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古人的名、字、号居然有这么多讲究 顾明 ①古人非常重视人的名字,在取名字方面也有...

    古人的名、字、号居然有这么多讲究

顾明

①古人非常重视人的名字,在取名字方面也有许多的讲究。而且,他们的命名方式与现在不同,一个人不仅有姓有名,还要另外取字和号。那么,古人的名、字、号之间有怎样的区别和联系呢?

何谓名、字、号

②古时候,一个人出生三个月后,长辈会给他起第一个名字,这就是“幼名”。

③等到他长大成年之时,就要在名之外另取一“字”。

④《礼记·士冠礼》:“冠而字之,敬其名也。君父之前称名,他人则称字也。”在古人看来,一个人的“名”只在君王或长辈面前才能使用,而“字”是用来在平辈或晚辈间称呼的。

⑤对于文人雅士,他们常常会为自己取个“别号”,在文章唱和时作为代称,也可以用来自称。

⑥所谓“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号以寓怀”,此三者包含着个人的全部品格。

古人怎样取名

⑦每个人的名都将跟随他一生,因此取名是一件非常值得重视的事。为了慎重地给人命名,春秋时代还讲究“命名之道”。

⑧关于古人取名的原则,《左传·桓公六年》写得明确:“名有五,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信,指的是人与生俱来的一些标记和特点,比如某种特殊形状的胎记,与众不同的长相等。《红楼梦》中贾宝玉因含玉而诞,故名为“宝玉”,当然这有神话的色彩。义,指的是某人出生时伴随的祥瑞现象。象,是以相似之物来命名。孔子名“丘”,因为他出生时头顶是凹下去的,即所谓“圩顶”,父亲便以此为他命名。所谓假,是指假托万物之名。孔子有了儿子后,鲁昭公送给他一条鲤鱼,于是他就给儿子取名“鲤”,遵照的就是“取于物为假”的原则。所谓类,指的是可以取与父亲相似的名字。

⑨此外,古人还提出了取名需避开的六条禁忌,分别是: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币。如果人名与这几样东西重名,会造成诸多不便。晋国的僖侯名为“司徒”,宋武公名为“司空”,就废了司徒、司空这两个官名;而鲁献公名“具”,武公名“敖”,就废了具、敖两座山的山名。

⑩从宋朝开始,取名的讲究就更多了,家族辈分、生辰八字、生肖属相等都纳入了考量的范围。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在家族中排“恪”字辈,他出生在寅时,因此取名“寅恪”。

(11)古人的名字,显示着家族的血脉传承,寄托着长辈的殷殷期望,象征着人的身份、地位,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重要依托。

古人的字有什么讲究

(12)古人的“字”是“名外之名”,字数上可以取一到两个字。大多数情况下,字的选取与名有一定的联系。说起名与字的关系,大约有以下几种:

(13)并列,也就是名和字的意思相同或相通,是并列的关系。比如屈平,字原。古语中“广平曰原”,所以两者意思相同。再比如孟轲,字子舆。轲、舆在汉语中都是“车”的意思。

(14)辅助,是说字的意思和名相近,但不完全一样,可以互为补充。比如陆机,字士衡。机、衡二字都是北斗星宿的名,相辅相成。

(15)矛盾式,即字和名两者意思相反。朱熹,字元晦。熹是“晨光”的意思,表示天亮;而晦则是“黑暗”的意思,表示天黑。

(16)补充式,意思是字与名意思相顺承、互为因果或可以用来解释名。比如赵云,字子龙。《周易》说:“云从龙,风从虎。”属于同在一句话中,意思相顺。而于谦,字廷益,则来自《尚书》的“谦受益”,两者互为因果。

(17)引申式。如李白,字太白。太白指太白金星,是对“白”字意义的延伸。

(18)此外,古人的字男女皆可取,并非男性的独占。《红楼梦》中,贾宝玉问林黛玉:“表字如何?”黛玉答曰:“无字。”这一方面说明黛玉还未到十五岁,也未婚配,不到取字的年龄;另一方面也说明古代女子是可以取字的。

别号怎样取

(19)相比名和字,古人别号的选取显得更加自由,无论是字数、个数还是字词的选用,都没什么限制。

(20)上文说过,别号一般是文人雅士之间用来互称或自称的,多寄托主人的情怀、品格、兴趣爱好和生活经历等,是人生追求的体现。

(21)比如苏轼号“东坡居士”,居士表明他信仰佛教,而他曾在黄州城东打理过一片荒地,“东坡”就是那片荒地的代称。

(22)有时候,也可以用人的官职、故乡等为号,比如王维的号“王右丞”,柳宗元的号“柳河东”。

(23)帝王、士大夫等死后还被冠以“谥号”“庙号”,也是别号的一种。如“范文正公”“曾文正公”“秦穆公”之类。

(24)古人的名、字、号中,包含着他们的文化意蕴、生活态度。了解了这些讲究,闲来无事时,可以为自己取个别号,不仅怡情养性,更在方寸之间,自成雅趣。

 (选自《阅读时代》,有删改)

1.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古代只有男性才有字,女性没有。如《红楼梦》中,贾宝玉问林黛玉:“表字如何?”黛玉答曰:“无字。”

B.古人取名有六条禁忌,分别是: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币。晋国的僖侯名为“司徒”,就很好地避开了这些禁忌。

C.在古人看来,一个人的“名”只在君王或长辈面前才能使用,而“字”只用于平辈间称呼。

D.“号以寓怀”,别号一般是文人雅士自取的,用于自称或文友间互称,多寄托主人的情怀、品格、兴趣爱好和生活经历等,是人生追求的体现。

2.段划线句中加点的文字能否删去?为什么?

大多数情况下,字的选取与名有一定的联系。

3.—㉔段主要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请列举一例,并说明其作用。

 

1.D 2.不能删。“大多数情况”从范围上加以限制,说明字的选取与名有一定联系,但不排除没有联系的情况存在。如果去掉,则字的选取与名有必然联系,与实际情况不符。(意对即可)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 3.主要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比如第21段举苏轼别号的来历这个例子,具体说明了别号“多寄托主人的情怀、品格、兴趣爱好和生活经历等”特点。(或:第22段列举王维和柳宗元别号的例子,具体说明别号“也可以用人的官职、故乡等”来取;第23段列举“范文正公、曾文正公、秦穆公”等别号的例子,具体说明了“帝王、士大夫等死后被冠的‘谥号’‘庙号’也是一种别号”。) 【解析】 1.A.文章第(18)段:此外,古人的字男女皆可取,并非男性的独占。《红楼梦》中,贾宝玉问林黛玉:“表字如何?”黛玉答曰:“无字。”这一方面说明黛玉还未到十五岁,也未婚配,不到取字的年龄;另一方面也说明古代女子是可以取字的。故A项的说法是错误的; B.第⑨段:此外,古人还提出了取名需避开的六条禁忌,分别是: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币。如果人名与这几样东西重名,会造成诸多不便。晋国的僖侯名为“司徒”,宋武公名为“司空”,就废了司徒、司空这两个官名。故B项也是错的; C.第④段:《礼记·士冠礼》:“冠而字之,敬其名也。君父之前称名,他人则称字也。”在古人看来,一个人的“名”只在君王或长辈面前才能使用,而“字”是用来在平辈或晚辈间称呼的。所以,C项也是错的; 故选D。 2.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大多数情况”是一个表示范围的短语,它从范围上加以限制,说明字的选取与名在很大程度上有一定联系,但不排除没有联系的情况存在。如果去掉太绝对。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因此,不能删除。 3.本题考查说明方法的判定及其作用。阅读19到24段,会发现21段、22段都提到了“比如”,23段用的是“如”,这表示这些段落使用的都是典型的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分别具体说明了20段的“别号一般是文人雅士之间用来互称或自称的,多寄托主人的情怀、品格、兴趣爱好和生活经历等,是人生追求的体现”,22段的“有时候,也可以用人的官职、故乡等为号”,23段的“帝王、士大夫等死后还被冠以‘谥号’‘庙号’,也是别号的一种”。 此外,这一部分的说明方法还有分类别,分门别类地介绍古人别号的选取多种多样:有和经历有关的,有用官职故乡的,还有死后的,介绍清晰、条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问题。

故槐里令朱云上书求见,公卿在前,云曰:“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无以益民,皆尸位素餐。臣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头厉其余。”上问:“谁也?”对曰:“安昌侯张禹!”上大怒曰:“小臣居下讪上,廷辱师傅,罪死不赦!”御史将云下云攀殿槛槛折。云呼曰:“臣得下从龙逢、比干游于地下,足矣!”未知圣朝何如耳?”御史遂将云去。于是左将军辛庆忌免冠,解印绶,叩头殿下曰:“此臣素著狂直于世,使其言是,不可诛,其言非,固当容之。臣敢以死争。”庆忌叩头流血,上意解,然后得已。及后当治槛,上曰:“勿易!因而辑之,以旌直臣。”

[注释]①张禹:汉成帝的老师。②龙逢、比干:古代因直谏而被杀的忠臣。辑:连缀。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于是左将军辛庆忌免冠________________

使其言是_________________

后当治槛_______________

 

2.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停顿2处)

御 史 将 云 下 云 攀 殿 槛 槛 折

 

3.翻译下列句子。

上曰:“勿易!因而辑之,以旌直臣。”

 

4.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辛庆忌是如何劝谏的,与邹忌讽齐王纳谏有什么不同?

 

查看答案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人不知不愠      择其善者从之

B.可以为师矣        可以一战

C.必有我师        不可亵玩

D.有朋远方来      三峡七百里中

2.翻译“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一句成白话文。

3.中国古代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今天我们阅读它也会获益匪浅,请另外写出《论语》中你熟悉的一则(不得与试卷上的相同),并简要说说对它的理解。

 

查看答案

口送友人

李频

中流欲暮见湘烟,岸苇无穷接楚田

去雁远冲云梦雪,离人独上洞庭船。

风波尽日依山转,星汉通霄向水悬

零落梅花过残腊,故园归去又新年。

(注释)①湖:指洞庭湖。②中流:指江心。③湘烟:指雾霭。④楚田:指田野。⑤云梦雪:指洞庭湖以北地区下起了茫茫飞雪。⑥风波尽日依山转:写出了洞庭湖波浪翻涌、奔腾不息的样子。⑦星汉通宵向水悬:写出了星河璀璨、天色湖水连成一片的景象。

(写作背景)诗人在湘江流入洞庭湖的渡口送别友人,写下了这一首送别诗。

1.从体裁上看,这首诗属于近体诗中的 _______,押的韵是_____,诗的韵脚是_______

2.首联中写了哪些物象?古诗词常在物象中寄寓某种情感或精神,南宋词人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中“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一句通过“梅花”寄寓了怎样的情感?

3.“离人独上洞庭船”一句中的“独”字用得好,请作简要赏析。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①“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是我国的古典文学名著_________的开卷诗。

②《醉翁亭记》的作者是宋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 __________

③“东西三水桃花红,官场儒林爱金瓶,三言二拍赞古今,聊斋史记西厢镜。”这是一首高度概括我国古典文学名著的诗。其中的“儒林”指的是______的《______________》,我们曾学过的《_________________》就节选自其中。

④根据要求填空。

他向我和蔼地说道:“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这段文字出自《朝花夕拾 》,选段中的“他”是______

 

查看答案

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

(1)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

(3)_____________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4)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_____________。郦道元《三峡》

(5)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用典故并写出心理矛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6)在世界经济危机大潮的冲击下,神童玩具厂濒临破产,李斌知难而进,勇挑厂长重任,这真可谓是“_________________”。(用诸葛亮《出师表》中的句子回答)

(7)杜牧《赤壁》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对战争成败的独特见解,并曲折地抒发了自己才不为用的感慨于不平之气。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