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和病毒
细菌和病毒都是可以致病的微生物,但它们的特征区别很大。细菌虽然小,要在光学显微镜下才能看得见,但它除了拥有生命的基本单位核酸之外,还有一大套赖以生存的配套设施。包括作为居住“公馆”的细胞壁,储存营养物质的“仓库”,以及进行新陈代谢的“化工车间”。依靠这些,细菌能够摄取外界的物质并加工成需要的能量。
而病毒就更小了,也可怜得多,且不奢谈“库房”和“车间”,就连作为保护外壳的“茅草房”也没有。实际上它只有一个分子大小,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得见。整个家当也只是一条表示生命的核酸而已。如果拿人来做比喻,细菌最起码也有条裤子,有只讨饭碗,有根打狗棒。所以细茵虽然必须在人体内部的良好环境中才能繁殖,但处在恶劣环境中仍能生存较长的一段时间。而病毒则像个刚出生的婴儿,除了它的生命和一张吃奶的嘴外便一无所有,毫无独立生存的能力。因而病毒只能寄生在人或动物的细胞内部,靠“窃取”细胞里的现成营养才能生存。一旦被排出体外,病毒就活不了几小时。
大部分抗生素对细菌起作用,是因为抗生素可以抑制细胞繁殖,干扰它们形成新的遗传结构或者细胞壁。而正因为病毒只能寄生在别人的细胞内,自己不能完成这些生化反应,所以抗生素对病毒全无作用。
病毒的生存能力既然这么弱,为什么还会那样猖獗呢?例如埃博拉的感染力极强,病死率可达80%。实际上大多数病毒远没有那么可怕,有的也不会使人得病。冠状病毒本来致病的能力并不强,问题在于“变种”上。变异的病毒和原来的不同了,它可能是无害的,但也可能变成“杀伤力”更大的病毒。然而我们不必担心它会因反复变异而使杀伤力次第增大。因为就杀伤力而言,变异就像,总是有输有赢,不断地赢下去的几率是微乎其微的。至少有史以来还没有过这样的记录。如果有过,可能现在就没有我们的存在了。
必须指出的是杀伤力的大小不仅取决于病毒一方,更重要的是人群的免疫力。变种冠状病毒之所以为患甚大,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人类还没有接触过这样变种后的新病毒。当人群有足够多的人产生了抗体之后,这种病毒对人类的威胁也就小得多了。
1.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细菌虽然必须在人体内部的良好环境中才能繁殖,在恶劣环境中也能生存较长的一段时间。
B.病毒毫无独立生存的能力,它只能寄生在人或动物的细胞内部,一旦被排出体外,病毒就活不了几小时。
C.病毒的杀伤力的大小不仅取决于病毒自身,更取决于人群的免疫力。
D.病毒本来致病的能力并不强,问题在于“变种”上。变异的病毒和原来的不同了,变成“杀伤力”更大的病毒,从而使人类和动物致病。
2.文章从哪几方面把病毒和细菌作比较?请分点概括回答。
3.第四段中“实际上大多数病毒远没有那么可怕,有的也不会使人得病”一句中,加粗的“大多数”能否去掉?请说明理由。
父亲是世上最不堪的一个斗士
李承鹏
①小时候我看过一部日本电影《砂器》。影片讲战后日本东北部一对失去土地的父子,他们到处流浪,在大雨滂沱中赶路,在大雪天里乞讨,在崎岖的山路上跋涉。有一次,儿子被富家子弟殴打,瘦小的父亲拼命用身体挡住拳头和棍棒,滚落到水沟里。还有一次下大雪,父亲讨来一碗粥,用砂锅煮热了让儿子喝,儿子让他先喝,两人推来推去烫到了嘴,痛得原地大跳,却又相拥哈哈大笑……这个温暖的镜头,让我哭了。
②那个父亲后来得了麻风病,被强行带到医院,儿子则被一户好心人家收留。后来儿子逃到东京,机缘巧合学习钢琴并成为崭露头角的钢琴家,还认识了一名大金融家的女儿。正当谈婚论嫁时,早前的养父找到了他,让他去见他的亲生父亲。当时日本很重视门第,为了掩盖出身,他在车站把养父杀死了。后来侦破的过程很复杂,我不太记得,只记得最后的情景是:警视厅探员把钢琴家的照片递到在麻风病院的生父面前,为保全儿子,生父拒绝承认这是他的儿子,只是默默地看着照片,默默地老泪纵横……
③这个镜头被评为日本人性系列电影里最经典的镜头之一,电影院里的人哭得稀里哗啦。我当时不明白那个父亲为何这样做,等我明白,已为人父。
④父亲是世上最不堪的那个斗士。如果你要问我当了父亲最主要的体会,这就是回答。我们的父亲没有《至高无上》中男主角的那种不怒自威;连油画《父亲》所展现的那古铜脸色中透出的勤劳坚忍,也不大看得出来。他们中的大多数为生活所困,面色无光,有些不大不小的疾病。可是他们爱着自己的孩子,像愚蠢而勇敢的工蚁,不落下任何一项工作。
⑤我住的小区里有个捡垃圾的大爷,我到现在也不知他叫什么。他并非那种邋遢的捡垃圾大爷,而是衣着干净,见人很有礼貌地打招呼。他总是精心地把纸盒、废旧电器、报纸归类放好在板车上,不掉下来任何垃圾。他儿子也在这城里打工。曾经觉得他儿子很不孝,后来才知他儿子也极力反对他这么干,可他总偷偷跑出来捡垃圾,骗儿子说在家政公司找了差事。
⑥他说,每回出来捡垃圾都要穿上好的衣服,这样保安就不会赶他,也不会给儿子丢脸。他偶尔会到我家来收一些纸盒,我妈会留他吃饭,每回他都虔诚地拜拜我家供的观音像。我跟他交谈过一次,他说:“儿子要在城里买房,再过半年,差不多首付就有了,我也可以回老家了。”
⑦你问我我的父亲是怎样的。他是个三流的音乐家,暴躁而神经质。我很小的时候他便逼我练琴,我若不从或弹错,便要挨打。我从小身形敏捷,闪躲灵活,有一次钻到床下面去,他跟着钻进来,我在里面用扫帚对抗,导致床板坍塌,他的鼻梁都被砸出血了……还有一次学校发猪肉,因为天冷肉冻得太硬,菜刀切不开,我俩就在院子里用斧头砍,我砍时大叫“砍死爸爸”。那天哈密大雪纷飞,他的鼻尖上全是雪花,他问我说什么,我又大声说“砍死爸爸”,他听了,就默默哭了。这是他唯一一次在我面前哭。直到现在我也没问过他为什么哭,不必问。
⑧后来他跟我母亲离异,我随母亲回四川,从此父子聚少离多……几年前我俩有过一次很隆重的见面,我给他买了很多衣服,他很开心地试穿了所有衣服,郑重地在镜子前走来走去。他把西服的扣子一口气扣到了最下摆,浑然不觉。
⑨我爸是如此不堪的一个斗士,他想把我培养成一个音乐大师,我却成了码字师傅。他想把我儿子培养成一个音乐大师,可我儿子却成了网球运动员。那次他回河南时,在车站认真拿起珂仔(作者的儿子)的手看了又看,说:“手指这么长,韧带这么开,可惜了……”头也不回,黯然离去。
⑩你问我和我的父亲有什么不同。曾经觉得有很多不同,现在觉得其实一样,我们都努力让自己在儿子面前从容不迫,却内心恐慌。
⑪儿子出生那天,我正在谈一件重要工作,听说要生了,急急开车向几百里外那座小城赶去。等我赶到,他已然出生。他神色安静,不着喜怒,正躺在襁褓里昏昏沉睡。他那样眼熟,却又无比陌生,像远方发来的一封不知来历的邮件,我不敢贸然打开,怕一打开,就接下一个高深莫测的任务。他间或醒来过,眼睛尚未完全睁开,只淡淡地瞄了我一眼,那么骄傲甚至暗藏某种不屑.……然后又睡去。我盯着他,深觉责任重大又无法逃避。
⑫我不知道其他父亲是否跟我有同样的感受,见到孩子第一眼时,一个突如其来的生命让自己感到迷茫。我曾对他半夜哭闹深感烦躁,对他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而感到怒火中烧。可渐渐地,不知何时,他已成为我最好的朋友。我无需承诺,就知此生必须保护他,帮助他,哪怕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
⑬曾经有一回,儿子哭了,说再也不练网球了,因为我为供他练球太辛苦。我大笑着骗他,告诉他:“你不知道,老爸我其实是有很多钱的,我暗地里其实是一个有钱人,你看,这是银行卡,这是存折……”他很相信,深以我为骄傲。
⑭我小心翼翼地隐藏住自己不堪的奋斗,给他创造不必考虑尴尬问题的条件。我得努力工作,每天把胡须刮得干干净净,穿着整洁的衣服,让他觉得父亲其实很潇洒和浪漫,不甘人后,不输于人,成竹在胸。
⑮我不要珂仔看出我的不堪。
⑯我已是父亲。
(选自《全世界人民都知道》,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描写了四位“父亲”的形象,他们深爱自己的孩子,努力应对着生活的各种艰难,即使再不被孩子所理解,也总是为孩子付出一切。
B.我当上了父亲之后,终于体会到了身为父亲责任重大又无法逃避。
C.因为虚荣心作祟,使得父亲在孩子面前装出斗士的假象,小心翼翼地隐藏住自己的不堪。
D.身为父亲,最不能忍受的是被孩子发现自己的不堪,父亲们宁可自己忍受不堪也绝不让孩子吃苦。
2.请简要分析“父亲是世上最不堪的一个斗士”这一标题的作用。
3.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⑨段划线的句子。
那次他回河南时,在车站认真拿起珂仔(作者的儿子)的手看了又看,说:“手指这么长,韧带这么开,可惜了……”头也不回,黯然离去。
4.结合文章内容,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对待父母。
句子积累:按要求默写句子。
①《观沧海》:秋风萧瑟,_______________。
②《次北固山下》:乡书何处达?___________________。
③《木兰诗》:愿驰千里足,___________________。
④《望岳》:______________,阴阳割昏晓。
⑤《登幽州台歌》: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
⑥《春》: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________________,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⑦《曹刿论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表达自己和征人们想家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张老师是一位爱岗敬业的好老师,他为了教育事业默默钻研、呕心沥血,这种奉献精神正如李商隐《无题》中所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言运用——下列句子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贵校师生热情地请我作报告,校长亲自在门口恭候光临,使我深受感动。
B.他能够为大多数人谋利益,理应得到大家的恭维。
C.班长接见了前来视察的市人大代表,并介绍了班级管理工作情况。
D.我至今还珍藏着你送我的“翰墨书香,家国天下”这幅书法作品。
语言运用——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如果考生考前吃得太饱或者太油腻,就会延长消化时间,降低复习效率和考试状态。
B.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领悟了人生的真谛。
C.几年来,他无时无刻不在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
D.学校开展多项课外活动,这都是因为我校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的结果。
语言运用——下列填入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天边的云层缓缓分开,仿佛在为谁让道。渐渐地有红霞渗透出来,整个芦苇荡染上一层淡红色,屏息凝神看去,芦苇荡的边际似乎开始躁动,不远处冒出几个小点,小点越来越大,定睛一看,__①__!它们如晨曦中报晓的使者,欢腾着飞向人群,盘旋在空中,人群中不时传出阵阵喝彩声,这些水鸟一会儿俯身向下,__②__,亲昵地送去晨光的问候,一会儿拍翅向上,__③__,似乎在等待日出的刹那。
A.①居然是雪白色的水鸟 ②轻轻掠过水面 ③飞到芦苇荡尖
B.①水鸟居然是雪白色的 ②轻轻掠过水面 ③飞到芦苇荡尖
C.①居然是雪白色的水鸟 ②飞到芦苇荡尖 ③轻轻掠过水面
D.①水鸟居然是雪白色的 ②飞到芦苇荡尖 ③轻轻掠过水面