,表现了他们的淳朴、热情。

C.“不足为外人道也”反映了桃花源人非常谦虚,不希望渔人再来打扰他们的心理。

D.“桃花源”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但在当时的条件下不可能成为现实。

4.把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5.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说说渔人离开时,桃花源中的人为什么要说:“不足为外人道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基因疗法离我们还有多远

①自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发现青霉素,到首次在医学上应用,花了13年时间。基因疗法也像青霉素等药物的发现、发明一样,不可避免地经历着曲折起伏的过程。因普通药物和传统疗法的局限性,生物制药公司从20世纪末开始把目光投向基因疗法。近年来,基因疗法更成为业内热门的领域之一,因为它很可能成为癌症的终结者。

②人类的许多疾病,包括癌症,都是由我们身体细胞内的基因缺陷造成的。就像盖房子必须要依赖图纸一样,构建我们复杂的躯体,也需要各种“图纸”,这就是基因蓝图。它们允许细胞制造出相应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再来控制应有的功能。如果基因发生突变,蛋白质就会随之改变,不再按照正常的方式工作。而基因疗法,就是试图通过修补失效的基因,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③基因疗法目前还处在“物以稀为贵”的时期。最典型的案例是,2015年德国医生伊丽莎白•泰森为病人做了脂蛋白脂酶缺乏症的基因治疗,疗效很好,但十分昂贵——一次治疗就花费了一百万美元,而且这种疗法仅针对一个人,只使用一次成本非常高。

④基因疗法对遗传病的治疗有着巨大的潜力,可以预測,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更多的疗法向公众开放。2016年4月,欧洲部分国家为一些修复免疫系统的基因疗法开了“绿灯”。2017年,治疗失明的基因疗法也在美国通过商业许可。

⑤不过,基因疗法的风险还是很大的。据行业杂志《基因工程与生物技术新闻》报道,前不久,就有三位患脑瘤的病人因服用基因试验药物而相继死亡。无可置疑,任何一种成熟可靠的药物或治疗手段都需要经过一代、几代人的努力,甚至是以很多生命的代价換来的。我们热切期盼着安全、廉价的基因疗法能早日造福人类。

(选自《知识就是力量》,略有删改)

1.下面对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A.基因疗法离我们还很遥远 B.基因疗法与癌症的关系

C.基因疗法临床治疗的风险 D.基因疗法的治疗原理与应用探索

2.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既介绍科学原理,又列举事实事例,向读者普及了基因疗法的相关知识。

B.第①自然段中加点的“很可能”表示估计,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C.第④自然段中加点词“绿灯”的意思是基因疗法可以修复人的免疫系统。

D.第⑤自然段中介绍了基因疗法失败案例的确切来源,体现了作者严肃的写作态度。

3.下面对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第①自然段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基因疗法也像青霉素一样会很快应用于临床实践。

B.第②自然段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将基因蓝图比作“图纸”,生动地说明它对构建我们复杂的躯体有着重要作用。

C.第③自然段运用举例子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目前用基因疗法治疗疾病费用昂贵,成本很高。

D.第④自然段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基因疗法向公众开放。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